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国姓窃明正文卷第424章大明的恐怖国力郑成功征服吕宋岛后,大明对南洋连续数年的武力征服,总算是画上了尾声。

从马尼拉抢来的大笔金银,倒是弥补了连年用兵的军费开支。但是粮食和弹药的消耗,还是需要花时间来重新生产,毕竟金银不可能直接变成物资财富,最多只能拿来投资扩大再生产。

所以长期的休养生息、好好种田攀科技,绝对是非常必要的。

好在随着大明国势的蒸蒸日上,周边四邻也没有不长眼的非要找死。

大明就一边在内部继续深化推广“废丁分籍”,把北方各省也全部进行了工农分籍,废除了农民的人头税和工人的田赋。

外东北的垦荒种田开发,每年都有新的进展,虽然曹变蛟和黄得功在这几年里已经老死,他们的子孙继承了爵位,但不能再继承形同藩镇的地方规划权力,但这丝毫不影响东北发展的惯性继续推进向前。

南方热带的改土归流工作,也依然以每年都能归化一两个土司部落稳步推进着,有李定国兢兢业业维持秩序,镇服不臣。已经年近五旬的李定国,依然身体健康,比平行时空长寿了很多,能继续为大明镇守南疆,当好他的越国公。

大明内部的科教事业,和人才的选拔培养机制,也继续稳定磨合运行、偶有改良,日拱一卒。

南京大学也终于开始向社会输送一批批的毕业生。眼看有富余的理工科人才,可以用于地方各省的理工科基础教育,朱树人也摩拳擦掌准备做更多大动作。

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最初因为南京大学大量抽调精英骨干而暂时延缓后,随着人才重新充裕起来,再次进入科研的快车道。

每一方面看起来都是那么欣欣向荣,六年多的和平发展时期倏忽而过。

……

历史的车轮转眼来到了小康十五年,也就是西元1677年。

经过六年的和平发展,在朱树人原本的规划里,到了这一年,大明的第二个七年计划应该都已经完成了,而且也应该对西北噶尔丹的准噶尔部动手了。

但因为此前南洋地区额外战事的拖延,加上对南洋新领土的消化吸收、改土归流,以及对吕宋仇汉土着的持续清洗剿杀,占用了朝廷相当的精力和时间。

所以第二个七年计划的对北疆用兵节奏,也跟着延宕了下来,至今还没准备动手。

不过这也是很正常的,计划赶不上变化嘛。

好在,随着时间进入小康十五年,已经安定布局多年的朱树人,总算觉得又到了大明展示肌肉的好时机了。

过去这六年多的发展,早已让大明的国力又整整上了一个新台阶,绝不是曾经的对手所能预料的了。

贫穷和落后,限制了大明的敌人对大明的想象力。

在二十五年前、也就是先帝朱常淓隆武八年、明清战争刚刚结束、中原恢复统一的时候,因为连续的战乱,当时全国人口跌到了一个历史地位,只剩六千万人,而且是尽量吧隐户都清查出来后,依然只有六千万人。

相比之下,万历年间大明的人口巅峰一度接近过一亿四千万,崇祯初年时也还有接近一亿两千万。所以六千万人比大明巅峰时,已经是户口减半了,但相比于平行时空明清之交最惨烈的时候,却又多出来约两千万。

在和平年代里,刚刚结束剧烈战乱的时候,如果鼓励生育,二十几年人口翻倍都是正常的,后面耕地矛盾渐渐激烈,养不活人口,增长才会逐步放缓。

不过大明灭清后的这二十五年,倒也不算是一直和平,毕竟朱树人每和平种田五六年,就要对外用兵一轮。这二十五年里,中间间隔了三轮用兵,分别是对外东北、对扶桑、对东南亚。

加上朱树人注意百姓的生存环境,坚持不让贫农把田分得太细,至少让有田百姓保持十亩以上的户均耕地占有,所以百姓的生活质量其实是远超其他朝代的,基本上没有因为田少而处于饥饿死亡线上的贫农。

间歇性战事和抑制过度细分田地,还有移民屯垦,三大要素结合,让人口的恢复显得更加有序。最终二十五年里,关内汉地十八省的人口增长,大约达到了50%,也就是从六千万增长到了九千万。

不过,考虑到东北关外地区的屯垦,让整个东北,包括辽东,也拥有了超过八百万人口。

而扶桑的九州岛依然有三百多万人,加上虾夷和枯叶岛,还有对马和琉球,这五块总人口接近四百万

而被大明征服的缅甸怒江-伊洛瓦底江两江河谷平原地带,一共有四百余万人口,皎山、三宣六慰山区加起来近百万人。越南被大明征服后的的红河流域平原,也就是汉唐交趾故地,加上一直到越南南北分界的顺化等地,加起来也有三百余万人口。

当地这些年人口之所以没有继续增长,也跟大明的清除心怀不轨的反抗异己有关。对于反抗者要慢慢肃清,然后把南方的汉人,尤其是广西和云南的汉人逐步移过去。

最后,菲律宾地区经过六年的和平种田,当地原本也有大约二十多万祖籍福建、潮汕的汉人,在对仇视汉人的西班牙殖民者帮凶土着进行清洗后,大量把勉强算是黄种人的土着女人抓来给汉人做妾,汉人人口恢复得也非常快。

而郑成功为了压住当地人的不归王化倾向,六年里也从福建不沿海的武夷山区深处,又组织了这些年福建地区新增长的无田农民人口三十余万,移到吕宋岛。

如此一来,刚从福建移过去的纯种新汉人,人口比例也超过了已经下南洋数代的老福建、潮汕人,确保他们对大明的认同进一步上升。

而福建地区原本就多山少田,自古就很容易出现山区农村人口增长后田不够种的问题。要不然历朝历代福建人也不会那么容易下南洋或者移民全世界了。

郑成功要组织人手去吕宋,完全不需要强迫,整个过程非常仁政。而且郑成功还自掏腰包,承担了移民的运费,不收他们渡海的船票,更是让福建贫农感恩戴德,觉得白白捞到了一个出去闯世界的机会。

周边领地全部拿稳之后,东北八百万,扶桑五地四百万,东南亚一共八百万,加起来关外新占领土地上也拥有人口两千万,其中一半是汉人,剩下一半也都是被汉化的人,或者是异族被汉人征服占有的妇孺。

如此,加上关内传统汉地十八省的九千万,大明疆土的总人口数量,也恢复到了一亿一千万。

这个数字,大约是崇祯七年时的人口数字。当时李自成张献忠才第一波造反不成,纷纷诈降,天下人口的屠戮和灾荒死亡还没到最惨烈的时候。

朱树人兜兜转转,在崇祯七年后四十年,总算又回到了当时的程度,但如今大明已经普及了玉米和土豆,还开发了东北的肥沃黑土地和东南亚的红河、伊洛瓦底江河谷平原。

全国水利设施也大大提升了,而且灾害最严重最密集的年份也过去了,所以这同样的一亿一千万人,生存质量简直是天壤之别。

人口增长的同时,人民还安居乐业,天下民心对大明的拥戴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顶点。这样的人心所向,更是大明未来动员力和稳定性的根本保障。

这绝不是歌功颂德,而是有实打实证据的。因为崇祯七年时,天下田地统计,一共也就七亿多亩,而且实际上因为西北的连年灾荒,很多土地已经退化,只是存在于黄册上,实际没法种,辽东的土地也一直留在当时大明的账面上,实际上都落入敌手了。

所以崇祯七年时,大明掌握的关内十八省,总共耕地面积,实际上只有六亿多,不到七亿亩。

而原本历史上,清朝到了雍、乾年间的两次耕地普查,也就只有八亿多亩耕地。但考虑到清朝实际上比明朝多控制了一些西北地区,以及东北部分闯关东新产生的田地,所以关内开垦规模其实跟明朝差不多

后世所谓的乾隆盛世,就是靠着勉强八亿亩的耕地,精耕细作养四亿人口,人均才两亩地,压根儿那就不叫生活,只能叫在饿殍的死亡线上挣扎。

而如今,大明虽然只有一亿一千万人口,但开垦田地的规模,已经远超了平行时空的乾隆时期。

关内各省的耕地依然保持在八亿亩左右,西南云贵改土归流数十年,增田两千四百余万亩。

越南的红河流域有耕地九百万亩,加上顺化以北其他零星沿海农田,大明占领的越南地区一共有一千三百万亩田地。

缅甸的怒江和伊洛瓦底江两江河谷占领区,拥有田地两千余万亩。扶桑的九州等地,在幕府时代的在籍田地为“石高三百余万石”,实际上折算过来有四百万亩。

而经过郑家开发建设后的大员岛,其实农业条件比九州岛还好,两个岛屿面积也差不多。只是大员岛毕竟建设时间短,至今还只开发了朝向福建的沿海平原,但也开垦出了近三百万亩农田。

而对大明国力潜力提升最大的一块开发,显然来自于东北。那可是占到后世华夏全国耕地面积三分之一的存在,全开发出来至少能等于关内十八省总和的一半。

如今东北的开发,虽然远远不能跟后世比,但经过前后陆续二十几年的时间,也算略有小成了。

黑龙江干流流域的开发,还只有后世的一成多。但尽管如此,也已经超越了历史上乾隆年间的水平——后世清朝所谓的闯关东,其实也就到松嫩平原一带,并没有到黑龙江干流大规模开发。

以至于到清末,黑龙江北岸也就六十几个屯。可见南岸也多不了几倍,整个黑龙江干流到清末不超过三百个村子。

而现在,大明在黑龙江干流沿岸,好歹有大几十万人口,一千多万亩耕地了,至少分布在七八座城市、上百个乡镇、一千多个村落里,比平行时空的清末开发程度还高了至少五倍。

人均能耕种二十亩黑土地,而且这个人均是连老人小孩女人都算上的。实际上壮劳力普遍要种三四十亩田,非常辛苦,但也足够丰衣足食。

丰足的积蓄,甚至能让农户完成原始积累,渐渐做到了家家都有自己的耕牛,甚至还普遍不止一头牛,还进一步依靠近代科技升级了耕犁和其他省力农具。

而开发更彻底的松嫩平原,如今的垦荒力度,已经超过了后世的三成,垦荒出的耕地也突破了一亿亩大关,松嫩平原上的五百多万人口,人均同样能有二十多亩肥沃黑土地耕地,同样是把妇孺老人都拿来平均了,壮劳力起码种三四十亩。

再加上辽河平原的后续开发,如今整个东北,为大明提供的耕地已经有一亿六千万亩,达到了关内传统汉地十八省总耕地的两成多。

小康十五年,天下重新统计耕地,深入彻查,最终计算得全国耕地十亿五千万亩,已经超过了平行时空清朝巅峰期三成。

全国范围内,人均耕地依然能有九亩多。

再加上大明远超历史同期的工业,废丁分籍改革实施十五年来,已经攒起了超过一千四百万的工籍、兵\/役籍人口,实际上的农籍人口只有九千七百万。

如此算来,农籍人口的人均耕地,更是达到了惊人的近十一亩。就算依然存在一些当初南方豪门大户的土地兼并遗留问题,但贫农基本上能确保每个壮劳力至少种十亩自耕田。

大明国力之强,已经堪称华夏历史之最。

——

ps:快速过时间线的需要,所以流水账盘点一章种田成果。

很快要到这本书的最后一个副本,准噶尔和罗刹了,后面其他都不会详写,只是略过一个大致年表。马上要完本了。

UU阅书推荐阅读: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名门春事楚天子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大秦二世公子华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北宋最强大少爷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三国之风起扬州明帝蒙古人西征大秦之极品皇帝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人在大明当喷子,气坏朝臣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破晓之舞穿越古代:我有门徒三千邪龙狂兵马谡别传再兴大汉四百年救命,系统要害我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刺客信条:梦华录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