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面对李隆基的宏图壮志,叶法善天师深深感觉到,他已继承了太宗皇帝的雄才大略和坚韧不拔。

“突厥诸部不断迁入中原,他们大多安置在云、朔等边州,凉、甘、并、幽、蓟也有一部分。陛下在东北方向,又将如何布局?”

李隆基道:“幽蓟地区,向来是大唐最重要的军镇之一。予正在考虑,如何在幽州设置节度使,统辖幽、易、平、檀、妫、燕六州,以防契丹、奚族的入侵和降者的生变!”

“天下四征未息,战事频繁,尤其是西域和幽蓟,屡屡受到异族的侵扰。四方军事防御,对崛起中的大唐王朝来说,是重中之重!”

“原先的行军制度,缺乏机动性和灵活性,难以应对紧急的战事。河西节度使的卓有成效,让予彻底下定了要推行节度使制度的决心!”

一个强大的王朝,一个不受外敌侵扰的王朝,必然是建立在繁荣的经济基础和完善的军事制度上的。

天子致力武事,锐意革新,有了武力的保障,才能更好地实施文治!

叶法善天师道:“成就一世霸业,必须攘外安内。设立节度使,是大唐军事所需,只要陛下警惕藩镇之祸就好!”

李隆基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

“攘外和安内是相辅相成的。攘外是基础,安内是目的,也是大唐万民所期盼的!”

一杯热茶入腹,叶法善天师从葵口青瓷茶缸里舀了一勺茶水,添入他的茶盏里。

“现在,陛下稳坐大位,是不是该考虑确立储君了?”叶法善天师小心翼翼地探询道。

李隆基刚刚举起那盏茶,听到师父的话,马上放了下来。

“立储乃是国本。今日来景龙观,就是想与尊师商议立储一事。”

“如此说来,陛下心中一定已经选好了储君。您有三位皇子,郯王嗣直、郢王嗣谦和陕王嗣升,中意的是哪一位呢?”

李隆基沉吟不语,过了许久才道:“郯王嗣直性格内敛,寡言少语,不善交际;陕王嗣升年纪尚小,有待培养;郢王嗣谦聪明伶俐,恭谨孝顺,最得众人喜爱,予想立他为太子!”

一泓清冽透碧的茶汤里,倒映着叶法善天师深邃的眼睛。

众所周知,郯王李嗣直为宗室长嗣,一度被当做大唐储君加以培养,朝中支持他的大臣也不少。

奈何他骊山秋狝时遭遇不测,加之母妃不受宠的缘故,无缘储君之位,正是意料中的事。

赵昭仪宠极后宫,圣眷正隆,李隆基越次立郢王李嗣谦为太子,不仅仅出于爱屋及乌的心理,也是他多番权衡之后的决定。

叶法善天师清了清嗓子,道:“据臣平时的观察,郢王相貌俊雅、天资聪颖,在三位皇子中最为出类拔萃,是立储继统的不二人选!”

高力士欢欢喜喜道:“越国公和多数宰相的想法也是一致的!”

得到尊师的支持,李隆基十分高兴,道:“力士,回宫之后,你立刻拟诏,立郢王为太子!”

“是!王皇后无出,无法树元立嫡,幸得赵昭仪培育了一位优秀的皇子!”

开元三年正月, 年仅五岁的郢王李嗣谦正式被立为大唐太子。

李隆基亲临太极宫承天门门楼,赦天下,大酺三日。

册封大典过后,李隆基诏令以卢怀慎检校吏部尚书兼黄门监,与姚崇一同为相。

他们共同修订的法典在此时完成,颁布天下,被百姓称为《开元令》。

姚崇的《十事要说》,也在有声有色地实施中,无论在稳定政局、整顿吏治,还是改善财政方面,都取得了卓然成效。

“官不滥升,才不虚授,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景龙年间卖出的斜封官,终于在此时遭到彻底的裁汰。

原先朝廷重京官而轻外任,地方官都是选用年高而才疏者充任。

为了革除这一弊端,使官员出入有常均,李隆基从京官中选用有才识者到地方任都督、刺史,又从都督、刺史中选拔有政绩者任京官。

他特别重视县令的选任。

拟任的县令被召入大明宫宣政殿,由他亲自出题考试,考查他们是否通晓经国治民之道。

合格者赴任就职,不合格者淘汰放归。

李隆基还敕令罢免所有的员外、试、检校官,严格控制官吏的选举,规定今后没有战功及别敕,吏部、兵部不得注官。

大革之下,十去其九,大大改善了朝廷官吏冗多、人浮于事的现象。

开元三年二月,北疆也不断传来好消息。

阿史那默啜既破突骑施,又不能安抚西域各部落,致使十姓余部和周边异族纷纷降唐。

他的女婿阿史德胡禄、高丽莫离支高文简,与阿跌部落大酋阿跌思泰、吐谷浑大酋慕容道奴、郁射施大酋鹘屈颉斤、苾悉颉力、高丽大酋高拱毅等人,率领一万余帐,脱离东突厥汗国,至大唐边境归附。

降唐者中,除了胡禄屋,以葛逻禄、鼠尼施三姓为多。

朝廷将他们安置在黄河以南,以本部落为单位,临水而居。

各位酋长皆封爵赏官,或为都督,或为刺史。

高文简被拜为左卫员外大将军,封辽西郡王;阿跌思泰为特进,右卫员外大将军兼阿跌都督,其余酋长封拜和赐物也颇为丰盛。

突厥降户日益增多,阿史那默啜必定十分着急,可汗部落屡有骚动迹象。

为了稳定西域,大唐朝廷提高了各大都护府的地位,加强了对黄河以南的巡逻,以防东突厥大军前来劫掠人畜。

四月,李隆基下诏,以右羽林大将军薛讷为凉州镇军大总管,统领赤水军,驻守凉州,继续迎接突厥各部落的降者。

以左卫大将军郭虔瓘为朔州镇军大总管,统兵和戎诸军,镇居并州,两人东西配合,防备东突厥南下。

并以亲王遥领大都护。

郯王李嗣直为安北大都护、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藩大使,以安北大都护张之运为副。

陕王李嗣升为安西大都护、安抚河西四镇诸藩大使,以朔州镇军大总管郭虔瓘为副。

二王不出阁,由副使知节度事。

七月,林邑、婆利、盘盘、真腊、南诏、骠国等西南蛮夷联兵九万寇我边境。

右骁卫将军李玄道接到出兵军令,快速行动,发戎、泸、夔、巴、凤、梁等州兵三万人,与当地驻兵共同讨之。

开元二年,唐蕃武阶驿之战,薛讷、王晙大败吐蕃。

吐蕃赞普赤德祖赞意识到,单靠自身的力量,无法对抗强大的大唐王朝,便频频勾结漠北的东突厥、西域的突骑施和大食,合力对抗大唐王朝。

开元三年十一月,吐蕃联合大食,共立阿了达为拔汗那可汗。

监察御史张孝嵩正在安西都护府巡察,接到军情后,立刻率领附近兵力万余人,远赴葱岭之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力击败敌军,威震西域。

大食、康居、大宛、罽宾等八国皆遣使请降。

唐初时期,大唐对周边异族采取的是以戎制戎的羁縻统治,高度自治下,异族首领经常不听朝廷命令,甚至频频叛变。

李隆基精心构筑的大唐边防系统,逐渐发挥出优势作用。

朝廷派遣信得过的大将,赐双旌双节,赋以军事专杀大权,行则建节,府树六纛,威仪极盛。

武卒们顿兵塞下,晷候献捷。

一旦战起,他们在军事防御上迅速作出反应;卧鼓灭烽时,还可以屯田返耕,不误农作。

到开元三年年末,大唐四海波静,九州昇平,民殷国富,社稷繁荣,偶尔燃起的一点战火,很快就能被守边的将士扑灭。

与尊师的三年之约,正在逐一实现。

他终于可以交出一张圆满的答卷。

李隆基心里的欢喜,被高力士的一句话给打断了。

“陛下,景龙观道士石清传话来,说越国公的姐姐忽然仙逝,他悲痛塞心,旧疾复发,卧榻不起,乞望您前去探望一二。”

李隆基这才记起,自己忙于国事,已经数月没去景龙观了。

“尊师探望姐姐,才短短一旬,怎么说走就走了?这个年纪,怕是不胜悲痛!力士,你立刻安排步辇,我们一起去一趟景龙观!”

“陛下稍候,老奴马上安排!”高力士道。

赶到景龙观,叶法善天师双目紧闭,形容枯劣,躺在榻上。

李隆基疾冲过去,紧紧握住了师父的手。“上次见到尊师,还是健健康康的。石清,他身体如何了?”

石清跽跪在榻前,泣不成声。

“陛下,师父神志不清,病起汹汹,积年之疹,一朝遂发,三天未能进得颗粒,身体虚弱得很……”

高力士听了,急忙上前察看叶法善天师的身子。

确如石清所言,他的身上长出许多红色的疮疹,细如粟粒,斑斑点点,遍布在手臂、脖颈、腹背上。

高力士担心龙体被传染。

“陛下,越国公的疮疹从血络而出,应系热毒炽盛,正不胜邪导致。老奴立刻遣尚药局的裴奉御前来问诊。此刻,还请您与越国公保持距离,以免被其传染。”

李隆基面色铁青,嘴里不耐烦地回了一句:“休得胡说,速去速来!”

高力士眨了眨眼,缩着身子,蹑手蹑脚地走了。

李隆基低声道:“石清,你不要担心,尽心照顾好尊师,予不会怪罪于你的!”

石清忧心道:“澄怀师兄被您遣到东都洛阳组建乾元修书院去了,我怕我照顾不好,有损师父的仙体……”

“真的不行,予立刻下令,星夜召回澄怀,有我们在,他不会有事的!”

石清哽咽着,点了点头。

李隆基的耳边还响着尊师的话:“陛下,臣建议您改元开元吧,以此为契机,给自己三年时间,开创一个鼎盛时代。我会用毕生仅剩的微弱余晖,照亮您前行的道路!”

从改元开元到现在,与尊师的三年之约,马上就要到了。

他废寝忘食、精心打造的极盛之世,已经浩浩荡荡地开启,还没来得及提交功课,尊师怎么可以闭眼就走了呢?

嘴上说着没事,心里却是十分害怕。

他害怕尊师永远沉睡不醒,再也无法睁开眼睛,看着他秣马脂车,车驰人走,沿着星河灿烂的方向奔去。

正在心急之时,裴奉御赶到了。

仔细看过病情后,裴奉御转身对李隆基行了个叉手礼。

“陛下,越国公身现疮疹,肝气郁结明显,大概是受外界刺激,急火攻心所致。怒火攻入心脉,引起心阳亢奋,气血逆乱,继而出现神昏谵语的症状。”

“是的!尊师的家姐忽然仙逝,对他刺激很大!”

“越国公还伴有发热烦躁、口干舌绛等症状,肝火上扰、邪气外达,引发了积年旧疹。幸而疹色红活,此病可治!”

李隆基这才松了一口气,急忙道:“裴奉御是宫中老先生了,果然见多识广,叶尊师的病该如何用药?”

“治疮疹,先要宣肺达邪,才能清营透疹。臣开一剂清宫汤,以牛黄丸、紫雪丹、局方至宝丹强心祛毒,兼以银翘、丹皮、大青叶祛火除疹。一剂苏醒,连服三日即可病除!”

李隆基大喜,赏赐了裴奉御,命他马上备药煎熬去。

一直守到天色昏暗。

叶法善天师服下了一剂汤药,还在昏睡中。

景龙观内,早春的寒气依然侵人肌肤,一株白梅衔霜而发,疏影淡淡,俏不争春,从瓦檐下落落大方地斜伸出来。

这枝白梅似乎就是云鹿的化身。一样的冰清玉洁,一样的艳而不娇!

李隆基双手背握,立在窗牖下,入神地凝视着这枝白梅。

他想知道关于她的消息,又害怕知道她的消息。

直到今日,李隆基才彻底明白,他和云鹿已是两个世界的人。

一个在朝堂上纵横捭阖、号令天下;一个在山林中餐松啖柏、避世绝俗。

恐怕此生,再无交集的可能!

心里默默作诗一首:“亭名梅矣雪霏霏,傲骨清香百卉稀。卓卓不群如玉状,从今呼尔为梅妃。”

身后传来两声低沉的咳嗽声。

李隆基走到榻前,坐在胡凳上,轻声道:“尊师身体可好些了?师姑仙逝,予也感到难过,还望尊师振作起来,予需要您,大唐也需要您!”

叶法善天师缓缓坐起,斜靠在榻上,道:“人生死有命,理则固然,但骨肉有情,岂无哀痛?哀痛过后,便不会再痛了!”

“是啊,一切哀痛,都会被时间冲淡,淡到不留一丝痕迹。哀痛过后,便不会再痛了!”

“世间的一切,都抵不过时间的侵蚀。有的,只需要短短数日,有的,则需要长长的一生……”

李隆基第一次感觉到,师父的声音变得苍老,变得无力了。

UU阅书推荐阅读: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太宗之后,再造大唐无尽世界无尽征程时空搅屎棍开元帝师蒙古人西征朕让你监军,你反手灭了六国?东图易家大唐之混世异姓王三国大逃杀穿越古代:我有门徒三千穿越杨广隋霸天下邪龙狂兵此去安都两万里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马谡别传唐朝好驸马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一梦越万年当东方文化主宰世界农家巧媳妇关外县令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魅影谍踪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穿越老仙:大秦铁骑,踏遍全球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考公上岸了?上的大秦的岸!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只会捞钱的朱由检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明:开局带朱元璋拯救崇祯大唐:吃货将军虚构三国帝国崛起,开局奖励一个集团军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科举逆袭养媳妇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横扫天下我为皇三国:凤雏已死,血凰当立昏君女帝,我真是大周忠臣三国之无双华雄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天幕:带三国英豪征服地球龙珠之牧神传说窃国小相爷
UU阅书最新小说: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