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UU阅书 >  革宋 >   第112章 利润率

宋历八月,福州与泉州最大的事情就是舰队准备南下。此次舰队南下的规模更大,赵嘉仁的船队总数高达五百艘,其他船队的数量也达到了两百五十艘之多。

能加入大船队的都是股东,他们的船从数量上并没有增加许多,一来是赵嘉仁不希望这帮人的财富增长的太快,二来是这帮人的船换成了大船,数量增加不多,运输的吨位已经增加了大概一倍。

齐荣对面坐着周兴,每次见到周兴,齐荣很容易就想起以前周兴在私下说过,要学走赵嘉仁所有航海技术,然后组建船队自己干。然而每次见到周兴,齐荣都感觉这位貌似越来越沉稳,也就是说距离建立独立舰队越来越远。

这等话当然不能说出口,齐荣知道现在到底有多少人期待加入赵嘉仁的航海行会,如果齐荣肯主动离开的话,更多人会非常高兴的选择加入。觉得自己被赵嘉仁给剥削了是一码事,离开了航海行会之后,收入暴跌才是关键。

心里面有事,齐荣就忍不住去瞅自家弟弟。这位弟弟作为仁达钱庄的大掌柜,每年经手的流水额度已经超过见贤钱庄。至于个人财产,齐荣觉得自家堂弟也许已经是齐家最富有的一个。如果自己当年能够果断的做出投奔赵嘉仁的选择,也许此时的自己也能有这样的成就吧?

“诸位,此次航运定出来的要点,所有压舱物全部用铁锅。”航海行会的干事长袁弘杰宣布了最新的要求。实际上今年只有这么一条主动建议,其他的已经不用统一强制性执行,那些赚到巨大利益的股东自己就提出了许多请求与建议。

铁锅的来源比较简单,广南东路的佛山作为冶铁中心,铁锅产量很大。然而之前大食商人的压舱物是铜钱,铁锅才没有用武之地。现在航海行会严禁携带铜钱出去,铁锅这种金属制品就成了对外销售的重要内容。

会议散了之后,齐荣叫住堂弟齐叶,“五郎,今天晚上一起吃个饭吧。”

齐叶摇摇头,“不行,我有事。”

“……那就算了。”齐荣遗憾的说道。说完之后他还是不甘心,于是问道:“那你何时有空?”

齐叶并非是敷衍齐荣,赵嘉仁这边工作也非常忙,仁达钱庄放出来这么多银币,目的就是要活跃整个市场。身为大掌柜,齐叶的工作忙着呢。所以齐叶说道:“大哥,有何事你就现在说。”

“两件事,第一件是想多买些丝绸。”齐荣说道。

看着自家大哥还是旧思维,齐叶左右看了一下,拉着大哥到了僻静之处,“大哥,你要是想赚大钱,不如抓紧弄些没地的穷人,到赵知州所讲的暹罗去开垦耕种。”

“能行么?”齐荣忍不住用怀疑的表情问。之前他们也投入了力量在济州岛移民上,结果那帮没良心的移民到了济州岛后在当地干起了自耕农,赵嘉仁也没有给齐家土地,即便没有亏钱,也完全没达成赚钱的目的。

“我觉得行,你信不信?”齐叶果断的说道。

“……第二件事,现在各路人等都想着努力带赚钱多的货物。你给指个赚钱多的货物。”齐荣继续说道。

齐叶压低了声音,“咱们家不是能弄来便宜纸么,要是我的话,除了铁锅之外,就会运一批纸过去。”

回答完两个问题,齐叶就继续去忙自己的事情。他身为大掌柜,在投资人当中有非常高的级别,那些获利最高的商品都能吃到一份红利,所以齐叶根本就不在乎投资什么商品。整个航海行会就是他投资的对象。

到了下午,赵嘉仁的干部们聚集在一起开集体会议。首先是分工,每个干部都要领自己的差事。分完之后,赵嘉仁提出了需要群策群力解决的问题,“第一个就是一定要弄到石炭的运输线。大家到各地之后都多留心。”

石炭问题提出过好几年,很多问题却解决不了。大家还是和之前一样点头表示知道了。

对这个老问题,赵嘉仁也没再多说啥,他继续说下一个问题,“明年的大豆供应会出问题。”

“校长,咱们种大豆的地方明年未必能生产了?”探亲回来参加会议的刘勇颇为讶异的问赵嘉仁。

赵嘉仁点点头。公田改革一起,实施公田改革的两浙两江四路中首先受到打击的是大地主们,他们的土地被朝廷强行购买。赵嘉仁之前一直租地种大豆,此次江南大地主们无法继续履约,赵嘉仁也得集思广益。

很大一部分干部都不太清楚此事,赵嘉仁先简单介绍。“朝廷推行公田改革,大地主的土地会被分掉。等此事尘埃落定,大概需要两三年吧。而我们租来种植大豆的地,大部分都在这四路。”

李鸿钧听了这话,眨巴了几下眼睛,然后开口问道:“咱们的牛能忍两三年么?”

这话虽然直指问题所在,可李鸿钧说的有趣,众人一起哄堂大笑。连赵嘉仁也忍不住苦笑起来。笑完之后,众人就不得不直面这个现实的问题。之前生产出来的大豆送到济州岛榨油,榨油剩下的豆粕用来饲养济州岛上的各种牲口。正如李鸿钧所讲,牲口可撑不了多久。今年无论如何都要开始确定明年大豆的来源。

有人提出靠赵嘉仁现在控制的几个岛,能否生产出足够的饲料。刘猛毫不迟疑的表示了否定。这三个岛都很适合搞畜牧,但这三个岛都很贫瘠。想让牲口长得快,光吃牧草可不行,必须要给他们喂豆粕。更重要的是,赵嘉仁现在的大买卖之一就是蜡烛。为了能够满足这个需求,济州岛与隐歧岛上饲养的牲口数量早就超过了岛屿上牧草的生产上限。

一提蜡烛这个利润极大的买卖,干部们神色更加凝重。赵嘉仁的干部们掌握了着一个利润清单,利润高达5000%的蜡烛在清单上位于头几名。现阶段利润最高的当属利润%的硫磺软膏。僧伽罗与天竺缺乏硫磺,这种能治疗皮癣的药物在两地受欢迎程度超出想象。而且硫磺也与脂肪密切相关,从琉球与倭国弄来的硫磺会先送到济州岛,用牛油熬制的方法进行精制。

几个情报汇集之后,所有人考虑的问题就变成了‘咱们从哪里弄来种大豆的土地?’

首先考虑的当然是两淮路,然而很快就被否定了。两淮路就在长江以北,虽然不是公田改革的江南地区,同样会受到很大影响。众人都觉得只能姑且尝试一下,没人敢把赌注压在上面。接着李鸿钧提出济州岛每年都要去辽东半岛大砍一番柞树,能否在荒凉的辽东半岛偷着种大豆。

刘猛当即表示反对,“辽东半岛上有很多女直人,也有蒙古人。我们每年去砍树的时候都是趁着深秋和冬天。那时候我们穿着棉袄,有棉衣、裹脚布,还有垫在鞋里的乌拉草。那时候天气很冷,当地的女直和蒙古人大概不肯费那么大的劲在大冬天找我们。可在夏天,那些人就不会这么好打交道啦。难倒我们要在那边修建城池,和他们打仗么?”

干部们都懂得看地图,只要一看辽东半岛的地图,大家也就没了在这里开辟的心思。蒙古的京城大都距离辽东半岛没多远。想也能想清楚,蒙古人不可能对外来势力侵入辽东半岛坐视不理。

北方的土地靠不住,就有人问道:“那倭国如何?”

赵嘉仁已经非常认真的考虑过倭国,过早介入倭国只怕会引发变动,对开发石见银山不利,于是笑道:“倭国容易开垦的土地都已经被开辟完了,咱们要替倭国开荒么?”

围着地图看着各地,干部们都是眉头紧皱。沉默过了片刻,刘猛突然叹道:“天下之大,难倒就无种大豆之地?”

噗哧,赵嘉仁被逗乐了。然而干部们大多数都没有读过诗,大家对这句话的反应可没有这么激烈。不少人其实并不理解这话有什么好笑的。

就在赵嘉仁觉得自己貌似看着很无趣的时候,航海行会干事长袁弘杰开口了,“知州,我等与蒙古做买卖,赚取了很多钱。山东的汉军世侯都是山东各地的头面人物,现在那些蒙古官府专营的货物由大都掌控,可大豆并非专营。我们不如和山东各地的汉军世侯们商量一下。”

不少干部们无法理解刘猛借用‘天下之大无立锥之地’的改编,对于袁弘杰这个同样读书人出身提出的文绉绉的建议,不少干部也不是很清楚。然而赵嘉仁眼睛一亮,心里面大以为然。

虽然这种兴奋的感觉过了片刻之后就变成了某种担忧,不过赵嘉仁还是觉得袁弘杰的建议有可行之处。与人多地少的大宋相比,北方人民的生活水平超过南方。因为此时的山东地广人稀,当地人并不缺乏用来耕种的土地。就山东当地人购买各种生活用品的热络劲,他们并不拒绝交易。

“可行!”赵嘉仁答道,“不过得先在就去。”

“那两淮要不要去努力看看?”李鸿钧马上问道。

赵嘉仁忍不住轻轻摇头,如果没有公田改革,两淮的土地大概可以寻到出租土地的。但公田改革一出,人心震荡,土地买卖只怕无法进行。虽然有这样的预期,却也不能就真的坐视不理。赵嘉仁说道:“两边一起动手。现在已经八月,都去抓紧办。”

会议开完,各路人马就各忙各的。袁弘杰安排了宋捷前去与山东的汉军世侯联络,他自己则开始准备南下的事情。刘猛前往佐渡岛,赵嘉仁向他保证,只要再干一年,就让刘猛回来。李鸿钧已经再不肯去海外,赵嘉仁就安排李鸿钧前往两淮谈论租地的事情。毕竟赵嘉仁在两淮也租了一部分土地,既然江南指望不上,那就只能指望两淮的情况别恶化。

李鸿钧出发两淮之前就与赵嘉仁做了工作谈话,对于两淮,大家的看法比较一致。在如此动荡的时候,谁都会谨慎行事。既然不乐观,也就没那么多废话。表示了自己一定尽力而为之后,李鸿钧又说道:“校长,我去年过了四十岁生日,今年虚岁就四十二了。等这次回来,我就不想再去外地。”

对于这样的要求,赵嘉仁立刻爽快的答道:“好,我答应你。”

“果真?”李鸿钧喜道。

“果真!”赵嘉仁再次确定。这时代超过40岁体力就会快速下降,跟着赵嘉仁的这些年,李鸿钧可以说是工作非常努力,贡献很大。赵嘉仁当然不会强制李鸿钧出外勤。

先是李鸿钧谈工作,宋捷也很快前来向赵嘉仁辞行,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意气风发,对未来有很大憧憬。不过宋捷也很有些担心,“校长,那些汉军世侯会不会提出什么我们没办法答应的要求?或者他们会坑我们?”

赵嘉仁笑道:“坑不坑,就看你让这些人怎么认识我们。”

“怎么讲?”宋捷来了精神,他感觉能从赵嘉仁这里得到一些有用的指点。

“一般来讲,那些没办法合作的家伙们都有个特点,他们只是想要钱。而那些能合作的,你问他们有什么能够拿出手的东西,他们一般都会给你说出些什么来。所以我不建议你到了山东之后就说我们要豆子。你先去山东看看哪里有买卖粮食的,再亲自去看看有没有卖豆子的,再顺藤摸瓜的去见那些种了豆子出来卖的。要和这些人打交道,至于汉军世侯,他们自己若是能生产出粮食来卖,我们就和他们合作。若是不行,什么都别告他们就好。”赵嘉仁仔细讲述了看法。

宋捷也是办过事情的人,听了之后连连点头,“那我原来想带的人少了,这次带上二十几个人。分成七八队。那些汉军世侯,我们就利用他们来保护我们安全就好。”

见宋捷的调整,赵嘉仁心中暗赞,真是孺子可教。

UU阅书推荐阅读:殷红雪白无尽世界无尽征程时空搅屎棍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农家巧媳妇关外县令穿越老仙:大秦铁骑,踏遍全球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明朝第一航海家大明测字天师三国之无双华雄穿越后从病娇皇子成为一代霸主为祖龙指路,九州之外亦是秦土无上正道大唐繁荣系统长安之上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为嬴政打穿蓬莱,打造仙秦帝国带着皇帝到处溜达应如妖似魔考公上岸了?上的大秦的岸!纵马西域总关情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北隋军神民国:杀敌爆兵,我是超级军阀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开局就被流放,系统奖励精兵百万【祖父遗机,逆时补憾】不做蛀米大虫,接管密骑营创功业懒妃有毒白话西游记:精编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手握兵马虎符,铁骑横推人间带着女神闯汉末满江红:武穆重生三国,我的系统不逆天大唐:开局入狱,无奈自爆身份重生之鉴宝大师穿越激活召唤系统,开局白嫖吴起和女神们意外穿越古代,我成王!大唐贞观小地主风澜策月华长安三国:开局送灵帝一顶帽子!运朝:开局赐婚,被封闲散王爷靖康之变我在外星球成为国王大唐太子太嚣张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天幕:带三国英豪征服地球龙珠之牧神传说窃国小相爷
UU阅书最新小说: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