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铛铛铛!”

此时的固关城头,正如死一般的寂静,可是忽然间一阵异常急促的铜铃声响起,紧接着便有一个把总大喊着跑过城头:

“起来,快起来,流贼攻城了!”

“他娘的,快起来,要是睡在这里,当心在睡梦中被流贼爬上来给砍死!”这把总瞧见一小圈兵士围坐在一起睡得正香,当下也没甚么犹豫,直接挨个踹过去。

不等这些兵士起身,把总便是敲着铜铃沿城墙继续走下去。

高杰可能是知道太原之败是由于自己和白广恩之间旧日恩怨没能处理好的原因,所以回来时在面对陈奇瑜的严厉切责也是根本没有狡辩,就只默默的说了一句话:

“末将自知罪孽深重,于太原一战有不可推卸之责,自请率本部军马守卫小城,与李闯决一死战,城在人在,城毁人亡!”

陈奇瑜这个人鬼点子很多,他在会议上大骂高杰,为的就是激他主动请缨。

首先一点,是陈奇瑜当时手下除了高杰本部以外,着实没有甚么打过硬仗的兵马了,牟文绶的山东军虽然建制齐全,但十之七八都是刚入伍不久的新兵,老兵太少,还撑不起台面。

高杰不同,部下几乎尽是一些百战余生的老兵,乃是如今各部官军之中有名的悍旅,甚至有人称,高杰本部宣镇兵马,乃是自大小曹战殴以来,最能使贼人闻风丧胆的军队。

并且高杰绿了李自成,两人一直是处于水火不相容,不共戴天的地步,这些事其余诸将心中也都明白。

其次一点,则是陈奇瑜在暗中设局,从崇祯可能的问罪中保下高杰。

高杰和白广恩那次闹出的乱子听在崇祯耳中就只是一纸奏报,但当时的情形只有亲历者才能明白,不可谓不大,可以预见,明军太原之败,在后世都将是影响深远的。

崇祯皇帝理事不明就擅专处置大将的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陈奇瑜激高杰主动守瓮城,正是为高杰洗脱罪名之举。

按他的设想,只要高杰能在崇祯大军来到之前守住,他便是能顺便求情,当然了,要是宣镇兵都守不住这十几天的瓮城,那也就不用再想其它的什么可能性,因为固关也一定守不住。

到了那时,崇祯皇帝大可以顺水推舟留下这名悍将,除非他还是和历史上一样,什么都不管就要处置高杰。

若真是那样,陈奇瑜无论如何设局,也是不会再有第二种可能了,大明也将就此走上甲申年的老路。

除此之外,陈奇瑜也知道高杰及其麾下宣镇兵马勇猛敢战,曾正面野战击溃过鞑清伪王阿济格率领的骑兵。

据说当时宣镇兵充分利用了地势,而且具体情况陈奇瑜也不清楚,但是高杰带回来的可是实打实的辫子头,这种战绩在全国官军之中,已然是威名赫赫了。

自李自成率大军来到固关城下已经十几天了,这十几天,大顺军似乎是吸取了当年猛攻宁武关不成又损兵折将被官军掩杀击溃的事,根本没有长时间的进攻,一直都是打一会休息一会,似乎已经打定主意要和朝廷相持。

根据统计,大顺军这十几天之中最长时间的进攻也仅仅只有半天,其余大部分的进攻都是小打小闹,大多数都是等你这边起来备战完毕,刚打一阵便是退下去。

很显然,李自成是用了牛鼻子的策略,想用疲惫战术拖垮明军。

“杀官兵!杀官兵!杀官兵!”

城下,休整多时的大顺军踏着整齐的步伐,口中高呼三字口号,呈数个方阵缓缓逼压而来,看着眼前无边无际的流贼,这更是让城头已经精疲力竭的官军感到一种无尽的绝望。

固关城头,看着眼皮子底下潮水一般冲杀过来的流贼,高杰擦了擦嘴角的血迹,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提起手中钢刀。

他身旁的宣大参将胡茂珍受了几个部将的怂恿,壮着胆子上前说道:

“大帅,弟兄们不是害怕流贼,可现在已经是累得不行,流贼攻上城头,大部分人就连挥舞刀枪的力气都没了,谁能挡得住!”

“能不能——,能不能让督师换山东兵来顶一顶?”

高杰仍在为太原之败耿耿于怀,认为这都是自己和白广恩的过错,错失了剿灭流贼最好的良机,闻言当即反首看了一眼胡茂珍,喝道:

“累?死都不怕,你还怕累!”

其余部将对高杰都十分惧怕,听到他话中不悦,赶紧出面替胡茂珍求情,也都是各有各的主张,但说来说去还是一条,宣镇兵马在最前面硬生生顶了十几天,各部都已经疲弱不堪,再这样下去,已然是螳臂当车了。

城头,山东参将牟文举看了一眼下面宣镇兵马与大顺军惨烈的厮杀景象,这才上前低声说道:

“督师,宣镇在前面顶了十几天,该换换了。”

听到这话,陈奇瑜默然不语,看了看山东兵,他们又比宣镇好到哪儿去?

其实仗打到这个份上,就没有哪支还在城头的官军是轻松的,各部都是劳累不堪,被李自成新战术搞得疲于奔命,应付不及。

若真说有什么区别,那就是不同位置的官军程度不一,比如高杰所部的宣镇兵马,主动请缨负责关外瓮城防御,三面都受到流贼的围攻,自然是损伤惨重。

牟文绶的山东兵负责主关城防御,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受到威胁,当然损伤程度最轻,其实话说回来,牟文绶也是在心底比较佩服高杰这个人。

起初去年野战击溃阿济格的事传出来各军将没一个信的,这怎么可能,鞑子野战无敌的名头在众人心中都是挥之不去,都觉得高杰和他麾下兵马是捡了便宜。

如今看见这一幕,宣镇兵马最开始那几日真真称得上一个顶俩,愣是杀得已经跳上城头的大顺军狼狈逃了下去,自此之后,从前的话便是无人再提。

别的不说,就说正面挡住流贼百万大军十几日的进攻,就算李自成没有尽全力,在场的众人,可有其它军将能做到吗?

牟文绶看了看自己手下的山东军,暗自摇摇头,这帮小子还需再练练才行。

俗话说有什么样的主将就有什么样的兵,高杰本人桀骜不训,勇猛刚烈,部下自然尽数如此,虽然在平日难以管教,可一旦作战起来,个顶个都是以命搏命的打法。

比起好勇斗狠,比流贼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比起自己的弟弟,牟文绶就老成一些,想的也比较多,他见陈奇瑜没有吭声,凑上前说道:“督师,皇上的驰援兵马虽然还没到,可末将以最慢的速度估计,最多也就是在这两日的功夫。”

说着,牟文绶又凑近了些,低声道:“此时宣镇兵仍守瓮城,可以给贼人我官军势弱不堪的错觉,皇上大军一到,攻其不备,定可一举而破之。换句话说,到时候就算不能一举破之,也能打消贼人嚣张气焰,扭转战局。”

陈奇瑜对高杰想法心知肚明,其实对高杰这个人,陈奇瑜和崇祯的想法差不多,是爱惜大于忌惮的,无论怎么样来看,此人都是这个时候难得的悍将。

更别提高杰和李自成之间绝不可能调和的死仇,更是朝廷可以充分利用的点。

听到这话,陈奇瑜总算是点了点头,但却依旧没说什么,任凭其余军将商讨,他却是将目光看向远远山坡上插着“永昌皇帝”字号大旗的帐内。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穿越枭雄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红颜与剑影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交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南明谍影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超级妖孽特种兵霸天武魂大官人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天幕:带三国英豪征服地球
UU阅书最新小说: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大明:我姐是马秀英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开局手雷炸李二,他竟请我当国师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大乾逍遥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