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没什么心机的壮汉,吕布还挺喜欢的。
本以为典韦应该是化劲后期的实力,但先前一战,吕布察觉到他可能还不止如此。
武曲星之变,可能也让他获得了不小的好处。
吕布把典韦拉过来,直言问道:“典护卫,你是不是已经化劲大圆满了?”
典韦一摸脑袋,干笑道:“可能是吧,以前也有人问我是什么境界,可我一直都分不清。”
吕布点点头,他可能是天生神力,也没有名师指点,全靠自己误打误撞自学成才。
让典韦附耳过来些,吕布偷偷告诉他:“其实你还能变得更强!”
典韦眼前一亮,问道:“要怎么做?”
于是吕布把一些突破的心得简单说了下,至于能不能突破,就看典韦自己的机缘了。
忍着挖墙脚的冲动,吕布告辞了兖州一众官员。
走了一阵,绕过几棵树木,待兖州军消失在视线里,吕布便提起真元,御风而起。
谁料此时紫府真元的运行却有些不畅,让吕布身躯略摇摆不定,没能飞得稳当。
看来走得还不够远,仍是离大军太近。
军阵之中,血气旺盛,血煞之气让吕布体内的紫府真元变得晦涩不通,饶是吕布已入金丹之境,也难以操控自如。
这还亏得吕布修行重在武道,若换做寻常修道之士,只怕更是不堪。
没飞多远,吕布突然想起一事,赶紧又原路返回,去找曹操。
曹操此人雄才大略,文武兼备,然而在后世中,他有个最大的污点,一辈子都无法洗清。
那便是……
屠城。
凭印象,吕布记得曹操是为报父仇,所以屠徐州。
但无论如何,屠城这种事情,吕布都是不会允许他做的。
当吕布逐步掌权以来,他一直在为两件事努力。
一是为华夏一统,二是为阻止五胡乱华这种惨剧发生。
无论是出于对人口的需要,还是出于感情,吕布都不可能再让屠城这种事情发生。
吕布匆匆回去,找到曹操,他正独自坐于营帐中,左右无人。
曹操疑惑问道:“吕将军,您怎么又回来了?”
“孟德兄,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会占卜!”
老套路了,吕布说谎都不打草稿,张嘴就来。“我刚卜算了下,令尊不日就会有血光之灾!”
“啊?”曹操大吃一惊,确认道:“您说的是真的吗?”
“千真万确!”吕布信誓旦旦道。
“那我应该怎么做?”曹操问。
吕布想了想,说道:“你得找个安全的地方,好生安置他老人家,反正绝对不能往东,别去徐州!”
曹操还没能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他有些将信将疑,但此时也不敢反驳吕布的话。
吕布建议道:“你要是没合适的地方,可以把他送去洛阳,那里肯定安全。”
曹操愣了愣,突然不说话了。
吕布一看曹操的表情有些怪异,才后知后觉醒悟过来。
“你别会错意了,我不需要拿令尊当人质,纯粹是为了帮你,你也可以把令尊接来东郡,在兖州应该也是安全的。”吕布也不兜圈子,直截了当说道。
曹操脸色这才恢复如常,朝吕布拱手道:“曹某谢过吕将军。”
吕布摆摆手,道:“大家都是为了大汉嘛,没什么事,我就走了。”
说完,吕布告辞而去。
等等,好像哪里不对……
刚没走一会,吕布隐隐又觉得好像哪里有问题。
吕布并不确定曹操的父亲曹嵩死亡的具体时间。
曹操屠徐州共有三次。
曹嵩究竟是死于曹操第一次屠徐州之前,还是之后呢?
如果是在那之后,那么他为父报仇则是第二次屠徐州的事了。
假如是这样,那么曹操第一次屠徐州又是什么原因呢?
是因为跟徐州刺史陶谦互相抢地盘,打下徐州的地盘之后,没粮食养活那么多人?
养不起,又不愿意放虎归山,让他们继续为陶谦所用,或者沦为流寇,所以痛下杀手?
又或者仅仅是为了泄愤,或者威慑?
吕布又返回去找曹操。
曹操再一次看到吕布,自己都有些忍俊不禁了,上前询问道:“吕将军,您这究竟是……?”
吕布却有些不怀好意地盯着曹操看,把曹操看得心里有些发毛。
“吕将军,有何事还请明言,曹某必然竭尽全力!”曹操低下头,拱手道。
“倒也没什么重要的事,就是想跟你说个事。”吕布拍了拍曹操肩膀,说道:“我吕奉先这辈子最痛恨屠城这种事了!”
曹操疑惑地抬头看了吕布一眼,不清楚吕布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屠城这种事,他也没干过呀。
吕布突然笑了笑,道:“没什么,孟德兄无需介怀,记得我说过这么一句话就好。”
曹操虽然不明所以,但仍是恭敬回答道:“下官谨记。”
吕布最终给曹操留下一句“初心不改,方得始终”,随后飘然离去。
这样应该能避免屠城的惨剧了吧?
吕布总算安下心来,随后赶紧前去追赶秀娘一行人。
再后来,青州黄巾军又进攻兖州,曹操再次领兵反击,追击至济北,降服青州黄巾军百万之众,实力大增。他“效仿”吕布当初在并州推行的屯田制,又从中挑选出精锐士卒,号称“青州兵”,至此,曹操才真正有了霸业的资本。
与此同时,幽州刺史公孙瓒在上次界桥之战落败于冀州牧袁绍之后,积蓄力量,又卷土重来,再次集结兵力进攻袁绍。
于龙凑,两军再次交锋,公孙瓒再次落败。
龙凑之战战败后,公孙瓒退回幽州,再也无力进攻冀州。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而此时,吕布仍在沿途驿站寻找秀娘等人的踪迹,一直往东而去,等追到的时候,已经是在与兖州交界的徐州琅琊国境内了。
(琅琊国,郡国)
正如此时的荆州不同于后世的荆州市,此时的徐州也不同于后世的徐州市,此时的徐州范围大得多,大致是后世的山东南部以及江苏的长江以北的区域。
东汉实行郡县制,实际上各地的郡都是由朝廷直接管辖,只不过为了方便监察,划分了“州”的区域,这是监察区域。
而在“废史立牧”之后,州牧的权利大增,此时“州”在实际上确实就更近似于后世“省”的概念。
徐州琅琊,即后世的山东临沂。
“琅琊呀……”
吕布悠然想起一个好心的道士。
与于吉一别,该有三年未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