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世界。
胤禛看着从金幕上飘过的那条弹幕,咳嗽一声,开口道:
“皇阿玛,曾国藩不在,这不也打得挺好的吗?”
“好个屁!”康熙的胡子都要翘起来了,“老四,你没指挥过什么像样的大战,你不懂!”
都说康熙对臣子过于放纵仁慈,但翻翻史书就知道,这位在位六十多年的老皇帝是真打过硬仗的。
刚刚登基,就碰到了吴三桂领头的“三藩之乱”。
吴三桂巅峰时期,可是把大清打得只剩下了半壁江山。
搞定了吴三桂之后,紧接着就是北边的俄罗斯,还有西边的准噶尔。
经验相当丰富。
见胤禛低头不语,似乎有点不服,康熙冷笑道:
“若是曾国藩那家伙在的话,李续宾敢抗命吗?还有刘长佑、李元度两支湘军,都打得这么激烈,为什么就是不见人?”
胤禛愣了一下,陷入思考。
康熙哼了一声,吹胡子瞪眼睛地开口:
“胡林翼是半路出家加入湘军的,官够大,但没本事管住湘军这些悍将!”
“曾国藩虽然临阵指挥是个草包,但他毕竟是实打实的湘军创始人。只有他在场,湘军各部才能形成合力。”
“湘军当年初出茅庐之时,尚且能在衡阳击溃太平,啊呸,洪秀全长毛贼西征军的精锐,为何几年下来身经百战,反而奈何不得陈玉成这十万流民?”
“不就是因为湘军诸将心怀异志,不愿意齐心协力打仗吗。”
“统帅这种职位,不是非要临阵指挥出色才行。能让底下的将士们卖命打仗就足够了!”
胤禛心服口服,单膝跪地。
“皇阿玛教训得是,儿臣明白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湖南,白杨坪。
身着孝服的曾国藩呆呆地躺在躺椅上,犹如行尸走肉。
“怎么会这样呢?事情到底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在曾国藩周围二十米内,没有任何一个曾家人。
一阵脚步声响起,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走了过来,小心翼翼地开口道:
“大哥,该用饭了。”
曾国藩突然暴怒,站起来对着曾国华破口大骂。
“老子不饿,别来烦我,走开!”
曾国华:“……”
看着红了眼眶的弟弟,曾国藩突然愣住。
过了片刻,他叹了一口气,上前握住曾国华的手。
“大哥这段时间心情不好,你别往心里去。”
曾国华点了点头,伸手擦了一下眼角,认真地开口道:
“大哥,无论怎么样,你都是我们几个弟弟心目中最好的大哥!”
看着自家弟弟一脸真挚的表情和话语,曾国藩内心之中猛然一震。
都说长兄如父。
可自己这个大哥,又为了弟弟们做了什么呢?
曾国华、曾国荃两个弟弟,都曾经先后考中举人。
若是继续在家安心学习考试,考上进士也并非难事。
但他们为了支援曾国藩,都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投笔从戎。
在曾国藩坐困南昌,朝不保夕的时候。
曾国华甘冒奇险,穿越半个江西太平军的控制区,前往湖北找胡林翼求来了四千援军。
同样也是在这个时候,曾国荃在长沙多番奔走,四处碰壁,最终打动了湖南巡抚骆秉章和左宗棠,在他们的默认下创建了湘军吉字营,前往江西支援曾国藩。
可现在,这两个弟弟都因为曾国藩冲撞了咸丰皇帝,只能跟随曾国藩在家中守孝。
三年!
如今之局势,灭亡太平天国恐怕就是一两年的时间。
一旦不能获取足够的战功,曾国藩如今又被咸丰记恨在心,将来曾国华、曾国荃两个弟弟丁忧结束之后,还有何前途可言?
再加上无心功名,选择在老家操持家业的二弟。
曾家兄弟四人,难道就这样悲剧一生了吗?
曾国藩握住曾国华的手,良久怔然无言。
【在白杨坪为母守孝前后发生的事情,让曾国藩陷入了极为痛苦的自我责问之中。】
【正如历史上每一个能做成大事之人总会经历过的人生一样,三十八岁高居二品大员,其后十年间却屡次受到巨大挫折,人生几乎一路跌入谷底的曾国藩,终于误了。】
夜晚的灯烛下,曾国藩在书房中奋笔疾书。
“……曾某前日过于倨傲,多有得罪左兄之处。恳请左兄大人大量,不与曾某计较。”
“今得知陈玉成寇犯湖北,江南江北战情危急,曾某虽逢守孝,却也一心报国。”
“请左兄于巡抚大人面前多多美言,若得令曾某夺情复起,将来必没齿不忘左兄之大恩大德!”
湖南巡抚衙门。
左宗棠看着曾国藩的来信,呵了一声。
“这个曾国藩,终于知道放下身段了?”
一旁的某个师爷谄媚一笑,忙道:
“这曾国藩是出了名的臭脾气,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左先生不必理会他。”
左宗棠哼了一声,将这师爷训斥一通。
“大丈夫恩怨分明,曾国藩之前不告而别回家丁忧,乃是愚蠢之极的行为,老夫自然要喝斥于他。”
“如今他迷途知返,能向老夫道歉,老夫又何必小肚鸡肠落井下石!”
左宗棠拿着信,很快就去找到了湖南巡抚骆秉章。
“巡抚大人,还请上奏朝廷,为曾国藩大人美言几句吧。”
骆秉章迟疑了一下,道:
“左先生,纵然本官愿意上奏,恐怕皇上也不会答应啊。”
左宗棠笑道:
“巡抚大人就当卖我一个面子,如何?”
骆秉章闻言不由皱眉,心中暗生不快。
这个左宗棠,只不过是本官麾下一个幕僚,竟然要本官卖他面子?
这些年来,左宗棠辅佐骆秉章的确是做出了许多政绩。
但左宗棠过于被信任,导致骆秉章麾下其他官员极为不满,各种明里暗里的中伤。
正所谓三人成虎,久而久之,骆秉章心中对左宗棠已经有些不满。
只不过骆秉章并未立刻发作,而是缓缓点头。
“也好,那就请左先生给本官代笔,写个折子给皇上吧。”
镜头一转,来到了黄州临时巡抚官署之中。
胡林翼愁眉苦脸,迟疑良久之后也拿起了毛笔。
“……今大清水师万余人,江面上千里,若无总统大员调度节制,则人心不齐,号令不统。”
“如此之军,如何抵御长毛贼寇入侵,平定江南?”
“臣恳请皇上以社稷为念,下旨恩准曾国藩夺情复起,仍统湘勇旧部继续剿灭贼寇……”
数日后,圆明园中。
肃顺小心翼翼地将骆秉章、胡林翼这两份奏折放在了咸丰皇帝的面前。
“皇上,湖北告急,九江急切南下,臣以为是该考虑一下地方大员的意见了。”
咸丰皇帝初时倒还没说什么,等看完这两份奏折之后脸色大变,直接将奏折甩到了地上。
“启用曾国藩?”
“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