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荆州一场大战后,各路诸侯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不断强军备战,大家都很清楚,暂时的和平不会维持太久,将来早晚还会开战,心怀天下的曹操、刘备和孙权,谁都不想成为这场乱世角逐中的失败者!

虽然天下四强在暗中博弈不止,加快了军备竞赛的步伐,但表面看来,却是一派和平稳定之象。建安十五年,基本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件,唯有一件事,我们不得不提及:一代英豪,雄姿英发的周瑜,去世了……

在那场波澜壮阔的荆州大战中,周瑜虽然中了曹操奸计,导致数万江东精锐,被围宜城,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他抱着死战不降的决心,率领江东将士,在宜城保卫战中,痛击曹军,延缓了曹操南下的步伐,为刘纬驰援宜城与曹操决战,赢得了时间,意义是不容小视的!

周瑜心里,唯一装着的就是江东之利,一心一意,忠诚不二,即便冒天下之大不韪,背信弃义,也要瞒着刘纬攻取襄阳,乃是完全为孙权着想,大公无私,宁肯牺牲掉自己的名声,甚至生命!

季布一诺,千金难换!周瑜时刻不忘孙策临终嘱托,扶保孙权,可谓勠力克勉,勤勤恳恳,矢志不渝!可就是这样一心为主,可标榜千秋的忠臣楷模,最终却受到了排挤和不公正的待遇!

关于孙权为什么忌惮周瑜的原因,我们已经说过很多次了,这里不再赘言!荆州大战后,孙权任命周瑜为江夏太守,将其彻底边缘化的做法,也是令周瑜寒心不已!

可以想见,如果是你,为一个家族企业打工,拼尽全力,以企为家,帮他们创下不世之功,可最后你才发现,自己始终是个外人,人家压根也没当你是自己人,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尤其是在宜城保卫战中,周瑜被曹军投石机碎片击中了胸口,身负重伤,又没能得到及时的救治,从那时候起,便一直有咳血和呕血的症状,再加上这样不公平的境遇,他一股急火攻心,病得更加严重了!

江夏,我们曾经介绍过,早在曹操南征之前,江东军便曾经攻占过这里,并杀了太守黄祖。可是,因为孙韶叛乱,孙权不得已而率军撤退,临走时,采用焦土战略,毁了江夏。

后来,刘表病亡,刘琦逃出襄阳,落脚之处便是江夏,刘备携新野之民南迁,也是去了那里,在他们短暂的经营之下,江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却也还是破壁残垣,一片萧条落寞之象。

荆州大战后,根据刘纬主持的三方协议,刘备被迫让出了江夏,这里成了孙权的地盘,他临走时虽然没有执行什么焦土政策,却也几乎带走了一切!

因此,当周瑜就任江夏太守时,这里满目疮痍,人丁稀少,农田成为荒地,杂草丛生,到处断壁残垣,一副衰败之景,得到这块贫瘠之地,不仅没什么价值可言,还是个沉重的负担!

而更重要的是,孙权因为忌惮周瑜,虽然表面上还是肯定了周瑜的功劳,暗中却早就开始排挤和摒弃他了,因此周瑜治理江夏,几乎得不到孙权哪怕一丁点的助力,申请调拨的抚民钱粮,也是以各种借口拖延,迟迟不能到位!

在如此情况下,让周瑜收拾这样一个烂摊子,谈何容易?逼不得已时,他竟然变卖了自家祖业,从蜀地商人手里买粮养兵抚民,几乎为孙权,贡献出了一切!

可是,无论周瑜做了什么,孙权也始终无法原谅他私下与刘纬达成协议,并将古锭刀交让出去的行为,心里的这道裂痕,算是永远无法弥补了!

就这样,周瑜在心情极度低落,且旧伤未愈的情况下,不得已率领江夏军民,开荒辟土,发展生产,为开凿沟渠,寒冬腊月,破冰下河,他挽起裤管,在刺骨的冰水中,一站就是几个时辰,终于支撑不住,病倒了!

这一病,诱发老伤迅速恶化,周瑜咳血不止,于建安十五年冬,带着无尽的遗憾,病逝于江夏,时年才三十六岁!一代将星,就这样黯淡陨落,令人唏嘘不已!

我们曾说过,历史的惯性很强,刘纬虽然在改变着原有的历史,并使其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可周瑜还是依然于建安十五年去世了!只不过去世的方式、地点都有所不同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周瑜病亡时也是三十六岁,逝世于沙丘,演义中更有他临终之时,发出“既生瑜,何生亮”之感慨的情节,然而这一切,在刘纬所处的这个时空当中,都不复存在了!

周瑜病故的消息传来,孙权内心的滋味,比较复杂,有悲伤和失落,也有遗憾,但更多的却是庆幸!

张昭懒于政事,虽是托孤重臣,却对孙权的影响不大,尤其是现如今,孙权独揽东吴政务大权,张昭几乎被架空了!那么,周瑜亡故,等于是他心头的最后一块石头被搬开了,他终于可以在东吴之内,一言九鼎,再不受任何人的制约与钳制,真正当家作主了!

心头之患没了,孙权这个小心眼的家伙,也忽然展现出了大度的王者风范,下令为周瑜举行隆重的祭礼,为他风光大葬,并追封其为武昌侯,龙骧将军,世袭罔替!

周瑜已逝,那么他的爵位将由长子周循继承,同时孙权还加封周瑜的二子,幼小的周胤为都乡侯,兴业都尉!这还不够,孙权竟然还大肆地与周瑜联姻,许下了几桩亲缘!

孙权把自己的长女孙鲁班,许配给了周瑜的长子周循,并令丧期一过,两个孩子便玉成好事;二子周胤还小,孙权便定下了一名孙氏宗族之女,为其将来的妻子;周瑜还有一个女儿,目前也尚未成年,孙权便令长子孙登,与其结下了娃娃亲!

如此隆重的厚赐和联姻,在旁人看来,似乎是孙权对周瑜以往功劳的肯定和表彰,更是展现出二人关系和睦,君臣同心,是为千古知遇的楷模和表率!

可是,这些举动,不过是孙权沽名钓誉,想要博得一个好名声,示人以厚待功臣,不失天下人心罢了!人都死了,你做的这些还有何用?无非就是给旁人看的,纯属猫哭耗子假慈悲!

这不,周瑜一死,孙权就废除了大都督一职,由自己兼任东吴三军主帅,并命程普为前军都督、韩当为右军都督、黄盖为左军都督、吕蒙为后军都督(接管周瑜兵权),将军事大权,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周瑜亡故,孙权志得意满,掌握了大权,还通过追封和厚待周瑜子女的做法,笼络了人心,不可不谓手段高明!可是,天下人又不傻,这些障眼法,能瞒得过所有人吗?

孙权不知道的是,他所做的一切,其实早已寒了许多人心,尤其是以吕蒙为首的,那些周瑜的部将们,虽然表面上没说什么,也接受了孙权的提拔和厚赐,但心里所暗藏的不满和怨恨,却早已为将来,埋藏下了祸根!

周瑜去世,最为悲痛之人,当属鲁肃!二人原本就是至交好友,鲁肃能为孙策效力,就是当年周瑜的引荐之功!如今,昔友已故,鲁肃岂能不悲?尤其是他现在的凄凉境遇,更使这种心境难以平抑!

哀哉公瑾!惜哉公瑾!一辈子就为孙权这种主公,付出所有,究竟值得吗?时任柴桑太守的鲁肃,终于开始反思这一切,心中第一次对自己的人生方向产生了疑问!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期待在异世界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邪凰狂妃:魔尊,蚀骨绝宠!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红色莫斯科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超级妖孽特种兵霸天武魂大官人东鸦杂货店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
UU阅书最新小说: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被妖后强迫和亲后,我一统草原成为天可汗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从败家子到天下共主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逍遥小王爷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大隋:二世浮沉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殿下无双嚣张小侯爷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