柘林堡一战,让威武军在松江府彻底打出了声望!
虽然威武军的名声早就已经响彻了整个大明,但是很多人都一样,不讲黄河心不死。
只是耳闻的时候,往往觉得别人就是在夸大奇谈而已。
对于威武军,很多人便心怀如此想法。
但是随着这一战的结束,随着那数千颗首级的滚滚落下,并且还有松江府徐家这个庞然大物的倒塌,所有人看向威武军的神态,都已经完全变的不一样了。
就连平日里威武军将士们外出巡逻之时,路边行人百姓所投来的目光里面再也没有丝毫的轻视,蔑视甚至嘲笑。
取而代之的则是崇拜,畏惧!
加上周建安烧毁了徐董两家所有的借条,随之而来,其余大大小小的乡绅们也是立刻秒懂,将自己家里的这些借条全部拿出来进行了烧毁。
对于这些人,周建安却没有想过怎么对付他们的,毕竟 他们名义上是乡绅,但是实际上他们就只是比普通的佃户们过的稍微好一点而已。
他们有自知之明,周建安也没必要去为难他们。
而柘林堡一战之后,整个府内所有百姓,乡绅们都是极力的配合,随之而来的好处便是清丈的速度急速的提升。
根据堵胤锡的推算,原本需要接近大半年的清丈时间,现在恐怕又至少可以再减少一半的时间。
清丈再无难度,所以周建安也是将此事全权交给了堵胤锡去处置。
同样,由于徐家之事的牵连,原来的松江知府李侍问被革除了官职,仅仅是革除官职,李侍问心里还是有些庆幸的。
毕竟他虽然没有和徐家掺和过什么海匪之事,但是在任期间还是受过徐家的不少礼,所以能够安全下车,他心中还是满意至极的。
至于那官帽,以后再稍微走动走动,迟早也会回来的。
空出这个位置以后,周建安便让解学龙接任了松江知府一职,同时向朝廷上了折子,请求将松江府提升为与南北直隶同等地位的州府,也就是说,松江府将改名为松江直辖府。
这意思就是松江府将不再隶属南直隶,而是直接归属朝廷管制。
说白了, 周建安就是将事情从繁琐变得简单化,同时随着松江府的升级,府内所有官员们的级别也都会跟着走。
毕竟自己也不能亏待了跟着自己干的人,总不能自己的官越当越大,跟着自己的人却原地踏步吧?
这对于人家的忠心可是一种打击。
松江府升级以后,松江知府将改称松江府尹,为正三品。
堵胤锡则为松江府丞,为正四品,其下包括归属州县县令也全部由正七品全部晋升为正六品,别小看这一阶,那横跨的可是好几个等级。
另外,松江府还将组建松江水师,这也得到了崇祯的同意,兵部和吏部都已经全部准许并且发下了公文。
松江水师便是正式建立了。
其中张名振兼任松江水师提督一职,类似总兵官,也算是给他转了正了。
而秦长水则是被任命为了水师副将,算是副总兵一职,对于秦长水来说也算是莫大的荣幸了。
毕竟整个罗汝才军中走出来的人里面,也只有他秦长水得到重用了。
而秦长水虽然跟着周建安的时间不长,但是他是除了张名振以外自己麾下唯一懂的水战的将领,张名振虽然不错,但是到现在为止还不算是周建安的心腹,所以秦长水更大的作用还是监视张名振。
如此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
另外,关于松江水师的军制,周建安也想了很久。
其实在大明,对于水师并没有完全独立的一套军制,所有的军制和官职也几乎全是按照陆军武将体系来的。
因为大明除了永乐年间以外也没有对水师有过什么重视,所以也谈不上专门为水师设定这些东西了。
但周建安很明白,水师和陆军的作战方式是决然不同的。
要是按照这个编制,对于水师的发展是有局限性的。
同样,他们威武军现在的军制也并不适合水师,但是周建安现在对于海战了解的又非常少,所以思前想后之下,他还是决定采用水师提督,水师副将,水师参将,水师游击和水师千户,百户来进行区分。
这和军户的官职很像,不过就是加了水师两字而已。
但是其麾下所管理统辖的人数将会有非常大的变化,至于以后如何改良,那就得等水师成熟以后再说了。
这些时日,周建安也都在忙碌这些事,另外,他还要规划兴建松江造船厂的事,所以即便是除了海寇,他的日程照样安排的很满。
不过即使他再忙,他几乎每隔几日都会出现在松江水师的大营之中,对所有水师的训练进行视察。
训练的科目,一些是周建安所制定的,毕竟有些威武军的训练科目对于水师照样是适用的,除此之外周建安就将决定权交到了张名振和秦长水以及科斯塔的手上了。
这一日刚刚处理完公务,周建安便又来到了松江水师大营之中,看着水军将士们正认真的训练,他不停的点头,见周建安到来,张名振也是赶紧跑了过来。
“大人,海匪们的战船里,蜈蚣船基本已经修缮完毕了,那些广船修复起来也简单,落水的火炮也都全部打捞起来了,只有那艘福船修复需要的时间要多些,但是即便如此,咱们的船还是有些少啊。”
不是少,其实是太少了。
按照两万五千水军的标准,需要的船只太多了,就现在的船,也就够两三千人所用的。
没有船,剩下的水军将士们怎么办?
这是张名振很担心的。
周建安便和其说起了松江造船厂的事,但是造船厂造起来就需要不少的时间,再等它开始造船,那又得多少时间?
周建安也深知这件事所需要的时间,但是他也无奈啊。
恰好此时,科斯塔也从这边路过,对于官话,他已经算是略知一二了,所以也听了个大概。
大明缺船,他却脸色一喜。
因为,他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