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孙权突然发现,自己好像被司马懿给耍了,气得火冒三丈,大发雷霆!谁料,张温又转达了司马懿提出的另外一个交换条件,那就是用俘虏的吴兵,交换粮食!

这里,我们稍微解释一下,何为“斛”,它是一种古代的计量工具和单位,不是重量单位,而是容积单位!

秤,这种计量重量的工具,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楚国的木衡,便是其雏形!可是这种东西,却只能用来称量较轻的物品,比如金属货币等,但拿来称量成百上千斤粮食,就显得不太趁手了!

于是,古代先民便发明了用容积称量的各种容具,用来计量粮食,包括升、斗、斛等!按照汉代计量标准,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而常见于古籍记载中的“石”,其实就是斛的通俗叫法,既一斛等于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粮食!

当然,这个重量,也不是固定的,毕竟是用容积来计算,必须考虑到粮食作物的密度和颗粒之间的缝隙!其中,一斛豆类,肯定是最轻的,而一斛麦粉,那肯定就是分量最重的!

明确了这一概念,我们再来看看司马懿向孙权索要的粮食,究竟有多少!

简单用一万斛乘以一百二十斤,那就是一百二十万斤粮食!据推算,东汉一斤,大概相当于200多克,约不到半斤左右,那么折合成现在的度量衡计算,这一万斛,大概相当于现代的五十万斤粮食!

五十万斤粮食啊,那得是多大的一堆!按照三块钱一斤计算,价值一百五十万元人民币!况且,在民以食为天的古代,粮食是极为珍贵的,实际所值的价格,可能会比这还要高上几倍,可想而知,是多大的一笔开销!

不过,对于个人来说,这些粮食显得很多很多,但对于一国或一支军队来说,却又显得微不足道了!

假设一名征战在外的士兵,一天需要吃五斤(汉斤)粮食,那么一万斛粮食,仅够一万军队吃二十多天而已,还不到一个月!

况且,五斤只是最低供应,在缺乏副食产品的古代,只靠主食果腹,士兵们可能吃的还要更多,再加上损耗、变质、贪墨、折损等情况的发生,这一万斛粮食,估计也就够十天所用!

十天?什么仗打十天就能完事的!千里行军,一走就得十天半月,这点粮食,还不够塞牙缝的呢!因此,古代战争当中,万人以上的大兵团作战,所耗粮草,是个天文数字,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石,这一万石粮食,根本就是毛毛雨!

如此看来,司马懿所提出的交换要求,并不过分,无非就是一万大军十日的口粮而已,却能换回三千被俘虏的吴军士兵,这笔买卖,孙权不赔,可是他获知了这个交换条件后,还是犹豫了,迟迟未能下定决心!

为什么呢?因为孙权的存粮也不多啊!在八崮里一战,吴军随行的粮草器械,几乎全部被毁或被魏军缴获,侥幸抢带出来的那点粮食,也是仅供残兵退回到下邳时,就已经吃光了!那么,他所剩下的粮草,就只有下邳城内的存粮,才不足十万石而已,也就七八万斛吧!

这么点军粮,司马懿就想要走一万斛,孙权实在不舍得!况且,这三千俘虏兵,一旦回归吴营,无疑还加大了粮草支出的缺口,而司马懿呢,反而省下了一笔喂养他们的粮食,此消彼长,孙权的压力更大,司马懿缺粮的窘境却得以缓解!

所以,孙权是怎么合计,都觉得这其实是司马懿为减轻负担,而设下的诡计,同时还能算计他一把,加大下邳城内的粮食损耗,使孙权所能坚守城池的时间,大大缩短,既知如此,孙权又岂肯轻易上当?

不过,这三千俘虏兵实在太诱人了!孙权现在最缺的是什么?就是兵力!五万大军,被他拙劣的军事指挥,害得就剩下了五六千人,面对城外的一万魏军,要想守卫下邳,确实太难!

若是能增加三千有生力量,使兵力达到八九千人,再利用居高临下的守城优势,对抗一万魏军,孙权的心里就更有底了!因此,他确实非常想要这些俘虏兵,就是舍不得付出那么多粮食而已!

除此之外,孙权还有个疑虑一直没有搞清楚,司马懿他到底缺不缺粮?

从各方情报来看,魏军应该是缺粮!北方经历了兴鼎三年的大灾和后来的王奉之乱后,确实元气大伤,粮食产量锐减,储备甚少!

再加上曹操用兵西北,为对付刘纬,调走了大量存粮,青徐二州应该很缺粮食,目前下邳城中的存粮,其实是孙权由东吴运来的,原本的存粮,在臧霸死守城池的那两个月里,便基本都吃光了,这也是当时他选择开城投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司马懿真的缺粮,孙权在此时给他粮草,那不是等于“雪中送炭”,帮了司马懿的大忙吗!虽然一万斛粮草也不多,就够魏军一万人吃上十几天的,可是一旦得到了这笔粮食,司马懿短期之内,还能退军么!

这种变相资敌的行为,孙权是怎么想都觉得难以接受,如鲠在喉,可是那三千俘虏兵,他又非常想要,这可如何是好呢?要不然……讨价还价?既然是交易,总不能你司马懿一口价,我不能还价吧?

孙权思虑再三,权衡利弊,最终还是倾向于进行这一笔交换,再度派出张温为使,去往魏营,与司马懿交涉!原则只有一个,能少给多少,就尽量少给,若能用其他东西来交换,而不用粮食,那就更好了!

这一次,张温去了很久,等到日落西沉,才终于回来,看样子谈判进行得十分艰难!不过张温归来之时,却是满面春风,看来应该谈成了,而且条件不错?孙权赶紧询问,谈判结果究竟如何!

“呵呵,禀主公!在下唇枪舌剑,彼不能对,终免索粮之求也!”张温微微一笑,得意洋洋地拱手一礼,竟如此吹嘘言道,显得牛气哄哄,志得意满!

“啊?大善!然欲换俘兵,当允何者耶?”孙权闻听此言,大喜过望,并连忙追问,司马懿又提出了什么条件!

不要粮食,那就太好了,不管什么条件,也比这要强啊!孙权心中暗喜,也是期待着从张温口中,听到更好的消息!可是,当张温道出司马懿的要求时,孙权的心,顿时凉了半截!因为这个条件,也很难答应啊!

究竟是什么条件呢?原来,司马懿提出,不要粮食也可以,但是孙权必须把臧霸和孙观的所有家人,甚至亲朋好友,全部抓起来,并活着交给他治罪!

张温说完以后,还从怀里掏出了一份名单,上面所列者,都是司马懿想要的人,孙权接过来一看,吓!足有二百余人之多!

还有完没完了!你司马懿得到了臧霸和孙观的尸首,不就已经可以向曹操交差了吗?怎么还要得寸进尺!

孙权听了这个条件,明显十分不情愿,他倒不是心疼这些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更不是怕违背了对臧霸临死之前的承诺,而是担心此举会激起变故!

臧霸和孙观,久在徐州任职,亲朋故旧,多如牛毛,如果挨个搜捕,全部抓起来,肯定会闹得城内鸡飞狗跳,鬼哭狼嚎,骚动不止!这二百人看似不多,可是他们的亲朋故旧们,要是都一起闹起来,恐怕要激起民变呐!

下邳可是拥有十几万户的大郡,单城内就不下十余万百姓之多,这么多人要是同时反叛,靠数千吴军,岂能弹压!

司马懿,你究竟在搞什么鬼?意欲何为!孙权至此,已经是彻底懵圈,几近崩溃,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干宋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
UU阅书最新小说:大奸臣当道寒光剑气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天命储君扫天下权征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我本农民,谁把我踢出来【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锦书难托:乱世情殇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隋唐:项羽传承天生韩信我,顶级纨绔,太尉直呼宝藏女婿!大晋俏公子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从军赋我四叔是朱元璋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系统:我周天子,天下一统啦哈哈明末人民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明末之天下霸业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救驾之饼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农家那小子古典白话合集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三国:我谋士mvp,刘备躺赢狗三国:穿越成典韦弟弟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大明:世子堂弟太凶猛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穿越架空:小公爷我真的好难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大齐:我正统皇子,你让我去和亲?太子妃逼我和离,我掠夺气运杀穿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