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德十六年,四月。
江西湖口石钟山,本来是鄱阳湖通往外面的枢纽,同往常一样,驴鸣马嘶,人声鼎沸,
《石钟山记》有云:“……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宋代大词人苏轼写下了《石钟山记》。
此处不是重点。
前元灭亡,陈友谅与朱元璋争夺天下,双方水军会战于石钟山下的鄱阳湖中,朱元璋最终险胜,双方死伤极其之惨重。
那一战之后,鄱阳湖中沉船无数,鱼虾食了其中的腐尸变得格外肥大,说怪也怪,百年以来,石钟山下的气候也变得极其异常,据老人说,是因为这片湖面之上的怨气始终不曾散去。
这几日,天气一直忽阴忽晴,好容易太阳才出了半日,忽然雨云一卷,大雨如同倾盆,鄱阳湖的湖面之上白浪滔天,如同巨龙翻滚,船户不敢行船。
这场雨几日不停,又引发了泥石流,山体上的泥沙滑落,将四处所有进出通道全面阻塞,湖水渐渐漫过堤岸,将地面水位不断抬高,许多要渡河去南昌的客人们都给阻在石钟山上,无法启程。
石钟山虽然也有几家客店,但这几天滞留的客人众多,客店早住得满了,后面再来的这些客商们叫苦不迭。
镇上最大的一家客店,肯定叫作“悦来客栈”,因为客房干净,价格合理,而又安全,是客商们常来的歇脚之处。
到今天,悦来客栈猛然增加这么多散客,掌柜的也是费尽唇舌,在每一间房中加床,或者是改成了通铺,这才勉强多挤了几十名住客,再后来的二十来人,客栈中委实无可安置,又不便逐客,只得由着大家在大堂上围坐。
由于地处湖区,昼夜气差极大,门外大雨倾盆,湖风裹胁着潮湿的气息,从门缝中刮进来,虽然己是人间四月了,这股森寒之气仍吹得散客们阵阵发抖。伙计们只好搬开桌椅,在堂中生了一堆明火。
众人无聊之中,一个中年人手拉胡琴,用一股浓重的湘音为大家唱一段:“鄱阳湖决战”。
内容是:前元至正二十三年,石钟山下,鄱阳湖中,朱元璋与陈友谅在这一带的湖区,展开了一场恶战。
当时,陈友谅从九江率六十万大军,向朱元璋控制的南昌发起围攻。
朱元璋闻讯,被迫率二十万水军从南京千里回兵救援。
八月,两军在康山水域接触,第一场战斗开始。陈友谅巨舰相连,楼船高十余丈,舰队成阵,展开达数十里,气势逼人。
朱元璋针对敌我双方的形势,利用陈军“巨舰首尾连接,不利进退”的弱点,决定用火攻。
第二天,朱元璋大将徐达率舰向陈军猛攻,击败陈军前锋。紧接着朱军乘风发射火炮,陈军死伤甚众,但朱军伤亡也不小。
恰恰在这时,徐达座舰被对方火炮击中,陈军乘势反攻,陈军猛将张定边向朱元璋座舰直冲过来。
朱舰掉头就逃,慌乱中,战舰在沙滩上搁浅,眼看朱元璋就要成为俘虏了,正在这紧急关头,朱将常遇春一箭射中张定边,朱军随之冒死来救,朱元璋这才侥幸脱险。此时天色已黑,双方收兵。
第三天,朱元璋亲自率舰队进攻,由于陈军战舰高大,朱军船小,朱军失利,右翼开始后撤,朱元璋虽连斩十余名队长也不能阻止败退。下午,东北风起,朱军就乘风放火,陈战舰相连行动不便,陷入火阵。
一时,鄱阳湖上烟焰张天,火光烧红了天和水,朱军转败为攻,全线出击,陈军损失惨重。
第四天双方再战,不分胜负。
第五天,陈军击碎朱元璋座舰,朱元璋逃移它舰,陈士气为之一振,但至下午,陈军支持不住,开始败退,退守鄱阳湖西岸的渚溪;朱军则进军湖东岸左蠡,切断陈军退路。
两军在渚溪左蠡相持其间,由于陈军曾围攻南昌两个多月,出师太久,士兵疲惫,军心动摇,朱元璋又不断诱降,陈两员大将投敌。
这样,陈军士气更加低落,至十月初三日,陈军粮草殆尽,率军冒死突围,但左冲右突,均被事先作好准备的朱军击退。
陈无法,率部向湖口方向逃跑,朱军又用火舟火筏攻击,血战一日,陈军仍无法逃脱。
不久,陈友谅被箭射死,庞大的舰队随之覆没,朱元璋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这一仗,有关于朱元璋与陈友谅这两大枭雄的生死存亡,大明史料中有极其详细的记载,又是在石钟山下发生的事情,这中年人用湘音娓娓道来,将这一战唱得是跌宕起伏,高潮迭起,半个时辰下来,众人听得热血为之沸腾。
唱至陈友谅中毒身亡,嘎的一声,胡琴声停住了,众人一时无语。
天色越来越暗,雨却没有一点变小的意思,忽听得马蹄阵阵,停在客栈门口。
掌柜子苦脸皱眉,道,“又来人了,这可如何是好?!”
果然,听得一个年子男子声音道,“掌柜的,准备几间上房,再准备些牛肉几壶老酒。”
掌柜哪里还腾得出地方安置,多说无益,干脆支使伙计去招呼。
伙计不耐烦道,“客满了,换别家,换别家。”
那男子道,“能去别家,谁会来你这个破地方。再说一次,快去准备几间上房。”
伙计道,“你这人怎么讲不清楚了,别说上房,现在,连通铺都没有了。”
那男子叫道,“通铺,堂堂丐帮长老,难道要住你的通铺么?!”
伙计道,“只怕客官没听清楚吧,您还别瞧不上通铺,现在通铺都己住满。”
那男子高声大叫,啪的一声,应该是踢翻了店中的桌椅,口中叱道,“住下的也给赶起来,留出房间来,给我们汤长老歇息!”
熟人大多知道,悦来客栈做为如今大明境内最大的客栈连锁,背景极其强大,开业至今,任何一个分店也不曾把江湖上哪一个门派放在眼中过。
一个小小丐帮就敢在悦来客栈生事么?!
小伙计当即便恼了,冲上去便要与对方动手。
只听得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道,“小哥切勿动气,汤某人替他给您赔个不是,呵呵呵,外面风大雨大,先放我们进来再说吧。”
说着,己向堂上挤了进来。
众人返头望去,只见为首的是一个白白胖胖的中年人,一身古龙兰订制锦袍全部打湿,腰间绣着七个小小的麻袋上还在滴水。
明眼人一望便知,只有丐帮岳州分舵的长老才做如此打扮,为免得惹祸上身,本在说话的住客们都住口不言,呆呆望着这几个人。
小伙计不依不饶,道,“踢坏了店内的桌椅,这笔帐怎么计算?!”
这白胖子正是丐帮长老汤明泊,汤明泊满脸堆笑道,“小哥,你瞧,我们全身都己打湿,麻烦你给安排一下,让大家挪个地方,我们就在这儿烤烤火,有事也要先把衣服烤干了再说。”
是凡丐帮中人,都是认进不认出的角色,汤明泊嘴里讲得客气,却绝口不再提“赔偿”一事。
好在这家悦来客栈的掌柜子没有钱得乐那么爱与人较真,虽然有心拒客,但瞧见这几个花子也被雨浇得可怜,懒得与他们计较,只吩咐小伙计速去端来一盆热水。
那个拉胡琴唱曲的中年人忽然冷笑一声,道,“待遇不错哟,原来是陈理王爷的老部下。”
众人不由得一惊,这人又在挑事?
陈友谅起事之前,己经是丐帮长老之一,伞下的丐帮弟子们一直帮助他攻城掠地,本以为可以分疆裂土。
谁成想,鄱阳湖绝战,陈友谅不幸中箭身亡,他死的时候年仅四十四岁,只剩下一个十二岁的儿子陈理。
陈友谅死后,张定边率众臣拥立陈理为王,然而陈理刚坐上王位一年,朱元璋便率大军攻到城门下。
此时年纪尚小,能力有限的陈理无力反抗,便出城投降。
虽然陈理投降,但是手下还有很多曾经忠于陈友谅的丐帮弟子们扶持着他,丐帮势力历来不小,为了避免一场更大的动乱,朱元璋将陈理留了下来。
朱元璋还给陈理封了王,为:陈王。
洪武五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将陈理与归义侯明升一起迁居高丽,让元朝降臣枢密使延安答理护送他们,并赏赐高丽王罗绮,让其善待他们。
大家心中其实明白,这是要将陈理逐出国外,以防其作乱。
陈理在高丽呆了几年,最终便死在异国他乡。
正因为陈理的这件事情,丐帮与大明朝庭之间,始终留有一个心结。
这个拉胡琴中年人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他要去揭旧伤疤,刺激一个丐帮长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