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高务实的这句话半真半假,因为“一路平推”并不代表不需要动脑子了,甚至可以说,在古代战争中,“一路平推”的技术含量其实并不低。

巨鹿之战时的秦军按理说是有实力“一路平推”的,淝水之战时的前秦按理说也是有实力“一路平推”的,官渡之战时的袁军按理说依然是有实力“一路平推”的,可是结果呢?

他们都输了。

诚然,这三次着名的以少胜多之战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战前两军隔河相对,从战术地形上来说比较容易出现“计战”,但不要忘了,金边的位置在什么地方?

在“四臂湾”——由湄公河、洞里萨河、巴沙河交汇而形成,可谓水网密布,易守难攻。

如果刘馨也只是一路平推,重蹈王离、苻坚、袁绍覆辙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而且还有更重要的事,那就是但凡你有足够的兵力让自己觉得可以“一路平推”,实际上你现在面临的后勤压力也就远远超过你的对手了。

过往的战例也都表明,但凡准备“一路平推”,必然先囤积大量物资补给。

四十万秦军在巨鹿以北的时候,项羽为什么要破釜沉舟?因为只要他不能一战拿下,那可能就永远拿不下了,秦军不仅兵力庞大,而且物资充沛。

袁绍在官渡之战失败的关键,为什么被认为是“失乌巢”,正是因为乌巢乃是袁军粮仓。乌巢被烧,粮草告急,十万袁军军心动荡,焉有不败之理?更不要提还有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了。

所以高务实打仗就一贯重视后勤,迄今以来,除了漠南之战中受他统一指挥的土默特骑兵之外,其余任何一场战争,高务实的主要工作都只有两样:战略和后勤,具体某一场战斗的指挥他基本不问,那是统兵将领的工作,他既没有超过他们的能力,也没有那个必要插手,以免变成常公凯申。

然而,刘馨现在却没有高务实此前那样优渥的条件,因为京华现在很忙,忙到没有太多的余力给她提供足以“一路平推”所需要的巨量物资补充。

京华在南疆的扩张实在太快了。原本在滇缅之战以前,京华只掌握了安南,如果以后世的区划来说,实际上只是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区。

可是一场滇缅之战打下来,京华近乎完成了一次蛇吞象的壮举:一次性拿下了除缅北和柬埔寨外的差不多整个中南半岛(地理上一般不把马来半岛算做中南半岛)。

中南半岛有多大?206.5万平方公里。

去掉当前的缅北和柬埔寨,京华的实际控制区域至少已经超过130万平方公里。然而在滇缅之战以前,京华实际控制的安南只有二十多万平方公里。

一下子扩大了四五倍的实控区,京华在南疆有多忙是可想而知的,这也是黄芷汀在有孕在身的情况下,也不得不留在暹罗坐镇的最关键因素。

除了在军事上肃清反对派,持续维稳各地之外,京华还要同时在这些地方建立起自己的那套行政机构,其中主要就是将安南的傀儡政府模式移植到暹罗、南掌、勃固等国,使之逐渐与安南一样,成为京华牢牢掌控的领地。

安南模式已经在这几年时间里证明了它的可行性,移植到国情与它类似的南疆各国,理论上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实际上各国的国情还是不尽相同的,在实际操作中肯定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微调。

比如说暹罗,由于之前爆发了叛乱,京华方面以雷霆手段立刻完成镇压,肃反工作干得最好,再加上定南警备军与安南协防军两支军队凶名赫赫,又有黄芷汀亲自坐镇,于是各项政策的移植就推行得最快。

不过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暹罗的建设任务很重,尤其是定南城的建设,不仅是京华迄今为止最大的建设项目,也是暹罗有史以来最大的城市建设项目。按照京华的计划,定南城的建设至少分为三个工程阶段,其花费的时间分别是三年、三年、四年,累积长达十年之久。

第一阶段的建设任务,主要是在确定城市整体规模的情况下建立核心区域。外城的城墙暂时不修,但会修建环城小型棱堡十二座。而核心区域就是内城,包括王宫(暂时只修五分之一,以便软禁坦马罗闍和偶尔让他露面接见臣工)、各部衙门、中心商业区和内城居住区,另外就是临时港口了。

第二阶段的建设任务主要有两点,一是把临时港口升级为一个规模很大的标准海港,而且要建成外城城墙,如果还有富余建设能力,则可以建设部分外城内的其他设施。

第三阶段就不必多说了,补全外城内各项建设,把定南城真正建设完全。

而在三个阶段的建设同时,京华还必须全力以赴迁徙人口补充定南城——有城无人算什么城市?

但这里别有讲究:京华将会不公开地悄然控制定南城的人口比例。简单的说,就是暗中确保定南城的明人必须占据绝对优势。当然,考虑到实际操作中的各项困难,这个“绝对优势”暂时只是被确定在百分之七十。

至于“明人”具体是什么民族,高务实却不做任何要求。你是汉人也好,僮人也罢,乃至于苗人、瑶人或者甚至是安南血统的“归化汉人”,在定南城都统一被算作“明人”这一大类,唯一的要求就是你必须在任何时间都说汉话。

高务实坚持他的一贯观点: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以血统划分的民族,它是以文化来划分的。

“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在这一点上,高务实完全认可孔子的主张。

当然,他认为这种转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就好比安南的“归化汉人”也不是高呼一声“我是汉人”就能被京华认可为汉人了。

在安南实行的“归化户籍制”也同样被移植到暹罗,暹罗人愿意“归化”的,只需要完成汉语学习,然后通过如参军、纳献等方式完成各种名类的“社会贡献”,就能申请京华的考察,顺利通过考察即可成为归化汉人,享受与汉人完全一致的各种优待和社会福利。

刚刚穿越时还做梦“人人平等”的高务实,现在不仅早就抛弃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甚至变本加厉,把人的等级搞出了越加复杂的划分。

作为安南人、暹罗人等原住民,高务实现在是一边严加控制,一边又给于其中的优秀人才以上升空间,使他们把人生目标从“打倒明人”改变为“成为明人”。

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这一招真是百试百灵——只要你的确又有大棒,又有胡萝卜就好。

暹罗可以很好的执行安南模式的移植,但勃固和南掌却有所不同。

勃固方面,高务实和黄芷汀需要考虑孟族人的反应,因为阿布拉邦陛下——哦,他现在叫夏慕明了——虽然原本只是京华自说自话推出来的“勃固国王”,但滇缅之战胜利后,他的地位得到了大明皇帝的确认。

朱翊钧已经正式册封他为“大古剌宣慰司宣慰使”——按照一般惯例,大明册封的这些外藩宣慰使基本都是对内自称国王的,大明也从来不会认真追究,只是他们进贡的时候落款要落某某宣慰使而已。

于是夏慕明一边作为京华当初的“盟友”,一边又作为大明的“顺臣”,地位就比较特殊,京华也不好完全不考虑以他为代表的孟族人的利益。

另外,孟族人在战争结束之后虽然在京华的“建议”下,以财政困难为由裁撤了很大一批“义军”,但现在依旧保留了两万人作为地方部队存在。虽说高思廉未必把这两万装备垃圾的民兵放在眼里,但多少还是要给点面子,毕竟两万壮丁一旦要是化为**,那也是不小的麻烦。

于是安南模式在勃固王国的推进就比暹罗慢多了,甚至连“归化户籍制”都暂时没有推出。至于移民方面……京华现在任务实在太重,光是台湾、安南和暹罗这三处,就已经让京华忙不过来了,一时半会儿又哪里顾得上缅甸?估计至少要等定南城建设完成,京华才会有余力考虑往缅甸移民。

最后就是南掌。南掌……唉,这地方真是听者伤心闻者落泪,实在是太穷了,而且光从地理上来看,就很不好发展。

现在这个年代,又不可能修高速、建高铁,高务实左思右想,觉得也只能利用水路来带动南掌的经济发展。

可是利用水路也不是动动嘴就行的,原本高务实已经把定南城定为将来中南半岛的核心城市,理论上来说南掌的经济最好能够和暹罗产生互动。

然而事实上这很难办,因为南掌国内虽然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但它们却大多往东流向了安南,或者先东再南,流向了柬埔寨。极个别有流向暹罗的河流,偏偏因为南掌是其上游,水浅而窄,并不适合通行运输性质的内河航船,顶多也就能使用些竹筏子——那管什么用?

京华的一贯手段,就是军事威慑加利益捆绑,现在对于南掌而言,军事威慑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利益捆绑的问题就很突出了。

因为京华的利益捆绑,前提是“先把蛋糕做大”,而南掌这边的情况,京华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本不知道这个蛋糕要怎么做,遑论“做大”。

既然如此,针对南掌的各种改革就不好办了。因为在没有提供新利益增长点的前提下,不管怎么改都会触动一部分南掌人的利益,到时候很可能是改革还没改出什么成绩,反倒把南掌人对京华将他们从缅甸人手上解放的谢意消耗殆尽,那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亏大了。

所以在南掌,京华“安南模式”的移植工作进展非常不顺,比在勃固王国还要糟糕,几乎可以说是停滞不前。

从以上种种就可以看出现在京华本身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在出兵柬埔寨这件事上,京华除了能给刘馨这两万金港警备军之外,就很难再给她多少支援了。

刘馨在黄芷汀那里得到的保障也只是“确保火器使用不匮”——除了火药和弹丸,其他的你得自己想办法。

这也幸好是在中南半岛作战,不需要准备军队的冬装,而且考虑到目标地区是湄公河三角洲,则只要把发动战争的时间控制好,还是很有机会“就地就食”的。

换句话说,就是在粮食收割期出兵,到了柬埔寨之后,直接收割当地粮食来供给军队,或者更直截了当一点,去抢柬军的粮草,以战养战。

这种事高务实没有做过,让他来指挥这种作战,他恐怕是心里打鼓的,但刘馨却不怕这个。

刘馨本人倒是也没有干过这种事,但她带来的刘家军将领却有不少对此经验丰富。

毕竟当年刘显还没投入高党怀抱的时候一贯被文官和南京勋贵打压,以至于刘家军待遇极差,军纪自然好不了,抗倭的同时搂草打兔子也是时有发生,军中的一些将领早就练就了一身搜刮地皮的好本事。

刘綎成为高务实看好的将领以后,刘家军待遇肉眼可见的得到提升,这种事倒是越来越少,但这就好比一个人学会了游泳之后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一样,现在让他们重操旧业也没有什么困难,甚至在刘馨和他们说过之后,还有不少人一脸怀念的模样……

人呐,真是学坏容易学好难。

大明大统历万历五年正月十六,元宵节刚过,金港警备军的两万大军在刘馨的率领下悄然出兵,向西南方向疾驰而去。

湄公河三角洲的水稻一年三熟,春节前刚插完秧,此时过去算上赶路和作战的时间,抢收第一波稻米正是时候!

而刘馨预备的切入点,正是京华刚刚到手不久的占城。

----------

感谢书友“单骑照碧心”、“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单骑照碧心”、“岳晓遥”的月票支持,谢谢!

特别感谢书友“单骑照碧心”成为本书第一位盟主,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包括今天在内,本书将会连续三天加更,每天加更一章,聊表谢意。(PS:本章是加更,晚上还有一章正常更新。)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穿越枭雄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红颜与剑影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交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南明谍影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超级妖孽特种兵霸天武魂大官人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天幕:带三国英豪征服地球
UU阅书最新小说: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大明:我姐是马秀英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开局手雷炸李二,他竟请我当国师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