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UU阅书 >  大明铁骨 >   第122章 迎接

刚刚进入大堂的这几名官员之中,领头的是一位身穿二品的中年官员,在几个随员的陪侍下,走进了驿站的堂厅。

那官员看到坐在那边的张煌言一行时,脚步顿时加快许多。径直走到张煌言的身边,对正在看报的张煌言弯下腰说。

“司马,您还认得下官吗?”

将来人认真地看了看,张煌言立即有些惊讶的说道。

“你不是鲁王门下王幕扬吗?怎么到这里来了?”

因为张煌言也曾效命于鲁王,自然认得其门客。他之所以惊讶,是没有想到在这里会见到故人。

“尚书好记性,下官正是王泊川。”

王泊川谦逊地笑着说道。

“下官两年前便已经入淮王幕,今日是奉大王之命,特为到此来恭迎您,下官在此地已等候五天了。”

这是因为海上行船时间不定,所以在过去的几天中,王幕扬一直在这里等着张煌言。结果等了五天,今天却因为有事儿进了城。差点没有耽误大事。

幸好因为他们在驿站里吃饭用餐。耽误了一些时间,要不然恐怕真的会错过去。如果是那样,到时候大王肯定是会怪罪下来的。

“坐吧,坐吧!”

张煌言伸出手来指了指对面的沙发软席,这沙发软席坐着确实非常舒服,尤其是在天冷的时候。然后他笑道。

“淮王的礼数太多了,打发你到这里来接我,耽误你这多天,实在没有这个必要。”

王泊川忙答道。

“大王因对您格外的仰慕,才如此出格逾礼。对于别人,他并不都是这样的。”

这句话说得极得体,既袒护了大王,同样也抬高了张煌言。更重要的是给外界一种礼贤下士的感觉。这正是作为臣属需要做的事情,而他的这一番话,更是让张煌言颇为受用,他放下手中的报纸说道。

“我们还是赶紧进城吧,别让淮王久侯了。”

不过他并没有把手中的报纸放到桌子上,而是直接带走了报纸,毕竟,这是沈阳盛刚刚印发的报纸。在海上航行几天之后,张煌言需要从这些报纸中获得一些信息。

很多时候,人们总是会不知不觉的养成一些习惯。就像看报纸一样,每当他们到达一个驿站的时候,总会询问是否有新到报纸。过去他们从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离不开报纸。你不开报纸上的那些最新的消息,在很多时候,报纸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是他们自己都不曾意识到。

从驿站推门而出的时候,扑面而来的寒风让张煌言的肩头一颤,他看到马车已经在门外停好,而在马车周围,数名骑兵环护,尽管他们的身上已经落着一层积雪,却依然是纹丝不动的坐在马上。

这一路上,如果说对张煌言最大的触动是什么?

恐怕就是这些忠义军军卒了,别的不说,就是这些沿途护送的骑兵,不论外间寒风如何刺骨,总是会尽职尽责的守卫于马车旁,对于那刺骨的寒风更是一副似若无睹的模样。

似铁人一般!

不,不是铁人,而铁一般的纪律。想到曾几何时,朱明忠的形容,张煌言默默的点点头。如果这人是他麾下兵卒,也许他早就走过去,对他说一声“兄弟辛苦了”,可这是忠义军,他不能逾越了。

其实,一直以来,张煌言最佩服着名中的地方,恐怕就是它最擅长的练兵了,相比于练兵。其治理地方,在他眼里反而有那么一些欠缺。

感叹着忠义军兵卒的训练有素时,张煌言上了这辆马车,马车内有暖炉,再加上厚实的保暖车厢,使得车厢内完全感觉不到车外的严寒,马车就这么在骑兵的护送下离开的驿站。

约莫一个时辰后,车队进入沈阳城,瞧着那城中的模样,看着城中许多地方仍然是一片空地,即便是有一些房屋,也能一眼看出来是刚刚建成的。

直到这个时候,张煌言才真正相信,当初报纸上所言“将沈阳夷为平地”并非是虚言,穿街走巷的车队又行了一会,马车停了下来,这时有一名随车兵士隔着车门,轻声说道。

“张尚书,大王行在到了。”

约莫过了三息的功夫,车门从外面打开了,张煌言弯腰刚欲出车门,便看到高大的门走前黑压压的一大片人。他的前脚刚一迈出轿门,便听见旁边响起洪亮却不失沉稳的话语。

“张尚书,一路辛苦了,本藩恭候张尚书光临沈阳!”

迎在车旁的正是朱明忠,得知张煌言来沈阳拜访,着实让他惊讶不已,他没想到张煌言居然会来的沈阳,不过想到其已经被如入朝中,随即也就释然了,也许,他是要上门来解释一二。

尽管因为张煌方的一封奏折,让朱明忠对其颇为不满,但为了表明自己没有任何不满,朱明忠特意用极为正式且盛大的场面来欢迎他的到来。

紧跟他身后的是淮王府行在的大小官员以及现在于沈阳的忠义军的高级武官们。他们都是穿着一身大礼服,而朱明忠则是一身黑色的藩王袍,面带微笑,全是一副神采奕奕的模样。他身后的文武官员也是个个精神抖擞。尤其那些武官,皆是穿着军衣腰间佩刀,笔立挺拔立于后方,英武之气更是尽露无遗。

瞧见朱明忠身后文武官员,再看着他那张年青的脸庞,张煌言在心里叹息一声。

“张某远不如此人!大明的希望或许在他的身上。”

同时,他的心底也打定了一个主意,他知道,大明的希望在这个人的身上,同样,这个人也可能会夺走大明的希望。

张煌言深吸一口气,笑容满面的对朱明忠深揖道。

“大王,你太多礼了,下官焉能当此厚待!”

他或许是尚书,但朱明忠却贵为藩王,两人的身份自然有高下。

朱明忠平揖于面前还礼道。

“司马客气,今日司马能来沈阳,实是本王之幸,也是沈阳全城的之幸,若是非是因为这沈阳城中现在大都是军人,恐怕,必定会有百姓夹道相迎司马,以一睹司之风采。”

张煌言哈哈大笑道。

“若如此,乃下官之罪过!”

说罢,在朱明忠的邀请下,二人一道迈步向大门走去,不过尽管看似一道,可张煌言还是主动的让出半步,以让朱明忠走在前面。他一直恪守着君臣礼数,朱明忠是藩王,他必须要恪守上下之礼。

稍事休息,朱明忠便请张煌言入席,为其洗尘。因为已经过了饭时,在路上的时候张煌言就已经吃过饭了,于是便说道。

“方才在驿站的时候,下官就已在吃过东西,不必再吃午饭了。”

虽说知道他已经于驿站中用过饭,但朱明忠仍然坚持道。

“为能够为司马洗尘,今日午饭已推迟了三个小时,想必诸位府中诸臣这会已经是饥饿难耐了,请司马莫再推辞。”

听朱明忠这么一说,张煌言立即大惊失色道。

“何须如此!大家为下官饿肚子,这让下官如何心安?”

张煌言还真没有想到,朱明忠会用这样的排场迎接他,让他的心里反倒越发的不甚自在。在朱明忠的陪同下,张煌言一行来到行在的花厅之中。虽说外面是数九寒天,但是这里却是温暖如春,而十几圆桌上罗列着各种东北特有的山珍美味,那诱人的香气弥漫着整个花厅,飘入每个人的鼻间。

待到众人坐定后,由朱明忠带头,接下来东北总督方以智然后又是钱磊等人依次向张煌言敬酒,一个个拣最好听的话在那里不断的恭维着,直视张煌言为当世的张陈房杜,无论是可张良、陈平或者房玄龄、杜如晦,这些高帽子可是极少有人给张煌言戴过,而现在一顶顶高帽子戴得他甚至有些飘然,而在飘然之余,同样感受到一种疏远。

哎……

看来,有些事情总是无法掀过去啊!

于心底长叹一声,张煌方他怕自己酒后失态,每次敬酒都略微舔舔而已。朱明忠、方以智分坐于他两旁,对于那些关东特有的山珍美叶,张煌言也只是拣点清淡的尝尝而已。

为了弥补两人之间的裂痕,张煌言这次尽量多和朱明忠说话,以期待着修复两人之间在关系。

“大王,现在朝廷不日既将还朝,你什么时候进京?”

张煌言的话音一落,朱明忠的心头立即一阵警觉,难道这就是他的来意?

“不瞒苍水,本藩已经向皇上递了折子,请求让本藩在辽东不动。”

朱明忠放下筷子,挺起腰板,他的神态极为严肃。

“你不愿意进京?”

张煌言看着朱明忠问道。

“也不是不愿意。而是因为这东北事关我大明国运,况且按祖制外藩不得入朝,若是本藩能稳定东北,平定草地,如此,天下百姓既可得数百年安生,本藩亦是心愿已足了。”

“大王,下官劝你一句。”

张煌言放下手中的筷子,看着朱明忠说道。

“现在国家初定,正是用人之时,朝廷对你依仗甚多,且大王理政之才,亦非他人所能相比,至于祖制,今时已非往日,焉能一味以祖制相制。中枢号令天下,做好了,对国家的贡献,要远胜地方啊。”

现在基本上已经看透张煌言来意的朱明忠心里却是一阵无奈的苦笑。

他是真不懂,还是假作不知?

这个时候,还谈什么“中枢号令天下”!

他若是弃藩入阁进入中枢,无异于自投罗网。到时候,那朱由榔还是想杀便杀。他张煌言莫非让虚名给冲昏了头,居然连这一点都没有看出来?

朱明忠想到这里,决定试探一下。

“苍水,你从南昌调到京师,可以说是人心所望,朝野所归。入阁之后,当然是以中枢号令天下,为国家所做的贡献要远过江西一省。本藩却不能跟您相比,姑且不说其它,若是本藩进京,只怕反不如在东北自在。”

朱明忠特意加重了“自在”两字,其实是在提醒张煌言,他在东北更安全一些。没有必要去趟其他的浑水。

张煌言岂没有听出他话中的意思来。

“大王平时做事,一向敢于担当,也颇为自信,为何一旦叫你进枢垣,反而畏惧不前了?如今国家又值多事之秋,正是我辈为君分忧、为国操劳之际。想当初,若非是大王力挽狂澜于将倾,又岂有今天大明中兴?大王是救时的忠臣,他日可以为大明不异已身,为何今日不能以国事为重,自家为轻。好在你我一同入阁,有事还可以一起商量嘛!”

国事为重,自家为轻!

这是什么话!

你这是不是在告诉我,要以国事为重,以自身为轻,要为国事尽职尽责,为他朱由榔忠心耿耿,那怕就是他要杀我,也要把脑袋送给他?

这样的语言,朱明忠不信,他可以为天下不惜性命,但那是为了天下的汉人不为异族之奴,而不是为了他朱由榔一个人,更不可能为了所谓的“事君以忠”,把自己的性命搭上。

这种事情别人或许会做,但是他绝不会那么做的。

看着张煌言,不知为何,朱明忠非但没有生气,反倒是一股怜悯之情油然而生:张苍水呀张苍水,今日四海之中还有几个像您这样想,即便就是在朝廷之中,又有几个像您这样有这般心思?

不过,朱明忠倒也从这两句话中看出张煌言的为人来。他是极为敦实之人。张煌言能如此这般,必定是个既迂又实的人。与这种人打交道,不必担心他会两面三刀、倾轧陷害。将来入阁之后,还得多靠他为自己挡点风雨才是。

至少,在朱由榔想要杀孤的头时,有个人站出来说两句话。可是即便是有人为自己说话,又有什么意义?赵构要杀岳飞的时候,不也有人为其鸣冤吗?又改变了什么?

深吸一口气,朱明忠看着张煌言摇头道。

“尽忠国事虽是本藩之意,但凡人又有几人愿入那风波亭!”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超级妖孽特种兵霸天武魂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干宋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
UU阅书最新小说: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