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一万二的分红,那两万多的店面流通资金也要存起来。她们既不可能把钱扔于奶奶家,又不能背回乡下,不存起来能咋办?
魏明珠从白珍珍那里分的三千留在手里,其他钱都存到银行去她们才能放心回乡下过年。
去存钱的时候也挺搞笑,银行的人看了看魏明珠和刘美,问这是什么性质的存款。
“私人不能存钱了?”
魏明珠理直气壮的,银行的人说私人咋能有这么多钱,问她们要单位的账户。
魏明珠只差说神经病,怎么赚的钱她难道还要拿着高音喇叭喊的人尽皆知?
钱到底还是存了,就是银行的柜员看魏明珠的眼神充满惋惜,口水都废了一箩筐,竟然有人不存定期,要存活期?
“定期一年的利息是8.28%!”
“同志,我们就存活期。”
活期存款的利息是4.32%,魏明珠两人拿了整整4万来存,就是存一年定期,一年光利息都有3312元,相当于这柜员三年多的工资。她也是出于好心,才提醒魏明珠要不要存定期。
可对魏明珠来说,四万块钱放在手里一年,指不定能翻几倍。放在银行里吃利息才是浪费,有些人在八九十年代赚到钱,认为可以靠吃利息过下半辈子的,哪一个不是悔得想掐死曾经的自己?
90年代初,100万存银行,每个月利息都有几千块,下半辈子就能舒舒服服过。
结果呢,天真了吧,银行降息了啊!不降息那每个月几千块也没用,物价涨得那么快,存钱的人要是能活到2017年,100万的本钱也就够买两块稍微好点的墓地!
把店里的货款和个人的钱分两张存折,出了银行门她就把银行存单都交给刘美。
“妈,您才是这家当家做主的。”
刘美把存折牢牢捏着,反正她也是个女儿奴,钱让她管,也是魏明珠要花钱才舍得。
魏明珠庆幸的是刘美虽然见识不多,却特别支持她的一切决定。从魏明珠展现出本事,母女俩的生活越来越好,她才是家里一言九鼎的当家人,刘美就是头老黄牛,魏明珠说干啥就干啥。
也算是母女俩在齐心协力奔小康呢。
两人买了些年货,等着和刘荣一家三口一起回小井村。
领走之前,刘美给于奶奶包了点饺子,蒸了笼包子,还留了一些年货,让于奶奶过年是吃。
“大娘,我们初四就回来了。”
要过年了,于奶奶很给面子嗯了一声,居然没有阴阳怪气。
面子都是相互给的,魏明珠见她态度好,也加了一句,“您要是有啥事要办的,就找胡良才帮忙,我拜托过的”
于奶奶忍住不耐烦挥手:
“再不走天都要黑了,你们还想留在我家过年?”
等魏明珠和刘美真的带着大包小包离开,于奶奶又觉得院子里空荡荡的特别冷清。原来一个人住着也习惯了,这两人搬来才多久啊,离开几天她就不习惯了?
但这个年关,和去年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
有包好的饺子,有蒸熟的包子,还有糕糕点点的年货。
去年她一个才不会准备过年的东西。
……
中午从商州坐上班车,先到安庆县,出了县城刚好遇见一辆拖拉机,载着几个人跑了一段路,下去四点过就到了小井村。
“阿荣回来了?”
“荣子这是在省城发大财了!”
“荣哥,记得来我家喝酒……”
冬天没啥活儿干,要过年了也是家里的女人们忙,男人们揣着手在村里闲逛。有人在小卖部打牌,加上旁边看热闹的,也有二三十个人。
看见刘荣一家子大包小包回来,都纷纷打招呼。
刘荣拆了两包烟,挨个儿的递了烟:
“回头再聊啊,到家还得收拾收拾,到处打扫下。”
有人起哄说大老爷们儿打扫啥卫生,刘荣家有三个女人,收拾屋子可是女人们的活儿。
刘荣摇头:“可不敢,就拿我外甥女来说,她那双手是要拿钢笔写字的,让她打扫啥为卫生啊!”
刘荣也不好说家里虽然三个女同志,却个个都累坏了。
其他人陡然想起来,魏明珠已经是准大学生了。
“厉害啊,肖谦说明珠考了有五百多分,期末考试是年级第二?”
“考上大学是一定的了!”
“是不能让大学生干活儿……”
七嘴八舌的,大家也说的热闹,这种时候魏明珠只需要礼貌笑笑就行。刘美被大家夸得容光焕发,成为万元户固然很高兴,魏明珠有出息,刘美是骨子里都透着骄傲的!她离婚后住在娘家,就怕被别人看轻,看轻刘家,看轻魏明珠……现在证明离婚没有错,刘美的腰杆也能挺直。
村里人和她搭话,她声音不大,却能高高兴兴没障碍回应。
刘荣几个人的变化都很大。
才到省城呆了几个月,真的就这么不同?
小井村的人看在眼里,一些人也被勾得心痒痒。
回了家,真的是全家人一起上阵收拾。抹灰扫地,院子里的枯叶,房檐下的蜘蛛网要拿长竹竿打掉。还得把之前收拾在柜子里的被褥和床单重新铺好,不满七岁的轩轩都要帮忙,其他人也不会闲着。
刘荣说第二天要请客,乡下过年讲究个热闹,喊亲近的亲朋好友喝酒吃饭,不仅是小井村的习惯。
全家的女人都得忙活起来。
李凤让魏明珠明天啥都不用管,关上门在房间里看书就行。
提前一天,就要把一些食材给准备好,李凤和刘美在厨房里炸酥肉,姑嫂二人时不时说说话,炸酥肉的香气顺着窗子缝往房间里飘,魏明珠就算是神仙也坐不住。
刚好刘荣提着一些东西,趁着天暗了要往肖村长家去一趟,就叫魏明珠一起。
甥舅两人到肖家快9点,肖有福刚从镇上喝了酒回来,这几天到处都是请他吃饭的。
“听人说你们回来了,看样子混的不错”
刘荣和魏明珠都穿着新衣服,不说扎眼吧,在小井村这样的乡下也不低调。刘荣就不是锦衣夜行的人,赚到点钱该咋花就咋花,他不摆阔,也不稀罕装穷。
不过听到肖有福调侃,刘荣还是摸了摸后脑勺。
魏明珠把给肖有福带的东西递过去,“肖爷爷,感谢您在旧的一年对我们的照顾,新的一年快到了,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肖有福对魏明珠就很和颜悦色:
“你今年考一个好大学,比啥东西都好!对了,你和你妈妈的田已经划下来了,我问了一下村里人的意见,也同意把你舅家旁边的一块空地分给你们母女俩当宅基地。”
责任田和宅基地都分到手了?
刚才来肖家真该把她妈带上,刘美肯定很高兴。
刘荣也高兴,“谢谢肖叔,让您费心了!”
人都应该有根。
后世挺多人做生意发了财,也没说把农村的几亩地和破房子丢掉。
衣锦还乡不仅是炫耀,更有华人民族的故土情怀。
有了根,人在外漂泊也不虚,混的再差,还有个回老家的退路。魏明珠回家告诉刘美这个消息,她果然很高兴,要不是时间太晚,真的会摸黑去看看分到的田地。
刘美兴奋的大半夜睡不着觉,问魏明珠能不能在母女俩分到的宅基地上盖房子。
“妈将来就和你舅舅一起养老了”
魏明珠无语,“妈,您还不到40岁,说啥养老!”
魏明珠重生前差不多就是刘美的年纪,可怜她连个人婚姻大事都没机会解决,虽然赚到了一些钱,也不敢松懈,并不觉得手里的积蓄能无忧无虑过完后半辈子。同样的年纪,她还在拼命打拼,刘美就说到养老了,魏明珠也是很服气。
在她看来,刘美还年轻呢,难道以后遇到合适的不再嫁?
和魏家没关系了,不可能还可笑的替魏大林守着吧!
刘美的确很年轻,今年还不到40岁。皮肤虽然没有养白,脸颊上养出了肉,手上的小口子在坚持用蛤蜊油养护下消失,不用拿锄头下地,她的一双手已经挺能见人了。
刘美不敢心疼蛤蜊油那点钱,几分几毛的算啥,她要帮忙理货,粗糙的手会把衣服的布料挂坏,听女儿说冬天的衣服耐折腾,夏天会有真丝的裙子,挂出来一根丝,裙子就不好卖出去了。
刘美私下也咂舌,穿上这种裙子岂不是啥活儿都干不了?动一动,都要怕弄脏弄坏裙子。
李凤当时哈哈大笑,穿得起真丝裙子的女人,还干啥活啊。
魏明珠对刘美一向是半哄半骗,因为她妈想象不出来以后的日子会多好,总以为眼下就是最好的了,按“蓝凤凰”的情况,就算年后生意没有年前火爆,一个月两家咋说也要分到几千吧?一年就是几万,在乡下盖一栋自己的房子,可能还是刚刚兴起的二层小楼房……估计刘美就是这样想的。
把更好的生活摆在刘美面前,刘美自然会改变主意。
本来想顺口把她妈糊弄过去,忽然又觉得不就是在乡下盖一栋房子吗?
也花不了多少钱,就当哄她妈高兴了!
不是每一笔钱,都要花在正确的投资上对吧?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像滚雪球一样把资产增加再增加,赚的钱不就是为了让自己和身边的人过得更好么。
“好好好,在宅基地上盖一栋小楼,不过得等我高考完,咱们娘俩儿好好合计下,看看舅舅家是不是也要一起盖新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