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UU阅书 >  扶明录 >   第2029章 减负

历代王朝给太子选妃的范围都是非富即贵,多是王侯将相家精挑细选出来的,可大明朝就有那么点不一样了。

这还得从老朱说,登基之后有感前朝的各种前车之鉴,老朱深知内臣,后宫以及外戚干政的严重后果,在宫门外立了三尺铁牌,铸了八个大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只不过后来随着文官集团势力越来越大,后边的皇帝从实际出发就把这个祖训当成了摆设,给太监权利以内廷制衡内阁,再后来这个铁牌被大太监王振给挪走了。

而对于防患外戚干政他则实施两个方法。

第一则是选妃制度的改革,抛弃门第之见,只选择普通良家女子。除了开国之初与勋贵联姻外,比如太子朱标娶常遇春女,朱棣娶徐达之女,而后明一代的后妃很少出身勋贵家族多是普通民家,一般选妃以京城及周边地区,类似后世的海选,然后由礼部挑选几十人带入宫,最后挑一两个当后妃,余下以礼送回家,这样以来后宫中的皇后,妃子都来自普通人家,无权无势对皇权形成不了威胁。

便如周皇后他爹周奎原本就只是个算命先生,还有田贵妃他爹田弘遇也是个普通百姓,因女而贵后,也都是授予有职无权的虚职,比如在锦衣卫里挂个名头,但是会被封爵最高是侯爵,前期这个爵位还是可以继承的,但明朝皇帝最外戚一直有防范之心,时不时打压一下避免其势力膨胀,像到了明世宗嘉靖帝在位期间,以外戚世封非祖制,认为“祖宗之制,非军功不封,洪熙时,都督张昶封彭城伯,弟升亦封惠安伯,外戚之封,自此始。循习至今,有一门数贵者,岁糜厚禄,逾分非法”。因此废除了外戚爵位世袭的惯例。

故有史书:“有明一代,外戚最为孱弱”

第二个方法,则是加强后宫管理,众所周知为了防止太监干政,朱元章铸铁牌立宫外,其实他为了防止后宫干政,命工部制红牌镌戒谕后妃之词,悬于宫中,牌用铁,字饰以金。

里面是复着令典,对于各种规矩说的很是详细。

还有在洪武元年,朱元章就命儒臣修女戒,谕翰林学士朱升曰:“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俾预政事。卿等其纂女戒及古贤妃事可为法者,使后世子孙知所持守”

即便到了崇祯帝时,那后宫铁牌依在,且其几乎不在皇后嫔妃等人跟前谈及国事,而周皇后等人也几乎不在他跟前议论国政。

所以终明一代,几无后宫乱政外戚专权之事。

而崇祯看是询问常宇,实则也在试探这个权势滔天的太监是否知分寸。

已经让你干政了,但你要有底线,别什么事都搀和。

常宇又不傻,他知道什么能管,什么不能伸手,便连太子使劲给他使眼色他都装作看不见,他知道假若再在太子大婚这件事上耍小聪明,那就动了崇祯帝的逆鳞了。

作为皇帝继承人,传宗接代延续香火那是生来就要背负的责任和义务,往大了说是国之根本,往小的说是保你这脉不绝种,常宇两次以战事正激局势不稳来为太子推延,崇祯帝迫于无奈也能应了,但眼下你再这么着,他就要怀疑你别有用心了。

听不见,看不到,不想管,不想问,就是常宇的这次态度。

太子很苦恼,但崇祯帝很满意。

“中秋过后,此事便交由礼部去办”崇祯帝看了朱慈烺一眼表情澹澹,随即又看向常宇:“中秋团圆夜,朕觉得宫里头冷清得慌”。

常宇一怔,崇祯帝这话说的没头没尾,令他一时不知如何接话,但还必须得接,略加思索便道:“皇上是要宫里头热闹些?”

饭团看书

崇祯帝澹澹一笑:“朕是要宫里头热闹些又要心里头热乎些”。

常宇有些懂了,这宫里头热闹容易,搞些乐子便可,皇帝要心里头热乎些……难不成是暗示周国丈那边。

可是想想又不太像,崇祯帝两口子如今对周奎那一家子可谓讨厌至极,决然不会召他们入宫的,那……

“恳请皇上明示”常宇实在猜不透,只能硬着头皮说了这么句话,崇祯帝哈哈一笑:“朕当真以为你是朕肚子里蛔虫呢”说着一顿:“你着人传朕口谕,让德王入京过节”。

明初各地藩王手里头还是有兵有权的,小天真朱允炆要削藩逼得他四叔造反后,朱棣不想别人有样学样把小天真的手段用到极致,自此后各地藩王便如同圈养的猪,在自个一亩三分地享受荣华富贵,除此之外不允许你有其他想法,锦衣卫和东厂这二百年来一直盯着他们不放。

在这种局势下二百年来也没出啥篓子,至少没出啥大篓子,无非是各种勾心斗角日夜诅咒朱棣这一脉早点完犊子,虽然不敢骂出声,但身体很诚实,只要朝廷有事俺就旁边吃瓜只看不帮忙,比如崇祯帝募捐,就没一个响应的,即便被贼军围困时也多的是一毛不拔之辈。

然后报应就来了。

二百年下来各地藩王本就开始凋零,有绝种被废国的,有搞事情被废掉的,加上李自成和张献忠助攻,破城就诛杀,十余年间,杀藩王近二十,据统计李自成杀了十二个,张献忠杀了七个!

简单来说,就是大明朝的藩王几乎已被屠戮殆尽,即便常宇出现也只不过解救了晋王和代王幸免于难。

宗室几乎被屠杀一空,这让崇祯帝的心情复杂至极,悲痛欲绝之中夹着羞愧又有点暗自欢喜。

这话怎么说呢。

便是普通百姓人家都想着传宗接代开枝散叶,子孙越多越好,别说皇家了,子孙繁衍枝繁叶茂越兴盛越聚气啊,结果转眼间被人砍的孤零零的,愧对祖宗不说,颜面也不好看,真正成为了孤家寡人,没了底蕴没了底气,得亏是大明朝,若是汉唐时期,皇室孤零零的早被那些士族门阀给干翻了。

所以崇祯帝迫切想让朱慈烺赶紧结婚赶紧生孩子开枝散叶,生的越多也好,当然他自己都还想加班赶点的再生几个呢。

可又为什么说他内心还有些欢喜呢?

当然是一口恶气啊,平常百姓家都有兄弟不和妯里置气,更不用说他们家这两百多年的各种恩怨了,当然这还是其一,最重要的是藩王给朝廷的财政带来了无比巨大的压力!

藩王虽然没了兵权,但世受皇恩,拿着俸禄由朝廷供养者白吃白喝,有人会说养几个王爷而已能有啥压力,只能说小天真,你太天真了!

真的只是几个藩王么?

据统计,朱元章一共封了二十八个藩王,余下都是朱棣及后代皇帝分封的,除去绝嗣,撤藩还有入宫当皇帝的大明朝历代封了六十八个藩王,追封二十位,其中五个继承大统当皇帝,29个因惹是生非或无子被废掉或撤除,截止崇祯帝时有三十个(一说二十四)

那么朝廷养不起三十个么?

小天真别着急,哪个藩王不弟兄好几个啊,老大世袭藩王,其余弟弟封为其他王,姐妹都是郡主,这些人都要开枝散叶……

你可知道这些藩王们因为不能出封国,平日都干什么?疯狂繁衍人口以及吞并土地掠夺财富!

明朝两百多年的传承,王爷贵族就有数万至多,老朱的直系血脉繁衍了几十万,甚至有文章称老朱的后代有百万之巨!

那么多人吃喝拉撒都是朝廷供养啊。

这个数据不知道是否确实,然则根据《明代万历会计录整理与研究》介绍,在万历初年,朝廷财政支出一共是一千八五十余万两,其中五百五十万死宗藩俸禄开支,比例接近百分之三十!

所谓俸禄,除了钱还有物,马匹,布,绢,罗,盐,布……据后人统计,朝廷养一个藩王每年相当于支付人民币七千万到一亿,以崇祯朝三十个来算,每年就是二十亿起!

更无语的是,他们拿着天价工资拥有大量土地和财富却还不用纳税!

你说朝廷累不累!

可如今一眨眼,都死的差不多了,朝廷瞬间节省了天价的开销,你说开心不开心呢!而且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俩货呢,做事都是连窝端,要杀都是直接灭户那种,以至于很多藩王连个继承人都没了,等于绝嗣。

而眼下,大明藩王还延续的已寥寥无几,太原的晋王,大同的代王,青州的衡王,济南德王,兖州鲁王,建昌的益王,饶州淮王……满打满算都凑不齐两只手。

从太祖皇帝开国时二十八,到鼎盛时八十多,到自己登基时三十位,再到现在七个!崇祯帝可谓是感慨万千羞愧难安啊,老朱当年拼命的生拼命的开枝散叶,现在倒好,快成光杆了。

心中愧疚再加上这年余周边几个藩王表现良好,不管是自愿的还是被逼的,终归是给朝廷出了不少力气,这时崇祯帝又觉得血浓于水啊,该亲近就亲近一下,逢年过节的时比往年热情许多。

特别是过年的时候还吆喝一起进京团圆吃年夜饭,要知道藩王平日无召是不能出封地的,他们每年一度的机会就是过年时候。

但皇帝也并非每年都召他们入京过大年,特别是在这几年兵荒马乱的,能免则免,能不见就不见。

但去年就不一样了,虽战事未平,崇祯帝还是下旨召周边几个藩王入京,南边两个因为路途遥远且要经过战乱区便没下旨。

一道圣旨让几年没出门的几个藩王自是欣喜不已,特别是皇帝还对他们大加赞赏,这是相当有面子的。

宗亲要团结友爱!过年的时候崇祯帝虽没明说,但话里话外都表达出这个意愿,当然谁能听的进去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但是他最近确实非常欣赏一个藩王,那就是济南的新晋德王朱由栎。

德王并不富有,比之大同散尽家产的晋王都不如,更比不了大同代王及其它的了,他和兖州的鲁王并称山东叫花子王。

而其之所以得崇祯帝欣赏,则是因为这家伙实在。

手里有十个,他愿意拿出来八个甚至九个给你花!

小伙简单又实在,谁能不爱呢。

比起其它几个藩王抠抠搜搜各种利益算计,崇祯帝更喜欢德王这种简单实在的利益交换,没那么多要求也没那么多心思,而且特别好说话。

这不,常宇路过一趟,问他今年收成如何,借来给我。

就爽快应了。

你这么给面子,那我就让你特别有面子,所以崇祯帝下旨让他入京陪皇帝过中秋节,这是殊荣!

当然这也是给常宇面子,也让常宇有面子。

于是常宇急忙谢恩,心道,嘿,总算给块糖吃了!

殿内殿外兜兜转转好几圈,常宇口干舌燥茶不敢喝尿不敢尿,直至天色暗下来殿内点了烛光,崇祯帝才长呼一口气:“朕有些乏了,你且先去忙吧”。

常宇这才赶紧告退,装作根本没看见朱慈烺的眼色。

出了殿外,王之初赶紧迎向前想说句话,常宇摆摆手:“王公公稍待,咱家先上个茅厕”说着飞奔而去,王之初颠颠的跟了过去。

就是这么郁闷,常宇憋尿憋了快一个时辰,但不能尿,因为乾清宫里没有你太监能尿尿的地方,可是你又不能让皇帝等着你出去尿个尿,所以一直憋着,明明口干舌燥也不敢喝一口水。

UU阅书推荐阅读:穿越老仙:大秦铁骑,踏遍全球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大宋男儿大明测字天师为祖龙指路,九州之外亦是秦土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为嬴政打穿蓬莱,打造仙秦帝国带着皇帝到处溜达纵马西域总关情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北隋军神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开局就被流放,系统奖励精兵百万不做蛀米大虫,接管密骑营创功业懒妃有毒老子传奇:大道至简白话西游记:精编带着女神闯汉末三国,我的系统不逆天重生之鉴宝大师和女神们意外穿越古代,我成王!大唐贞观小地主风澜策月华长安三国:开局送灵帝一顶帽子!运朝:开局赐婚,被封闲散王爷那些你不知道的黑历史大唐太子太嚣张三国之再兴汉室最强兵王血雨腥风逆天行龙符令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少爷真厉害幕府将军本纪宋吹英雄恨之帝王雄心穿越之极限奇兵北朝帝业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种田记从家徒四壁开始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穿越隋唐:我李元霸要称帝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安家立业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天幕:带三国英豪征服地球龙珠之牧神传说窃国小相爷
UU阅书最新小说: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