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的这个古床便是一进式,能拆开并组装好与两进式和三进式大体相当,无非就是在外面多加几个进而已。
男婴一件接着一件,全部卸了下来,英子自从借来之后,只知道这个床雕刻的十分精美格心做的十分考究,便没有再仔细去观察。当然男婴一件一件卸下来的时候,英子无意当中拿起来一片格心,只见这个格心上面雕刻着各种人物景致。
英子只是看一眼,便仔细的研究起来。
移动城本没有木质结构的建筑,所有的木质结构的,无论是家具用品,还是房屋建筑,亭台楼阁等等一系列全部是仿照大陆上所有的现实物件,因此大陆上的文化,不免原搬照抄。
尽管很多经典故事,移动城子民并不晓得,但是对于英子土生土长在大陆这么多年一见便知。
英子看着看着便觉得这些故事应该讲给男婴听,让男婴在玩的同时了解这些格心上边有这么多经典故事,也让他能体会到人间趣事。
男婴没有注意英子在观看格心上边的图案,只是一味的将所有的零部件拆呀拆,最终拆的全部是零件。
这是英子并将其中的一个格心拿到男婴面前:“宝贝,你看这片,有人物、鱼虫、花鸟、还有景致。”
男婴这才放下手中的东西,将英子递过来的格心举在半空中观看,然后轻轻的用手抚摸着凹凸的刻图。
“咦,真好玩,这是什么东西?为什么有凸凹感?”
“这上边雕刻的是大陆上的古人趣事,还有一些是名人故事。”说着英子便拿起一片格心。
“就比如这一个吧,这是画的刘禹锡的陋室,在中国古代大陆上,曾经有一位文人,隐居深山居住在陋室当中,他写一篇《陋室铭》文明古今,至今仍被人传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句最能体现刘禹锡的文章主旨,和他个人的恬静闲适的生活。”
英子便把整首诗背诵了下来。男婴好似又找到了什么?一下子提起精神,于是便问道:
“这是一个什么地方?”小手便指着格心当中的雕刻的图案。
“这个就是我刚才所说那首诗的意境描写,你看这边有一个简陋的茅草屋旁边有一片菜地,茅草屋旁边有人在抚琴,旁边还种着很多漂亮的菊花,虽然木头雕刻见不到颜色,但是形态各异,也能想象出多姿多彩菊花的样子。”
男婴最喜欢听故事,听英子这样一讲,不仅又刨根问底了,问了一大堆,关于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
英子无一不细心,讲来给男婴听。
男婴连连点头,虽然他没在这种陋室当中居住过,但是他看着这幅图,似乎能感受到在大陆上曾经的古人有如此的心态和如此安逸的情怀。
男婴听过之后,觉得还是不过瘾,一是按照英子的路子,把所有的格心均拿来一一的摩挲对比询问。
“英子阿姨,这个是什么?上面怎么有一头大象?还有一小孩像,大象怎么会在船里?”
“小家伙有没有看到过大象啊?”
男婴摇摇头,他除了在动物园当中,看过一些虚拟的动物以外,再没有亲身感历过大象,更没有触摸大象的感觉。
他手上摸着这个大象图凸凹有致,能感受到大象圆润的身体以及大象耳朵的轮廓和鼻子的轮廓。
“哦,大象长的是这个样子吗?圆圆的身子,棱角分明的耳朵,长长的带有斑纹的鼻子。”
男婴所说的斑纹是指象鼻子上翘起的褶皱部分,用手触摸起来就如斑纹。
英子笑一笑,心想,看来男婴对于大陆上的故事一窍不通,竟然把这么经典的故事只认成一只大象。英子觉得有必要详细的叙述这个。
“傻冒,你忘了?这是英子阿姨曾经跟你讲过曹冲称象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英子在男婴小的时候,为了哄他睡觉而给他讲的,英子心想男婴到底记没记住?
只见男婴的反应是摇头晃脑。
“哦,你竟然不记得小的时候,英子阿姨可是给你讲过的哦!”
英子当时给男婴讲的时候,那个时候还并没有上基础培训学校,是在英子出去探险的前夕,现在已经几个月没有见男婴,也长高了很多,显然调皮捣蛋的事情,男婴均不记得了。
小孩子在三岁之前的记忆一般都不会有,在三岁之后也偶尔有几个特别让他刻骨铭心的才可以记得住,比如有标志性的大英雄,男孩子比较喜欢具有速度,力量的东西,女孩子就比较容易记住美丽、温柔,可爱的东西。
英子在心里想小孩的教育还是真的要耳提面命。当时她记得给男婴讲的是那么深刻,男婴喜欢听的不得了,以为会刻骨铭心记在他的心里,没想到今天一问男婴竟然忘的干干净净。
英子最终无奈,于是慢慢的讲解。
“这个是曹冲称象。在中国古代,有一位叫曹操的,有一个儿子,从小就很聪明。有一次,孙权送给他一头大象,很多人都在想,这头大象到底有多重,可是总不能把大象杀了,来一块肉一块肉的称吧!于是,曹冲就想出来将大象赶到一艘小船上,然后在船舷上刻出一个记号,再把大象赶下来,再上边再搬上一些石头,大船下降到刚才做记号的地方,便称石头,就可算出石头的重量,即知大象的总重量的故事。”
此时男婴突然想起来了:“哦,我知道了,那是浮力……”
对的,当时英子是跟他浮力的故事,然后引申出来的这个曹冲称象,看来男婴当时已经有了记忆,只不过长期没有提及,便将此事忘掉,经过英子这样一提醒,他立马又回想起来,于是兴奋的不停的叫着。
男婴于是又拿出一副格心,过格心中画满莲花,池塘边站着一位轻捋胡须的老者,似乎在吟诵着什么的画面。
“英子阿姨,这是什么?”
英子当然看出这是周敦颐爱莲说的一篇图解,于是语重心长的和他说:“这是中国古代大陆上有一位学者叫周敦颐的,他写的一篇《爱莲说》,传诵至今,其中有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便是出自这一篇古文。”
男婴听了点点头,于是又拿起另一片格心。只见上面画的是一群白鹅,高昂着头,朝向一位文人。而文人高举着毛笔正在书案侧笔疾书。
“英子阿姨,这一篇写的是什么故事呢?”
“这是写王羲之爱鹅的故事。传说一位住持法师非常喜欢王羲之的书法,但王羲之最喜欢白鹅,平白无故,王羲之也不是随便就给别人提笔写字的,他知道这里有一群白鹅的时候,就不自觉的过来观看,住持以答应把这群白鹅赠送给他,条件之一就是让他写一副字,赠给这位主持,结果王羲之为了这群白俄,不惜自己的墨宝的故事。”
“王羲之是什么人物?为什么他的字这么受欢迎?”
“王羲之在中国古代成为书法家,当时人们以拥有一副王羲之的字而倍感自豪所以他的墨宝极其珍贵。”
“哦,原来如此——”男婴若有所思点头。
男婴又拿出最后一幅格心。
“这个我认识,这是梅花,这是仙鹤……”
男婴又仔细看了看:“咦?这里还有一位文人,这讲的又是什么故事呢?”
男婴显然现在已经知道每一幅画格心中都是有一个绝美的故事,于是自己便询问起来,这是什么故事?
“这是林逋的梅妻鹤子的故事,他终身未娶,仅以种植梅花和养仙鹤为自己的生活,自己也声称以梅花作为自己的妻子,以仙鹤作为自己的儿子,来远离世俗,过着隐秘而惬意的生活。”
“哦,为什么古代高雅的人士基本上都是过着隐居的生活呢?”
英子被这样一问,一下就问住了,自己也没有想过为什么古代那么多名人雅士全部都是过着隐居的生活?难道只有隐居才能写出这么好的诗句?才有这么高尚的节操?
英子于是摇摇头头:“我也不知道,阿姨也不是做学术的,他们也许跳出这个圈子才能认识到很多最高的境界。就像古人曾经说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远离了官场修身养性,将一切放下的时候,他们才能看清一切,对所有的事物才能释然。”
听了之后男婴开始点点头,后来又摇摇头。
英子看到便对男婴喃喃的说:“你现在还小,等长大了,自然就会知道了,我现在说这么深奥的,你也是听不懂的。”
男婴并没有继续问下去,而是渴望而又失望的看着英子,英子用手勾了一下男婴的鼻子。
“好了,咱们不想这个了,哎,英子阿姨给你讲讲这格心上边花纹的名字吧!”
男婴这才转而把目光投向这些格心当中,从中随便抽出一个便问:“这些纹路,难道也有名字吗?它们除了这样还有别的样子吗?”
英子笑了笑:“当然了,除了这个样子,还有别的样子,不信你把你那个亭台楼阁拿过来,咱们看一下门上面的格子和这个是不是一样呢?”
男婴毕竟还是个孩子,对所有事物观察并没有那么仔细,不过在他这个年龄来说已经算是比较细致的了,通过英子的不断的引导,它会逐渐把这些细节捡起来,从而做到细致入微的观察。
男婴颠儿颠儿的跑去把被自己藏起来的亭台楼阁拿了出来,用双手环抱在胸前,拿到英子面前,英子把这些门扇拆开来摊成一排,摆在面前和从床上拆下来的格心进行对比,一目了然。
“男婴,你看,是不是一样呢?”
“咦?真的是不一样哎,这个格心为什么是梅花型的,而那个格心确是像三角形的?”
“格心呢,也分冰裂纹,柿蒂纹,风车文,还有一根藤等等几何图案呢!”
英子说到这里,便拿来那个隔扇指着格心上的几何图案讲到:“这就是冰裂纹,你看他无规则的三角形是不是像冰裂开的一样?”
男婴拿起来看了看“嗯,是的。”
英子于是拿起来床围上的格心,然后说:“像这一种呢,是属于杮蒂文,你看她的花瓣,是不是像柿蒂呢?”
“是的,真漂亮,这种杮蒂纹真是好看。”
“对啊,他美丽的图案,正适合做床围上的格心,想象一下住在里面的主人能感觉到一种温暖。”
说着英子为了教育男婴,趁热打铁,于是把星光纹,风车纹和一根藤的均用《移动城法典》搜索出来,通通的显示给男婴。
男婴像是发现了珍宝似的瞪大了眼睛,“哇,还有这么多?真漂亮。”
“你看古人情调多高?连一个格心都有这么多种图案,所以他们的生活可见是多么富有情趣的。”
“嗯,真好,我什么时候能去看看呢?”
男婴不知不觉又想到自己什么时候能到实地去看一下,真正的在这种建筑去体验一下。使得在手上的玩具能变成真实的城堡。
英子又摸摸男人的头:“好啦,我们先不要做那么长远的梦。先把手头的事情做完来,咱把这个拼起来。”
英子于是开始提醒男婴要拼古床。
英子把男婴刚刚拿过来的门扇通通的收好,以免在男婴组装的时候不小心把它混为一谈。
男婴已经把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在了听英子讲的故事上,每一个故事都让他十分向往,中间隔了这么长时间,已经忘了拆下来的步骤,先是一阵发呆,过后,男婴一点一点的想起来,小手有意识的将这些零件又分部的摆在一排,一个部分一排,一个部分一排总算把四个部分排齐,然后由下到上,由内到外一点一点的开始拼装,有过拼亭台楼阁的经验,男婴对这个显然已经熟能生巧,很快的便将古床拼了起来,完完整整的摆在他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