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按照礼制,父母之丧,称为丁忧,需回原籍守制三年。

所谓的守制三年,实际上,也就是二十七个月。

但是,满臣的丁忧守制,远没有汉臣那么的严格。

一般情况下,满洲重臣丁忧,只要上表辞官,上皆夺情,许其在府中,穿着素服办理公事。

但是,曹寅又不是不可或缺的重臣,康熙索性许其丁忧在家守制。

玉柱心里明白,老皇帝这是生气了。

曹家欠了一屁股的债,已经还不清楚了。

但是,孙老太君殁了后,曹家大办丧事,花了只怕有七十几万两银子。

有钱办丧事,却没钱还朝廷的债,这叫什么事儿嘛?

老皇帝就算是再宠曹寅,也很有些想不通了!

“船快造好了吧?”康熙打发走了老十二,私下里问玉柱。

玉柱笑着说:“造了个七七八八,差不离了。”

“嗯,正好,就让老十八去大沽口盯一段时间。”康熙毕竟疼儿子,顺势就抹去了曹寅的监造之功,转手赏给了老十八。

老皇帝心里明白着呢,大沽口的造船,曹寅不过是挂个名儿罢了。

老十八去监督造船,同样也是挂个名义罢了。真正主事的,一直都是玉柱。

能够出海的千吨级大船,早在前明时期,不仅没了造船的图纸,而且,造船的工匠们早就彻底的遣散了。

在如今的大清,别说造这种千吨大船了,船匠们就没见过真正的巨船。

客观的说,只能依靠玉柱请来的荷兰船匠。

从宫里出来后,玉柱去了户部。

户部的左侍郎,分管京里各衙的财政支出和报销,右侍郎则负责各省的收支。

平时,玉柱不来坐衙是可以的。但是,有些公文却必须他的签字画押。

不夸张的说,整个大清的财政、民政、户籍、地下矿藏、关税、田赋、盐税、茶税和审计报销,都归户部管辖,涉及范围之广,简直是令人发指。

在朝廷里,吏部的官吏有两百多人,但户部的官吏却超过了六百人。

吏部只有四个司,而户部有十四个司。

户部的每个司,负责管理一个或者两个省的事务,同时兼管一项全国性的专门事务。

比如,浙江司除了掌管浙江的民政钱粮外,还负责统计全国人口和谷物;云南司兼管漕运粮食;贵州司兼管全国的海关和关税。

只有山西司是在例外。山西司只负责山西省的钱粮,不兼管其他。

玉柱去拜见了老四之后,坐进了他的公事厅内。

就在玉柱喝茶的时候,户部的捐纳处郎中来找周荃,说是有人要捐兵部员外郎。

捐纳,字面上的意思是,捐钱纳物。实际上,也就是公开的卖官鬻爵。

大清很直接,干脆就在户部设立了捐纳处,也就是专门负责卖官收钱的地方。

大清的捐纳制度,对买官的人无任何限制。士民不仅可以捐官,而且可以捐封典、捐虚衔及穿官服的待遇。

按照惯例,捐员外郎以上的官职,都需要引见到玉柱这里来,由他亲自过目。

怎么说呢,朝廷既要收钱,又要点面子,就这么回事。

起初,玉柱也没当回事儿。等来人跪下后,自报了家门,他忽然觉得,世界真小啊!

“小人李卫,叩见爵部大人。”

玉柱定神一看,却见,李卫是个大胖子,皮肤白皙,脸上长满了痘瘢。

“本部堂问你,为何要捐兵部呀?”玉柱甚觉有趣,有心逗一逗李卫。

李卫却说:“回部堂大人,小人想立下军功,将来可以封妻荫子。”

玉柱微微一笑,这小子倒也实诚,显然说的是真心话。

“为何不捐户部呀?”玉柱故意刁难李卫。

李卫想了想说:“回部堂大人,实不相瞒,小人实擅理财。只是,户部太过紧要,小人谋不到实缺啊。”

玉柱点点头,对于一般司员级的下僚而言,若是升官无望,户部确比吏部实惠得多。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里,玉柱问了一些和理财相关的知识点。

李卫真没吹牛,皆对答如流也。

“你已经捐了九千六百两,不如凑个整数?到时候啊,本部堂也好帮你说说话,留了你在户部当差,如何?”

玉柱的意思是,他起了惜才之念,只要李卫肯加点钱,就让他留在户部理财。

“小人愿意再出五千两。”李卫又不傻,玉柱这明摆着是重用他之意,岂能不大喜欲狂?

银子算个啥呀?

李卫的家里,有良田数千顷,钱多的花不光。

按照这个时代的捐纳制度,哪怕是捐个知县,也要四千六百多两银子。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万两银子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京里的小民之家,每月只须二两银子,一家五口便可过上小康的日子了。

玉柱亲口发了话,捐纳处郎中,自然不敢违拗他的意思,径直帮李卫改为捐成户部的员外郎。

捐官有诸多的名目,李卫花了这么多钱,捐的是实际官缺,而非捐出身的虚衔。

类似李卫这种捐官出身的官员,到部里报到后,其实都要候补一段时间。等你上上下下的塞足了银子,打通了关节,才有可能实际任职。

不过,有了玉柱这个超级实权派,帮李卫打了招呼。于是,李卫的任官手续,从吏部到户部,一路大开绿灯。

不出十日,李卫便拿到了实任户部银库员外郎的委札。

朝廷也是要面子的,科举出身的官员们,一般都是下旨任官。捐官嘛,低人一等,照例下委札。

户部银库,就是朝廷的国库,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玉柱心里有数,历史上的李卫,在兵部员外郎的任上,偶然间获得了贵人的青睐,从此平步青云。

李卫的贵人,不是旁人,正是老四。

玉柱即使不插手,按照历史固有的轨迹,李卫也会被老四看中。

如今,玉柱不过顺水推舟了一把而已,帮李卫提前出现在了老四的眼前。

更重要的是,山陵崩之前,李卫在暗中帮着老四,办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玉柱提前赏识了李卫,将来的好处,自是不必多言。

又到了夏天,老皇帝照例要搬去畅春园消暑。

原本,玉柱肯定是要跟着去畅春园的。不巧的是,废太子病了,皇长孙弘皙硬要留下来侍疾。

前太子胤礽,两次被废,已经彻底完了。

但是,康熙依旧警惕心极高,便命玉柱暂时留在京城里,以便就近监视咸安宫的一举一动。

说来也巧,康熙晚年信重的臣子之中,也就玉柱的身份,最适合监视胤礽。

玉柱这个内务府的总管兼御前大臣,天然可以在宫里活动,还不惹人注目。

康熙带着妃嫔们走了,京里立时清静了下来。

因老八每天都待在内务府里,玉柱也很知趣,索性就不去内务府了。

如今,老九管着光禄寺,老十管着鸿胪寺,都没在老八的身旁。

玉柱一看就懂,这是老皇帝忌讳三个亲儿子,成天聚在一起,索性找个光明正大的理由,把他们暂时分开了。

咸安宫门前,一步一哨,两步一岗,戒备得异常之森严。

玉柱到了门前,也要递腰牌,接受严格的盘查。

咸安宫的大门之上,开了一座小门,正好容许一个人猫腰进去。

玉柱钻了进去,站直身子的一瞬间,却见胤礽正盯着他看。

“拜见二爷。”玉柱深揖到地,依旧对胤礽十分尊重。

越是从高处跌下的贵人,越喜欢挑剔礼节的细微之处,这个是人性决定的。

胤礽深深的看了眼玉柱,忽然笑了,说:“我都落魄至此了,也就你还这么尊重我,难得啊。”

玉柱肃手而立,恭敬的说:“二爷就是二爷,不容任何人不敬!”

这种看似正确的废话,却说破了一个现实的真相:胤礽就算已经不是皇太子了,他依旧是康熙的皇次子。

大实话就是,康熙想怎么折辱胤礽都可以,外臣就不允许了!

胤礽也是大明白人,他知道,玉柱肩负监视之责,便主动把咸安宫里的人,都叫了出来。

经过一一清点,人数核对无误。

玉柱就和胤礽说:“您若是缺啥了,直管和我说。只要我能做的到的,绝无二话。”

胤礽还未说话,一直站在一旁的弘皙,插嘴道:“外头都说你玉玔卿心狠手辣,我倒觉得,你是个厚道人。”

在皇家之中,厚道人,这已经算是极高的评价了!

玉柱不好接话,只能笑而不语。

和胤礽不同,弘皙那是有名的乾清宫皇孙,圣眷甚隆也。

二废太子之后,老七就奉旨在德胜门外的郑各家庄,动工修建一座全新的大宅子。

这座大宅子,足有四百多间屋子,形制为亲王的规格。

按照《大清会典》的规定,亲王府制为正门5间,门钉9纵7横,共63枚。

府内,正殿7间,前夕护以石栏,殿内设屏风和宝座,正殿脊安吻兽、压脊7种。

两侧翼楼各9间,神殿7间,后楼7间,凡正门殿秦均覆盖绿琉璃瓦,其余楼房旁庑均用筒瓦。

别人可能不清楚,玉柱却是门儿清的,这地儿,就是提前留给弘皙的和硕理亲王府。

康熙是个明白人。

随着康熙的年纪越老,距离死亡也就越近了。

等老皇帝驾崩之后,新皇帝搬进了紫禁城,胤礽再住在咸安宫里,也就极不合适了。

康熙其实很纠结,既不想委屈了弘皙,又怕新皇帝容不下弘皙。

所以,老皇帝干脆就把弘皙的新府,建到了京城的外边。

有朝一日,弘皙领着胤礽,住到郑各家庄去。免得遭了新君的猜忌,反而误了弘皙父子两个的性命。

玉柱跟在老皇帝身边的时日,也不算短了,他自然可以理解康熙的复杂心情。

一言以蔽之,既要皇权顺利的传承下去,又怕他最宠爱的皇孙,和曾经宠爱过的皇子,丢掉了小命。

实际上,当皇帝,也不可能为所欲为。

谁不难?大家都难。

玉柱告辞离开的时候,弘皙特意送他出门,这显然是有话要说。

果然,四周无人的时候,弘皙深深的一揖,异常诚恳的说:“柱公如此善待家父,在下感激不尽。”

玉柱怎敢接这种敏感的话?

好在,弘皙也是大明白人,他也知道,很多事情,玉柱只能做,却不能说。

总之吧,一切尽在不言中。

出了宫之后,回府的官轿上,玉柱微微一笑。

晚年的康熙,异常注重亲情。

历史上的老四,就是冒着大风险,给胤礽送汤,获得了康熙大大的夸奖。

玉柱善待老二,也是想给康熙制造一种假相,他乃是厚道人。

胤礽已经完了,可是,弘皙就住在乾清宫里。

玉柱的厚道,透过弘皙的嘴,告诉给了康熙,比谁去说,都管用得多。

说白了,常伴君侧,自己夸自己好,那叫作无脑。别人私下里夸你,那才是真正的好。

过了几日,玉柱正在南书房里轮值,忽然听见了一件奇事。

李卫这小子,在户部银库门口,立了一块牌子,上书一行大字:八爷专纳银。

原来,老八管理户部的时候,专门派人加收了百分之一的专纳银。

这笔银子,属于是额外的支出。但是,众人畏惧于八爷党的雄厚势力,大家都敢怒不敢言,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但是,李卫却不信邪,劝过几次老八之后,老八始终不听。他便干脆,在户部银库的门前,立了一块牌子,指名道姓的说老八收了黑心钱。

以前看史书,玉柱看到这一段的时候,一直是当笑话看的。

如今,玉柱身在局中,也就看得很明白了。

李卫这是故意利用此事,向老四交出了投名状啊!

八爷党和玉柱一直不对付,玉柱自然也就装了傻,坐看老八的笑话。

后来,户部银库的那块牌子,立了不到三日,老八迫于形势,只得低头,取消了额外收的黑钱。

一时间,李卫,李又玠的大名,响彻了整个京城内外。甚至,还惊动了远在畅春园的康熙。

一直冷眼旁观的玉柱,随即看明白了,李卫在雍正朝大红大紫的真正原因。

老四和老八,那可是康熙晚年的死敌啊。

看着老八吃了瘪,以老四闷骚的个性,心里别提多爽了吧?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红颜与剑影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超级妖孽特种兵霸天武魂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天幕:带三国英豪征服地球
UU阅书最新小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