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建安十年,刘纬虚龄十九,终于有了自己的后代!其实在古时候,许多人十五六岁就已经有孩子了,刘纬这还算是晚的!不过,对于从现代穿越过去的刘纬来说,这个孩子的到来,还是让他有些手足无措,慌乱不已!不过,这都是暂时的,当刘纬小心翼翼地从产婆手中接过自己的孩子后,那些不安的情绪立刻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异常的欣喜!

做过父亲的人,肯定都能懂得那种滋味,那是种既紧张,又期待,充满了幸福的滋味!刘纬怀抱着自己的骨肉,看个不停,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琪璎的身体很瘦弱,可生的孩子却是白胖白胖的!此时婴儿在襁褓中,也不哭闹,闭着那还未曾看过这个世界的小眼睛,一只嫩得几乎像透明一样的手指头,还蜷曲在嘴边,好像睡着了!

“恭喜大王,喜得贵子!”刘纬正沉浸在无尽的喜悦之中,众臣将们齐声向他贺喜道。

这是刘纬的第一个孩子,而且还是男孩,不仅他自己格外重视,就连所有臣将们,也都非常关注!这可是汉中郡王的世子,未来的小主公啊!就连刘璋和刘循,也从成都大老远赶来,迎接这个孩子出世的瞬间,更别提刘瑁夫妇和张鲁了!

“主公,当为贵子取名,彰千秋万代之续也!”王甫在场,领衔众臣将,当即进言道。的确,这个孩子是刘纬的嫡长子,按照汉代的规矩,就是将来的汉中郡王世子无疑,身份极为尊贵,为其取名当然是一件十分郑重之事!

按汉代习惯,给孩子取名的权力,理应归祖父(只要还活着),也就是刘瑁,以表孝亲之意,更是不成文的规定!可刘纬的情况比较复杂,他本是刘璋的儿子,被过继给了刘瑁,这件事本来就让刘璋很难堪和后悔了,如果再当着他的面,让刘瑁给孩子取名,刘璋的老脸往哪搁?

如果让刘璋为孩子取名,更不行!毕竟现在名义上刘纬是刘瑁的儿子,如果真这么做,让刘瑁也下不来台啊!这事,一时间,还真有点难办了!

不过,这难不倒刘纬。名字,他自己是不会取的,但既不能让刘璋取,也不能让刘瑁取,那就让张鲁来取吧!作为孩子的外公,也是长辈,虽然是外姓人,也不算太越制的做法。更何况,刘纬此举,还表示了对张鲁的尊重和孝敬,他能不为此而感动?

自从刘纬占领汉中以来,张鲁的表现还是让他很放心的,他似乎完全进入了一个岳父的角色,不理任何政事,只叙亲戚之情,既没有长辈的架子,也没有败将俘虏的自卑,他只把刘纬当亲人。

这也难怪,张鲁一族之人,几乎被曹操杀光了,只剩下两个弟弟张卫和张傀,分别驻守白水关和葭萌关,不在汉中;长女琪瑛,云游在外,杳无音信。他的身边只剩下琪璎这个女儿和刘纬这个女婿两个亲人了!

失去了一切的张鲁,赫然成了一位慈祥的长辈,刘纬的心里也一直都挺不是滋味的,因此,他对张鲁也很孝敬,眼下,他觉得,让张鲁为孩子取名,最为合适!

“便请外舅(岳父的亲近叫法)为犬子赐名哉!”刘纬怀抱婴儿,没法行礼,但还是向张鲁微微屈身致意后,竟这样说道!

刘纬此人,做事一向出人意料,但这一次,大家却没显得太惊讶。谁都能看出来,刘纬这是通过此举,化解了一场尴尬,就连刘璋和刘瑁的心里,也暗自松了口气。

不过刘纬突然这么说,张鲁可是一点心里准备都没有!看着刘纬那满怀期待的亲和目光,他很快明白了刘纬的意思,但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该给孩子取个什么名字好了!

“此子,乃刘氏子孙,吾外姓之人,安敢造次,不妥……不妥……”张鲁连忙推辞,还刻意看了一眼刘璋和刘瑁。

其实,刘璋和刘瑁的心里也有点不是滋味,的确,孩子是姓刘的,让张鲁取名太别扭了,可他们也明白刘纬此举的意图,便没有表现出来,反而向张鲁投去一个鼓励的眼神!

“外舅赐名之福,可保吾子平安也!”刘纬微微一笑,再度劝慰道。

这句话表面看来是客套,可实际上却饱含深意!汉中,原本就是张鲁的地盘,百姓对张鲁的认可程度不低,虽然刘纬在汉中百姓的心目中也如同神一样的存在,但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他是张鲁的女婿,才能那么迅速地抚平人心!

如果百姓得知,汉中郡王世子之名,为张鲁所取,他们一定会非常认可和接纳这个孩子,刘纬此举,实际上是给自己这个未来的接班人,积累人望!

张鲁当然能听懂刘纬话里的意思,也是深以为然,于是便不再推辞,开始搜肠刮肚,细细思虑,沉吟了半天,才终于为孩子取得一名!

“此子相貌高贵如玉,取名为‘瑾’可佳否?”张鲁终于觅得一字,开口建议道。

什么?刘瑾?刘纬一听这个名字,脑海中马上想起明武宗时期,那个专权的大太监来了!

其实瑾这个字,是非常好听的名字,表示美玉之意!在汉代,玉常被形容君子气度,取名用从玉旁的字,实际上是非常有档次的,比如诸葛亮之兄诸葛瑾,就是用了这个字为名!张鲁为女儿取名,如琪瑛、琪璎,都是从玉旁,看来他也是没摆脱这个思维惯性,给外孙起名,也遵循了这样的一个套路。

在汉代,一个人的名字是这样构成的:选一字为名,一般是由长辈所取,如刘纬的纬字,刘循的循字;还有一个表字,一般是两个字构成,是入学后,由师尊所取,如孟德、子敬、孝直、孔明等;有些人,还有别号,这个一般是自己所取,如诸葛亮号卧龙、庞统号凤雏等等。

姓名中的这个名,一般是不常用的,除了自谦或尊长有时候会拿来称呼,平时没人敢直呼别人的名,那是非常不礼貌的。在汉代,还有个不成文的习惯,那就是取名只取一字,才显得高贵,三个字的名(复姓除外)会被视为轻贱。比如武安国、邢道荣、胡车儿、裴元绍这样的名字,汉代有身份的人,是不会取的。

可是,汉字毕竟是有限的,总取单个字的名,极容易出现重名的情况,于是他们便发明了表字,平时都是称呼字的。所谓名字,就是姓名加上表字的统称。

眼下,刘纬听到张鲁为孩子取名为刘瑾,与明朝专权大太监重名,心里还真有点不得劲!而且,荆州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也是从玉旁的名字,乍一听,刘纬的儿子成了他们的同辈人,这是不是不太好啊!会不会让刘表多心了?

就算不考虑刘表的想法,眼前可是正站着俩人,刘璋和刘瑁!他们可是孩子的祖辈人,也是从玉旁的名字,这……辈分是不是乱套了,这两位长辈,会不会心里也不痛快?

其实刘纬想多了,在汉代,跟本没有用同样偏旁部首表示辈分的这种取名习惯,眼下,刘璋和刘瑁,非但没感觉有什么不妥,反而觉得张鲁这名字取得好!叫刘瑾,听着更像是自己的孙辈人!

“此名甚妙也!”刘瑁和刘璋几乎异口同声,表示了赞赏之意!

“大善!吾儿得佳名哉!令!着即赐封公子刘瑾为世子也!”见大家都觉得这个名字挺好,刘纬便从善如流接受了,并马上下令封长子刘瑾为汉中郡王世子!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期待在异世界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邪凰狂妃:魔尊,蚀骨绝宠!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红色莫斯科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超级妖孽特种兵霸天武魂大官人东鸦杂货店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
UU阅书最新小说: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我刷的视频,能投放到古代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乱世边军一小卒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被妖后强迫和亲后,我一统草原成为天可汗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从败家子到天下共主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逍遥小王爷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大隋:二世浮沉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殿下无双嚣张小侯爷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