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中,梵音阵阵。
吕布跟着秀娘来上香,只是他却志不在此,不过是秀娘想来,他便陪着罢了。
“小月丫,你想不想当皇后?”
月丫不耐烦地推开吕布,怒瞪着他,问道:“你们是不是想撇下我,跟秀娘姐姐两人双宿双飞?哼,没门,你们去哪,我就跟到哪。”
“我不是那个意思,你就从字面上理解就行。”吕布跟着月丫后面,不厌其烦追问道:“你想不想当皇后?我看小皇帝年纪跟你差不太多,要不要考虑看看?”
“这一路上你都问多少回了!”月丫根本不想搭理吕布,“这是我想不想当的问题吗?皇后欸!那可是皇后欸!我一介民女,才不当那什么皇后呢。”
“吕大哥只关心你想不想,只要你想,吕大哥就能让你当。”吕布拍了拍胸膛,信心十足。“其他的你不用担心,有吕大哥在,没有人能欺负你。”
见月丫始终没听进去自己的话,吕布只好在一旁百无聊赖地等着秀娘上完香。
这时,隐蔽的角落里,智真和尚朝吕布招了招手。
吕布赶紧迎了上去。
“智奘师弟,师父想见你。”智真和尚双手合十道。
吕布嘴角一抽,忍住没跟智真和尚讨论称呼的问题,直接让他带路,进了“芥子须弥”之境。
“见过慧觉大师。”吕布双手合十,恭敬行礼道。
“吕施主,别来无恙。”慧觉大师本闭着眼,似乎是因为吕布,才缓缓睁开了眼睛。
“不知大师找晚辈何事?”吕布问道,随后忽然想起上回见面,白马寺正跟大法王寺举行论禅论武的盛会,当时自己还想帮他们解决人丁稀少的问题的。
“大师,关于白马寺人手短缺一事,晚辈有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吕布道。
慧觉大师闻言,有些诧异,微笑问道:“有劳吕施主费心了,不知吕施主有何高见?”
“很简单,只要你们收俗家弟子就行。”吕布解释道:“只需要皇帝下旨,以帝王之令,让白马寺招收俗家弟子习武,况且如今正处乱世,也可为国为民出力。”
最初的少林俗家弟子,还是后世唐初才有的。
相传早年少林寺十三棍僧曾帮助过李世民,李世民称帝以后,下旨让少林寺招收僧兵,为国家培养将士,此后才有了俗家弟子。
“至于皇帝下旨一事,晚辈自会解决。”吕布大包大揽道。
慧觉大师恍然道:“如此,便谢过吕施主。不过,老衲还另有一事相求。”
“别说什么求不求的,大师但说无妨,晚辈能做到的肯定会做。”
慧觉大师面露愁容,悠悠道:“近来老衲听闻不少香客的祈愿,知晓三辅之地粮价涨幅十分骇人,百姓已经吃不起饭了。寺内也已大开粮仓,为贫民熬粥布施,只是白马寺毕竟财力有限,如此下去,只怕维持不了多少时日,此事还需要吕施主向朝廷反映情况,寻求解决之法。”
吕布这才后知后觉想起,已经有挺长时间没有下雨了,这对百姓简直是难以抵挡的天灾。
“多谢大师告知,晚辈这就去想办法解决。”随后吕布匆匆告辞而去。
吕布唤来躲在暗处的亲卫,让他去打听情况,没多久,传回来的消息让吕布越听越是心头沉重。
三辅之地就是京兆、左冯翊、右扶风这三个司隶直辖的京畿之地,此时谷价飙涨,谷一斛五十万钱,豆麦一斛二十万钱,昂贵如此,平民百姓怎么可能吃得起饭?
一斛(音同胡,容量单位)就是一石,也就是十斗(南宋以后,一斛等于五斗),大致就是后世的一百升。
三辅闹饥荒,传闻已经出现了饿死人,以及人吃人的惨事。
吕布内疚不已,自己确实是太过失察,太没关注百姓的状况了。
匆匆进宫面圣,将此事告知献帝。?
献帝大为震惊,赶紧让侍御史侯汶开仓赈灾,给饥民熬粥分发。
经过数日,仍是不断有饿死人的消息传来,献帝震怒,怀疑有人中饱私囊,于是亲自前去检查。
献帝命人取出米、豆各五升,在自己面前熬粥,最终煮出了两大盆。献帝质问道:“五升米豆就能煮出两盆粥,先前发出那么多粮食,为什么如今百姓依旧没能吃饱?朕怜悯百姓,为什么却有官员不体恤他们?”
随后将侯汶杖责五十,以儆效尤。
此后百姓才终于得以领到足额的赈灾米粥,渡过难关。
吕布拉来大司农,询问之前他带回的农作物的情况,尤其是红薯。
大司农回禀,言道红薯已经生长出一些,但要大面积繁殖,仍需时间。
红薯在大部分地区都能做到一年两熟,繁殖起来也相当方便,无论是插枝,还是将根茎分株,甚至是直接把薯块切成片也能生根发芽。
吕布已经等不及了,直接把所有繁殖方法一齐用上,现有的枝条、根茎全都拿来繁殖,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繁育出最多的植株出来,发往全国各地。
而此时的青、徐两州,虽然因为从士族手上收来大量的耕地,也有大量的流民愿意在此安家落户,租地耕种,但北边的袁绍、南边的袁术,他们两兄弟却早已蠢蠢欲动,百姓心中难以安定。
他们以青、徐两州,士族被强制交出耕地的现状,散播吕布即将对全大汉全境下手的谣言,一时全国各地士族人心惶惶。
吕布收到密探消息,袁绍正集结兵力,剑指青州,而袁术也同样准备发兵徐州,吕布不由得暗自苦恼。
打仗可是件费钱粮的事,现在这缺粮的节骨眼,这两兄弟还来添乱。
看我不把你们哥俩给好好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