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发上一直没有出声的张涛、吴胜利跟马帅,看着对面三人这么快就达成了协议,他们都有点发未缓过神来,呆了。
20万块钱啊!
这在1981年是一个天文数字,就是农机厂这两个月赚了很多钱,一次性都没有收过20万。
叶回舟见谈好的价格就说道:“王厂长我要看一下dc400,能否成全?”
“这,光刻机不在厂子里面,我新搞了一个地方,在深南路上步工业区,要不等会儿吃了中午饭,一起去我新的工厂。”
“好吧!”叶回舟点头答应着。
吃完中午饭,王宏源找了一台白色的丰田海狮面包车,车头的设计方方正正,这也是面包车经典的设计。
从而保证后车厢宽敞,驾驶位风挡玻璃面积高大,前方视线非常好。
王宏源亲自驾驶的面包车开上了新修的大道一路向西北走,打算要进入市区。
一路上都是荒凉,开到了解放路西段到深南大道东段,这时慢慢的开始有了人,到处都是施工的场地。
面包车突然停了下来,面包车前有牛群通过,叶回舟觉得很新奇,同后世三哥的城市差不多,汽车、单车、牛群混杂通行。
看到此情此景,谁能想得到,鹏城日后成为世界闻名的大都市,大陆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呢!
面包车总算开上了深南大道,这时路况好多了,去年深南大道两旁,鹏城市,城市建设规划委员会成立,规划了上步工业区和八卦岭工业区。
华强集团就在上步工业区内,当时,企业旁的路以企业名命名,华强路因此得名。
华强路又与深南路交叉,并以深南路为南北分界线,深南路以北被称为“华强北”。
谁也没想到,这一小段路在许多年后会成为“大陆电子第一街”。
叶回舟在前世的时候经常去华强北淘货,所以他觉得电子产业与华强北相遇,得益于抓住了产业转移的机遇。
王宏源的电子厂研发部就在上步工业区内,同华强集团一墙之隔。
至于机遇就是现在,亚洲“四小龙”逐渐开始与欧、美、日等领先经济体一起,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高消耗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作为改革开放前鹏城拥有毗邻港岛、土地资源丰富和人工成本低等优势,迅速进入“三来一补”的加工制造快车道。
而电子产业就是来料加工的主导产业,来自内地和港岛的电子产业资源不断地向深南路和华强北交会处聚集。
工业区一跃升级为电子元器件的批发中心、集散中心。
叶回舟坐在后排,看着光秃秃的大道灰尘满地,周边是正在开发的土地。
他坐到车上看到一栋地标性建筑物,高高耸立在马路对面。
华强北的第一个标志性建筑,鹏城电子大厦破土动工,过年到现在,三个月时间都快封顶了。
这栋20层的建筑,作为特区制高点、第一栋以城市支柱产业命名的建筑。
叶回舟知道围绕鹏城电子大厦,华强北电子商圈逐渐兴起,成为大陆电子市场的“风向标”。
面包车经过工业园华强公司大门,叶回舟看着一排排厂房和4层的宿舍楼,估计华强公司的女工们正在组装三洋702k双卡收录机吧!
坐在他身边的聂同学突然对王厂长问道:“港岛新界宏源收音机厂,是王厂长你的吧?”
王厂长,一边开车一边小心翼翼地答道:“聂女士,你还记得宏源收音机厂啊!
那是鄙人在香港开的第1家工厂,聂老聂女士前年还去参观过,可能我是大众脸,聂女士不记得我了,哈哈。”
“我就说你脸熟的,原来你是宏源收音机厂的老板,对了,你怎么不生产收音机的,要来内地开电子加工厂!”
“哎!说来话长,在港岛做收音机内卷的厉害啊!”
确实,70年代末,80年代初,港岛做半导体内卷的非常厉害,聂同学表哥的父亲就是在港岛做半导体相当厉害的人物。
这哥们很努力,60年代成立了寰宇公司,70年代末要退休的时候,他飞了美国和欧洲超过30几次,购买半导体机器,然后制作半导体零件。
除了晶体管收音机,还提供盒式磁带录音机、Fm多路立体声音响设备。
也提供多晶硅调谐电容器、射频变压器、振荡器线圈、电解电容器、输入和输出电源变压器以及铁氧体棒等电子零部件。
七八十年代,港岛成为了半导体收音机甚至电子业制造的中心。
70年代港岛有230间半导体工厂,再暴增到去年的1316间。
而受雇人数也由1960年183人到1970年的3.8万人,再增加到去年的9.3万人。
出口值达到134.17亿港元。
此时已经占到港岛出口总值的12.2%,成为港岛第二大行业。
今年港岛生产的半导体收音机的出口量超过美国和西德,居世界首位。
陈家父子把控了半导体零件了,使得港岛做收音机的厂家,有了充足的零件供应。
每月生产150,0000多台收音机,远销全世界。
其中就有宏源收音机厂。
但是港岛地方狭小,人力工资逐年升高,有精明的商人就盯上了刚刚改革开放的内地,尤其是鹏城。
最近大半年,鹏城大搞基建,港商嗅到了气味,于是像王厂长这种在内地逃过去的人,胆子特别大,是最早进入内地的“外商”。
他们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所以说,鹏城要给王厂长这种人颁发一个奖状。
1980年,第一个外商投资企业新华电子厂,在华强北投产,聂同学的表哥陈刚家族,还有股份。
所以华强公司这种在港岛组装成套件,在Ad装上壳就销售的模式。
让他们第一年就凭借进口25万台收录机元器件的批文赚得盆满钵满。
不久,爱华、华强、康乐、宝华等一大批电子企业也陆续建成投产,产品都以收录机为主。
而王厂长就觉得组装收录机赚的是辛苦钱,还不如学陈老的寰宇公司专门做半导体零件。
这是上游跟下游的关系,前期苦是苦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