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决战是肯定要有的,但郭大靖希望再往后拖一拖。

东江军的实力在大量人口的注入下,会不断提升。此消彼涨之下,与建虏之间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决战的胜算也越来越高。

“郭帅,你担心朝廷会朝令夕改?”何贵忠迟疑着问道:“平辽灭虏的大业,现在除了咱们东江镇,朝廷还会指望谁?”

郭大靖呵呵一笑,说道:“万岁是个急性子,又是供应战马,又是给灾民入辽提供便利,总要见到些回报,才能知道对东江镇的支持没有白费。”

“况且——”郭大靖话风一转,说道:“为了遏制逃人,建虏把辽人迁往腹地。根据情报,建州卫就有很多。”

何贵忠轻轻颌首,说道:“郭帅的意思我明白,如果只剩下建虏,没有人为他们耕种生产,他们也就完蛋了。”

大饥荒造成的死亡和逃出,使得建虏损失了大量的劳动力。绕道入关的惨败,又使建虏没有了补充的机会,且损失了一两万的精锐。

最消磨建虏的还是物资的匮乏,在气候越来越冷的小冰河期,传统作物的歉收和绝收,只能靠土地数量的庞大来弥补。

可要耕种大量的土地,就需要大量的人口,大量的劳力。

郭大靖对于建虏的打击,就是全方位的。

一方面是封锁,断绝其从外采购的渠道;另一方面则是不断地袭扰,择其空虚之处予以沉重打击。

只要坚持战略方针不变,郭大靖相信到了决战的时候,就能够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最把握的胜利。

而对崇祯的担心,也不是无的放矢。

郭大靖比谁都清楚这位万岁的性格,反复无常,却又刚愎自用。因粮和清屯充饷,多好的政策,却半途而废,难以贯彻始终。

别看现在对东江镇给予很大的支持,谁知道哪天又听了别人的意见,而急于求成,催逼作战。

按照东江镇目前的发展,当然可以敷衍崇祯,不执行对自身不利的决策。但这也势必引起崇祯的猜疑,又搞出什么脑残的事情。

幸好,自己早有预见,拼尽全力使东江镇基本上能够自力更生,不必屈从于崇祯的瞎指挥。

“现在,人口已经成为形势消涨的重要因素。”对何贵忠的分析判断,郭大靖微微颌首,却不想说得过深。

建虏看似没有办法摆脱不利的局面,但其中的变数也存在,一是被压制孤立的辽镇,另一个则是战力较弱、又怯战的虎墩兔。

东江镇不断加强的水师,足以对觉华水师形成碾压之势,辽镇敢走私自肥,郭大靖就不准备对他们客气。

但林丹汗的察哈尔部,郭大靖就鞭长莫及,照顾不过来了。

建虏不用出动太多,一个八千人的机动兵团,就足以击败察哈尔部,赶得虎墩兔再脚底抹油了。

东江镇想要进行牵制,恐怕要全军出动,才有击败留守建虏的可能。为了个虎墩兔,郭大靖却不会这么卖力。

而就算建虏能通过打击虎墩兔,抢掠到一些人口和牛马牲畜,也不过是拖延灭亡的命运,并不能改变大势。

大势是什么,是领先建虏上百年的科技,是犀利且又训练简单的各种火器,是基本摆脱朝廷影响,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又全力灭虏平辽的东江镇。

不知不觉,郭大靖和何贵忠已经来到了村口,不约而同地停下马来。

“今天就不进去了。”郭大靖笑着说道:“你也不用准备什么,我明天都带来。”

何贵忠呵呵笑着,说道:“进村直走,过了十字街,便能看到有一棵大杨树的院子,卑职的家就在对面。”

“记住了。”郭大靖点了点头,调侃道:“别着急啊,说亲成亲也就这两天的事儿。怎么也得赶在离开前,把这大事给办下来。”

何贵忠嘿嘿笑着,拱手与郭大靖作别,目送他和几个亲兵扬鞭而去,才一兜马头,进了村子。

……………………

夜色降临,一个个的火堆在席棚下燃烧,散发出光和热量,温暖着围拢在火堆旁的灾民的身体。

秋季的夜晚,已经显出了凉意。棚屋内安排了老弱妇孺,铺着的厚厚稻草,就成了他们保暖的被褥。

忙碌了两三天,终于使混乱不堪变成了有序,离井然还有些差距,但已经是李海东等人的极限。

“席棚又盖起了十二排,就算下雨,也不用担心灾民挨浇了。”

“今天又挖了二十个厕所,基本上看不到随地便溺的现象了。”

“米店的价格又涨了两成,今天没有再购进粮食。”

李海东轻抚着额头,听着手下们的汇报。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好转,唯一让他生气的是粮食价格的上涨。

“这伙奸商。”他不由得抬起头,忿忿地骂道:“不知道人命关天嘛,还敢赚这黑心钱。”

赵华京苦笑了一声,说道:“他们只管赚钱,哪里会在乎人命?要不是咱们在这里收拢赈济,那些人贩子早就闻风而至。”

李海东骂过也就骂过了,却无力改变,只得翻了下眼睛,叹了口气,说道:“好在仓库里还有些存粮,支应个两三天是没问题。算时间,支援也快到了。”

挥了挥手,李海东缓和了语气,说道:“忙了一天了,早些去休息吧,我今晚来值夜。”

赵华京躬身道:“值夜就由卑职来吧,大人一天也劳累得紧。”

李海东笑了笑,说道:“这点活儿还累不着我。想当年,揣着半升炒米,老子和郭帅在朝鲜爬冰卧雪……”

手下们都笑了起来,自从郭帅在遵化击败建虏,活捉皇太极后,李海东就时常把这话挂在嘴边,既是炫耀,又是骄傲自豪。

“卑职也不累,便陪着大人一起值夜。”赵华京待李海东说完,笑着说道:“正好听听大人与郭帅并肩战斗的故事。”

“好吧!”李海东点了点头,呵呵笑着起身,边走边说道:“不是某吹牛,郭帅刚入伍,还是个小旗的时候,某就与他相识,一起在夜不收……”

月朗星稀,秋风萧瑟。

灾民营地内没有了白天的喧嚣和嘈杂,吃饱喝足的灾民们心中稍微安定,多数都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郭帅以前曾说过,天气会越来越冷,灾害也会越来越重,差不多要持续十几年。”

李海东踩着脚下的枯叶,哗啦作响,感慨地说道:“当时没几个人当回事,就是郭帅一直在准备。不管是海外异种,还是从南方购粮,终于让东江镇不再为吃喝发愁。”

赵华京似有所感,说道:“陕西大旱,似乎从天启七年就开始了。到现在,已经是四年,就是草根树皮,也全啃光了。山西、河南也闹灾,还有山东发大水。”

“大明如此广大的疆域,本来每年有个别地方闹灾也不足为奇。”李海东的声音有些低沉,缓缓说道:“可西北陕甘晋的大范围灾害,却是很少见。而且,看这势头,河南、直隶也在受到很大的影响。”

“那灾民岂不是要持续不断地涌来?”赵华京很是吃惊,脚步也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

李海东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对东江镇来说,人口增加是好事,可这钱粮的花费,也不知道能撑到几时?”

赵华京挠了挠头,迟疑着说道:“既然敢接收,应该有足够的钱粮吧?”

李海东看了赵华京一眼,想了想,展颜笑道:“某相信郭帅,有他在,就缺不了钱粮。”

伸手拍了拍赵华京的后背,李海东语重心长地说道:“郭帅的本事,可不只是领兵打仗。外人如此传闻,那只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李大人所说,卑职绝对相信。”赵华京露出期盼和向往之色,说道:“不知道卑职有没有那个幸运,能得一见郭帅。”

“总有机会的。”李海东笑着说道:“郭帅杀敌勇猛,但对将士和百姓却是很和气,一点架子也没有。”

赵华京拱了拱手,说道:“那还要大人多多提携,给卑职多一些的机会。”

“某会尽力而为的。”李海东目光一闪,看着不远处出现的一大一小两个身影。

妇女还是瘦得厉害,象根竹竿挂着衣服似的。但已经有了些力气,手里拄着根棍子,领着小女娃向厕所慢慢走去。

“娘,您在这等着就好。”小女娃转头看着母亲,说道:“我自己能方便的,一会儿就回来。”

妇女却不放心,笑着说道:“娘能走得动,方便完也睡得安稳,和乖囡一觉到天亮。”

小女娃发出咯咯的笑声,孩子的快乐就是如此简单。能吃饱饭,不用再颠沛流离,母亲也陪在身边,她还有什么奢求呢?

而这片营地里,住的多是妇孺,为了方便起见,一些身体还算健壮的妇女被组织起来,负责夜间的巡逻和白天的卫生打扫。

“奴家见过大人。”巡查的两个妇女看见李海东等人过来,赶忙敛衣施礼。

李海东抬了抬手,和颜悦色地说道:“不必多礼。你们的辛苦,会有所报偿的。”

“谢大人。”妇女脸上闪过喜色,又拜了一拜才站起身。

李海东伸手指了指不远处的厕所,说道:“麻烦去挂个灯笼,晚上摸着黑容易出事儿。”

两个妇女答应着,接过李海东手下递过来的灯笼,快步赶了过去。

李海东也没有多等,带着手下继续巡视。

那两个身影也很快在他的脑海中消失,在成千上万的灾民们,这样苦命的人有的是,也不过是给他稍微留了个印象而已。

而即便是知道灾害已经从陕甘蔓延至山西、河南,李海东等人还是低估了大灾害对老百姓的影响。

能够逃到天津的只有少量的陕甘百姓,多数还是山西、河南,甚至是北直隶受灾的百姓。

积弊丛丛的大明,在大灾害面前,终于暴露出上至朝廷,下到地方,在财政和管理能力的严重不足,以及贪污腐败的广泛。

本来,大灾难通常会成为政治改革和臣子直谏的好时机,但在明末却已经丧失了这样的政治生态,党争却是愈演愈烈。

朝堂上的官员分帮结派,互相斗个不休,又和地方官员攻讦不止。

如何赈灾,对流匪采取何种策略,都成了争论不休、互相倾轧的话题,唯独切实可行的政策,却迟迟拿不出来。

严重缺乏钱粮的崇祯皇帝,难道不知道兵科给事中马事理秦晋之盗皆吾赤子,请先用抚的肺腑之言?

如果有充裕的钱粮,又岂能演变成灾民变流民、流民变流匪、抚平再叛的恶性循环之中?

陕西大灾已经持续了三四年,在地方官员和百姓的联名请求下,崇祯皇帝最终妥协,免除了部分地区拖欠的辽饷,但为时已晚。

同样,在经过了长期的争斗和讨价还价后,终于有吴甡作为赈济御史前往陕北。而这,不过是政治权利斗争的结果。

作为顶缸背锅的赈济御史吴甡来到陕西,才发现朝廷之前调拔的十几万赈灾白银,经过官员的截留和贪墨,到达重灾区后已经是寥寥无几。

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延安、庆阳、平凉三府,延安府仅得三千两白银,庆阳府更是只有八百多两。

按照当地的斗米七钱的价格,每人发一两银子合十六钱,不过是能活五十天罢了。何况,延安府又何止三千人,庆阳府更不会只剩下八百多人。

政府信用体系的崩溃,皇权威严的下降,吏治的腐败,钱粮的匮乏,在这迟来的赈灾救济中,表现得愈发明显。

在崇祯年间,曾经完备的救荒措施和先例,都因为积弊已深的政治体制,太晚的赈灾措施,可统统变得无用。

明正统二年,朝廷旌表义民十人。十大义民在灾荒中出钱谷甚多,助官赈济饥民。

朝廷表彰后,这十大义民便享有了许多政治权利和荣誉,不仅能够免除家庭若干年的杂役,还可以将的族中子弟送到国子监中读书。

但吴甡尽管将衣冠博带的标准降低到输百金以上者,此次在陕西动员富户和藩王的效果却依然很差。

陕西各级绅士富民捐银共计约三万六千两,杂粮三千余石,藩王更是少得可怜,只捐献了三千五百两。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名门春事楚天子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席卷天下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大秦二世公子华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郭嘉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北宋最强大少爷干宋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三国之风起扬州明帝蒙古人西征大秦之极品皇帝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人在大明当喷子,气坏朝臣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破晓之舞汉末之全面开战穿越古代:我有门徒三千邪龙狂兵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马谡别传再兴大汉四百年救命,系统要害我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