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就是说,皇上想要的不是大明水师,而是皇家舰队。”高务实把头往身后的椅背上轻轻一靠,微微合上眼问道:“皇上是打算由内帑出这笔钱呢,还是希望让户部出这笔钱,亦或者户部出其中一部分?”

“皇爷说了,这么大一笔钱如果全让户部出,就算侯爷您公忠体国不介意,但想必也一定会面临朝野上下巨大的舆论压力,这自然是皇爷所不乐见的,因此皇爷是想问您……”

刘平小心翼翼地注意着高务实的表情,轻声道:“户部最多能出几成?”

高务实没有睁眼,只是哂然一笑,微微摇了摇头道:“刘平,本阁部这么跟你说吧:如果皇上是要完完全全依靠内廷打造一支皇家舰队,户部哪怕只出一两银子,本阁部恐怕也拿不出来。

或者,本阁部也可以拿出来,但从那之后就只能坚决请辞,甚至挂冠而去,已而悠游林下,不再过问朝中事半句。”

刘平面色大变,不可置信地问道:“阁老这话莫不是说笑?以您的盖世功勋……”

“功勋或是荣誉,却非什么免死金牌,何况即便是免死金牌,可太祖也没说免死金牌有犯大过二不必引咎之能,该请辞的总要请辞。”

高务实终于睁开眼,伸手拦住了正要说话的刘平,淡淡地道:“关于此事,你就原话上奏皇上即可,另外再转达一句,就说臣从不在这样的事情上说笑,这番话也没有其他任何意思,单纯只是陈述事实而已。

当然,也请皇上不要误会,如果皇上决定做,臣依旧是全力支持他的。这种支持不仅是愿意尽户部能及之力批准这笔拨款,还包括辞任之后再个人出资赞助一些……

倘若皇上需要京华造船厂也为打造舰队出力,臣也会将皇家舰队的订单安排在最前列,让他们优先完成。以上就是臣的态度,一字一句皆出肺腑。”

高务实这番话在各个层面都超过皇帝的预期,刘平是大致知道皇帝态度的,当然也感到十分震惊和不理解。

他既不理解为什么因为“这点事”,高务实就认为只要他帮了皇爷就必须以自己辞官为代价;更不理解为什么高务实看来并不介意辞官,甚至还愿意在辞官之后以个人之力助皇上成就这支舰队。

“阁老,奴婢愚钝,实在想不明白这其中的缘故,不知阁老能否指点一二,为奴婢解惑,也好让奴婢回京之后多少能与皇爷分说分说?”刘平毕竟是黄孟宇的亲外甥,还是自信高务实不会一点内幕都不肯透露的。

“其实皇上那边不必你去分说,把本阁部这些话告诉他,以皇上之智慧自然能猜到原因。”

高务实说着,瞥了刘平一眼,轻叹一声:“不过你若实在想不明白,那就……回头好好想想当年下西洋究竟为何被外廷坚决制止,甚至于后来刘忠宣宁可冒着欺君之罪,也要将下西洋相关文案一把火烧了。等你想明白这些,自然就明白本阁部的意思。”

刘忠宣就是刘大夏,是弘治年间的兵部尚书,他深受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实现“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被称为“楚地三杰”。

武宗即位后,刘大夏屡疏请辞,以太子太保衔归乡。刘瑾专权时,被罚戍肃州。正德五年,遇赦返乡,旋即复官致仕。正德十一年,刘大夏去世,年八十一,被朝廷追赠太保,谥号“忠宣”——忠字打头,算是有明一朝颇高的美谥了。

“下西洋?”刘平心中一动,眼珠子开始转动起来。高务实瞥了他一眼,心中暗暗叹息,也不知道刘平能不能想明白其中道理,不过想必朱翊钧应该是能明白的吧?

后世?提起郑和下西洋,往往与“四海宾服”和“厚往薄来”联系起来,这次历时三十多年的远洋航?壮举是古代世界航海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久、船只和船员最多的大海洋航?,将大明的政治威望和影响力辐射到西太平洋、印度洋乃??洲东部地区,的确值得后人称颂。

然而,以众多朝廷官员为代表的反对派始终坚持认为下西洋“劳民伤财”,是?不敷出的政绩?程和面??程。几经周折,下西洋?动终于在明宣宗时期彻底终结。

可是,郑和下西洋真的是只讲政治利益不讲经济利益的举动,真的是因为?不敷出带来了巨额经济损失才被终?的吗?

当然不是,如果仔细审视郑和下西洋前后大明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那么一定不难发现,郑和下西洋所带来的经济收益——特别是经济溢出效应其实远?于经济支出,不仅不亏,反而获利巨大。

那为什么还被坚决叫停了呢?很简单,下西洋虽然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偏偏大明国内的利益集团对这笔利益的分配严重不平衡,再加上下西洋的贸易模式背离经济规律,这才使得下西洋本身成为难以为继的“弊政”,并最终被彻底摒弃。

一边说“获利巨大”,一边又说“难以为继”,这不是高务实精分了,而是当时的实际情况。

即位之初,朱棣就下令由?腹太监郑和率船队下西洋,其目的是显?易见的,这?点在《明史中体现得?分明显,“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从《明史的分析来看,郑和受命组建船队下西洋,主要有两个原因:

?是由于自?得位不正,在冒险攻取南京夺取帝位后,建文帝却不知所踪,朱棣??并不踏实,派人大江南北明察暗访之余,担?建文帝流亡海外。毕竟在当时东南亚地区有不少华人经商居住,因此,打算派?腹郑和下西洋,以寻找建文帝的踪迹。

?是朱棣在坐上皇位后,为了彰显自?的正统性,打算与海外各国建?外交关系,将他们纳?朝贡体系。派出的船队不仅携带大量瓷器、丝绸等硬通货,还随船驻有大量武装军队,显示大明兵精国强之势。

根据众多的史料来看,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最主要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宣扬国威,以表现自?的“天朝上国”地位。

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巩珍写的《西洋番国志记载:“永乐初,敕遣中外重?循西海诸国昭示恩威,扩往圣之鸿规”。

很明显,永乐帝希望通过庞大的舰队来展示明朝的强盛,达到“招抚远人”、“万国来朝”的景象——这不奇怪,中国古代总是将自?看做是“天朝上国”,?将其他国家和民族视为“蛮夷”,认为世界所有的“蛮夷”都应该?服于“天朝”,向“天朝”朝贡。

这?点是有据可考的,例如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之时,曾经??碑记载他对于七下西洋?动的目的:“若海外诸番,实为遐壤,皆捧琮贽,重洋来朝。皇上嘉其忠诚,命和等统率官校绮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赍币往赉之,所以宣德化?柔远人也”。

但很显然,这个说法只是明面上的,真正要看清郑和下西洋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就不得不从永乐朝时期的国内国际形势谈起。

首先要说?下永乐时期作出的几桩大事所需的开支问题。

朱棣继位之初,除了安定国内人?,稳固统治基础外,边境也面临着棘?的问题,北?的北元蒙古残余势力依然强大,不时地侵袭国境,南?交趾郡也有脱离明朝统治的想法。

于是,为了进?步彰显自?的正统性,永乐三年?永乐年,朱棣先后五次亲征蒙古,每次都出动?多万兵马。

此外,又派成国公朱能、英国公张辅四次南征安南;?着?迁都北京,征调?匠、民夫上百万人扩建修建紫禁城,大修武当?,尊崇真武大帝等等。

这些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钱粮??面来源于国库,另??面则来源于皇帝的内库,没有?够的收?来源是?法有效支撑这些政绩的。

其次建造维护庞大的郑和船队也需要极大的财力支撑和消耗。要想完成?次下西洋的?动,朝廷必须为此付出巨额的财力支出,这又体现在以下几点:

?是在船只建造支出?面。郑和下西洋所选?的远洋航船,其载重量为“五千料”——好家伙,京华的二级战列舰如“东昌”号都只有4000料,却已然是东亚海上的巨无霸了,那么五千料是什么概念?那是京华还在研究定型阶段的一级战列舰的预计吨位。

?郑和船队每次往往由六七?艘同类型的船只组成,再加上?匠人员支出、?材运输成本等,建造?支远洋船队的成本可谓是天文数字。

当然,因为京华纯军舰的造价其实远高于民船,所以宝船的单舰成本还是比京华军舰要低很多的。这里的造价差异之中有一个最大的原因在于京华军舰上价格高昂的火炮非常多,所以主要是火炮大大拉高了造价。

另外,造宝船用工多是军匠,给工钱自然比高务实名下的商业造船厂低;造宝船的木材很多事直接在军屯地砍伐,成本约等于只要运费,也比高务实拿到的低得多。

但即便如此,罗登懋着《三宝太监西洋记演义仍然这样写道:“这个船数?多,制作?细、赞??大,须是支动天下??三省钱粮来,?才够?”。

所以高务实现在的船能卖这么贵,一来是成本的确比朱棣高得多,二来是海贸的利益的确太大,参与海贸的豪强巨富并不怕成本高点。

?是采购物资成本。郑和下西洋虽然带有“宣威海外”的重要使命,但是与海外各国做?意采买货物也是重要任务。为此,在船队出发之前,朝廷必须大量采购瓷器、丝绸等货物。

虽然朝廷并没有通过市场议价的?式进?采购,往往采取低价采买的?式盘剥各类?匠——这也成为日后下西洋?动被人诟病的重要诱因。但是,单单采购巨额货物本身,就已经是?笔巨大的开支。

三是对海外各国和随船官兵的赏赐。在远洋航?中途中,郑和遵照朝廷旨意,会对承认朝贡关系的属国进?封赏。?如《奔?堂别集就记载了永乐三年朝廷对占城国王的赏赐:

“赏赐占城国王黄金百两,?金五百两。六年,?赏赐黄金百两,?金五百两,锦绮纱罗五?匹,彩绢百匹。”

此外,由于海上航?任务艰巨,时间总是长达数年,随船官兵人员损耗较大。为了激励将,在每次航?归国后,皇帝还要对船队官兵进?大规模的赏赐。如永乐九年就?次性赐“钞??万锭并彩币等”。

根据《论郑和下西洋?书中的考证,仅是低级船员,每人的赏赐就有10锭,以舰队每次出?数万人的规模来计,光是银两赏赐就至少达到甚至可能超过30万锭(一锭并非只有一两)。

从上述两?面可以看出,在永乐时期,大明五征蒙古,四征交趾,?疏通运河并大修北京城。这对于?个刚刚经历过“靖难”内战的国家??,其耗费是难以想象的。

推?下西洋花费更是?笔?底洞,如果朱棣只是?个单纯好大喜功的皇帝,那么他的确可能做出下西洋这样的炫富之举。

但是,要考虑到下?次西洋耗费的人力物力巨大,这样花钱买面?的事情顶多也只会??两次,?不是在永乐朝连续下西洋六次之多——这已经不是好大喜功能解释的了,只能说除非朱棣是个神经病。

然而神奇的事情来了,据史料记载,虽然面临巨额开销,再考虑到郑和下西洋时“靖难之役”带来的国内战争创伤尚未完全消除,可是终永乐一朝,大明朝廷的财政状况居然都没有恶化。

“永乐间,虽营建北京,南讨交趾,北征沙漠,资?未尝乏。”——《明史·黄福传

这就奇哉怪也了,在国内财源没有得到有效拓展的情况下,大明大肆花钱却没有出现财政危机?

很显然,唯?合理且可信的解释,就是郑和下西洋从事的贸易活动给大明带来了巨额的经济利益。正是这种经济利益,维系了朱棣在位期间的巨额花费。

?且据陆从东主编的《静海沧桑?书初步核算,以郑和下西洋为特征的明初海外贸易开放政策,给大明朝廷带来的巨大财富至少是“白银千余万两,黄金三?万两”。

这就是高务实认为的“获利巨大”。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和月票支持,谢谢!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穿越枭雄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云州物语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秦昊小说免费阅读全文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宋之天才鬼医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交手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天幕:带三国英豪征服地球龙珠之牧神传说
UU阅书最新小说:世子无双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我何时可以回去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三国异术:发明开启乱世新局屠遍天下,我乃大明第一杀神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被逐出家门从破冰捞鱼开始皇姐你怀孕,关臣弟我什么事?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穿越战国之周天子姬卓逆世而起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请,卸甲!骑砍明末:从刷满面板开始穿越盛唐:我在贞观搅风云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启禀陛下,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大秦我不是奸商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逆天!傻王布局逃京,皇帝傻眼了初唐瓜怂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故事连连看魂穿之打造盛世被赶出侯府假世子靠科举逆袭权臣三国:开局截胡关羽,割据地盘偷听女主吃瓜,竟躺成千古仁帝?穿越我是胡亥红楼:无双武力,我一人镇天下幽默风趣解读陈士铎医学全书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开局皇帝:我爆杀五万大军!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综武,绑定系统从秦王宫开始签到臭山贼,朕怀孕了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三国:开局死尸堆,砍到天下一统红楼之姓贾非贾家侯府庶子?开局攻灭高丽自封王!穿成贾琏:我要这红楼,万艳同欢大秦世子之首富老婆是反派一本万道书:六皇子他赢麻了!抄家流放,开局送我四个美娇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