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汉中旬报》就是这份官方报纸的名称,这是刘纬亲笔题字所命名的!旬报,听起来有些别扭,不如日报、晚报、周报等那么顺耳,刘纬怎么为它取了个这么怪异的名字呢!

所谓旬报,就是一个月分上旬、中旬和下旬,每十天发行一次的报纸!之所以中间相隔的时间那么长,也是刘纬出于实际考虑,做出的最优选择!

古代印刷技术,十分落后,即便马钧已经发明制造出了靠踏板运作的印刷机,其效率也赶不上现代印刷机!每印刷数页报纸后,需要人工刷墨,非常麻烦!因此,刘纬必须给大量印刷的工作,留有充足的时间!

同时,报社才刚刚成立,无论编辑还是记者,都是第一次接触这个行业,尚未完全入道,需要时间适应和熟悉,并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若一开始就发行日报,恐怕他们会手忙脚乱,弄砸了这份工作!

况且,古代交通不便,大量报纸,发行至全益州,运输邮递,也是需要时间的!若发行日报,远方百姓们看到的,永远都是过期的报纸,这也是制约发行时间的一项客观因素!而发行旬报,十天一期,便基本留够了这个时间,让所有百姓都能及时看到最新的资讯!

另外,古代可不比现代,哪有那么多的新闻大事可以刊载报道!难道张家闹离婚,李家丢只鸡,王家死个狗的小事,也要当成新闻,写到报纸上吗?所以,刘纬认为,每十日发行一期报纸,给记者采访和编撰稿件留足时间,也很必要!

还有,报纸毕竟是一个新鲜事物,虽然由费祎掌舵总负责,刘纬在一开始,也不能完全放心,必定会多方指导与关注,甚至需要对报纸上登载的文章和新闻报道,进行监管与掌控才行!正所谓去其糟粕,取其精锐嘛!

刘纬必须保证报纸上的宣传和报道,都是符合自己政治路线和施政纲领的才行,要是不小心登载了一篇反对新政的文章或传播消极观念的报道,那不是等于自己打了自己的脸么!

所以,起码在初始阶段,刘纬必须要亲自审核报刊内容,十日一发行的模式,也是留下了修改调整内容的有效时间!若改成了每日发行的日报,他哪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天天关注这个事啊!

当然,如果真的有什么突发性大事件,需要百姓们及时了解的,也可以发行单篇的特刊或号外,这样也就弥补了旬报间隔时间太长,不能保证信息及时性的缺点和漏洞了!

其实,以汉末三国时代百姓们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十天时间,他们能读懂和吃透这份报纸上的全部信息,就已经不错了,也得给他们一个消化理解的时间和过程!

综上所述,这《汉中旬报》十日一发行,还真就是个考虑周全的正确选择!

那么,这第一期的报纸,究竟都刊载了什么内容呢?头版头条新闻,就是对汉中技术研究院以马钧为首的,相关技术人员们表彰与奖励的新闻报道!当然,事由一项,说得语焉不详,只是提及他们在最新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关于大炮和蒸汽机什么的,是一个字也没提!

除此之外,第一期报纸的头版,还刊载了关于汉军近期将进行一次军事演习的重大消息,以及汉王刘纬将去往上庸郡一带视察的报道!这两条新闻,是刘纬有意加上去的,目的就是想让曹操安插在蜀中的间谍获知!

军事演习和亲往上庸,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刘纬这些动作是有意与曹操开战之前,所做的准备!若是曹操闻知,肯定会加强戒备,但实际上,刘纬这是虚晃一招罢了!

刘纬最担心的,就是曹操会在统一天下无望的情况下,破罐子破摔,在停战协定还没有到期的情况下,提前与自己翻脸,调兵觊觎汉中和蜀地!

刘纬是想北伐,但他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若是曹操突然来袭,无疑会打乱了他的战略部署,令刘纬只能仓促防御,破坏了北伐进军的大计!而报纸上刊登的这两条消息,会使曹操做出误判,以为刘纬会有什么军事动作,疲于防守,加强戒备,而无力主动进攻了!

看吧,小小的报纸,起到了多大的作用,连战略情报层面上,都发挥了意想不到的功能与效果!

第一期报纸的其他版面,内容就十分丰富多彩了,法律新政专栏,刊载了由费祎执笔的《新政扼要》一文,在文中细致讲解了刘纬为什么要推行各种新政的原因和道理,令人读了可以深入理解刘纬的用心和初衷!

文学版面,则刊登了一篇纪实文学,讲述的是刘纬三年以来,进行棉花试验种植的过程与成果!

当然,关键的内容,是一点没提,曹操和孙权他们,也不可能学到什么经验,但这篇文章,把刘纬致力于农业发展的艰辛与努力,描写得感人至深,令人读了,不能不为之所感动!顺便,还歌颂和赞扬了参与这项工作的所有人员,算是从侧面对他们的工作,表示了认可与褒奖!

至于奇闻轶事版面,那内容可就多了,涉及到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只要是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全部被记者们加以演绎,登载在报纸之上!这些消息和故事,有的会发人深省,有的让人捧腹大笑,还有的惹人伤心落泪或愤恨不平……总之,就是个大杂烩!

最后,就是广告版面了,这可是个纯粹的新鲜事物!在此之前,刘纬刻意派人去联络了汉中各家商户,询问他们是否有做广告的意愿,可是他们却根本不理解报纸广告究竟是个什么玩意,显得并不那么积极!

关键是,在报纸上打广告,是要收费的!虽然第一期报纸,享受五折优惠,却也是不小的一笔费用,这些商家根本不舍得花这笔钱!

刘纬本来的打算是,报社的日常经营,就以商家的广告费,作为基本的运行成本,若是不够,汉王府再加以补助,如果将来可以形成收支平衡,就不必由官方额外负担成本了,岂不妙哉?可谁曾想,商家的反映平淡,响应者寥寥无几啊!

像这样的事,刘纬也不可能下达旨意,强行要求他们参与其中,索性刘纬放弃了与这些商家的合作,给官办的几个商号,打了一整版的广告,其中包括棉纺商行、铁器商行、蜀纸商行等等,唯一的民营商号,只有广汉的白陶作坊花了钱,做了一期广告!

估计谁也没有料到,这第一期的报纸广告,效果竟然出奇的好!百姓们看到了报纸上那生动的宣传语和售卖活动的介绍,竟趋之若鹜,擦肩摩踵,在这些商行门前排起了长队!几个官办商号的库存商品,居然几天之内售卖一空!

而白陶作坊的广告,也是起到了奇效,不仅库存商品销售一空,就连订单都签到了兴鼎五年,生意好得简直让人眼红到出血!

这下子,之前那些拒绝的商家们后悔了,竟纷纷主动登门来到报社,要求打广告,接踵而至,川流不息,差点踩碎了报社的门槛,他们宁可不打折,花费价格不菲的广告费,也必须要做一期报纸广告,追赶一下这个潮流!

总之,《汉中旬报》的第一期发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一个非常良好的开始和坚实的基础!相信将来总有一天,《汉中旬报》也能与时俱进,发展为《汉中日报》,甚至《大汉日报》!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期待在异世界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邪凰狂妃:魔尊,蚀骨绝宠!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红色莫斯科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超级妖孽特种兵霸天武魂大官人东鸦杂货店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
UU阅书最新小说: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我刷的视频,能投放到古代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乱世边军一小卒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被妖后强迫和亲后,我一统草原成为天可汗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从败家子到天下共主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逍遥小王爷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大隋:二世浮沉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殿下无双嚣张小侯爷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