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发难
真真是说什么来什么。
魏姨娘看着徐嬷嬷这副扬眉吐气的模样,恨不得直接上去抡她两耳光,一时心气不顺,连回话都忘记了。
一旁的裴修睿见状,暗骂了一句魏姨娘愚蠢,自己立马迎上前,脸上挂着的是一贯的招牌笑容:“嬷嬷,母亲的身子可是大好了?”
徐嬷嬷睨了一眼说话的裴修睿,心中却是轻哼一声,明明先前还特地派人去看了,这会子却又装作不知道,真以为全府上下就他一个聪明人不成?
不过心中所想是心中所想,面上徐嬷嬷却不得不恭敬的回答:“回禀二公子的话,夫人的身子确实已经大好,这会子在正堂接见各位管事,想着先前几个月大抵都是由魏姨娘掌管,有些事目不太清晰,所以请魏姨娘移驾正堂。”
回答过后,徐嬷嬷再次将目光落在魏姨娘身上轻笑道:“魏姨娘,请吧。”
魏姨娘一听到这番话,心里就是一个咯噔,有些紧张的瞥了一眼裴修睿。
裴修睿眉头微微蹙了蹙,片刻后又松开,回过头与魏姨娘对视了一眼,朝她点点头。
魏姨娘这才有了底气说话:“行吧,既然是夫人有请,那妾身自当走一趟。”
正堂。
数十位管事齐聚一堂,一个个皆战战兢兢的站着,冬日寒风萧瑟的季节里却沁出不少细汗,有些胆小的更是害怕到嘴唇都发白了。
靖康侯夫人端坐在上首,手里端着一杯香茗,不紧不慢的品着,而左右两侧站着的是裴修言和沈宁卿二人,一个淡然处之,一个脸色一言难尽。
这算是个什么事?
沈宁卿可是一万个不想掺和这种贵门的宅斗之中,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溅了一身血。
然而,现在却根本是想走也走不了,无奈之下只得频频给裴修言使眼色。
谁知这家伙就跟眼瞎了似的压根就没给她一个回应。
“裴修言,你给我等着。”
沈宁卿无声的朝着某人“恶狠狠”的威胁。
正当她在心里想着日后该如何好好惩治某人的时候,耳朵一动,恰好听见右侧有脚步声,眉头一挑,看来是唱戏的人来了。
她立马端正了自己的神情,脸上看不出任何的情绪。
魏姨娘一进正堂便瞧见了站在底下的数十位管事,心底隐约涌起一股不安,面上却不露痕迹,一如往常般恭敬的走上前福身行礼。
“妾身见过夫人,不知夫人今日唤妾身前来所为何事?”
魏姨娘一来,靖康侯夫人便将茶杯搁置在一旁,淡淡的睨了她一眼,不着急让她起身,就这样耗着,直到瞧见她的双腿打颤才不紧不慢的开口。
“魏姨娘这是不愿意给本夫人请安吗,连规矩都不记得了?”
魏姨娘垂着脑袋狠狠的啐了一口,抬起头却是一副委屈模样:“夫人明鉴,妾身不敢。”
靖康侯夫人最是讨厌她这副我见犹怜的柔弱样子,好似她欺负了她一般,嫌恶的瞥了一眼,冷声道:“行了,起身吧,不然到时被侯爷瞧见了,当真还以为本夫人欺负了你。”
魏姨娘讪讪的笑着,恭敬的起身。
见众人聚齐,靖康侯夫人便也不再耽搁时间,一抬手,几本账本就落在她的手中,只见她慢条斯理的翻阅着,最后落到某一页,眼神一凛,重重的将账本扔在一个管事面前。
“谢管事,说说吧。”
谢管事紧张到垂下脑袋,颤抖的捡起地上的账目,在看到上面被圈出来的数目,心口一抖,张了张嘴,尴尬道:“回……回夫人的话,近日天气渐寒,好些下人皆着了风寒,小的在问过上头之后才决定往厨房里多进了一些滋补的食材,是以开支交于往常高了一些。”
“谢管事,你在侯府当差少说也有数十年了吧,虽说本夫人一贯不爱管这些琐事但这却不代表本夫人一概不知,往年冬日里开支最多不超两百两,而进却高达五百两,你当本夫人是傻子不成?”
靖康侯夫人的声音是一贯的温柔,可语气却有着前所未有的威严,尤其是当她目光一凛看向谢管事的时候,这人就害怕的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豆大的汗珠就顺着两鬓给流了下来。
“谢管事,好端端的跪着做甚,本夫人要的是一个解释,一个合理的解释。”
砰的一声,靖康侯夫人猛地拍了一下桌面,吓得众人皆是一个激灵。
沈宁卿在一旁看着,好奇的睨了一眼靖康侯夫人,没曾想如此温和柔弱的女子竟也有这样的一面,不禁让她想起了当初被人追杀时,裴修言挺身而出挡在自己跟前的那一幕。
她下意识的往他身上看去却不曾想被人抓了个包,赶紧收回目光,面上却泛起一丝红晕。
裴修言恰好将这一幕落入眼中,嘴角小小的勾起一抹弧度,心情莫名的好上不少。
两人的小举动自是没法逃过靖康侯夫人的火眼金睛,没好气的瞪了一眼自家儿子,示意他收敛点,现在可是立威的时候。
裴修言自知不妥,修长的手指点了点桌面表示自己知道了。
靖康侯夫人这才再次将目光落在谢管事身上:“怎么,本夫人说的话不好使了,还是说谢管事是瞧不上侯府,打算另寻高枝?”
“不敢,小的不敢。”
“既然不敢,那就实话实话。”
谢管事这会子是真害怕了,下意识的就想说实话,可一想到自己家中的妻儿老母还在别人手中攥着又害怕起来,小心翼翼的抬头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魏姨娘。
魏姨娘察觉到这一目光,不由的在心中暗骂了几句,最后却不得不挺身而出,咬牙腮帮子说道:“夫人,对于此事妾身有话要说,还请夫人听一听。”
靖康侯夫人本就在等着魏姨娘跳出来,如今好不容易等到,自然不会放过。
“既然是魏姨娘有话要说,那你便说说看吧。”
魏姨娘微微福了福身站直后才缓缓道:“其实此事是因自入秋后侯爷也不知怎么回事身子总是乏困,后来请了太医说是这些年劳累积累所致,妾身便想着在吃食上给侯爷补补,所以便让厨房采办了不少滋补的东西,这开支自然就大了不少,这事是妾身一人的主意,还请夫人莫要责怪谢管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