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腊月的寒冬落雪纷飞。

除夕前天的傍晚,北京城中热闹非凡。

这是朝廷鲜有的非宵禁日,自是万人空巷,人声鼎沸。

宫外喜庆洋洋,宫内却乌云密布。

皇帝的脸阴沉得好像能滴出水来。

汤显祖上了那道奏疏的两个月后,福建佥事李琯又向朝廷开炮。

目标直指内阁首辅申时行。

不过这次更狠,不但用词犀利,还上升到政治高度。

奏疏一条条列下来,弹劾申时行十大罪状。

什么懒政怠政,充当皇帝传声筒,包庇贪污罪犯,身为首辅本应该是天下读书人的典范。

却臣服于帝王权威,怕死不肯死谏皇帝早日太子,以致动摇国本。

这么大的一顶帽子扣下来,申时行纵有“老好人宰相”的美名,也被压得喘不过气。

皇帝大怒,下旨罢了李琯的官职。

命令一下,申时行反而唉声叹气,忧心忡忡。

在皇帝与朝臣之间的国本之争中,他充当老好人的角色,两头和稀泥。

去年年尾他就亲自劝谏过皇帝立太子,皇帝也在口头上答应了过一年再说。

截至目前为止,皇帝和朝臣虽然你一刀我一棍争个不停。

但都是摸黑放枪,并没有上升到国本的高度。

皇帝的口头承诺,至今还有效。

再拖一个月,皇帝如果还不履行承诺册立太子,到时再拿君无戏言做文章向皇帝发难,朝臣也能十拿九稳。

可是令申时行无比揪心的是,这帮朝臣就是不愿意等,非要跟皇帝争个头破血流。

到底图啥呢?

俗话说,怕什么就来什么。

李琯刚被罢官,南京工部主事张有德愤然上书,要求皇帝立马立太子,用来平息舆论。

皇帝早料到这帮朝臣还会借机发难,等的就是你这招。

于是以张有德违抗君命为由,先罚了他的俸禄。

接着又下诏,朕被李琯、张有德气出病来,龙体需要调养,册立太子的事,延后一年再说吧。

皇帝这套组合拳,把臣子们干懵了。

原先说好的今年就册立太子,现在又要拖延一年,这不是耍无赖吗?

于是就有了一位重量级的朝臣站出来死磕。

此人是张有德的领导,南京工部尚书曾同亨上书劝谏。

皇帝对此嗤之以鼻。

跟这帮朝臣斗了这么多年,他心里门清。

这个曾同亨不过是个打头阵的,大部队还在后头。

奏疏中的劝谏词,皇帝都能背下来了。

毕竟是二品尚书,皇帝也不能大动干戈摘了人家的乌纱帽,这一次君臣之争吵吵嚷嚷,草草就收场了。

然而当下一封奏疏摆在御案的时候,皇帝意识到自己判断失误了。

这封劝谏立太子的奏疏虽然不是内阁大臣写的,但是却有申时行、许国、王家屏三人的署名。

对于万历皇帝而言,这是一个非常致命的打击。

因为之前朝臣无论怎么反对自己,内阁六个大臣都是站在皇帝这边的。

即使内阁大臣于慎行以辞职相要挟,内阁也没有公开和皇帝为敌。

这是皇权的最后一道屏障。

而如今先例被打开,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申时行在立太子的事上,时不时也劝皇帝两句,但都是做给下面人看的,平日里就忙着和稀泥,帮着皇帝和朝臣之间调节矛盾。

可这次申时行连个招呼也不打,就打了皇帝个措手不及。

于是派出太监,私下斥责申时行。

申时行当时也被骂懵圈了,署名这件事他压根不知道呀。

后来经过调查,原来这封奏疏是王家屏和许国扛不住下面人的压力,代替申时行把他的名字也签了上去。

事情查清楚了,申时行第一时间想跟皇帝解释清楚。

可又担心太监传达不到位。

想来想去,最终决定写一封密信。

信中内容大致表明了自己不知道署名的事,请陛下不要误会,要不要听从阁臣的意见册立太子,自己拿主意就行。

客观来讲,倒不是申时行搞两面派和稀泥,而是他十分清楚皇帝的性格。

皇帝属于死要面子活受罪,打死也不会认错。

表面上看起来很大度随和,实际上极其顽固。

朝臣和这种皇帝对着干,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

因此申时行的打算是先稳住皇帝,再慢慢想办法堵住朝臣的嘴。

事情也确实如他所料,万历皇帝收到密信后十分高兴。

派太监去给正在装病的申时行传话,阁老的心意朕已然知晓,阁老安心休养便是。

此刻申时行总算松了一口气,事情终于糊弄过去了。

但申时行做梦也没想到,他长达十年的内阁生涯,会被万历皇帝这个猪队友给断送了。

起因是万历皇帝在批阅公文的时候,不小心把那封密信给夹进奏疏中。

奏疏转到内阁,这里是申时行的地盘,按理说事情还能挽回。

可他当时为避风头,在家养病。

当值的许国也没留意到,顺手把奏疏转给了礼部。

最后这封夹带密信的奏疏落到礼部给事中罗大弘的手里。

罗大弘是个称职的言官,看完这封密信后非常愤怒。

只因申时行在信中有这么一段话,惟亲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

这句话说白了,就是要皇帝自己说了算,不要理会那些小臣。

与此同时,申时行也已经发现密信外泄了,心里吓得要死。

立刻找到罗大弘的上司礼部给事中胡汝宁,让他去找罗大弘谈判。

可惜罗大弘不吃这套,写了封邸报,直接把这件事捅了出去,痛骂申时行是个跪舔皇权的佞臣。

这下好了,满朝言官义愤填膺,纷纷上书弹劾申时行。

万历皇帝为了保住申时行,又摘了罗大弘的乌纱帽,贬为庶民。

还罚了所有上书言官的俸禄。

但事情闹到这个份上,已经不是皇帝能压得住的了。

传统的汉家王朝,没有满清那么变态专制。

更不存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种事。

天下的道统在儒家士大夫手里,受儒家思想教育的皇帝,也得乖乖遵从这套秩序。

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的申时行,终究在此刻阴沟里翻船。

自万历十年以来,他忍辱负重,上下协调,努力维持着君臣和谐的局面。

而今被天下读书人千夫所指,他再也支撑不住了。

于是在万历十九年年底,正式提出辞职。

皇帝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批准申阁老告老还乡。

让万历更加糟心的是,内阁另一位举足轻重的大臣王锡爵,在今年回乡探亲后,就再也没回到北京上班。

这个老狐狸貌似在用旷工的方式向言官表态,自己也是在向皇帝抗议,求得诸位同僚嘴下留情。要么是在暂避风头,不想卷入这场国本之争。

王锡爵这种老滑头的举动,让万历皇帝气得狠咬牙。

一怒之下把御案上的文房四宝扫到地上。

“王太仓,你这个老狐狸!朕要用人的时候,却躲了起来!”

“朕总有一天,一定将你捉回来干活!”

又觉得不够解气,朱翊钧想站起来砸东西。

他本来腿脚就不好,或许是坐久了腿麻,刚站起来没走几步,就摔了个狗吃屎。

新任的掌印太监陈矩见皇帝摔倒,连忙飞奔过来搀扶。

“快来人呐,快传太医!”

“不用叫了!朕没事。”

朱翊钧坐在地上微微喘着气,似在缓解腿麻带来的不适。

“皇爷,您真没事吧?”

朱翊钧一脸颓丧的说:“朕身体没事,国事却无人可用!”

“陈伴伴,你说,朕如今还能用谁?”

陈矩是个谨小慎微的人,在这种事上哪敢提意见。

上一个掌印太监张鲸,就是因为仗着皇帝的权威嚣张跋扈,已经被皇帝撵去守皇陵了。

可是皇帝问政,陈矩又不敢不答,思来想去。

只好如此说道:

“因国本之争,阁臣相继致仕。而今内阁仅剩王家屏、许国、赵志皋、张位四位大臣。”

“皇爷可从中选择一位信得过的人,担任内阁首辅,为皇爷分忧。”

朱翊钧看傻逼似的瞪了他一眼。

政治家之间打交道,有个屁的信任。

今日是盟友,明天就有可能是敌人。

“那朕问你,该选谁当首辅?”

陈矩求生欲拉满,弓着腰说:“国之大事牵扯甚广,奴婢区区一介阉人不敢妄议,此事不决,可问太后。”

朱翊钧怒道:“你这个贪生怕死的老家伙,朕不就随口一问,你何必如临大敌?”

陈矩委屈巴巴的说道:“奴婢确实怕死!我朝祖训,宦官不得干政!”

朱翊钧不耐烦的挥挥手,将陈矩斥退。

“罢了罢了,退下吧,让朕自个琢磨琢磨!”

随后朱翊钧侧躺在软榻上,眯着眼思考该让谁来接替申时行的位子。

按照论资排辈的惯例,申时行走后,理当由许国来接任。

可是这个老家伙明显不愿接手烂摊子。

在密信事件东窗事发后,许国第一时间就提出辞职。

但是朱翊钧为了恶心他,并没有批准。

这种没担当的人,肯定不能任命他当首辅。

找太后问政是绝对不可能的。

自己没亲政之前,就被太后整整压了十年。

前顾后盼,朱翊钧悲催地发现自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身边连个推心置腹的大臣都没有。

在朱翊钧迷茫之际,忽然就想到自己的老婆。

于是对殿外喊道:“来人,起驾坤宁宫。”

当朝皇后,王喜姐,浙江绍兴人,出生于顺天府大兴县。

父亲王伟是个九品芝麻官,这种家庭背景跟平民没啥区别。

但朱元璋在建国之初,给皇室定下一条祖训。

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必慎选庶民善良之家,务择其父母行止端庄、家法齐整女子,年十四、十五,容貌端洁、言动温恭,咸中礼数者而聘焉。

就是说皇帝也好,藩王也罢,娶老婆必须娶老百姓家的闺女。

这么做的好处是能防止外戚干政,同时也给平民百姓提供一条阶级跨越的通道。

万历五年,王喜姐在十四岁的时候,被太监看中,并在选秀中脱颖而出。

次年,嫁给十六岁的朱翊钧,被正式册封为皇后。

帝后刚成亲时感情非常好,万历皇帝经常瞒着太后跑去坤宁宫,悄悄临幸王皇后。

在朱翊钧同学夜以继日的努力耕耘下,王皇后终于在三年后生下长公主朱轩媖。

之后因身体原因,王皇后便没有再生下子嗣。

万历九年九月,郑氏入宫选修。

因长相出众,性格又讨人喜欢,获得朱翊钧的宠爱。

帝后之间的感情从那时候开始,便渐渐疏远了。

失宠的王皇后并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执掌中宫这些年来,克己复礼,赏罚分明。把宫内治理得井井有条,深得太后满意。

王皇后还十分体恤民情,这些年北方每一次出现灾情。

她第一时间就号召嫔妃、宫女,太监捐款,用来赈济灾民,或者给边疆的将士发饷。

每次万历皇帝跟朝臣发生矛盾,王皇后也能给直言进谏的大臣说好话。

虽然万历皇帝的口碑在朝臣不咋滴。

但是满朝文武,甚至是民间,对王皇后的评价可是相当高,称其为女中尧舜。

正因如此,朱翊钧才大着胆子来找老婆问政。

反正都女中尧舜了,底下那帮心怀鬼胎的人,总不能弹劾后宫干政吧。

这般想来,朱翊钧不禁笑得有些嘚瑟,朕简直不要太聪明了。

刚走到寝宫门口,就听到王皇后在里边骂孩子。

“说!是谁叫你这么做的?”

“不说是吧,那你活该挨打!”

朱翊钧迈进寝宫时,刚好就撞见王皇后拿着藤条,正在抽打长公主的屁屁。

小丫头倔得很,愣是咬着袖子不吭声,一副打算硬刚到底、死不认错的态度。

朱翊钧见状,可心疼坏了。

即便腿脚不好,也要奔过去救女儿。

“别打啦!”

长公主抬头一看是父皇,霎时就哭了出来。

“父皇快来救儿臣,儿臣要被打死啦!”

旋即从长条凳上滚下来,爬到朱翊钧脚下抱住大腿。

朱翊钧愤愤不平的问:“吾儿到底犯了何事,至于下得如此狠手?”

王皇后用藤条指着长公主的脸,威胁道:“陛下今日如果还想包庇这个孽障,往后休想在臣妾这里拿走一分钱。”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邪凰狂妃:魔尊,蚀骨绝宠!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
UU阅书最新小说:彪悍世子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穿越成王者回大秦,请叫我龙哥重生成为末代皇帝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穿越兽耳原始部落,开局被驱逐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乘坐热气球去三国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号外打猎:娶妻白虎命,狩猎蛟龙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开局获得冉闵武魂无敌三国穿越明末成饿殍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穿越后,守着漂亮老婆过幸福生活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夜读全唐诗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说我战术太脏,战败后告我是战犯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此去直上青云路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大唐:开局被李世民模拟人生曝光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平步青云后,侯府跪求我回去在澳洲建国1796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马超重生大宋朝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就藩辽东,给诸国一点工业时代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