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74章 该胆大的时候没有胆大

从第二天开始,双方的斥候就开始互相截杀,这表明还没有开始接触的双方都已经进入对方的视野,不存在突袭的可能。

由于双方都提高了警惕,李四也了解的情报也很有限,仅仅知道对方是正蓝旗和汉军的混编部队,大概有四千人上下。

中原的千里沃野让赴死军不可能再有地利的优势,习惯于伏击战和奇袭战的赴死军必须面对一场真正的野战。

即将到来的战斗将检验赴死军的真正战力。

所以李四尽可能的把赴死军的兵力抽调过来,光是手头上可以立刻投入的小队就有四十个至多,四千挂零的兵力怎么也可以利于不败之地,何况身后不到百里还有十几个作为预备队的小队。

等双方开始接战之后,只要能够支撑一天,就能够把所有力量集中起来。

最主要的是八旗兵已经打了半月,就铁打的金刚铜浇的罗汉也只剩下半口气了,赴死军没有道理吃不下去。

由于是第一次指挥这样的大战,而且可算是倾尽全力的孤注一掷,李四已经是做的足够保守。

并没有急切的催促赴死军快速前进。

第二天日头还没有完全落下,李四就命令扎营。

大战再即,士兵需要足够充沛的体力。再者就是既然对付已经赴死军的存在,肯定也在调兵遣将,这样做既可以减轻那个不知名同道的压力,也可以不远不近的威胁着正蓝旗。

这一夜,李四几乎彻夜不眠的反复琢磨明天的战斗。为了防止敌人突袭,夜哨加倍。

但是。

这一夜很安静,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好兆头,”自认为是赴死军智囊的魏无牙刚灌下去两碗米粥,又吞了俩馍,打着饱嗝分析起来:“正蓝旗的鞑子要真是站了很大的上风,早分兵出来敲咱们的脑袋了。没有动静就说明他们也不敢贸然发动,说明他们没有吃下咱们的把握……”

“你个老东西,这还用你说?老子早想到了。”李四也轻松起来:“全军前进,有任何的风吹草动立即报我。”

知道推进到临颍城东四十多里,才遇到正蓝旗过来拦截的队伍。

目测也就是七八百人的样子,正是满洲正蓝旗的旗号。

八旗兵丁兵没有如他们的传统那样一照面儿就哇呀呀的猛冲,而是保持密集队型缓缓靠近。

“他姥姥的,鞑子也忒托大了,这么点人就敢单挑赴死军?揍他们。”尽管有这样的想法,李四还是保持足够的谨慎。

由于双方同样的谨小慎微,开始的战斗没有任何亮点可言。

如军事教典一般先是密集攒射压制对方的冲力,漫天的羽箭在空中来来回回。

赴死军的远程弓箭不多,好在对付的兵力基数很小,对射中谁也没有占到很大的便宜。不过赴死军还是吃了点小亏,因为他们没有最基本的盔甲防护。

八旗兵多有甲胄,最次也是身穿黑乎乎的皮甲,就这也比赴死军要强的太多。

当李四想依靠兵力优势调度侧翼前突的时候,对方显然也发现了赴死军的意图,率先发起冲击。

光是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满洲八旗比明军和闯军的战斗力要高的多,无论是明军还是闯军,在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时候,鲜有主动进攻的。

戴着高缨铁盔的佐领扬刀前指,高喊着“促那”的战斗口号,率八旗兵齐齐前压。

抢攻和白刃战从来就是赴死军的强项,只不过这一次被鞑子抢了先。

“去死!”李四同样也是抽刀前指。

“去死。”山呼海啸一般滚过赴死军的战斗口号。

去死这两个字的含义简单之极,要么你死要么我死,没有别的选择,至于究竟是哪个能够存活下来,就要靠手中的武器来说话了。

还有几十步的距离,两军就要撞击在一起,二排的赴死军适时的撩起腰间的草绳火头,把铁黄瓜口口上的火绒点着……

“轰”“轰”

由于火药的纯度不够,爆炸声显得有些闷,但这并不妨碍铁黄瓜的基本杀伤。

成片的八旗兵在飞溅的弹丸下倒地,满身是血的挣扎,不住的嚎叫……

这些都是正蓝旗的老兵,在辽东辽西也见过类似的火雷,听到过差不多的爆炸声。这种爆炸声并不能让他们产生哪怕是片刻的迟疑。只不过今天遇到的火雷好像威力要大了许多……

因为冶金和铸造技术的缘故,纯弹片杀伤的火雷完全可以理解成只能弄出巨大声响的玩具,杀伤力有限的很,根本就不能和弹丸杀伤的铁黄瓜相提并论。

但是八旗兵没有时间去细想这些,只是怪叫着和赴死军撞击一起。

如两股强劲的水流互相撞击一样,先头的水滴已经身不由己,快速渗入对方队型……

满洲人的刀子要长许多,刀头还带一个很小的弧度,挥动起来杀伤范围更加广阔。

路涧从来也不用考虑用防守,只是死命的刺出铁叉,后面的左手微微下压……

“当”

路涧很熟悉这种声响,这是长刀砍在战友铁叉上的声音。

当铁叉被对面这个脸上带着巨大疤痕的少年无视的时候,这个叫达鲁的老兵就知道要糟,因为递出去刀子被少年身边的人给拦下了。

本能的想要跳开闪避,身子却已腾空,这才诧异的发现少年手中的铁叉已经刺进胸膛。

叉尾下压,叉尖微微上扬,正好从正前方胸腹之间刺入。很熟练的左手猛然下压右手上挑,就把喷着血的鞑子甩了出去。

干净利落,只此一击即可建功。

见血之后的赴死军士气飙升,丁乙这个大块头还是保持他惯有的作风,一边破口大骂一边拼死战斗,巨熊一般撞进鞑子队中……

赴死军的战斗力并不比正蓝旗低下,又有铁黄瓜的前期杀伤优势,战局很快明朗起来。

满洲佐领挥舞着长刀大声吆喝着什么,挥手砍翻几个想要回头的士卒……

不过是一顿饭的功夫,这七八百八旗兵就损伤近半,尽管佐领还在执行残酷血腥的战场纪律,却再也收拢不住四下奔逃的败兵。

“你们,上去割脑袋。”

李四一声令下,几百孩儿兵欢天喜地的撒起欢儿来,欢笑着冲上前去,掏出短刃割下敌人的头颅,同时兴致勃勃的砍杀那些伤兵。

“咱们赢了,”魏无牙孩子一样欢喜的大叫,摸索了半天才发觉自己忘记带随身的折扇。

要是能在这个时候挥舞几下扇子,那才真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岂不羡煞周郎?

李四恨不得踹这老东西两脚,不过魏无牙也不光是耍宝,提出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六个佐领,我看到了最少有六个佐领,这里头有猫腻。”

一个佐领可以指挥一牛录的八旗战兵,加上奴兵的话,一个佐领手下起码也有四五百人。

按满洲军制,一牛录有战兵三百(因为皇太极热衷集权,造成有些旗的牛录被抽调的只剩下200),可是对面这七八百人却有六个佐领。

“鞑子是残兵,为何不见他们的援兵过来,难道是看着他们送死?”

“娘的,”李四狠狠的骂了一句之后:“咱们是吃了胆小的亏,鞑子已经没有力气了。全军压上,前冲。”

这七八百正蓝旗战兵仅仅是战斗的前奏,目的是迟滞赴死军的进展速度。

李四大吼一声,身后作为临时预备队使用的小队立刻跟着冲了上去。

UU阅书推荐阅读:三国第一狠人名门春事昏君开局:天下大乱,我落草为寇楚天子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穿越古代,别人吃观音土,你居然有大龙虾?食王传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大秦二世公子华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三国之风起扬州明帝蒙古人西征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人在大明当喷子,气坏朝臣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邪龙狂兵马谡别传再兴大汉四百年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刺客信条:梦华录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高武大秦:当世儒仙,竟是祖龙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南宋游记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狗肉换江山:创业吧!刘邦三国野史!三国伏生志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寒门科举小懒娃大乾边关一小卒乱世称王:为嫂逆袭逐鹿中原开局造反,先杀皇太孙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寒门小郎中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我在美利坚当兵王乱世枭雄,打猎养老婆开始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女帝爱上胖流氓汉节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