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钱天敦来说,要想让辖区内的石油产业稳步发展,那就必须要有一支专业技术团队常驻在伏波港,指导本地的生产运营。
而这样的专业团队,指望特战师自行培养是不可能的,也不能完全依赖于工业部的调动安排。
最稳妥的方法,当然是与田叶友这样的行业大佬打好关系,然后由田叶友动用他的私人资源,为特战师这边做一些专门的部署。
不过伏波港所在的阿拉伯半岛并非什么宜居之地,钱天敦也没指望那里的环境能让田叶友长驻,但至少也得让他安排一些干练可靠的人留在当地,替特战师盯着这些聚宝盆。
所以为此答应田叶友一些特殊条件,换取对方提供长期的技术支持,这在钱天敦看来这本身也是合作的一部分。
但相较于徒子徒孙这些“外人”,看来田叶友显然更信任血脉相连的后人,打算今后让自家子弟来这边负责相关工作。
钱天敦甚至不问可知,田叶友大概有些看家本领也是秉承着传内不传外的理念,只会悄悄传授给田家子弟,让家族在相关行业内能一直占据龙头地位。
这种做法在穿越众内部本就是常态,就连钱天敦自己也是如此操作,比如这特战师的指挥权,他就是打算今后要交到儿子钱少宝手上,能传一代算一代。
太长远的事谁也说不准,但在自己闭眼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当然是要确认这几十年打下的江山能和血脉一起传承下去,这本也是人之常情。
原本在这趟前往伏波港的行程中,钱天敦还安排了再次造访果阿港,与总督费尔南德斯商议两国在波斯湾地区的利益划分。但半途中接到了高桥南的报告后,钱石二人均认为此时并非与葡萄牙人商议这个话题的合适时机,于是临时取消了这一站的停靠计划。
他们现在无法确认霍尔木兹岛的葡萄牙人搞事,背后是否有来自果阿总督府的指示,那就只能先默认有这样的可能性了。
既然葡萄牙人不老实,那么现阶段的一切高层接触都显得多余,也没有必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外交活动上。待葡萄牙人在波斯湾吃了憋,那时候攻守易势,自会有更多的本钱与对方讨价还价。
七月下旬,由东海舰队担纲主力的特混舰队驶抵了霍尔木兹海峡。
特战师的下属舰队在上一次的中东巡游之后,有一半的船都必须立即进行维修维护。由于海汉在印度洋的船厂设施尚在建设中,直到这次出发时仍有不少船在普吉岛和汉班港排队等着修缮,因而没能赶上这一趟行程。
当然长途跋涉来到的印度洋的出访舰队其实也没好到哪里去,特别是从朝鲜远道而来的几艘船,目前全都趴窝在了普吉岛。
朝鲜人不得不调整了自己的计划,安排了数名军官进驻到东海舰队的船上,以军事观察员的身份完成后续的行程。
安南舰队的行程没那么长,所以船况稍好一些,但也有三分之一的船因为需要修缮,没法参与在阿拉伯海的后半程行动。
至于从国内一直跟过来的众多民间船只,大约有八成以上都已因为各种原因脱离了队伍,停留在星岛至汉班港之间的各处港口。
此时还能跟着大部队来到霍尔木兹海峡的民船,也就只剩下寥寥十来艘了。而这些船清一色全是探险级和探索级的民用型号,没有传统的福船广船能坚持下来,可见造船技术的进步才是实现海权的必要条件之一。
唯一保持比较完整的就只有东海舰队的队伍,抵达伏波港的时候,还剩下了从杭州湾出发时大约八成的阵容。
当然最重要的是旗舰舟山号经受住了长途航行的考验,迄今为止还没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不过在此过程中,舰上的蒸汽动力系统却没怎么用过,因为石迪文担心万一在使用中出现了问题,在印度洋地区根本没法进行大的维修作业,关键时刻派不上用场就糗了,所以整个航程中也只在锡兰岛军演时使用了一次而已。
当然这种谨慎的好处也不止于此,同时也为舟山号等装备了蒸汽动力系统的舰船省去了沿途补给燃煤淡水的麻烦。航速虽说慢了些,但也正好照顾到了随同舰队行动的民船。
尽管提前通知了伏波港这边做了迎接舰队到来的准备工作,但当舟山号出现在海面上时,也还是让驻守港口的将士集体失神了。
在人们的印象中,在各个舰队中担当旗舰的威严级战舰,就已经是一等一的大船了,然而这舟山号的吨位比威严级还大了一倍,所带来的视觉冲击确实相当强劲,也为靠泊作业带来了不小的考验。
好在伏波港周围有多处天然锚地,完全可供舟山号这样的大船停泊。只是这些锚地目前没有修建港口码头,物资和人员都必须得通过小艇转运才行。
即便是见多识广的高桥南,在看到舟山号之后也不免有些惊讶。他虽然听钱天敦提过东海大区已经造出了新一代的大型战舰,但大到这个程度,的确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而他由此所想到的第一个问题,也是与上司钱天敦一模一样,那就是特战师能不能也置办一艘这样的大型战舰,作为特战师下属舰队的镇军重器。
当然对舟山号最感震惊的人,还是要数在伏波港受训和劳作的这些阿拉伯人。
有关海汉国的国力军力有多么强大,听海汉人说得再多,都不如舟山号出现在自己眼前来得更加直观。
毫无疑问,波斯湾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建造出这样的大船,更别说这船上还装备有数门显眼的巨炮。
小阿布都拉望着缓缓驶近海岸的舟山号,眼中满是艳羡。他由此也明白了,为何海汉对扶持希胡部落立国有如此之大的信心。
“厉害吧?回头找机会带你到船上去看看!”
听了高桥南的话,小阿布都拉顿时点头如捣蒜,巴不得能立刻成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