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屋内的摆设很简陋,但好歹还有张桌子,两把椅子。本来,郭大靖是准备坐在炕上和赵青山聊一会儿的。

“一直在外领军,或是训练,或是打仗,赵哥受伤的事情,还是听厂里的工匠们说起,才知道的。”郭大靖落座之后,很是歉意地说道:“现在可痊愈了?”

赵青山晃了晃胳膊,并不在意地笑道:“全好了,一点毛病也没落下。你尽管放心就是。”

说完,他又补充道:“也是沾了你的光,在家休养,工坊也发薪酬,也不用担心吃不上饭。”

郭大靖觉得有这方面的原因,但也不全是。毕竟在制定规章制度,也考虑到工伤的问题,是有一些保障的。

现在看来,相关的保障制度还是有欠缺,并不够完善。

既然又给了工匠们一些优惠政策,郭大靖也想着象军人那样,对工匠们伤有养、死有恤,彻底解除他们在工作中的后顾之忧。

当然,安全生产也要常抓不懈,尽量减少这种伤人的事故。

“赵哥日后再遇到困难,可别硬挺着,我若是不在家里,托人给阿秀带个话儿也是一样的。”郭大靖说道:“别的不敢保证,让赵哥吃饱吃好,却是没问题。”

赵青山笑了两声,说道:“阿秀已经是诰命夫人了,你也变成了郭帅。我能过得去,就不想着麻烦你们。”

“这么说可见外了。”郭大靖对端水进来的周氏颌首微笑,继续说道:“咱们是一同从建虏统治区逃出来的,那可是共患难的交情。”

周氏给郭大靖倒了碗热水,还抱歉地说道:“家里也没有茶叶,郭大人请多多包涵。”

郭大靖笑道:“嫂子可千万别客气。我刚才还埋怨赵哥,出了事儿也不告诉我,或者是呆在家里的弟妹。离得不远,又不是一般的关系,莫要想得太多,不敢去登门。”

周氏笑着点头,退到一旁,象个丫环似的准备随时听用。

粗手大脚,动作利索,一看就是个能干的妇女。脸上有风霜之色,显是以前也吃了不少苦。长得不能说丑,可也说不上漂亮。

“嫂子,把孩子叫过来我见见。”郭大靖笑着说道:“我这里还给他准备了见面礼呢!”

周氏一点迟疑也没有,笑着连连颌首,说道:“那小子最崇拜的就是郭帅,这下子能见到您,不知道乐成啥样儿呢!”

周氏出门招呼儿子,赵青山笑着说道:“她刚才说的可都是真的。特别是取得遵化大捷,还活捉了皇太极之后,那小子见天地把你挂在嘴边。”

郭大靖倒是相信,少年嘛,正是崇拜英雄的时期。就算没有他郭大靖,少年们也会从评书、民间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偶像。

“赵哥已经痊愈,便去兵工厂上工吧!”郭大靖微笑着说道:“以前工坊是没说法,或许是碍于往日的情份。但现在,章程完善了,工伤休养不扣薪酬,痊愈便照旧上工。”

停顿了一下,郭大靖又补充道:“东江镇现在不缺土地,我准备再立个章程,就象对军人那样,工匠伤有养、死有恤,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赵青山用力点头,说道:“这可是最大的善事,工匠们知道的话,肯定更卖力。要知道,在工坊成天捣鼓危险东西,出现意外在所难免。”

军工企业的事故率,确实比其它行业要高很多。象火药、炮弹、火箭啥的,都是极危险的东西,储存、制造、运输每个环节都要小心翼翼。

郭大靖说道:“赵哥要是不想继续在工坊,我这边也可以提供些便利。”

赵青山想了一下,说道:“还是回工坊吧,活儿不累,挣的却不少。回家种地的话,就没那么轻松了。”

郭大靖也是这样的看法,打工比种地强,后世就有明证。何况,赵青山还是管理岗,不用出大力的那种。

当然,对老百姓来说,土地是最后的保障。后世也有很多打工太苦太累,又返乡务农的。

正说着话,周氏领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走了进来,进门便让孩子跪下磕头,被郭大靖抢先一步拉住了。

“不必如此。”郭大靖打量着男孩,笑着说道:“叫叔叔就好,不用太拘谨。”

男孩有些瘦弱,走路是跛着的,但也不是很严重。但眼睛挺亮,能看出是个挺聪明的孩子。

“侄儿拜见郭叔叔。”男孩不能跪拜,可还是深深一躬。

从这马上改口的称呼上,郭大靖确认了自己的判断,反应很快,聪明伶俐是肯定的。

赵青山笑着说道:“孩子的名字叫钟儿,现在随了赵姓。”

郭大靖伸手捏了捏钟儿的肩膀、胳膊,笑着说道:“得多吃饭哪,长得壮实起来,也能为家里分担些活儿。”

钟儿笑了笑,脸上紧张的神情松缓了不少,说道:“俺吃得不少,可全长个儿,没长肉。”

周氏在旁连连点头,说道:“自打到了金州,这孩子差不多蹿了半个头——”说着,她征询般地望向赵青山。

赵青山笑着颌首,说道:“孩子嘛,先长个儿再长肉,这是好事儿。”

郭大靖坐在椅中,拉着钟儿到近前,和蔼地问道:“可读书识字了,长大以后想做什么?”

“小的时候有人教,也算是读过几年书。”周氏的脸上闪过黯然,不易觉察地瞟了赵青山一眼。

有人教,应该是孩子的亲生父亲。没想到这周氏还嫁了个读书人,郭大靖含笑看着钟儿,充满了鼓励的意味。

钟儿微低着头,说道:“如果不是腿脚不好,我长大后要从军入伍,象郭帅那般建功立业,名扬四海。”

郭大靖沉吟了一下,说道:“未必就只有军人才能建功立业,好好读书,钻研学问,也能够名留史册。”

钟儿眨着眼睛,看着郭大靖,似乎在等待他进一步的说明。

郭大靖斟酌了下字辞,说道:“不是什么八股文,或是诗词歌赋,而是经世济用的学问。就比如东江军赖以获胜的武器装备,那里面就包含着科学和真理。”

停顿了一下,郭大靖笑了笑,说道:“先用心读书识字,官府日后会有章程,比如建立各种专业学校。你如果合格,我希望你能去学习,那可是能学到真正为国为民的本事。”

钟儿似懂非懂,但还是点了点头。

郭大靖随手拿出几张军票,放进钟儿手里,说道:“来得仓促,也没给你买什么礼物。你喜欢什么,便自去买来。”

赵青山和周氏连忙谦辞,不让钟儿收钱。郭大靖却很执拗,硬塞到钟儿的衣服里,才起身告辞。

“唉,这饭口,也没留郭帅吃了再走。”周氏望着远去的人马,有些懊悔。

赵青山摆了摆手,说道:“也没提前准备,要是留人吃饭,咱们倒不好意思。算了,以后再说吧!”

周氏连连点头,觉得也是这个理儿。看着当先进屋的赵青山,她不禁生出感慨,这个男人,还真是找对了。

有了这么大个靠山,就算以后有什么马高蹬短的,也不用担心了。

周氏接过钟儿手中的军票,竟然有十几两之多,不禁眼前一亮,觉得应该和赵青山办个简单的仪式。

这样的话,以后在村人面前也是名正言顺地成为赵周氏。要不,就象搭伙过日子似的。

可周氏没想到,今天是郭大帅,第二天竟是诰命夫人带着蓉儿、秀成,孙六岩和王贵赶着车,一起前来祝贺。

阿秀送来了崭新的被褥、两封红蜡、布匹等物,酒肉和银子也肯定不会少,让赵青山和周氏在村人面前大涨了脸面。

在赵青山家吃过午饭,有酒有肉,说说笑笑,也就算是走了仪式。周氏变成了赵周氏,又一个新的家庭建立起来,迈向了新的生活。

…………………

辽东—国家—天下,登得越高,眼界越宽广,目标越远大。

但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连东江镇现在的三州之地都治理不好,老百姓都不能安居乐业,又凭什么去夺大明、治国家?

从广鹿岛,到金州,再到辽南三州,郭大靖的实验田是越来越大,政策措施在实践的过程中,也不断在纠正和完善。

郭大靖心目中的样子,未必完全适合当时的社会。所以,他需要尝试,需要在摸索中试验。

目前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一些问题也出现,正好使他将来不会重蹈覆辙。

至于对赵青山,郭大靖未必能照顾到每一个百姓,每一个家庭。但既然知道了,看见了,就没有撒手不管的道理。

更何况,他忘不了赵青山,忘不了那些和自己一起逃出建虏统治区的辽民。而那种朴实的感情,随着他的地位的上升,是越来越难找,越来越难有了。

正月十五当年过,为了补偿郭大靖远征在外,未能与家人在除夕团聚。

吃得好,喝得好,没事儿四处转转,郭大靖这个假期过得相当惬意,相当轻松。

干掉了皇太极,重创了建虏,这是历史的大改变。郭大靖数年来殚精竭虑,终于赶上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战略形势上的彻底扭转,让郭大靖终于能放松心思,好好享受一下短暂而又愉悦的平淡生活。

生活本来就是平淡的,哪来那么多丰富多彩。但平淡中也自有乐趣,就是一日三餐中的闲聊,也让郭大靖觉得很舒适。

“毛夫人选好了地址,春暖花开后便要修建侯府了。”藤野英给夫君挟着菜,透露着最新的消息,背后的意味很明显。

郭大靖笑了笑,说道:“咱家就这么几口人,我看也不急着扩建或新建宅院。房子太大,要是冷冷清清的,反倒不是那么回事。”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况且,毛帅也未必会同意大兴土木。”

阿秀深以为然,微笑着说道:“夫君说得在理,现在住得就挺好,等到以后仗打完了,未必会继续在这里住吧?”

藤野英想了想,说道:“是我想差了。夫君建功立业,晋爵封侯也不意外,将来的府宅不是辽阳,就是沈阳,怎会在这里?”

郭大靖点了点头,说道:“毛帅估计也会这么想。顺利的话,平辽灭虏也没有几年。留镇辽东的话,那肯定就是在辽沈建府。奉调回京,朝廷也会安排。况且,这个时候建豪宅,显得耽于享受,对激励将士们也不利。”

不说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吃喝都一样,但差距也不能太大。郭大靖可不相信毛文龙能凝聚东江军的人心,靠的只是一张嘴。

特别是历史上东江镇最困难,最艰苦的时期,将士们还能衷心拥戴,就很说明问题。

而且,平辽灭虏已经成为全体军民共识性的目标,你在大连修建豪宅侯府,这志向怎么都象是不思进取。

如果是人丁兴旺,那还好说。在东江镇的地盘上,毛文龙可是只有一个侍妾,几个仆佣。豪宅深院、花园长廊什么的,完全没有必要。

郭大靖转向藤野英,说道:“岳父那边可以扩建一下,你看着办,不用怕花钱。”

藤野英笑着说道:“他呀,倒是看好了一块地方,有山有水,能爬山,也能垂钓。既然夫君说了,妾身就给他建处小院落。闲暇的时候,咱们也能去住上几天,游山玩水地散散心。”

人少有人少的好处,一家人都去,也住不了几间房。小院落也不用很大,权当是渡假别墅了。

随便找块地就能盖房建屋,既不用证照,也不担心违建。这就是古代的好处啊,郭大靖不由发出感慨。

现在的金州、复州、盖州,虽然有几十万军民,但在开发潜力上,却还是巨大的。

别说东江军还在继续收土拓地,就是保持目前的三州,再安置个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自给自足也绝无问题。

但郭大靖认为承载人口过多,必然是破坏环境,类似毁林开荒之类的事情肯定不会少。

辽东土地广阔,根本用不着那样。北大荒,北大荒,能够开发的土地多的是。

别说现在的辽东,只有后世的辽宁大部和吉林省的一部,就是把后世的黑吉辽都囊括进来,郭大靖也不知足,还要继续北进,占领地下满是财富的西伯利亚呢!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名门春事楚天子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大秦二世公子华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干宋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三国之风起扬州明帝蒙古人西征大秦之极品皇帝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人在大明当喷子,气坏朝臣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破晓之舞汉末之全面开战穿越古代:我有门徒三千邪龙狂兵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马谡别传再兴大汉四百年救命,系统要害我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刺客信条:梦华录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