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梁山的这个波澜起伏的冬天终于开始过去。

山上向阳处的雪在肉眼可见的减少,雪花仍会偶尔出现,风仍然很冷却已经不是透骨削面的那种滋味,日益蕴含了春姑娘的温柔,泊中的冰封暗中破解,冰上覆盖的雪大片片不见了,一处处露出了点点水波的荡漾,放眼看去整个水泊似乎仍然是一片辽阔厚厚很坚固的冰,但已经不是冰路坦途,你若敢走在上面,感觉冰很结实不会有事,却会不知不觉中突然冰裂陷入下去......这时候的水泊才是最危险的,冰封仍在,船行不得,冰封却不能承重,有很多暗藏的冰盖陷阱,成了准备吞噬人命的真正冰寒炼狱,掉下去就指定完蛋了,连爬出冰窟窿爬上冰面逃离水泊的可能都没有。梁山人也绝不敢打扰水泊.......

东京这边,运河、黄河,化冻了。冰封碎裂,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冰拥挤漂荡,船行虽有阻碍却已经能奋力通航了。

早等得不耐烦的宋朝廷兴奋起来,立即动手清剿梁山。

从金明池三部共三万水军禁军中抽调三千精锐负责驾船运兵并担任主力进攻梁山泊。从侍卫亲军马军司抽调两千精锐骑兵负责在梁山泊边巡哨和威慑,防止梁山在唐斌此次帮助下也得到了些战马具备了一定骑兵冲击力,当然也参与杀入梁山。

这就是五千禁军精锐了,已经是足够强大的一股军事力量,应该已足以能对付梁山。

就算唐斌在马匹和人手上也暗中帮助了梁山,可是唐斌原本拥有的和获取的战马兵力主力精锐已经投了海盗了。就凭梁山那薄弱的军事底子,增强了点实力也有限。参战禁兵再加上水泊周围诸州府仍有的上万兵力可抽调助战,这就稳妥了。梁山人没了水泊封锁的优势,再能打也绝对招架不住。

朝廷文武诸贼太难得的齐心协力群策群力算计好了一切,如此布置了下去。

枢密院常委副使唐恪自负做官的心计手段,取代了欧阳珣,成功争到了骑兵禁军大权,玩如意盘算,雄心勃勃......结果却一下子玩失了七千最好的战马骑兵却半丝功劳也没得,这脸被抽得生疼生疼......被朝中嫉恨他的官员所笑。

尽管赵佶父子并没在此事上怪罪他,罪过都在那个死了的轻狂大意马军副都指挥使担了,但以唐恪骄矜惯了的心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此时一心想报复争回脸面,也是心又有谋算,无非是打梁山牲畜财富的主意,争主动权,在征剿梁山上表现得尤其积极果断坚决,建议出动两千骑兵助战的正是他,并且推荐了此次征剿的主将——辛从忠。

辛从忠是侍卫亲军马军司的都虞候。

他这样的在高级大将云集的京城将领中级别地位不算什么,仅仅是个从五品的军官,和他同级的有中亮中卫翊卫亲卫,四卫首领,捧日天武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驸马都尉等一群,在他之上的也照样太多了,马步军正副都指挥使,诸卫将军、大将军、上将军......从三品的诸卫上将军就已经是辛从忠这样的出身背景低的人此生渴望却不可及的了,上面却还有冠军怀化大将军,左右金衙卫左右卫上将军,殿前都指挥使......更上面的辅国镇国大将军、太尉,以及比太尉还高级的骠骑大将军,那更是辛从忠想都不要想的。

但,他却已经是京军实权大拿之一。

三衙禁军具体管事的是正副都指挥使和正副都虞侯。每衙只四个核心军官。

辛从忠正是马军四核心之一,排位老三。

大家知道副职就是听正职吩咐嘴领着干活的。马军副指挥使对上正职是小弟,但对都虞侯辛从军就是老大,辛从忠就是个领着干活的。副都虞侯就更不用说了,纯粹是听前面三老大的话闷头领着干活的命,这个人正是曹文诏。

但,即便辛从忠在京城军官中压根就不上数,在马军本部也地位不牛,却已经少人敢小瞧了。

马军如今可是皇帝与朝廷眼中最重要的军事力量,安排的是“最可靠”的勋贵子弟担任正副都指挥使直接管着。欧阳珣管军马时是以太尉身份负责指导,对重要人事没决定权,不象高俅当三衙太尉同时直接担任最重要的殿前司都指挥使。

马军都虞侯这样的小官如今也在皇帝和朝中大佬的视线中,并且够分量。皇帝和大佬们知道是谁,是个什么人。

京城高级军官众多,但能打的却寥寥。真有实战经验和本事的基本都在西军或北军边关,如今自然抽不来了。

辛从忠、邓宗弼,张应雷,陶震霆,四将是京军难得武艺高又擅长治军打仗的佼佼者,而且正当三十多岁能打之年。

飘在天上不接地气的赵佶也心里清楚朝廷如今太缺少能顶用的将领。

所以,在国难后的裁撤州府及军队大变动中,显得格外忠勇有能的四将就从地方上的小小都监调到中央了,在朝臣心中的分量都不轻。

同一时期调进京的还有造反受招安的典型榜样,那十位节度使中的八位。

这且不提。

这些从地方上调入京的实干将才,被意识到乱世来临而不得不重视起武夫,想沾上军权势力的各方势力争相示好拉拢。四将也算得到合理重用。

张应雷在侍卫亲军步军司,陶震霆在三衙中政治地位最高的殿前司。二人都是都虞侯。

邓宗弼是京城水军三部之一的三个都指挥使之一,手下有一万水军,是四将中目前级别最高的。

水军不在殿前司,也不在侍卫亲军步军司,有单独编制却隶属高俅领导,可见赵佶对高俅不满却仍是最宠信高俅。宋王朝的皇帝,包括南宋,对本事大品行好的人总抱着疑虑态度,不敢信任放手重用,这个不分文武。宋王朝优渥宠爱士大夫,却不意味着皇帝就信任士大夫。篡位窃取来的政权让宋皇总有种防范别人也玩这一手的心病。另外,宋国是士大夫与皇帝共天下。士大夫们总和皇帝争权夺利,这也使得皇帝总猜忌士大夫。宋王朝的宰相是换得最频繁的,干得再好,三五年甚至三两年就得下去,这就是证明。蔡京是个特例。但皇帝们对高俅之类的奸臣伪君子却是疼爱信任放纵有加。

对有德有能有国家大抱负的人才,不得重用,不敢放手大用,无能或缺德的小人反而如鱼得水,活得极其滋润......只宋王朝的这种用人心态和风气其实就早已注定了其奇耻的结局。它从根子上就缺乏大国应有的气度和成为强国的素质。

朝廷的这次用兵也同样是各方势力权衡苟且一致后的结果。

水军出征是攻水泊必须的,也是代表了高俅的功劳和利益,背后是赵佶父子皇权的利益。辛从忠为主将,马军出征,代表的是朝廷的利益,当然也代表皇权的利益。梁山周围官兵参战,代表的就是朝中各大势力派的切身利益。

如此用兵也侧面反应了朝廷对梁山势力轻蔑却同时又深为忌惮的矛盾复杂心态。

轻蔑是认为梁山军事力量应该很有限,梁山人敢嚣张怼朝廷,主要凭借的是浩瀚水泊这道天然屏障。忌惮,自然是长久以来知沧赵之能,终于要直接和沧赵较量,很亢奋,收拾梁山有信心,却难免心有难以克服的畏惧。毕竟,朝廷已经见识过了赵老二的胆识能耐,意识到这个从前轻蔑不屑在意的沧赵家纨绔少年也不是好惹的,某些方面怕是比赵廉更厉害。

那是头以前被疏忽了的恶虎,年少却已长大。要收拾这个小家伙未必多难,却也万不可大意轻敌,再遭遇意外惨败。

朝廷怎么想的,领命出征的辛从忠不知道。

他没资格上朝,并不真了解朝廷那些事,仅仅是唐恪传达了朝廷旨意,私下交待了他一番......朝廷承诺,若是能征剿成功,兵马损失多少都不要紧,只要能把梁山的牲畜财富大量活弄到手,别让梁山人狗急跳墙玉石俱焚把牲畜全杀了......杀光梁山人,提着赵老二的脑袋回京献上就是完美大功,必有重赏,最起码,眼下空缺的马军副都指挥使的位子就是他的了。

辛从忠对此次的任务自然不敢怠慢,对朝廷如此信任重用他很激动,但心里却是翻江倒海,滋味杂陈。

对赵岳,他没半点好感。

此前赵岳大闹京城,他和邓宗弼等其他三个好友都一样气愤之极,恨不能不顾一切冲上去当街亲手痛快宰了赵岳。

这个少年太狂妄了,太不知天高地厚了,太目无王法了,也太嚣张藐视皇权藐视天下英雄了,竟敢只五个人就来京城肆无忌惮行凶闹事,真当京城人才虚弱到已无能人强者能出手杀得了他吗?

赵岳的肆意横行,无不直接戳到四将思想的最敏感点上。

在四将心中,赵岳就是个公然践踏皇权,践踏社会准则——儒家,践踏全天下读书人,也践踏天下武勇强者尊严的逆贼,头号的,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那种大逆不道恶贼,应该千刀万剐死一千遍一万遍也不能消其罪孽影响,不能解恨的。

可是,当时为了大局,他们绝不能耍个性私自强行动手,否则赵廉必反,大宋必亡,他们就是历史的大罪人。现在终于能对赵老二出手了,辛从忠却心中亢奋期待的同时又不禁有苦涩尴尬的情绪。

无论怎样,沧赵家族对大宋王朝对民族是有史无前例巨功的人家,这样的人家以前没有,以后怕是也绝不会再有;赵廉再忤逆朝廷,却到底也没造反,没做过损害中国利益的事,死后盖棺定性,他仍然应是个坚守节操的历史忠臣大功臣。

赵老二是个家门之耻的例外,只东京闹事这一次也罪该万死。

可是,沧赵家族如今只剩下这么一个血脉了,其他人全没了,其实是被朝廷害死了,沧赵灭门得太冤枉,近二十年对国家付出的无数奉献牺牲没任何意义,朝廷显然半点儿不念其功,没任何情义,只想斩尽杀绝,夺其最后的财富,迫不及待......违背人性与儒家道德准则,也违背了一个国家应守的政治风范。

赵廉终于没了。朝廷终于去了最大的一块心病,可是,天下人心也必定因沧赵毫无价值的牺牲而彻底对朝廷寒心。

偏偏这个去杀赵二,夺梁山财富的主将正是他辛从忠。

他辛从忠要亲手灭绝沧赵最后一丝血脉,还要把赵岳的脑袋提到京城让朝廷欢呼放心。是他必然背上历史骂名。

但,到底,他是忠诚君王的人,也是武夫,不会象士大夫们那样对名声顾忌那么多想那么多,杀人心不会软,所以很快抛却那些杂念情绪,铁石起了心肠,目闪寒光,按唐恪的叮嘱,检点了最精良的战马骑兵两千杀奔山东。

他要在水军走运河赶到梁山前快马先一步到济州府接管那没有都监所空下的军权,算是暂时兼任济州军主将,直接统领济州军,另外也要抽调汇聚梁山周围其它参战的地方军,先得检视整顿一番,然后才好乘赶到的战船凶猛击垮梁山。

他对自己的能力很自信,对剿灭梁山也极有信心。

就算梁山暗藏了不弱的实力,以他统军打仗之能以及小两万的兵力也有绝对的把握一战功成。

一旦定下心,一切就简单快捷了。

骑兵出征,和上次一样不用带粮食帐篷等拖累,一路快马赶路就得。

离京后也一路顺利,很快进入济州境内,辛从忠吸取了上次惨败的教训,尽管没有唐斌威胁了,他也丝毫不敢大意,也在那座路过的县城食宿过,却严加戒备,没出任何事,一夜连骚扰都没一点......看来,没了唐斌那部逆贼,梁山没那个兵力敢同样玩暗算偷袭取巧这一套,不敢出来主动寻战。不,应该是根本就不知道朝廷又派军来伐。

毕竟沧赵家族已灭,满京城官员都在贪婪梁山财富,都是梁山的敌人,知道朝政大事的人没谁会暗自预警梁山有危......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名门春事楚天子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大秦二世公子华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郭嘉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北宋最强大少爷干宋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三国之风起扬州明帝蒙古人西征大秦之极品皇帝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人在大明当喷子,气坏朝臣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破晓之舞汉末之全面开战穿越古代:我有门徒三千邪龙狂兵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马谡别传再兴大汉四百年救命,系统要害我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