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云朝,京师,清晨,早朝。

距离现任皇帝的登基,时间已经过去十四个月。

从最初之时的心怀激动,到国战时的战战兢兢,再到现在的按部就班,皇位交替似乎终于走上了正轨。

对于这位渐渐掌握权力的新皇帝而言,他自认为自己这一年干的还不错!

比如每天,按时早朝……

听取大臣的各种奏疏,决定要不要予以采纳,哪里要赈灾,哪里要加税,哪里又滋生了起义,哪里又需要派兵镇压。

说真的,做皇帝是个挺操劳的工作。

掌管一个庞大国家,治下人口接近一亿,由于幅员辽阔的缘故,发生大事的概率非常高,甚至可以说,每天都会有大事。

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故作夸张,而是非常现实的事实,因为掌管的地域太大了。

地域大,事就多!

如果只是治理一座小县,可能几个月或者几年都平平淡淡……

如果换成掌管一个州府,可能一两个月就要有些事情发生!

州府再上面的级别是路,一个路的大事已经不少,十天半月之内,肯定有不得不及时解决的政务。

路的行政上级才是国,掌管着四面八方各个路,当这些路的大事汇聚而来,可想而知需要处置的有多少。

说每天都有大事发生,一点也不是胡说八道。

所以当皇帝真的挺操劳。

这么说吧,凡是能按点上朝的,凡是能坚持一直上朝的,不管这个皇帝的能力如何,他的态度首先就值得肯定……

这种皇帝可以称之为好皇帝。

每天都上朝,连续不间断,哪怕偶尔稍微偷一偷懒,虽然上朝但却不参加大臣的争论,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谁上班的时候没偷过懒呢,不是么?

后世那些上班族,每周尚且有一天休息,如果工作比较正式,一周甚至能休息两天,并且即便每周都有休息,上班族照样该抱怨抱怨,无论工作待遇是好是坏,总有人在上班的时候偷懒。

和后世的上班族相比,古代帝王竟然算是勤勉的。

堂堂皇帝,执掌全国,每天坚持上班打卡,这确实值得予以称赞。

虽然古代也有休假,但是和后世没法攀比,先秦的时候还好,三日一沐,五日一浴,沐和浴最初都是洗澡的一种方式,渐渐衍变成为朝廷规定的假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隔三岔五,根据沐浴的不同给予半天或者一天的休假。

但那是先秦和两汉时代……

自古以来的上位者都是懂得盘剥人的……

他们不但盘剥百姓盘剥臣子,他们甚至连自己的休假待遇也盘剥。

比如到了唐代,休沐时间已改,改成十日才能一次休沐,并且美其名曰称之为旬假吗,一个月有上中下三旬,每旬可以休息一天,也就意味着,上班三十天才能休息三天。

这个旬假制度从唐代开始,传到现在的云朝仍然沿袭,无论王公大臣还是皇族亲贵,哪怕是皇帝本身也得按章遵守。

和后世的休假相比,是不是挺剥削的……

所以说,皇帝也是上班狗!

也所以说,现在的云朝皇帝才自认自己干的很不错。

他每天坚持早朝,每天坚持听取奏疏,和历史上那些荒唐昏君相比,他认为自己完全可以称之为明君。

天下每天有那么多大事发生,都需要他这个皇帝或是亲身处置或是给出建议,这很操劳啊,谁敢说他不是明君?

只不过……

这其实只是他自己的认同!

人都会自我感动,选自己好的一方面想,但如果是知晓朝廷内幕的人,就会明白这位登基一年的皇帝并不是明君。

他不但称不上明君,甚至可以称一句混蛋。

虽然,他每天坚持上朝听取奏疏,但是,他对待朝政总是有选择的去处理。

比如大臣们禀奏,哪里有灾害需要赈济……

明明大臣已经向他言明,这是十万火急的加急奏章,然而这位皇帝却会轻描淡写的开口,慢悠悠的说一句交给地方去处置吧!

交给地方去处置?

地方上怎么处置?

如果一个地方的衙门能够撑住灾害,又何必十万火急的向朝廷上报求援?

况且以云朝现在的吏治昏暗情况,地方上的官员怎么可能用心赈灾,不趁机盘剥百姓已经算是有良心的好官,大多数官员都是心狠手辣的恶棍,原本只是天灾,能被搞成人祸。

古代对于灾害,明君都知道应该即刻赈灾,不但要即刻赈灾,而且要调拨超量物资赈灾……

如果一地灾害需要十万石粮食才能解决,那么朝廷至少要拨给这地方十五万石才行,原因很简单,要留出给贪官伸手的数额,如果不多给五万,那么救灾所需的十万就到不了灾民之手。

哪怕是吏治最清明的朝代,这种赈灾方式也是潜规则,凡是明君都明白,水质清则无鱼,有灾害的时候他们不会严查贪腐,而是紧着先去赈济灾民,宁愿朝廷吃亏,宁愿多拨物资,但是,首先要保住受灾的百姓能被赈济。

这才是明君该干的事。

而云朝这位新皇帝,他连最基本的赈灾都不干,凡是听到关于灾害的奏疏,他全都轻描淡写的说一句交给地方处置。

反观听到加税的奏疏,这皇帝立马会兴趣十足,不但要让奏疏的大臣念清楚,而且还要亲自把奏疏拿到手中再看一遍。

看完奏疏之后,越发兴致高昂,于是就极力赞成加税,对于提出奏疏的大臣也是极力赞扬。

加税,他很热衷……

但是当听到某处出现起义,需要朝廷进行镇压或者诏安,这位皇帝顿时又萎了,拖拖拉拉不愿意处理。

诏安需要拿出钱财,或者给起义首领好处,此乃云朝一贯采用的手法,自从开国以来一直干的很好,所以虽然云朝的起义繁多,但由于朝廷一直舍得出钱,故而总是能够及时解决,从未让起义演变成大乱。

到了这位皇帝时,他不愿意这么干了!

诏安要拿出钱,他不舍得往外拿……

也就是说,诏安没法诏。

然而起义已经出现,总不能放任不理吧,既然不愿意拿钱进行诏安,按说还有派兵镇压这一办法。

偏偏这位皇帝奇葩,他连派兵镇压也不干,因为,派兵镇压也需要花钱。

兵马一动,粮草先行,想要镇压一场起义或者叛乱,花的钱财肯定也不是小数目。

这皇帝的性格,仿佛天大的守财奴,明明所有人都明白,放任起义不管乃是大患,然而皇帝由于心疼钱财,竟然选择既不诏安也不镇压。

真够省钱的啊!

只不过省是够省的,对于一个国家的损害何其之大?

也许起初仅仅是一乡一县的小小民变,结果因为拖延不处理渐渐演变成了揭竿而起,比如就在过去的短短几个月里,云朝各路已经出现了多大三十余处起义。

诏安要花钱,派兵镇压也要花钱,所以,皇帝对于这种奏疏不管不理。

天灾需要赈济,赈济意味着要调拨钱粮,所以,皇帝采用的办法是交给地方去处置。

简直就是摆烂!

又或者根本不关心云朝的国体。

但你要说他不在乎国体,不在意云朝会不会衰败,似乎又不对,因为他在搂钱方面一直表现的很努力。

只要是能给朝廷创收的奏疏,他一律采纳!

凡是涉及加税的参奏,他立马会和大臣探讨细节。

甚至在加税这种事上,他表现出来的胃口极其大,而胆量,也非常大……

……

比如今日这一次早朝,又有大臣上奏加税之事。

皇帝顿时神情惊喜,眼神之中炯炯有光!

满朝文武的大臣们,由于也早养成了贪腐之欲,所以也都兴致勃勃,个个表现出热衷之色。

然而……

当这个大臣开始奏疏时……

整个朝堂上的气氛,忽然变得有些诡异。

加税!

这份奏章确实是关于加税!

只不过,这位大臣提议加税的地方让人惊心。

偌大一座朝堂,那大臣声音很响,似乎义正言辞,凸显忠君爱国……

只听这人大声道:“自古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有河北路青州泾县一官员,竟私自动兵占据两大州域,一乃幽州,二乃顺州,此外加上此官员在任之青州,其人竟然已经坐拥三州之地。”

“臣于旬日之前,收得北方探报,那边境百姓大量迁徙,落户三州之地无数,仅凭推算人口数量,已可估算高达百余万。”

“倘若再计算三州原本住户,则其百姓人口数量更庞大,臣敢断言,约两百万。”

这大臣的禀奏,声音郎朗宛如义愤填膺,然而满朝文武却面色古怪,仿佛看傻子一般看着他。

甚至就连龙椅上的皇帝,脸上的表情也颇为复杂。

然而不管大臣和皇帝如何神态,这大臣却继续滔滔不绝的奏疏,他声音越发激昂,表现的大义凛然。

“青、幽、顺三州,已有两百万人口,然则那位担任青州知州的杨一笑,他却从未向朝廷上交过哪怕一文钱的税。”

“此事对于朝廷而言,损失何其之大也。”

“陛下可以算算细账,诸位文武同僚也不妨算算细账,你们只需要稍微一算,就知道那杨一笑贪墨了原本属于朝廷的多少钱。”

“两百万人口,最基础的第一笔税乃是人头税,哪怕是按照云朝以前的律例,每一个人丁每个月也要缴纳十五文钱……”

“这才只是人头税!”

“一人十五文,两百万人就是三千万文,折合三万贯,白银三千两。”

“陛下,一个月就是三万贯啊!”

“一年,则是三十六万。”

“然则微臣刚才说了,这才仅仅是最基础的人头税。如果再算上田地税,户宅税,各种捐,各种赋,林林总总全都加起来,哪怕按照云朝以前的律法,那么一个丁口一个月也要接近五十文,两百万人口一个月可以收入十万贯……”

“一年,则是接近四百万贯。”

“这么大一笔财富……”

“这么大一笔财富啊……”

“它本应该是陛下的,本应该是朝廷的,然而现在却被人贪腐,落入了那杨一笑自己的口袋。”

“故而,微臣启奏,请陛下即刻决断,必须让杨一笑上交税收。”

这大臣说到这里,声音仿佛狠厉,再次道:“不但要让他上交税收,而且要按照现在云朝的律例,以前每个丁口每月的税赋是接近五十文,但是现在朝廷经过多次加税已经接近一百文,微臣以为,天下一同,故而那杨一笑上交税收时,也该按照每丁每口每月一百文钱……”

“也就是说,让他一个月上交二十万贯,仅只今年,就必须缴满七百二十万。”

“除此之外,陛下还应该勒令他补缴,只不过么,可以稍微予以体谅他,比如去年和前年的税款,可以让他按照五十文一人缴纳,两年加起来的补缴,款额恰好等同于今年,故而,他一次性缴纳一千五百万贯就行了。”

“这样一来,陛下唾手可得一笔巨资,朝廷的国帑也因此充盈,最主要的是,让他补缴的两年乃是沿袭以前律例,这是温缅的体谅,他必须感激涕零,而陛下和朝廷,则是收获赞誉。”

“此谏,乃微臣肺腑之言,恳请陛下,立采纳之。”

满朝文武的表情,全都透着诡异。

龙椅上的皇帝,神情也显出古怪。

所有人都很迷惑,怔怔看着这大臣,无论皇帝还是大臣的心中,此时几乎都在暗响着同一句话……

“这人莫非是个傻缺么?”

“又或者是突然得了失心疯?”

“他竟然让杨一笑上交赋税……”

“知不知道人家有七千铁骑……”

……

【今天剧情太连贯,所以两章不好拆分,二合一发布,大家可以猜猜,这个大臣是谁的人,他看似找杨一笑麻烦,其实真是找杨一笑麻烦吗?如果有目光深邃的朋友,应该能从这个表面剧情读出深意,许多事不能看表面啊,暗地里也许掩藏手段,就比如这大臣奏疏杨一笑交税,嘿嘿】

……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邪凰狂妃:魔尊,蚀骨绝宠!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
UU阅书最新小说: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穿越成王者回大秦,请叫我龙哥重生成为末代皇帝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穿越兽耳原始部落,开局被驱逐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乘坐热气球去三国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号外打猎:娶妻白虎命,狩猎蛟龙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开局获得冉闵武魂无敌三国穿越明末成饿殍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穿越后,守着漂亮老婆过幸福生活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夜读全唐诗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说我战术太脏,战败后告我是战犯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此去直上青云路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大唐:开局被李世民模拟人生曝光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平步青云后,侯府跪求我回去在澳洲建国1796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马超重生大宋朝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就藩辽东,给诸国一点工业时代的震撼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