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因为前线仍在紧张的应敌备战,所以淮南今次归都报捷也并未大肆声张,仅仅只是派了十几人轻舟归都。

但是都中迎接报捷队伍的场面却是不小,皇太后亲下诏旨示意如今已经该封淮南王的次子司马岳出城迎接。而跟随淮南王一同出城迎接的,不乏公卿重臣,三公以降即便不能亲自到场,也都各派长史属官到场。

除了这些宗王贵戚并台臣官员们,另有大量都内民众出城相迎。当淮南军报捷舟船抵达城外青溪时,人群中已是欢声雷动,汹涌之热情甚至连负责警戒的宿卫都变得紧张无比,舟船靠岸后便先将淮南王并一众公卿台臣送至船上,待到群情稍有平缓,又请报捷队伍中人出面略作回应,围聚在城东青溪两岸的民众们才徐徐散去。

民众虽然散开,但入都到台城这一段路途也难平静。夹道两侧多有民众高颂沈侯之名,也有夸赞淮南军卒英武可观,所以当队伍一路行来,沿途多有鲜花香果投掷于车,以此表达欣喜厚爱之情。

当然若仅仅只是边事获胜,民众们虽有振奋,但不至于如此兴高采烈的反应。可是此次大捷乃是由沈侯主持完成,那意义又有不同。都内民众对驸马沈侯的厚爱,绝非朝夕形成,说是眼看着这个年轻人渐显于时局直至扬威于南北都不为过,这种心理上的认同乃是其他边将都所不具备的。

所以,淮南军的胜利,除了振奋人心,维稳局面以外,更让人有种难以表述的亲切感,与有荣焉。

因而淮南军这十几名报捷军众在前往台城这一路中,很是享受了一番掷果盈车的待遇。这么一路轰闹着抵达台城宣阳门的时候,已经又过去了一个多时辰。

宣阳门这里同样又有许多台城宫寺官长掾属等待已久,其中还有负责传诏的谒者、内侍等。一待报捷队伍抵达,内侍便宣读皇太后诏令,淮南使者不必落驾、可乘车直入台阁。

皇太后对其贤婿厚爱,台臣们已是习以为常,甚至早在两年多前,驸马沈哲子便有剑履上殿、赞拜不名的待遇。如今再爱屋及乌,加殊荣于淮南来报大捷的使者,台臣们已是麻木的懒得再去以礼制驳言。

不过淮南今次来报捷的使者品秩实在寒酸,大凡在职将领除了受伤难行,便是重任在身,也根本不能抽身归都。作为主要使者的田景乃是沈氏家将,淮南军主,在台内记名仅仅只是一六品将军号,换在以往护军府随便一个分曹掾属就能将之打发,如今却与宗王共乘,公卿出迎。

而作为副使的温放之则更不堪,虽是名门出身,但早被归入士籍,不独在台内没有什么记名的职事,在寿春也只是一个跑腿打杂的闲员,因而才被派回。彻头彻尾一个白身,以往是连入台都没有资格的,如今竟也有机会乘车直入台阁。

除此之外,这两个使者也是得到暂赐华虫卿服以入台上殿面禀淮南大捷之军事。

两人少有面对此类情况,从在城外便被一路追捧至此,再获诸项殊荣加身,更是晕乎乎的不知道该要接受还是该要拒绝。他们离镇之前,驸马只是交代了一些需要禀告的军事,也根本没教他们该要如何处理此类情况。如果不是他家老子在人群里阴恻恻望着他,温放之已经要迷迷糊糊接过章服就打算在车上换衣了。

两人嗫嚅片刻,最终还是决定安分一点,不敢过分轻狂放诞,赶紧下车以拒绝殊荣。

“既可戎装破奴,如何不能章服拜君?大功足胜此衣,不必推脱,即刻换装入台,勿令君王久候!”

随着事权越发显重,沈恪也不再是早年台内敬陪末席的一个小透明,此时正立身诸多台臣之前,见到两人不知该要怎样应对,便直接说道。

田景本就是沈氏家将,自然信得过沈恪指点。而温放之也偷眼望向他家老子,待见温峤微微颔首,只是指着车驾摆了摆手,当即便有了然。

于是暂时披上了一身卿服,两人又在台臣们伴随之下,步行跟在车驾后面行入台城。

入台之后,两人随身携带之奏报呈送台辅诸公,而后又回答了一些公卿们的提问,顺便讲解了一下今次所缴获的石虎一整套仪仗的规格。从象征意义而言,石虎这一副仪仗器具,才是今次入都献捷的主要战获,也是稍后面君需要在殿上进献的物品。

又过片刻,再有中使前来宣诏,于是两人便跟在一众两千石台阁大员身后往太极前殿去拜见皇帝。

殿堂上,先由王导上前将淮南捷报呈送皇帝并皇太后,然后两人便再次上前,重复讲述了一下颖口一场战事的经过和结果。由此台内众臣们也都明白了淮南如今的情况,颖口一场大胜虽然斩获俘虏数万奴众,暂时逼退了奴军大部,但真正的危机仍未解除。

首先淮南军所打退的仅仅只是羯胡大军中的一部,其余各方战事仍在进行着,而且就算这一部奴军,也并没有完全被打垮,仍然存在卷土重来的可能。所以眼下的局面,尚不能说就是今次大战的最终结果。因而淮南军仍在厉兵秣马、勤备兵事。

当然临行前驸马所交代最重要一点,为镇中大功将士请赏名爵之事,田景也并未因为紧张而忘记,力陈这不独只是单纯的犒赏有功,更是激励士气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接下来的战事进行有着很大意义,希望台阁能够尽快落实。

讲完了这些,他们作为淮南报捷使者的任务便完成的差不多,先是在殿上领受了一些直接的财货犒赏,谢恩之后便被引下太极殿送往通苑休息。

待到淮南使者离开,殿上众臣们便开始发言,主要的话题自然是该要如何封赏淮南之功。

首先开口的便是皇太后了,她向来因为自家爱婿屡建大功但却名爵仍卑于人下而耿耿于怀。今次淮南再得大胜,又是在各方都不看好的情况之下,欣喜之余更让皇太后有吐气扬眉之感,所以当即便有表态,如果要议封赏,必须要就大封!

听到皇太后的表态,台辅诸公们心情也是复杂。如果他们没有记错的话,沈哲子至今尚未年满二十,未及弱冠之龄便已经是实据封土的二等开国侯,实在是与皇太后那一脸委屈不忿的表情沾不上边。不妨开口问问殿上这些公卿,有多少人愿意将自己那郡公、县公之位去换沈哲子那个实实在在、不打折扣的侯位!

但道理是这个道理,却没有人敢这么直接质疑皇太后,否则那便是送上脸让皇太后去抽打,要反问他们一声多享国犒、中兴以来又立功多少?

看皇太后的意思,摆明了是要大封。一干对吴人尤其是对沈哲子多怀薄怨的台臣自然有些不忿,拒不发声。而沈恪、贺隰等一众沈氏嫡亲盟友们,其实也都担心现在议封不是一个好时机,要知道沈哲子那个乌江封国眼下乃是军需械用所在,直接关乎到淮南的战事,所以就算是要谋取大封,也实在不宜抢在当下,因而也并不热心争取。

皇太后满怀欢欣,结果却被台臣们泼了冷水,乏人回应,心内自然有些不平,甚至在殿上直接指着沈恪指责他没有一个长辈关怀晚辈的态度,倒让沈恪尴尬不已。

最终还是王导出面,说道眼下战事仍未彻底结束,沈维周身为主将,眼下倒也不必多论封赏,若是来日再有大功,还要再作改议,不妨等到战事彻底结束之后,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皇太后所热心之事,被这么和稀泥的搁置下来,当然是有些不满,对于接下来的讨论便也不再上心。

略开沈哲子的封赏,其他类似郭诵等战将的功赏倒也轻松得多。在这方面,沈恪等人便不再留力,挟此大胜之势竭力争取,其他人纵然有些不满,但眼下仍在战时,对于淮南军有功之士的封赏不独只关系到淮南一镇,其余边镇也都在看着,所以也都不敢有什么掣肘非议。

因此,淮南军今次所报之二十余名有功战将,位号各有进益。而其中表现优异者,也都是名爵大赏,郭诵直接攫升为二等县男,曹纳等将也都各有封爵,封侯者便达六人之多。而韩晃、路永因有旧劣虽然不得直接封爵,但也都加太守职,算是彻底与此前的逆迹划清了界限。

因为最热心之事被台臣们联手搁浅,皇太后心存不悦,早早便退殿,诸公们虽然连夜议定封赏,但也还要第二天才能呈送行诏。这一夜讨论到很晚,他们也不知皇太后在退殿后又召丹阳长公主入苑。

到了第二天,皇太后再登殿上,不再执着于沈哲子封赏问题,而是在诸公议定的结果上又加两条,沈充加少保衔,而丹阳长公主加守国之号。

沈充加衔少保,这个非议倒是不大,此人眼下已是扬州刺史、京畿首长,台中却无挂号,而其人三公未满,少保也是一折衷。况且功溢荫封,从来都是以父及子,少有以子及父,沈充享此待遇,以常情度之,大概也不会感到高兴。

至于丹阳公主守国,在皇太后的解释下众人才明白是个什么意思,就是说来日沈哲子的嫡子,可以继承丹阳长公主的食邑封国。

听到这一点,台臣们顿时又炸了锅,封爵之类向来都是父子相继,未有继于母亲者,就算是公主之子也不能例外!更何况,丹阳长公主本身便是大封之号,若真由其子完继,那么来日不就是一个丹阳郡公?而且,就连中兴群臣之首的王导,食邑不过四千多户。而丹阳公主食邑足足两县将近八千户,根本就不是人臣的规格!

所以一时间,群臣俱都发声力辩,希望皇太后不要这么做。然而皇太后态度却很坚决,无论群臣如何申辩,俱都不予回应。至于沈恪,昨天在被皇太后点名批评之后,今日也是痛改前非,坚决拥护皇太后的决定,自然不乏声援。

殿中一时间陷入僵局,包括王导在内,多希望能够将话题引回昨日搁置下来沈哲子的封赏问题。就算是大封,那也脱离不了臣格,跟公主的封邑不是一个等量级的!

皇太后这里态度坚决,而淮南请封需求也是非常迫切,如果拖延下去或就会有不好的变数。眼下两个问题混为一个,需要从速以决。于是在一番穷争之后,众人也只能暂时先认下这个结果。大不了战事结束后,再以舆论掀起新一轮的讨论,抨击这一项决定,绝不能由之落实。

围绕封赏之议,总算有了一个定论。皇太后自是一舒昨日之闷气,其实她本来也不是如此拔异固执的性格,但是明明沈哲子大功确凿,封赏却屡屡被群臣阻挠,让她心里积攒了不小的怨气,因此这个决定也算是稍作回敬,以警告这些台臣不要太肆无忌惮欺凌主权!

至于台臣们心情如何,那也实在难以言述,一腔怒气总要有所倾泻。所以石虎那些仪仗礼器便就遭了殃,被众口一辞决定焚烧于秦淮河大桁之南。而且不乏台辅忿念,不独要烧了逆贼仪驾,来日如果擒获逆贼本人,也要如此处理!一把年纪长在了狗身上,原来只是小儿夸功之本,这就是下场!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干宋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亡命之徒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
UU阅书最新小说:穿越秦末,打造寡妇村特种部队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开局官府发老婆?我卖肾宝赢天下!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穿越古代被士兵抽,我掏出了手枪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逐我北上和亲?我南下擒龙你哭什么天命逍遥王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大周第一纨绔李隆基的纨绔皇孙回到古代积功德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穿越红楼,开启与美人的羁绊我的外卖通万朝寒门人杰特种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我,贾蓉,不做绿帽王穿越大唐重整山河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哎!天道推着你发展幼帝传奇以捕快之名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大航海之重生主宰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大奸臣当道寒光剑气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天命储君扫天下权征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我本农民,谁把我踢出来【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锦书难托:乱世情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