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王直说王翱可用的意思,就是自己想致仕,陛下说吏部还需要他照看,等待王翱成长,意思是不让致仕。

大家话没点透,但是王直最终选择了继续为官。

这样选择,他就背弃了自己的宗族,背弃了琅琊王氏的荣耀。

他选择了继续在朝为官,就不能落叶归根。

他们家是琅琊王氏的一个分支罢了,王泰在洪武十五年的诏对之中,夺了第一,他们这支旁支,才被归宗。

王直深受家族恩惠,从读书识字,再到入朝为官,三十四年混日子,也都是王氏供养。

他选择继续做官,就是对家族的背弃。

王翱的资历够厚重了,但是吏部诸事,考成法的推行都在开辟之时,他走不脱。

一个政策三年才会稳定,五年才会成熟,王直要保证考成法瓜熟蒂落。

陛下执掌神器,六部尚书分掌公器,他此时若是一走了之,那是背叛大明。

在背叛大明和宗族之间,王直选择了背叛宗族。

其实这不是王直第一次选择,在正统七年的时候,他作为杨士奇的同乡,想要倒杨,就是第一次背弃。

事实上,各大宗族更希望朝廷里这些同乡们,能够紧密的团结在一起。

但是王直当时没有,现在也没有。

朱祁钰看着王直,低声问道:“没有什么困难吧。”

“没有。”王直回答的很轻松,自从住进了官邸之后,王直其实和宗族的联系也断的差不多了,不过是一次彻底的割裂罢了。

朱祁钰点头。

他强行留下了王直,并且把王直放在了火架上烤,自然是有他的考量。

六部尚书,在眼下的大明朝,位高权重,如果六部尚书的权力不能顺利交割,会出很多的乱子。

陈汝言当初就是这样的例子,资历足够,但是能力不足,于谦封侯,陈汝言当了兵部尚书后,于谦其实一直负责着兵部诸事。

直到陈汝言主动让贤,江渊上位,兵部的权力交割才落下了帷幕。

王翱的能力足够,资历足够,但是对吏部的事务还不完全熟悉,他还需要一段时间。

崇祯皇帝十七年换了十九位首辅,六部尚书走马观灯一样,导致了朝中权责不清楚,最后落得煤山吊死的下场。

在原来的历史线里,景泰三年,明代宗废明宪宗朱见深太子位,胡濙主持更换太子廷议,在经过了廷议之后,太子更换为了朱见济。

在这之后,明代宗因为朝中剧烈的党争,频繁的更换六部尚书,这种更换导致了朝中为了六部明公的位置,展开了极为激烈的争夺,这种争夺促使了一大批的投机者出现。

这些投机者发展到最后,都成为了明代宗的催命符。

六部尚书的更换,兹事体大。

朱祁钰想了想笑着说道:“王尚书,朕给你太子少师之位,负责教授泰安宫皇嗣课业。”

这是一个保证,王直不会被反攻倒算,不会被挖坟掘墓,会在金山陵园为王直留下一席之地。

王直满是笑意的俯首说道:“臣,谢陛下隆恩。”

王直俯首离开了聚贤阁,走出讲武堂的时候,王直阵阵眩晕,这个抉择对他来说,也不是个轻松的事儿,但是他还是选了。

人生有很多的选择,王直选择一条路走到底。

而且陛下也给了承诺,太子少师,算是给了他平稳落地的台阶,只要不犯错误,身前事,身后名,都不必担心。

朱祁钰看着王直的背影,揉了揉眉心,走到了宝座之上,靠在椅背上,软篾藤椅,很是舒适。

但是他略微有些累。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王直的故旧之情、戚畹之谊解祯期犯了错误,必然有人扣在王直的头上,接下来的弹劾,就会如同雪片一样飞到文渊阁,来到朱祁钰的御前。

而且很有可能会发生胡濙杀卢忠类似的事,让王直持续犯错,然后皇帝陷入两难的境地之中。

明明是解祯期犯错,跟王直有什么关系呢?

但是朝中狗斗,哪里论过对错?

王直在景泰为官得罪了太多的人了,此事一出,必然会引起一轮朝堂的党争。

兴安看着陛下略微有些疲惫的神情,歪着头对着小黄门说道:“请冉讲习过来。”

冉思娘手中的百宝丹,内服外用专治跌打损伤,所以冉思娘成为了驻讲武堂的医倌,同样也是讲医堂的讲习。

本来冉思娘想去京营的,但是陆子才思前想后,还是让冉思娘到了讲武堂。

陆子才专门请旨设立了讲医堂,讲医堂学员第一期,都是女子,还在筹备之中。

中原王朝有没有女医生,当然有,西汉时义妁、晋代时的鲍姑、宋代时的张小娘子、明代的谈允贤。

真的要论女子不能行医,那就找胡濙聊聊去,陆子才做出这个决定之前,是询问过胡濙是不是违法礼法的。

胡濙说祖宗之法并无明令女子不得行医。

男女之间有防,所以女医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此系统性的培养女医生,是太医院的大胆尝试。

主要目的是提高京营军士的待遇。

军士的家属都住在了京师周围,家眷生病了,难道不看病吗?

冉思娘是众多讲习中的一员,专门负责教授讲医堂外伤医护,三七粉为主药制作的百宝丹是外伤良药。

兴安找冉思娘过来,完全是为了让陛下宽宽心。

朱祁钰点头说道:“兴安,你跟胡尚书说一声,让他跟王直说说,到底该怎么自保。”

冉思娘过来也好,但是怎么保住王直?

胡濙最擅长自保了。

兴安点头称是,便离开了。

朱祁钰靠在藤椅上,思索着大明诸事,没过多久,冉思娘就从外面走了进来,见礼之后,一双柔荑便伸到了朱祁钰的肩膀之上。

柔荑,植物初生的叶芽,柔嫩洁白。

朱祁钰忽然感受到了国学的博大精深,这两个字,形容冉思娘的手,的确是恰到其分。

朱祁钰这个视角,看不到帷帽下的脸庞,庐山实在是太大了,遮挡着了朱祁钰的视线。

“你这个时候,放个毒虫之类的就可以为播州土司报仇了。”朱祁钰忽然开口说道。

聚贤堂的御书房里,现在只有他们二人。

冉思娘笑出声来,轻轻的给朱祁钰揉着肩膀,这日夜辛劳,肌肉僵硬无比。

“妾身一个汉人,为土司土酋报仇,陛下说笑了。”冉思娘的确会养蛊,但是她不养毒虫,且不说她有没有那个心,她首先就不会那个招数。

朱祁钰嗤笑的说道:“他们都说你是蛊娘子呢。”

冉思娘只是轻声笑,不再言语。

总有些人在狺狺狂吠,也不知道在吠什么,反抗陛下又不敢,总是找些好欺负的人说事。

比如冉思娘就很好欺负。

朱祁钰闭上了眼睛,这里是御书房是办公室,再看峰峦如聚,怕是会出意外。

他低声说道:“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冉思娘暗暗记下了这句话,满是感慨的说道:“那些人,无非倚贵欺贱、恃强凌弱、欺软怕硬罢了。”

“他们怎么不敢说陛下?”

朱祁钰闷声笑道:“怎么不敢,他们天天骂朕亡国之君呢。”

“那陛下总是对的啊。”冉思娘用力的捏着朱祁钰的肩膀,眉眼带着笑说道。

可惜帷帽遮挡着这个笑容。

“还不肯摘帽吗?”朱祁钰闭着眼,开口问道。

冉思娘无奈的说道:“臣妾还有事没做完呢。”

“那要是一辈子做不完呢?”朱祁钰反问道。

冉思娘手停顿了下,轻轻的说道:“这样也挺好的,遇到了霸道的陛下,也没人敢娶妾身了,那妾身也不用想那么多,反正总有一天是陛下的。”

朱祁钰抓住了冉思娘的手,示意她停下便是,他坐直了身子说道:“好了,朕歇够了。以后啊,只能中午见你。”

冉思娘想要拉回自己的手,但是羞愤之下,没有多少力气,她低声的说道:“为什么呀。”

朱祁钰坐在了御案之前,拿起了几本奏疏,解释道:“因为早晚要出事啊。”

冉思娘想了想,理解了陛下的意思,抿了抿嘴唇,低声说道:“我为陛下研墨。”

她声音很低,只用两个人能够听到的声音说道:“妾身早晚是陛下的人。”

“你说什么?”朱祁钰拿起了一份奏疏,来自海南,是都督董兴的奏疏。

董兴在正统十三年跟着宁阳侯陈懋去福建平叛,而后又在景泰三年,南下广州平叛,留在了广州清剿余孽,充当总兵官戍边。

盘踞在琼州的黄萧养投降了。

比较离谱的是,直到宁阳侯陈懋带着大军平定柳溥两广之乱的时候,黄萧养这群叛军才知道,大明换了个皇帝…

还是王翱任两广总督,想起了琼州府盘踞的这批叛军,在经过了反复沟通之后,黄萧养最终决定投降了大明。

若非右佥都御史广州巡抚杨新民突然暴卒,黄萧养在正统十四年就该投降了。

杨新民死的很是蹊跷,但是景泰四年才平定了南衙之乱,所以,这个案子也无从查起了。

海南岛,在大明叫琼州府,和雷州府隔海相望。

琼州的情况错综复杂,在元朝之前,一直是流放之地,比如苏轼就曾经流放琼州,生活艰难。

在洪武初年颁布的《劳海南卫指挥敕》之后,琼州府才第一次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大明对海南的管理是极为松散的。

尤其是失去了海军之后,海南几乎再次变成了流放之地。

琼州府自洪武元年到景泰四年,只有一名学子名叫邱浚做了进士,现在跟着陈循修《寰宇通志》。

朝中无人,琼州府自然是一种松散的管理状态。

琼州知府又叫做抚黎知府,因为琼州府都是黎民,这一点和云贵川黔极为相似。

从永乐年间抚黎知府刘铭开始,到永乐十一年,奏革琼州府世袭土官四十多人,以抚黎流官充任,里甲、都图在黎民之中遍地开花。

在永乐十二年的清田厘丁中,琼州府共计五万四千户,共计二十五万人有余,里甲、都图管理有三万户余,共计十五万人。

土官在宣德年间开始了第一次的反抗,但是很快就被宣德皇帝给镇压下去了,又革除了一大批的世袭土官,皆以抚黎土官充任。

宣德四年起,开通道路、建立州县、移民垦殖、兴学教化,一直到正统五年,这种对海南的改土归流,戛然而止。

黎区开始不断的扩大,黄萧养就藏在黎区之内,所以他们并不清楚大明朝换了皇帝…

直到两广大军平叛的时候,海南黎区的叛军还以为这么大的动静,是来揍他们的。

结果闹了半天,却不是,这才知道换天地了,在都督董兴的劝降之下,黄萧养投了。

朱祁钰更关注大明朝的改土归流,好好的政策,突然就执行不动了。

其实,归根到底就是四个字,兴文匽武。

改土归流,是需要军力去保证的,因为会有各种土司头目不服改土归流,裹挟着黎民、苗民,造反生事。

这兴文匽武的大势所趋下,从永乐年间到宣德年间一以贯之的改土归流,戛然而止。

朱祁钰放下了董兴的奏疏,才看着红袖添香的冉思娘问道:“你刚才说什么?”

“没什么。”冉思娘研好了,笑着说道:“妾身告退。”

陛下处理国事,六亲不认,她还是不给陛下添乱的好。

朱祁钰在处理国事的时候,王直找到了胡濙。

胡濙现在礼部的事儿,几乎交给了礼部左侍郎吴宁和刘吉,他现在除了去泰安宫教书之外,很少负责部政具体事务了。

所以,王直找胡濙是在胡濙的府邸,胡濙专门沏了一壶好茶。

“上次我们坐在一起喝茶,是什么时候?”胡濙给王直倒了杯茶,笑着问道。

王直思考了下说道:“上一次吧。”

王直从翰林院出仕就是在礼部,当时胡濙已经是礼部尚书了,那是正统三年。

上一次喝茶还是十年前的事儿了,那会儿两人还是上下级,现在又一起到泰安宫教授皇嗣学业了。

“胡尚书真的是常青树啊。”王直无不感慨的说道。

胡濙抿了口茶笑着说道:“陛下说我胡某擅长自保,其实胡某哪里擅长自保?是陛下还用得到我这老迈之躯,在御前听用罢了。”

“六部尚书的自保之法和臣工们又不太一样,只要陛下不赶你走,你就能赖在这个正二品的位置上,一直赖下去,谁都赶不走你。”

“赖到死。”

王直呆滞的说道:“这不成无赖了吗?”

胡濙闷声笑着说道:“我不就是个无赖吗?这不是赖了这么些年吗?”

UU阅书推荐阅读: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名门春事楚天子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大秦二世公子华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北宋最强大少爷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三国之风起扬州明帝蒙古人西征大秦之极品皇帝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人在大明当喷子,气坏朝臣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破晓之舞穿越古代:我有门徒三千邪龙狂兵马谡别传再兴大汉四百年救命,系统要害我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刺客信条:梦华录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