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要是朱雄英没记错的话,大明时期,那可是有开荒种田相关的免税等相关优惠政策的,可就算是这样,还不是大片的土地没有人理会?

所以说,开荒种粮本来就不是很靠谱的政策。

相反,官府负责收购粮食,禁止民间买卖,朱雄英反而认为是一条不错的政策。

而且,盐、铁、糖等战略物质,也可以采取相同的收购手段,以此来保证这些战略物资的稳定。

“爷爷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动作?”

全国上下的决定,可不是一点小事,光是统计所需的人手,那就不是一个小数,难道现在朝廷还能给那么多的官员们开出俸禄?

不应该吧,户部不是挺穷的吗?!

“这算什么,这次,建州女真算是要灭绝了,五十万大军前往清剿,保证不会有任何一个活口存在。”

女真,这个继大明之后再次成立大国的民族,朱标也是相当忌惮,这次父亲大怒,发动大军立誓要犁清女真部落,朱标那是相当乐见其闻的。

“哦,真没想到,爷爷这次的动作这么大!”

原来这老爷子是已经起了杀心啊,可是,这国内这么大的动作,对外还要起兵,这朝廷之上难道没有人劝阻?

“嗯,父皇这次是下定决心了,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将辽东这块土地归纳到大明的国土之内。”

“朝廷之上难道就没有人反对?”

朱雄英好奇了,自古以来,官员不都这样,将与君王对着干认为是自己的功绩,甚至还有所谓的文官死谏,武官死战的说法。

战争是一个武将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高场合,而一名武将,为了战争胜利而不惜生死奋战,是武将的最高自我实现,而马革裹尸则是对武将的最高赞美。

能与这么崇高的赞美并列的,可见这些文官对于冒死进谏有多看重。

文死谏,武死战,这是我汉族文士和武士的至高追求。

历史上,受儒家思想影响之下,士大夫文化在明朝达到了顶峰,而明朝的士大夫更是以不怕死而着称。

比如明朝有名的‘清官’海瑞,他写的《治安疏》,激烈数落明世宗朱厚熜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种种恶行,把世宗气得半死,但最后世宗也没杀他,只是把他罢官投狱。

要知道,当时的海瑞仅仅只是一个六品的户部主事啊,一个六品官在大明敢直接抬着棺材骂皇帝,清朝敢不敢?!不要闹了,那清朝可是以奴才称呼臣子们的年代。

世族没有把海瑞怎么,甚至在世宗死后,穆宗继位之后,海瑞竟然迅速被赦免复官,并被委以重任,一直到明神宗时期,海瑞年纪大了,多次上疏请求退休,神宗都下诏慰留不允许。

可以说,海瑞的官途做到这一地步,还真的可谓是做到文官的顶峰,甚至,他还成为了众多士大夫的榜样。

有这样的风俗在后,朱雄英才不会觉得这些文官现在唯唯诺诺,啥都不敢反驳。

就算是丞相制度被废除了又怎么样?文人终究还是文人,文官也终究还是文官。

“户部那边的压力很大,你四叔已经去监察了。”

户部?嗯,不知道为什么,朱雄英有一点点熟悉,好像清朝康熙的四儿子,未来的雍正帝,也是负责管理户部来着,这四子也不知道是惹到了他们老子什么,户部这么一个要命的地方,四子全都躲不过去,这也算是一个另类的默契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将那些士绅们的赋税收上来,只要能收上来,我大明国库肯定会得到一定缓解的。”

“快了!”

“那父亲您找我是?”

两个人闲聊了这么久,朱雄英还不知道这次父亲这么晚亲自来找自己的原因,原本他就以为是为了告诉自己爷爷的决定,可没想这都说完了父亲还没有停止的迹象,颇有一种彻夜长谈的架势。

“你有什么办法?去抵抗小冰期?”

朱标这么直白地提问,朱雄英属实没有想到,当即一愣。

“你既然在父亲面前提到了小冰期,那就说明你心里肯定已经有了相应的办法,说吧,现在没有外人。”

“额,确实有办法,但是这个办法需要碰运气,我并不能保证什么。”

既然朱标这样提问,于公于私朱雄英也不会隐瞒。

首先,朱雄英想到的就是土豆(马铃薯)与番薯(红薯)这两个大杀器,特别是番薯,后世的普遍认知认为,番薯是在明代时期引入,而引进番薯的第一人是陈益。

据史料记载,陈益是广东东莞虎门北栅人,明万历八年(1580年),他身着布衣,肩搭包裹,搭乘友人的商船从虎门出发前往安南(今越南)。

到达安南后,当地酋长接待他们时摆出一道官菜,这道菜香甜软滑,除了非常可口外,还能充饥,这便是番薯。

陈益此后便特别留心番薯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方法,两年之后的1582年,他冒着杀身的危险,收买酋卒,将薯种藏匿于铜鼓中,想偷偷带回国。

陈益在其祖父位于虎门金洲小捷山山腰的坟墓前购置了35亩地,开始大面积种植番薯,在成功收获后,他决意要把这种食物广为传播,并将自己的寿穴也选在薯田边,要与番薯长相厮守。

但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番薯是由福州人陈振龙(约1543—1619年),于1593年(明代万历二十一年)从吕宋将红薯引入,其中还有一则‘偷渡’薯苗的故事。

总而言之,番薯这一神物确实是在明万历年间传入的,可因为没有得到重视,当时并没有大规模的种植。

当然,番薯之所以会在万历年间引入,完全就是因为大明当时严格的海禁政策。

可现在不一样,朱元璋在朱雄英的影响下,并没有下达封锁海禁的命令,甚至,四叔还有跟自己合作,一起进行海上贸易的想法,相信在自己的影响下,海禁肯定不会再在大明发生。

“哦?有什么办法?”

“儿子听闻,在大洋的另一边,有一块大陆,大陆之上有一土产,漫山遍野,耐干旱、耐贫瘠、易移栽、易繁殖、营养丰富、味道甘美、高产量,功同五谷。”

“什么!当真有此物?!”

朱标长这么大,除了五谷之外,还真没有见过这么方便的‘粮食’。

“是的!”

这件事朱雄英是很确信的,虽然对于番薯传入华夏的人传说不一样,但时间却都在明万历年间,按着时间推算,也就是十六世纪。

可按着世界史的记载,番薯的发现与推广,与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还有一些联系。

相传,1492年,西班牙着名航海家、冒险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获得女王的批准,开启了人生中的首次远洋探险,并发现了美洲大陆。

在中南美群岛,哥伦布见到了当地的作物—红薯,发现其很美味,便在返航时,将其带回西班牙,作为礼物敬献给女王伊莎贝拉。

原产于南美的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一带的红薯,就这样走出它的故乡,逐渐来到到欧洲、亚洲等有人类的陌生国度。

也给了陈家人发现它的机会。

“你的意思是,那个作物就在大洋对面?”

激动过后,朱标也是回归了冷静,朱雄英口中的大洋对面也是引起了朱标的注意。

“没错!确实是在大洋对面!”

这北美洲的说法,现在还没有人给具体命名,就算是朱雄英说了,朱标也不可能知道到底是哪,还不如直接用地理位置来形容呢。

朱标很怀疑,自家儿子这样说完全就是想让父皇同意进行海运。

“父亲,对于大明,你肯定比我清楚,这等奇物我大明是没有的,就连周边的那些番邦国内也是没有的,所以这就说明,这个东西并不是在我们这块大陆上。”

大洋对面,大陆,岛屿,种种词汇在朱标心里堪比一场大地震。

作为从小生长在这块大陆上的人,朱标从来没有想过,在大洋的对面,还有其他的大陆存在。

这就像是天圆地方的认知一样,祖先很早就知道地球象一个卵,但人的目力范围有限,在视觉范围内,看作一个平面,八个方位。

“父亲,这世界比我们看到的大多了,所以,海运其实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父亲,你有没有想过,我大明要是实行海禁的话,那我大明境内的丝绸、瓷器等绝对会成为绝世珍品,也就是说,这些东西走私出去一定会有巨大的利润。

这对于唯利是图的商人们来说,大明的海禁是完全止不住他们走私的,相反,“海禁”愈严,这些商品的价格就愈高;价格愈高,走私活动就愈多;

父亲,对于海盗问题,我们只能用疏导而不是闭塞的办法,开放“海禁”,化盗为商;进而以商富民,以富民求强国之道,这才是上上之选。”

朱雄英苦口婆心,对于海禁之事,可以说后世的每一个人都觉得是错误的。

这就像是大禹治水,任何事情,堵不如疏,要是压制到了极致,只能是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现在的海盗还只是东夷那边的流浪浪人,但等到走私有了巨大利润之后,慢慢的,大明的这些商人,就会与海盗进行勾结,甚至官府还可能发展一些官匪出来。

万幸的是,明穆宗时期,朝廷意识到了海禁的危害。

1567年2月4日,明穆宗即位,改元“隆庆”,奏议得到批准,开放海港,进出口贸易得以实现,史称“隆庆开海”。

也是这次的开海,使得大明之外的很多东西传入了大明,也是使得大明百姓的生活得到了许多的改善。

既然历史证明海禁是一个错误的政策,那朱雄英有这么机会,为什么不去极力阻止呢?

将海禁的弊端都给讲解清楚,朱雄英这才在后半夜回到寝宫,虽没有在父亲口中得到明确的答复,但朱雄英能看得出来,堵不如疏这句话在父亲心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第二天睡到大中午,朱雄英这才悠悠转醒,一睁开眼,朱雄英就看到王充王总管站在了自己床前:

“王大总管,您怎么来了?爷爷呢?”

看见王充,朱雄鹰下意识地开始寻找爷爷的身影,可大脑迷糊的他,始终没有看到屋内还有别的人影。

“长孙殿下,陛下在书房,特意让奴才来此等您!”

看着朱雄英那迷茫的小眼神,王充心里不断地开始涌现姨母笑。

“哦,那就走吧!”

大大打一个哈欠,朱雄英自己套上靴子,也不顾自己还穿着里衣,揉搓着眼睛就要往外走。

“哎呦,我的长孙殿下啊!别着急啊,换上衣服,倒春寒!倒春寒!这要是感染风寒就不好了!”

朱雄英不在意,可作为奴才,王充可不能让小主子就这么出门。

连忙招呼着自己的两个徒弟,备好的衣服很快就穿到了朱雄英身上。

“王总管,这是不是有些夸张?”

看着王总管还要往自己身上披披风,朱雄英连忙阻止。

这块皮子还是内府监新制的,厚实暖和,披在身上,朱雄英觉得自己就像是披着厚被子一样沉重。

所以,朱雄英很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皮草,明明这么重,为什么会这么推崇。

一整个冬天,朱雄英都没有披过皮草披风,也不知道这两位徒弟是从哪里将披风拎出来的,真是个人才。

朱雄英看着在王总管身后安安分分的两位小太监,心里一阵的无力:

还是林宏用起来更加顺手,这里明明是东宫,还是我的寝宫,难道不应该是你们这两个长孙近侍负责侍候的吗?

为什么王总管一来,你两就直接忘记了自己的职责?

看来回来之后还是要好好敲打敲打这两人,既然从皇宫来到了我身边,那就将皇宫里的事情全给忘掉,作为我这个皇长孙殿下的近侍,那就必须要有皇长孙殿下的气势才行。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名门春事楚天子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大秦二世公子华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干宋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三国之风起扬州明帝蒙古人西征大秦之极品皇帝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人在大明当喷子,气坏朝臣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破晓之舞汉末之全面开战战国万人敌穿越古代:我有门徒三千邪龙狂兵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大夏第一武世子骗了康熙马谡别传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
UU阅书最新小说: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