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见不得一群人哭哭啼啼,安排田母进屋照顾田老汉,让几个媳妇儿把厨房收拾干净,又让胡广清带着孩子们把院子清扫干净。
她把田二哥和田小弟叫到跟前,让他们详细说说田家的稻谷染病时的状态是什么样子。
这个时代根本没有农药,庄稼一旦出现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烧毁,彻底阻断病原。可那烧掉的不仅是庄稼,还有一家人的期望。田家若是还有粮食在,也不至于连口热汤都喝不上。
这个问题田二哥最有发言权,大哥忙着照顾爹,小弟又要到城里做工,地里的事没人比他更上心。
刚开始就是几株稻谷染了病,他没当回事,以为拔掉就好了。可拔掉的稻谷四周也开始染病,他才觉得不对劲儿。
后来拔掉的速度没有染病的速度快,整整一亩地全都是染病稻谷。最可怕的是,就连周围邻居家的地里也出现了染病稻谷。
不是他们没想办法,是所有的办法都想到了却什么用也没有。
想到那些烧毁的庄稼,田二哥痛苦地抹泪,那都是全家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大家都等着收成,结果就那么没了。
老太太能感受到他的心情,将心比心,若是胡家的地里出现这种情况,她也想哭。
老太太让他不用愁,在田家地里的粮食收割之前这段时间,田家的粮食胡家供了。胡家连村民都能接济,没道理要让自家亲戚饿死。
田二哥虽然知道家里的日子过不下去,但平白接受胡家好意他的道德观不允许他这样做。田二哥一推再推,田小弟也说不能给胡家添麻烦。
老太太的善心送不出去,这暴脾气哟……
“也不是白给你们,等下来新粮还回来就好了。”老太太知道对待他们这种人一味赠予根本行不通,那就按照他们的做法,借粮,总可以了吧?
田二哥还想说什么,老太太脸色一沉,道:“能借别人的粮食,借不了胡家的粮,你们是在看不起我吗?”
送个粮食也这么费劲,老太太总算知道田家为何日子会过成这样。天灾是有,人祸也不少。
田二哥连忙表示没有看不起的意思,他就是,就是……
还是一旁的田小弟脑子能转过弯来,对啊,借谁的都是解,解胡家的解一解燃眉之急有何不可,他们又不是不还?
在田小弟的支持下,田二哥咬咬牙终于接受了胡家的粮食。
胡老三很快回来了,马车上拉了一堆粮食,还有做好的饭菜。
胡家的喜宴办到一半冒出个田家大哥,听说了田家的事,没人还有胃口吃饭。家里剩了不少菜,姜氏听说了田家的情况,打包一并送来,也省了田家的人麻烦。
喷香的饭菜不需要加热就让饥肠辘辘的田家人垂涎欲滴,胡家喜宴的规格很高,有鱼有肉,老太太特意从县城请来专门做喜宴大厨,油水足,材料好,闻起来就好吃。
饭菜上了桌,刚开始大家还有些拘谨,随着老太太一声令下,铁牛带头吃了起来。孩子们见有人带头,纷纷也跟着狼吞虎咽。大人们刚开始还想制止,等吃了胡家的饭菜便再也停不下嘴。
大家都顾着吃饭,没人再管那些礼仪教条。
去请大夫的田大哥还没回来,屋内的田老汉依旧精神得很。老太太端了点肉糜,问他要不要吃点东西?
田老汉在床上躺了这么多久,老太太怕一下子给他吃多了鱼肉会不克化,一下子这把人给送走。
田老汉点点头,表示自己要吃。
田母激动得抹泪,这还是田老汉第一次主动说自己要吃饭。
田家的日子不好过,有好吃好喝的都尽量紧着田老汉吃。可田老汉也不想吃独食,每每给他做好了饭菜他都说自己吃不下。
吃不下饭,人可不就越来越瘦?
田母从老太太手中端走饭碗,将里面的肉糜一勺一勺喂给田老汉吃。
刚开始田老汉吞咽不便,到后来竟把整碗肉糜都吃了。
这还是一个将死之人吗?
老太太担心他是回光返照,又怕是庸医治病不准,田老汉可能根本没事。
怕胡老汉再要吃的,赶紧说他现在身体弱,最好不要多吃,于身体不好。
田老汉点点头表示同意,田母却有些埋怨。
她看到胡家送来的饭菜有很多,怎么就不能给当家的吃一口?当家的都这样了,谈什么身体,宁可吃撑了,也不能做个饿死鬼。
但田母一向听田老汉的话,见他已经答应,自己纵然心里有想法也不会多说。
田家人吃完饭,田大哥才姗姗来迟。
城里的大夫不好请,又是半夜,没人愿意到乡下看病。若不是他拿出一两银子,这个大夫也请不来。
老大夫见田大哥抬手便是一两银子,还以为是个富户。结果一来就看到田家的茅草屋,什么兴趣都没了。
来都来了,看看就看看吧。
老大夫给田老汉把脉,一会儿摇头一会儿点头,牵扯着田家人的心神,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隔了好半天才叹了口气,告诉众人,胡老汉的身子骨虚得不行,怕是……
一句话没说完,眼前出现一锭银子,顺着银子往上瞧,老太太笑呵呵地问:
“大夫,您就说这病能不能治?”
老大夫对田家的嫌弃溢于言表,还是那句话“有钱能使鬼推磨”,老太太最不缺钱,瞧着老大夫没下死口觉得事情还有转机。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就当日行一善,若能救下田老汉也算一桩幸事。
老大夫看到银子便两眼放光,但还是矜持着没有上手。他的眼底一扫先前的嫌弃,对着老太太十分客气。
却不道胡老汉的病情,而是问老太太与胡老汉是什么关系?得知两家的姻亲,老大夫直言:“这病,于老汉堪称绝症。于您,却不过尔尔。”
这话是怎么说的?
老太太直接把银锭子塞进老大夫手中,废话也别说了,只说要怎么救人。
得了银子的老大夫倒也爽快,那些虚言便不说了,用大白话来说就是田老汉的身体虚,虚得不行。
既然虚,就要补。
而补药中最好的当属人参。这人参的年份还不能太少,最低也得三四十年左右。
而可这样一棵人参,最起码也要上千两银子。
田家的家境摆在这里,就算他告诉田家人,田老汉的病有药可医,田家又如何挣银子?
但老太太就不同了。
哪怕老太太穿着粗布衣裳,老大夫还是一眼就看出这个老太太不一般。废话。哪个普通农家老太太能直接拿出一锭银子啊?
能轻易拿出一锭银子的老太太,肯定也有办法寻到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