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族长听说江晨来意,相当客气的接待了他。
“小伙子,我给你说你算来对地方啦!”
“江南江北这块儿,江姓基本上都是从二周山这边出去的,这二周山,可谓咱们老江家的福地……”
“说到这二周山,别看名气不大,其实大有来头。”
“据说跟传说中的不周山,是拜把子兄弟。”
“小伙子,我知道你听了不大相信,但这个,可不是我空口瞎喷,咱老江家的族谱上面记着呢,哈哈哈。”
“还有,说起咱们老江家江姓,那是龙国最古老的几个大姓之一。”
“传说咱们先祖,舜帝时为伯益之三子,受封于江邑,后代都是江姓。”
“……”
老族长一说,一边戴上老花镜,拿出厚厚的一本族谱,和气的问江晨:“小伙子,你爷爷、太爷爷的名字叫啥?我瞅瞅你们是出自哪一支。”
江晨如实相告,为避免出错,并将名字写了下来。
“好名字!”
“我这就找找,小伙子你先等等啊。”
老族长乐呵呵说道,跟着开始查阅族谱,根据江晨说的信息,一页一页的对,从大清朝到民国。
二十分钟过去了。
居然没有……
“小伙子,你确定你太爷爷他们,是从二周山这边过去的?”
“确定。”
“确定的话,那没找到,也情有可原。”
“为什么?”
“因为当时兵荒马乱的,尤其咱们二周山这边闹土匪。”老族长说起来,一阵愤怒,
“那土匪无恶不作,杀人越货,还一把火烧了咱老江家的祠堂。”
“这族谱也是后来重修的。”
“所以,你太爷爷、爷爷那支,没记录在族谱里,正常得很。”
“哦,好吧。”
“……”
江晨不免失望。
兴冲冲费不小的劲儿来这边寻祖,根本没寻成,亏之前还偶尔一想,自己或许,是什么皇亲国戚的后代呢。
不过也无所谓了。
反正一路向北,出来玩的,带媳妇儿孩子出来溜溜也不错。
正要走时,那老族长忽又叫住了他:
“小伙子等等!其实我这儿,还有一个法子,可以让你们顺顺利利,续上咱老江家的族谱。”
“???”
“怎么说?”江晨问。
“法子呢,也很简单。”老族长表情和蔼,笑眯眯的解释道。
“这族谱呢,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每隔个一段时间啊,总得重修一次,重修一次,不少断了的分支就给续上了。”
“而你们呢,只要是二周山这边过去的,那肯定是咱老江家的人。”
“这么一来,你看小伙子,要不你出一点点钱,咱们把老江家的族谱重修一次,怎么样?”
“把族谱重修一次?”
“对啊,当年这二周山的土匪罪大恶极,导致咱们江家人很多分支都断了,如今你们从四海那边找过来,也是好事儿。”
“重修一次,也是应该。”
“至于出的这一点点钱,也不多,就二十万吧。”
“……”
“小伙子我看你衣冠楚楚,一表人才,总不至于这一点点钱都粗不了吧?”
“那个,二十万你出不了,七万八万总可以吧?那要不这样,我做主了,五万块给你专门重修一本族谱……”
“别别小伙子,你别急着走啊。”
“一口价三万块行不行?”
“买卖不成仁义在,不行叔豁出去了,五千块!五千块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