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UU阅书 >  扶明录 >   第1823章

刘芳亮虽不知京城那边的和谈队伍发生什么事也不确定李自成到底如何了,但朝邑作为大顺军监视蒲州官兵的眼珠子被李岩给挖了,而后其又重兵围攻中路大门大荔,一旦被其破了门,那下一个就是直逼他守的三原了。

所以刘芳亮果断决定大荔城必不能失,他要去打援!

对于前线的战况和局势他虽不及李过,田见秀和高一功知之那般详细,但也知了大概,北线兵力已空,南线潼关又被牵制,而唯一能就近救援的卧虎山军营也刚被人给击溃了,大荔真的成了孤城,周边已无人可救,所以刘芳亮决定自己亲自前往,必须守住大门!

三原及周边还有近万兵马,刘芳亮立即调兵遣将率五千步骑驰援,同时传令蒲城和白水的兵马朝卧虎山集结。

蒲城在大荔和三原之间,白水在蒲城北边紧邻茫茫大山,这两个小城都在北洛河西岸,属于李自成集团规划的第二道防区,城中均有兵马,只是官兵没有探到具体兵力罢了,但从城池规模判断估摸也就两三千人,与实际驻兵人数相差不大。

两城兵力加上刘芳亮的五千人再加上卧虎山军营还有近两千攻击上万人足够打援大荔的了,至于怎么打,能否及时救援或救下来,那就要看各自手上本事了。

李岩虽擅智谋,但老话说了三个臭皮匠抵上诸葛亮,李岩不是诸葛亮,但自个和李过,田见秀也都不是臭皮匠!

就在刘芳亮调兵遣将准备打援数百里外的大荔时,刘宗敏正从西安率骑兵千余前往三原,而李岩也刚刚朝邑回到对岸蒲州,大荔城内田见秀和高一功正在指挥士兵抢修工事,准备迎接官兵的第二波进攻,城外的马花豹几人也正磨刀霍霍。

而就在整个黄河陷入混战之中时,远在北京城的常宇正忙着筹备自己的婚礼,按照计划他接见完郑芝龙后,便去徐州迎娶章碧云,结婚是大事,在这个时代各种规矩礼仪也多的很,虽说大部分事都有高杰和南京常家负责筹备布置,但他多多少少也得做些准备的。

郑芝龙面圣心切,脱离辎重先行,入通州后马不停蹄在天黑城门关闭前入了城,这个时候常宇和李慕仙还在衙门里喝茶闲聊,听闻郑芝龙进城也没什么反应,而是让手下番子去弄些好酒备着。

如他所料,郑芝龙入京之后并没急着入宫也没急着来衙门求见常宇更没去客栈打尖,这种大佬人家在京城有宅子的,明着说是买给儿子方便求学的,实则就是郑家在京城的一个人情世故。

同样郑成功在京城明为求学,实则就是郑家在京城的交际花,除了和常宇这种实权大佬攀上了关系,朝中重臣亦有结交,甚至京城的文人墨客三教九流都有往来,京城的任何风声雨声打雷声,郑家都能耳闻,所以郑芝龙入京后第一件事就是先去见儿子,听听京城最近的风声雨声打雷声,才能对一些即将要做的事做出合适预判。

清风明月,东厂衙门里常宇和李慕仙在院子里摆阵对弈,众亲侍在旁边围观,时不时为其出谋划策,打仗常宇厉害的很,下棋却总不如李慕仙,却又非常沉迷于此,只要有闲空的时候就会拉着他杀几盘。

“报督公,郑总兵求见”番子在院子外禀报,常宇抬头望望天色:“来的刚刚好啊”。说着将棋盘抚乱对李慕仙道:“且饶过你这一盘”随后起身去往衙门口迎接。

“下官郑芝龙拜见督公大人”衙门外一个身高八尺的虬髯魁梧大汉拱手单膝跪下,此人正是当年纵横海上无敌手令人闻风丧胆的大海寇郑芝龙,如今的福建总兵以及大明海军司令。

果真是枭雄一个,顾盼之间霸气逼人,常宇心中暗赞一声,快步向前将其扶起:“郑总兵无需如此大礼,咱家与令郎平辈相交,该是咱家施礼才是”。

郑芝龙连呼不敢,心中却惊讶常宇年纪小力气之大,举手之间就将自个给拽起来了,传言他勇武无匹看来不假,又听常宇以在咱家自称没和他打官腔心里也松了口气。

来之前虽听了太多有关这小太监的传闻,心里早有了准备,可是亲眼一见时心中依然连番感慨不已,自古少年出英雄啊,此子虽样貌平平,可身上那股气场却是万里无一。

相貌平平?

得亏这是心里想法要是被常宇听到,那定是一百个不服,你们这时代啥审美啊,老子帅的很呀。

常宇将郑芝龙迎入衙门,边给介绍身边的李慕仙,郑芝龙自是早知晓常宇身边这个道士,也是客气的紧,这让李慕仙有些受宠若惊。

“郑总兵是喝茶还是喝酒?”入了堂上常宇笑问,其实就是他吃饭了没,郑芝龙虽已为官但豪情不减,且从儿子郑成功那得知这少年督主没有官僚作风,性豪爽,便道:“实不相瞒,下官尚未进食”。

“那咱们便不醉不归如何?”常宇哈哈一笑叫人赶紧上了酒菜,郑芝龙笑道:“尊敬不如从命,只是听犬子言,督公不善亦或不喜饮酒?”

常宇挥挥手笑道:“和他小孩儿有甚喝的,要喝当要和郑总兵这种大英雄大豪杰喝”。这话听的郑芝龙心下大喜,短短一会儿就觉得这小太监太不寻常了,明明身居朝廷高位,却一身江湖气,这种感觉让他又熟悉又亲近。

中国有个酒桌文化传统,就是不论家事国事天下事还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喜欢在喝酒吃饭的过程中给解决了,很少有正儿八经面对面干坐着商量的。

酒是宫里头珍藏的好酒,菜是几道家常小菜,陪客也就李慕仙一个人,三人把酒言欢,气氛轻松且欢快,这里没有官僚架子也没装腔作势,更似两三好友小聚闲聊。

别的不说,就这感觉顿时就让郑芝龙上头了,来的时候想过拜见东厂大头子的各种场景,自己要该如何表现才能中规中矩,甚至连笑容和神情甚至手上动作都设计了好了。

然而一个都没用上!

用不着!

大太监没有一点儿架子,也没一点儿太监的样子,反而充满对郑芝龙之前海寇生活的好奇和向往,问了很多种种经历,比如和荷兰人的舰队,葡萄牙人的舰队开干的过程。

酒过三巡郑芝龙也愈发放的开了,常宇问啥他几乎都会说,毕竟是自己当年最风光最引以为傲的事。

当然,这点酒也不至于把他灌醉,他还知道自己此行目的,说话有来有往,说了自己的风光的事也不忘回问京城这边的事。

常宇便顺势倒苦水啊,年前大饥荒饿死了很多人,如今还没春收,老百姓还是穷还是苦粮食还是不够吃,且黄河那边战事紧,需要高额粮饷……

郑芝龙听了也皱眉正好也顺坡送驴,说自己这趟来又带来很多大土豆,大番薯还募捐来很多粮食,除此之外还在福建募捐了五十万两银子……

划重点,募捐!

意思就是不用还的。

言简意赅,我这趟来没空手,带着大礼包来的。

至于那些粮食和银子是募捐的还是他自己掏腰包的,常宇和朝廷都不在乎,只需承情就好了,毕竟即便是他自掏腰包,别说五十万,郑家一下子拿出五百万都不出奇怪,经营海上十几年贸易,你当他是打渔的呢。

可以说郑芝龙这次入京的见面礼确实不菲,作为礼尚往来常宇决定告诉她一个好消息。

UU阅书推荐阅读:穿越老仙:大秦铁骑,踏遍全球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大宋男儿大明测字天师为祖龙指路,九州之外亦是秦土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为嬴政打穿蓬莱,打造仙秦帝国带着皇帝到处溜达纵马西域总关情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北隋军神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开局就被流放,系统奖励精兵百万不做蛀米大虫,接管密骑营创功业懒妃有毒老子传奇:大道至简白话西游记:精编带着女神闯汉末三国,我的系统不逆天重生之鉴宝大师和女神们意外穿越古代,我成王!大唐贞观小地主风澜策月华长安三国:开局送灵帝一顶帽子!运朝:开局赐婚,被封闲散王爷那些你不知道的黑历史大唐太子太嚣张三国之再兴汉室最强兵王血雨腥风逆天行龙符令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少爷真厉害幕府将军本纪宋吹英雄恨之帝王雄心穿越之极限奇兵北朝帝业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种田记从家徒四壁开始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穿越隋唐:我李元霸要称帝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安家立业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天幕:带三国英豪征服地球龙珠之牧神传说窃国小相爷
UU阅书最新小说: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