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猛骑着摩托车走的,确实开着车回来的。
他停下车后从车里搬下来一个玻璃瓶子。
这个瓶子大概有八十公分高,直径大概三十多公分,里面是福尔马林液泡着一根白色‘细绳’,直径只有两三毫米左右,长度却有一米多长。
“这是什么?”亚历山大不解。
萧鹏道:“喝生水的下场!”
“啊?”亚历山大一头雾水。
萧鹏道:“这是寄生在它小舅子体内的虫子,学名叫做‘龙线虫’,是已知的最大的人体寄生虫,在非洲这虫子还有个名字叫做‘非洲之鞭’。”
亚历山大瞪大眼睛:“这么长?”
萧鹏点头:“非洲这里水源里有很多剑水蚤,这玩意体型很小而且透明很难被发现,剑水蚤喜欢吃龙线虫的卵,吃了之后就成为龙线虫的第一个宿主,虫卵在剑水蚤体内变成幼虫,如果有生物喝了含有剑水蚤的水,这些龙线虫的幼虫就会跟随剑水蚤进入生物体内,然后从胃部再钻出来转移到皮下组织里吸食生物血肉为食。”
亚历山大听后瞪大眼睛。
杨猛补充道:“最可怕的是这玩意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任何感觉,先有三个月的成长期,等到三个月成长后它们就开始往皮肤表面转移,雄虫雌虫聚在一起交配,交配后雄虫很快就会死去,而雌虫则会继续生存大概十个月左右,这期间它会产出成千上万的虫卵然后在宿主体内不断成长不断循环,一直到宿主死亡为止。整个非洲有几百万人感染了这个龙线虫,而感染的动物更是无数。猛子他小舅子刚来这里不摸行情,去喝了一次生水,结果从他体内取出来这么长一根。不过他运气不错,只有这么一根,如果多的话……”
“别说了!”亚历山大瞪大眼睛道:“我不会再喝生水了!”
萧鹏点头:“至于蜗牛?这里的非洲大蜗牛那是连水泥都能吃的!”
说完他就给亚历山大讲解了一下这个‘非洲大蜗牛’。
非洲大蜗牛的特点就是大:普通能有一个儿童的巴掌那么大,大的都能赶上一个拖鞋了。
这玩意的危害不是一般的大。
首先就是它们什么都吃,对农作物的破坏就不用说了,饿极了连水泥都啃。
至于说吃它们?
别闹。
别说吃了,就这蜗牛分泌的黏液都不要去碰。
非洲大蜗牛估计是整个非洲含有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最多的生物。它们的黏液和肉质里都是病毒,什么畸形管圆线虫、血吸虫之类的,是导致结核病、脑膜炎、脑炎等疾病的罪魁祸首。
关键是这玩意就算是煮熟了也不能保证里面的安全性!
“蝗虫在我们国家确实算是美味,但是在非洲乃至中东?除非你想死,不然就别吃这里的蝗虫。”萧鹏道。
听到这里后亚历山大道:“等下,我发现非洲这里有很多市集都有卖蝗虫的。你怎么说不能吃?”
杨猛道:“他卖你就买?西非还有卖骨灰卖人骨头的,你咋不买?”
亚历山大听后直接闭嘴。
现在西非流行一种d品,当地人叫它‘Kush’,这种d品是由大mA和阿片类药物以及磨碎的人骨粉掺杂而成。为了寻找人骨很多地方的公墓被盗。
在那边市集上刚开始还卖骨粉,现在直接开始卖人骨了……
当人看不到希望的时候,追寻原始的快乐就变成了最后的寄托。越是贫困落后的地方,什么x开放、吸d之类的事情越普遍。
看一个国家经济情况,就看那边的x产业和d品情况就行。
d品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真不是什么‘富贵人的毛病’,越穷的地方d品问题越严重。
不信去印度看看就知道了,那边低种姓及穷人基本上人人吸d。
而非洲也是这个情况,d品问题相当严重。
西非那边有‘Kush’,东非这边则是‘胶水’泛滥。
萧鹏去肯尼亚找老王的时候就开了眼。
和萧鹏住在沙漠里不同,老王住在内罗毕。
内罗毕那是非洲最大的城市之一,和人们想象中不同,那里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灯红酒绿之下尽显繁华,被称为‘东非明珠’
但是就这样的地方,在街上经常看到一些瘦骨嶙峋的人手里拿着一个瓶子跟丧尸似的,走路姿态东倒西歪,脚步虚浮精神萎靡。
这就是吸食‘胶水’的结果。
至于这些‘胶水’是什么呢?
就是普通的工业胶水,主要用在油漆、燃料和强力胶里。
但是这种工业胶水里含有‘甲苯’,这是一种有机溶剂,被吸入人体后会抑制神经中枢,通过麻痹神经在制造短暂的愉悦感。
于是含有甲苯的物品在东非都变成了畅销dU品,什么航空燃油、防冻液、工业胶之类的在那边都成了畅销品,直接私下自制燃油的黑作坊比比皆是。
这种‘胶水’是从肯尼亚开始的,而现在不断发展已经席卷整个东非到了南非,甚至扩散到了亚洲。
在尼泊尔等国家现在这种‘胶水’也逐渐流行了起来。
在龙国,不管是防冻液、工业胶之类的都很容易购买,这绝对是需要值得注意的地方。
“那蝗虫为什么不能吃?”亚历山大不解。
萧鹏笑道:“我是说非洲的蝗虫不能吃,没说龙国的蝗虫不能吃!”
亚历山大不解:“同样都是蝗虫,为什么你们国家的能吃,非洲的不能吃?是品种不一样吗?”
“是啊,确实是品种不一样。”萧鹏道:“但是这并不是这里蝗虫不能吃的主要原因。”
非洲这边的蝗虫是‘沙漠蝗虫’。
这种蝗虫其实在非洲和中东很常见,专门挑选干旱的地方扎堆。平时基本上都是独来独往或者小群扎堆。而且在非洲和中东吃蝗虫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亚历山大说的那样,非洲到处都是卖蝗虫的集市。
别说非洲了,就算是中东这玩意都很常见。
去麦加朝觐的就会留意到那边经常能遇到炸蝗虫的摊贩。是那边常见的零食小吃。
但是这种蝗虫真的不是随便都能吃的。
雨季的时候沙漠蝗虫会扎堆行动,体色也会从土黄色变成粉红色最终变成黑黄条纹,而这时候的蝗虫体内就含有毒素。
沙漠蝗虫聚集之后只要遇到危险就会分泌苯乙腈,如果死后苯乙腈就能转化成微量的氢氰酸。
这个氢氰酸是什么呢?
犹太人很有发言权——二战时期德国人在集中营里用的就是这玩意!
吃了这样的蝗虫?轻的进医院,重的去天堂。
亚历山大恍然大悟:“哦,也就是说你们国家吃的蝗虫没毒,这里的蝗虫有毒?”
萧鹏摇头:“谁说的?我们吃的东亚飞蝗和沙漠蝗虫一样,也是有毒的,只不过毒性没有这里的沙漠蝗虫毒性强。”
“等下!”亚历山大突然想起来什么:“不对啊!你在中东没少吃炸蝗虫啊,我第一次吃那玩意就是我们在吉达的时候你们俩买的,那不就是沙漠蝗虫吗?而且我没记错的话那一年蝗灾,沙特到处都是卖那玩意的!你们也没少吃啊!”
杨猛回答了这个问题:“我说你是不是耳朵有问题?萧鹏说了,是非洲的蝗虫不能吃,不是说沙漠蝗虫不能吃!”
“同样的蝗虫,同样都是沙漠蝗虫,为什么在沙特能吃,在非洲却不能吃?”亚历山大有点儿懵。
萧鹏倒没有兜圈子,直接给出了答案:“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