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太学,在茂陵城的正中央,与武苑隔山相望。

这座目前汉室的最高等级的国家学府,有着全天下最优质的教师资源。

随便一助教捏出去,都是可以给诸侯王子弟当老师的名士。

至于那些巨头,哪一个不是能作为诸侯王太傅的存在?

董仲舒、胡毋生、张恢、黄生……

黄老儒法,当世最大的三个学派的巨头,除了少数人因为年纪太大,不能来长安授课之外,其余,但凡有名的鸿儒,皆名列其中

太学山长,更是当今天下文人士大夫的楷模,昔年传颂天下的邯郸六君子之一的故汉中太守,内史田叔。

如今太学之中,有着学生千余人。

基本都是来自地方郡国推荐的地方有为青年,以及各大勋贵列侯家族推荐的有志青年,当然,还有按照刘彻的命令,选拔而来的地方上的种田能手‘力田’们。

太学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一种类似后世大学教学模式和传统结合的方法。

基本上,所有学生在入学后,都会选择一个名师,在得到对方同意后,拜其为老师,口称弟子,执子侄礼。

甚至,有很多学生,原本就是某位名师的弟子。

这种教学方式,在过去,也是汉家朝廷力推的。

自太宗孝文皇帝开始设立诸经典博士以来,被任命为博士的这些巨头,在享受了国家荣誉和精神奖励之余,就要承担起义务了。

太常会从天下郡国选拔一批年轻有为的士族子弟,拜入这些博士巨头门下,学习经典,理解先贤之意。

这些人被称为博士子弟。享受免除徭役赋税,由国家提供食宿以及笔墨竹简等优待。

除此之外,当他们学有所成时。将会获得优先安排官职,并且在做官时。获得优先提拔的待遇。

朝廷的本意,是希望借助这些博士们的力量,教育和培养一批有知识和学问的高素质官员。

但很可惜,因为太常的选拔非常严格。

完全就是冲着万里挑一,甚至是十万里挑一的标准去选人的。

相貌、家世、人品、道德和素养,全部都要是万中无一的君子。

过去二三十年,前后总共只选拔了不过两三百名博士子弟。

平均每个博士名下几个人……

这就造成可怕的景象。

博士官们固然是很用心的教导自己的弟子,恨不得将生平所学完全传授。而弟子们也确实很用心在学习。

然而,教着教着,这些博士子弟,就慢慢的向学者方向转变了。

他们学有所成后,也不愿意当官了。

觉得官场太浑浊,我辈士人,还是应该保持自己的道德修养,不如归去。

这个可怕的恶性循环在曾经的历史上,困扰了汉室刘家几十年,直到宣帝时期才通过扩大招生规模。增加博士子弟数量,解决了这个问题。

刘彻现在搞的太学,在某种意义上。也属于变相的扩大招生规模。

诸博士的子弟,一下子就从平均每人两三个猛增到了十几个甚至几十上百个的规模。

这就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

假如只是几个弟子,那博士自然会用心教导。

而且因为过去的博士弟子,都是太常优中选优,选了再选,直到所有方面都完全符合君子这个词语的定义时才推荐给博士。

所以,博士们对自己的弟子也非常满意,视为衣钵传人。

如今,这弟子一下子滚雪球滚出几倍甚至几十倍。

博士们本来就年纪很大了。

哪怕是最年轻的六百石博士。也是起码五十岁以上的长者。

他们完全没有精力去悉心教导每一个弟子。

于是,刘彻就在这太学中。玩了个变相的改革。

即诸博士都有属于自己的殿堂,每隔几日。固定时间,公开讲课。

所有学生,不拘是否是他的弟子,全部可以去旁听。

博士们也可以选择是否愿意接受某人的拜师请求。

而学生们也可以通过旁听诸子博士们的讲课,来判定,到底谁讲的东西更合自己的胃口。

所谓,老师选学生,学生也可以选老师嘛。

要民煮嘛。

这个模式,目前在太学推行的很顺利。

博士们都觉得这个方法不错,如此一来,即可以避免因为万一要是收错了弟子,结果这个家伙未来闹出什么麻烦,殃及师门,牵连同门,也可以从无数人之中,选出那些符合自己心意和要求的合适的衣钵传人。

而学生们也觉得很不错,除了太学规定的必须参修的几门课程外,他们可以随心所欲的选择自己想要去听的人的课。

即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也能通过不断的旁听来选择自己真正符合自己心意的学派。

甚至,有人开始杂修黄老儒法。

而且因为太学山长是田叔这样的天下名士,备受尊崇的君子。

有田叔坐镇,黄老儒法之间,平素也不敢扎刺。

太学内部的气氛,河蟹而自由。

刘彻站在太学的主教学楼上,看着穿梭于花园与树荫之中的莘莘学子,这让他有些感怀。

美好的大学生活啊!

真是让人怀念!

“诸位皆是长者……”刘彻对着跟在自己身后的博士们道:“所谓百年树木,十年树人,太学学子,皆社稷之未来,望诸位悉心教导,严加管束,不可让一个学子,沉迷于长安的纸醉金迷与奢靡之中!”

于刘彻来说,太学的学子,基本上都是等于未来的官员预备役。

尤其是现在的这些人,都是从郡国千挑万选出来的精英中的精英。

可不能让长安的奢靡生活将他们的眼睛给迷住了。

所以,这太学实现的是准军事化管理。

除了每五日的休沐之外,所有学子不许私自外出。

然而即使如此。刘彻也依然很担心啊。

实在是他最近在长安搞出了一些全新的娱乐方式。

譬如说,赛马场很快就要开张了。

很快,还将有马球比赛也要上场捞钱。

曾经当过学生的刘彻太清楚。网吧五连坐对一个学生的学业打击程度究竟有多大。

年轻人嘛,只要心一野。什么学业未来前途,统统都可以抛弃不管。

六十分万岁和信春哥不挂科,可是一度盛行无比。

所以,这纪律和学风,是必然要反复强调的大事。

“陛下但请放心,有老臣在,这太学诸子,就绝不会有一人不肖!”跟在刘彻身边的太学山长。田叔马上就拍着胸脯保证。

“一切就有劳田公了……”刘彻点点头,对田叔的管理方法和方式,刘彻还是很有信心的。

要知道,在前世,哪怕是刘端这样的出了名的不服管教的野马,在田叔的约束下,也是乖乖的缩进王宫里,捧着书本读书去了。

哪怕是过十几年,刘端也依然感念田叔这个严格慈祥的老师,几次三番上书武帝。请求追封田叔和褒扬田叔。

自己就干脆在其封国内,为田叔立祀祭祀。

“太学学子,要多实践。不要死读书,读死书!”刘彻又对诸博士们强调:“朕觉得,诸公可以选些时候,带领诸生,去关中各县,采风、游历,入亭里,听三老讲业,睹生民之难!”

其实刘彻更想让这些学子。以后有机会的话,就去地方基层的县衙和亭里实习。

可惜。刘彻估计,他现在要是提出来。恐怕会有无数人反对。

我辈士大夫如此高冷,安肯与刀笔吏为伍?

陛下,此非文臣待遇啊……

这些理由和借口,刘彻都能想象的出来。

但这去地方采风,听三老教诲,却是绝对的政治正确。

也是三代以来中国文人士大夫推崇的君子之行,更是周公、召公也要践行的道路。

…………………………………………

在太学中巡视了一番,还找了几个学生代表,接见勉励了之后,刘彻就驱车前往一山之隔的武苑

与太学相比,武苑在刘彻心中的重要性,无疑就高了几个等级了。

毕竟,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武夫弄权,一夕变天。

这枪杆子,必须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而想要控制军队,就必须控制军官,尤其是中高层的司马、校尉、都尉。

只要抓住了这些人的心,那么,就算是有野心家想玩什么陈桥兵变或者效仿周勃故事,恐怕还没开头就要被下面的司马、校尉镇压了。

所以,进入武苑时,刘彻已经换下了常服,穿上了甲胄,系上了佩剑,如同一个真正的军人一样。

武苑开学以来,这已经是刘彻第四次来到武苑视察了。

前面三次,刘彻都是如同刚刚在太学一般,只是召集诸武苑的教官训话,然后接见几个学生代表,勉励训诫,就算完事。

但这一次,刘彻就不打算再跟前几次一样走走过场了。

在来之前,他就已经行文周亚夫,要在武苑,召集所有师生,发表公开训话。

这是因为,最近的事情发生的比较多。

有齐鲁鼓噪的战争,也有南越方面的回应,更是上上下下的议论。

所以,刘彻需要统一军方的思想和立场。

但这些话,暂时还不适合在朝堂上公开宣讲。

因为这会让某些人感到恐慌。

毕竟,现在,秦、秦法、秦制,是忌讳词语。

虽然汉室用的军法、民法、刑法甚至军制政制,都是抄袭的秦制,多数东西就换了个名字而已。

但这些东西,是不能对天下公开承认的,哪怕是用暧昧的词语也不行!

不然,当年天下大家为什么推翻暴秦呢?

不就是因为秦朝太坏了吗?

刘彻进入武苑时,武苑师生已经提前在演武操场之中,列好队形,人人神情肃穆,昂首挺胸,精神奕奕。

刘彻乘着武苑中准备的天子战车,从操场的一侧在数百士卒的护卫下,驶了进来。

“臣亚夫等率武苑上下师生,恭迎陛下!”担任武苑山长的周亚夫,立刻就率领全部师生,分列两侧,共同对着刘彻的车驾,行了一个军礼,顿时,整个武苑发出了一阵洪亮的金铁击鸣之声。

刘彻同样举起手中的天子剑,向师生们回礼。

这让整个武苑,立刻陷入了一片狂热的气氛之中。

对如今的汉室军方来说,刘彻这个天子,真真是堪比三皇五帝一般的圣主

至于为什么是圣主?

军费管够,大力支持和扶持军方力量,这个理由已然足够!

刘彻的战车在已经搭好了的一个演讲台前停下来,然后,他下车步行,在一众侍中和郎中的簇拥下,登上那个演讲台。

演讲台上,已经按照刘彻的命令,立起了一排用于传声的铜喇叭。

刘彻站到这些类似话筒的喇叭前面,清了清嗓子,然后,挥手道:“武苑自成立以来,朕就一直在寻思着,找个时间,与诸君做一番家人之谈……”

他话音未落,整个操场的师生就全部都恭身下去,纷纷齐声道:“陛下圣恩,臣等武苑师生,永世铭记!”

许多的司马、校尉这样的军官学生,甚至感动的流下了眼泪。

这并非作假,也不是什么托。

在武苑中,也不需要作假和找托。

至于为什么如此?

原因很简单,刘彻说了四个字,家人之谈。

这四个字在汉室,尤其是皇帝口中,吐出来的时候,只代表了一个意思——朕把你们当自己家人一样看待。

当年刘邦就很喜欢常常拉着自己过去的老部下,搞这种家人之谈。

君臣之间不摆架子,也不遵循什么上下有别,把事情敞开来说。

不过吕后以后,这种类似的活动,就只在皇室内部和对外戚们使用了。

如今,刘彻重提此事,立刻就让人联想起了当年高帝在世时,对军方的无微不至和体贴入微。

刘邦对自己的士卒和部下是真的好,掏心窝子的那种。

但凡跟着他打天下的人,只要不谋反叛乱,刘邦都是妥善安置的。

至今汉律里依然保留了所谓的‘山东复’特权阶级的条款。

所谓山东复,指的就是那些跟着刘邦打天下,最后解甲归田的士卒,这些人几乎人人都混上了一个富家翁的地位。

甚至有人,福泽子孙,使得家族至今依然是地方望族。

现在,刘彻重提当年高皇帝的著名典故,当然马上就让武苑上下,感动无比了。

能不感动吗?

况且……

皇帝都把大家当自己家人看待了。

若还不懂感恩。

那你必然是个叛贼!(未完待续。)

ps:恩,码完收工,睡觉去了,明天保底一万+顺便卖个萌,求一波月票-0-

UU阅书推荐阅读: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名门春事楚天子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大秦二世公子华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北宋最强大少爷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三国之风起扬州明帝蒙古人西征大秦之极品皇帝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人在大明当喷子,气坏朝臣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破晓之舞穿越古代:我有门徒三千邪龙狂兵马谡别传再兴大汉四百年救命,系统要害我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刺客信条:梦华录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