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马鞍马镫马蹄铁这些东西,有些事情很有意思。基本上九成以上穿越唐朝的小说里,都有发明马鞍马镫马蹄铁换爵位的桥段。
这里如果单纯发明马蹄铁?这事儿是真没错,是非要画蛇添足写上马镫马鞍这就有点儿扯淡了。
马鞍马镫这东西早就发明了几百年了,要不然李世民的玄甲军是哪来的?
不过马蹄铁就有意思了。
很多人都说马蹄铁是公元前的古罗马帝国发明的,对于这个说法萧鹏只能俩字:呵呵。
人类历史上最早关于马蹄铁的文字记载是在龙国,是明朝时期的事情,在《增补文献考-经籍志》里,而漂亮国是1764年才有记载有了蹄铁工,而很有可能是华工带去的技术。然后英法有了马蹄铁记载,霓虹国是1853年开始。
结果就这样没有实物没有文字记载,却被说成了是古罗马发明的,一个敢说,一个敢信!
有人说,不对啊,在博物馆里有古罗马时期的马蹄铁。
萧鹏在博物馆见过,那叫一个铮明瓦亮!
呃,德国出土了一把埋在地里两千多年的青铜剑,木质剑把都不带腐烂的。
就这样的‘文物’也不耽误被某些人吹成了‘西方先进文明的象征’。
这还能说啥?
只能说脑子是个好东西,但是的有。
“那是什么?”于雅雯突然指着天空高声道。
萧鹏道看了一眼后淡淡道:“导弹。”
杨猛补充了一句:“看着飞行方向,应该是飞往乙色列的。上个月他们炸了以色列的古里安机场,乙色列说什么导弹进入他们国家之前就被拦截,但是‘电报’上已经流传出大量的机场遇袭的视频。现在漂亮国搞事情,他们肯定加大了打击力度!”
“你们就这么看着导弹飞行?不害怕吗?”于雅雯问道。
“当然害怕。”萧鹏道:“但是害怕有什么用?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天天晚上紧张的睡不着,现在已经习惯了。该做好的准备做好有,一切就要交给天命了。不过我们这里被攻击的可能性没有想象中多。”
“为什么?”于雅雯不解。
萧鹏得意道:“因为我们是龙国人,不管是海上油气田还是哈吉桑都有大量的龙国人,他们之间打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造成龙国人大量损伤?他们承担不起这个责任。你别看网络上一些恨国党怎么看遍龙国,出来后尤其是在战乱地区,龙国不是一般的受尊重。龙国在巴勒斯坦的约旦西岸修了一条四百多米的路,工期是一年,那就是直接告诉乙色列——这里是我罩着的。你看乙色列天天狂轰滥炸,就是不敢炸龙国修路的地方。你来这里也应该感受到了这里对龙国人的重视了吧?”
于雅雯点头:“我感觉到了,可是为什么即使如此国内网络上还有那么多的大聪明恨国党呢?”
萧鹏想了一下道:“发展太快了,世界太小觑龙国人不服输的特征了。”
“不服输?”
“是啊。不服输。”萧鹏道:“你要知道,从甲午海战到打赢了半岛战争中间只隔着六十年啊,还有,歼-20首飞的时候,清朝才灭亡不到一百年!龙国是在极短的时间里各个阶层的人穷尽人力物力疯狂试错,几乎试遍了所有的救国途径才闯出一条正确的路。这么短的时间就导致很多人的意识跟不上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国家,哦,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于雅雯好奇。
萧鹏道:“因为这些人太聪明。”
“太聪明?”于雅雯听到这里就彻底懵了。
萧鹏点头:“确实太聪明了。聪明到了错过了半个世纪来龙国的所有风口!太久远的事情就不说了吧。1977年龙国恢复高考,有人四五十岁了也要去考大学。但是更多人呢?‘上什么大学?有时间上学不如帮家里干活’。现在很多人整天抱怨社会不公,其实改革开放初期,大多数人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家乡的首富原来是国营百货店营业员,就是靠着去广东背太阳镜赚了第一桶金然后发展起来的。现在四十年过去了,有人富起来了,有人只能抱怨。”
说到这里萧鹏一手握拳一手做了个‘耶’的手势:“改革开放后至少十二次改变阶级的大风口。”
于雅雯一愣:“十二次?”
萧鹏点头:“我说的是至少。八十年代的价格双轨制促生的倒爷;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生、八十年代第三轮国际产业转移促使的乡镇企业发展——你舅舅所在的集团就是这时期崛起的;92南巡后的下海创业;2000年到2010年的外贸红利;同期随着龙国‘史诗级工业化’带动的资源品行业;连续十五年的龙国城镇化带来的房地产崛起;2010年开始的移动互联网革命带来的互联网创业、10年开始持续十年的区块链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革命……还有一些相对来的,比如说八十年代大学生群体同时也是干部年轻化的受益人,也是外贸英语的受益人。”
“这些还只是国家层级的大机遇,小风口更是无数,什么阿里巴巴、贵州茅台的股票……如果有人能在2010年搞来十块钱的比特币,现在也可以三代人不愁吃喝了。这些都太遥远?2022年9月购置黄金或者期货黄金,现在资产也能翻个三倍了。自己没有本事抓不住这些红利,只能感叹一句‘人没有前后眼’,再眼红别的那些抓到红利的。自己不拼搏既不学习又不努力只能寄希望于房屋拆迁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来砸自己的脑袋,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不想努力的聪明人了,最后发现没有享受到这些红利就感叹‘这个社会不公’。”
杨猛这时候开口道:“还记得那次我们坐地铁遇到的那些老人吗?”
萧鹏道:“怎么可能不记得,我在家就坐过那一次地铁。”
要不然说龙国发展快,萧鹏离开家乡的时候那里还没有地铁,等他回国的时候已经有了地铁网络,萧鹏还特意去坐过一次。
不过那次乘坐体验真的不太好——他们乘坐地铁的时候正好是上班高峰期,地铁里都是人。里面除了辛苦上班的上班族外,还有很多拉着小车的老人。
应该是去赶早市的。
麻烦的就是这些老人里的一些奇葩,一看地铁挤满了人就开始骂街,什么‘太挤了’、、‘不照顾老人’,继而发展到骂国家骂政策,骂这不好那不好。
萧鹏本来还想怼他们的——‘没有国家政策你们还能乘坐地铁?还有退休金拿让你们能吃饱肚子?’
后来一想他倒是淡然了。
这些人倒很符合他们的做派:失败者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把失败的原因推诿到别人身上,强者适应环境,弱者抱怨环境。
萧鹏道:“不是有人说什么‘科技越发达老百姓活的越累’吗?不是有人抱怨国内工作环境不好吗?龙安集团刚在这里和伊朗拿了两个项目,加起来大概有一千多个用工岗位空缺,基本工资就是五位数,算上奖金什么的一个月两三万不是什么问题,只要肯到矿山上抡大锤,用铁镐一点儿一点儿的搞矿,或者用锄头一点儿一点的翻地。这工资真的很不错。可是龙安集团已经在国内招聘半年多了,到现在招到了不到一百人瞧,不是没有机会,只是不爱吃苦!我去,拖鞋军拼了?怎么又发了两枚?”
他抬头看着远处天空的亮点:“他们干什么呢?这是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