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快制土坯砖的速度,制砖的汉子们让着会木工的人制作的是四个一体的砖模。
也就是说,一次可以做四块土砖。
然后加水和干野草到挖好的泥土里进行搅拌,再浇筑到砖模中。
然后做成几十厘米厚的砖块。
本来建土砖最好是加稻草,只是这西北边境,在这个时代并没有种水稻的条件。
所以这边的百姓们建土坯房,都是用的粟米秆和干野草。
他们如今连粟米杆都没有,就直接用晒干的野草。
在防风隔热方面丝毫不逊色于红砖、空心砖
为了砖块更加牢固,他们再用推板在砖块上按压涂平。
砖块成型后,就开始脱模和晾晒。
晾晒的过程中,要多面翻晒,大概一天晒一面,2-3天后砖块就可以用来盖房使用了。
经过五天的时间,家家户户所需要的土坯砖做好了。
材料都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用石头打地基,把晒好的土坯砖用和成泥的黏土当粘合剂,一层黏土泥巴,一层土坯砖。
这个过程就快的多。
所有年轻的汉子们分成十人一组,不到十天的时间,六十八户人家的房子,地基和墙都建好了。
就只需要上房梁,以及给房顶铺上厚厚的茅草。
除了建房的汉子们,其他人则都忙着去更远一些的北荒山采野菜。
半大的男孩子们也会挖一些陷阱,隔三差五也能猎到野兔、野鸡之类的猎物。、
这年头,就连早已经在本地落地生根的村民们,也是食不果腹。
就拿北军村的村民们,也是做完了农活,剩余时间不管男女老少,但凡走的动的,都拎着篮子四处挖野菜、逮老鼠。
虽然春天野菜多,但是也禁不住他们这一大群把野菜当饭吃的人。
所以二十多天的时间,附近的野菜也早被他们采光了。
好在这北荒镇边缘还有一座不小的山脉——北荒山,一些年轻的妇人和半大的男孩子们每天一大早赶去北荒山,到了天快黑时回来,每天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收获。
大家都全力以赴,这六十八户人家虽然不说顿顿吃饱,但也能勉强活下去。
这期间,去北荒山采药的何大夫祖孙,也抽空去了几次北军村,免费给北军村村里那些被陈年旧疾折磨的人们复诊施针施药。
这些人当中,也包括北军的余村长。
所以在慕玖他们上房梁、铺屋顶时,北军村的余村长亲自带了几十的队伍,来给他们帮忙。
他们抬房梁的抬房梁,割茅草的割茅草,态度积极热情,没有一个人偷懒。
关键到了饭点,他们就主动跟着余村长回北军村,谁都不肯留下来吃饭。
就这样在北军村余村长和村民的帮助下,不到两天的时间,他们用了二十七天的时间,将六十八栋土坯房给建成功了。
“奥奥,我们终于有房子住喽!”
看着自家的新房子,不仅大人开心的不得了,就连幼童们,也都围着自家的新房子激动的又跑又叫。
风餐露宿了快三个月的时间,他们太渴望拥有一栋能为他们遮风挡雨的房子了。
如今这个愿望总算是达成了。
房屋建成的当天,慕老爷子和洪秀才、何大夫商议了之后,当场宣布,搬进了新家后,大家就像未流放前那样,重新开始各过各的日子了。
“这以后就是咱们的家啦!”
慕家的房子建在距离河边最近的第一排入村口的位置。
紧挨着慕家的是胡家两兄弟的房子。
虽然两家现在是分开住,但在建院子时,胡大强和胡大猛主动提议两家用一堵院墙,院墙中间的位置还开了一道门,方便两家进出。
胡大强、胡大猛的隔壁是洪秀才家,洪秀才的隔壁是何大夫祖孙的房子。
“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了!”
一家人扛着行李走进了院门,拉着双胞胎孙子的王氏眼睛都红了。
这一路奔波了快三个月,从流放开始的第一天起,她做梦也没想到这一大家子能如此顺利的在这西北边疆落户。
虽然这低矮的土坯砖房子远远不及他们上京城那高大明亮的砖瓦房。
但就算如此,他们一家人都平安,没有被强制分开去做苦力,她也满足了。
三间正房,中间的那间作为会客吃饭的厅堂。
慕老爷子和王氏住进了正屋东边的那间房。
慕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媳带着两个双胞胎住东厢房的第一间屋子,小儿子与小儿媳住西厢房的第一间屋子。
正屋西边的那间房慕老爷子索性让小闺女慕元香和大孙女儿一起住。
“阿奶,等咱们稳定下来后,您老要替小姑相看亲事了,到时候我还跟小姑一起住就不合适了,反正家里有多余的房间,我就挨着我娘住东厢房的第二间屋子好了!”
喜欢自由的慕玖不好跟阿爷提小姑的亲事,她走到阿奶身边,拉着她的手,悄悄对她说了一番话,顺利的让她单独的住了一间屋子。
慕玖带着东西下了三级阶梯进了自己的房间,房间低矮,面积也不大,里面暂时也还没有任何家具,但慕玖还是忍不住一脸的开心,
她将自己的行李放在地面,然后将自己的行李铺盖取出来铺在了地上。
“先凑合住两天吧!”
等到时候她将打炕的想法提出来,沿着墙边打个炕,天气暖和时当普通床睡,
等天气冷时烧炕,外面冰天雪地,她躺在热乎乎的炕上,那日子,想想就觉得美。
虽然没有家具,但是灶房里的土灶却是提前打好了的。
“西北不做灶,东南莫放水!”
根据农村建房的要求,家里的灶房是单独建在院子的东南角。
“阿奶,这住进新房的第一顿饭,咱们必须吃丰盛一些来庆祝一下!”
已经到了傍晚了,大家把自己铺盖铺在各自房间的地面上后,就都涌进了灶房。
慕老爷子亲自动手,将两口铁锅架在了土灶上。
慕冲将扁担放在了肩头,扁担两头挂着木桶,他去河边挑水。
许柔带着两个双胞胎去院子里,将提前码在院墙边上的枯柴抱了一些进灶房,她还是负责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