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337章 西宋就这么亡了?(求月票!)

乾宋议和了之后,赵构以为就此天下太平了。

趁着这个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喘息的机会,赵构并没有将心思放在怎么发愤图强、怎么治理川陕地区上,而是将心思放在了给他自己治病上。

赵构今年才二十出头,下面就彻底不好使了,再也享受不了男换女唉,这是赵构无论如何都不能忍受的事情。

所以,赵构派人四处寻医问药,想要医治他自己的难言之隐。

至于西宋小朝廷的政务,赵构任命朱胜非当宰相,王渊当枢密使兼御营都统制,让他们这一文一武来执掌西宋小朝廷的军政大权,没有大事,赵构一般都不会出面。

王渊在赵宋王朝跟西夏交战的时候就已经是一员以勇武而着名的武将了——他在跟西夏的战争中屡立战功。

另外,王渊还参加过围剿李存和方腊的战争,参加过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争,参加过之后的各种剿匪、剿义军的战争,毫不夸张的说,王渊真是一路打过来的武将。

不过,除了王渊的履历极其丰富以外,赵构之所以如此重用王渊,还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当初赵构还在做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时候,王渊就率部来投,有从龙之功。

第二个原因就是,王渊这个人还是很有能力的——他不仅善战,而且招降纳叛也是一把好手,经常亲自率领数百骑就去上万叛匪义军的兵寨招抚,叛匪义军见王渊如此一身虎胆,大多纳头便拜。

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初王渊同韩世忠等人一块被李存擒获,韩世忠等人全都投降了李存,而王渊却一直忠于赵宋王朝,最后被赵宋王朝用疆土换了回来,因此,赵构认为王渊绝对可靠。

所以赵构特别宠信王渊。

而现在的王渊,在经历了这么多事以后,有了一个很不好的毛病,那就是极其贪财。

这可能是在连年的征战中,王渊看到身边那么多的武将,或者为国死难,者投降了大乾王朝,或者被乱兵所杀,都是朝不保夕,所以,他觉得广积钱财,为子孙置点产业才是最重要的。

实际上,在赵宋王朝的军事统帅中,贪财的其实不只是王渊,童贯、张俊、刘光世都有这个毛病,甚至韩世忠、吴玠也都有这个毛病。

这跟西军的传统有关,也跟赵宋王朝的皇帝大多都对文武百官贪腐一事看得不重有关。

还有,公平的说,赵宋王朝的武将之所以贪财,也跟他们需要用钱财来维系部下的忠诚有关。

这其实也是赵构这里军阀林立的原因之一。

而王渊贪财甚至已经到了,行军打仗都必须得带着大量的金银财宝的地步。

尤为令人气愤的是,王渊为了保护自己的财宝,竟然置手下将士的生死于不顾。

当初,乾军西进的时候,赵构派人通知王渊率军负责断后,帮他挡住乾军。

结果,王渊为了保护他自己的财物,错过让大部队转移的时间,致使数万宋军将士被乾军击溃,死的死,伤的伤,降得降,还有几千匹宝贵的战马也被乾军缴获。

对于本就处于劣势的宋军来说,这种损失,十分惨重。

然而,王渊犯了这么大的罪过,一门心思治病完全顾不上别的事的赵构,居然也只是免了王渊的枢密副使一职,并没有将王渊治罪——王渊仍然担任御营都统制,指挥赵构的所有亲军。

这样一来,很多御营的宋军将士,就不服了。

他们想,一个因贪财而使数万兵将被击溃、数千战马落入敌手的人凭什么统制我们?而且,我们也是从龙护驾有功的人,为什么王渊得到了升赏,我们却什么都没有得到?

苗傅和刘正彦也是最早一批追随赵构的武将。

苗傅是跟张俊一块随梁扬祖来投效赵构的,当时,苗傅也跟张俊一样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府五军统制之一。

刘正彦的跟脚就更厉害了,他的父亲刘法,是西军名将,有“时论名将,必以刘法为首”之说,刘法还是刘锜他爹刘仲武和种师道之前的西军统帅。

而且,刘法还在对西夏的战争中英勇殉国了。

按照后世的说法,刘正彦是烈士子弟,根正苗红的将门世家,一等一的将门衙内。

苗傅和刘正彦觉得自己的功劳和身份不在王渊之下,他们认为王渊之所以能够受到赵构的赏识,获得高官厚禄,有过也不受惩罚,那是因为王渊结交内侍康履等人,而康履等内侍深受赵构的宠爱,有康履等内侍经常在赵构耳边为王渊美言,所以才使王渊有罪不问。

因此,苗傅和刘正彦就在御营的将士当中煽动,说我等为大宋出生入死,军鞋破了,弓弦松了,战刀锈了,天天吃了上顿没下顿,都得不到补给,而王渊、康履却能仗着皇帝宠信,财宝美人无数,每日珍馐美味,好不快活,彼辈竟忘记父母高堂和妻子儿女沦陷在敌手,完全不想收复故土,误国误民,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御营的将士不满的情绪在苗傅和刘正彦的煽动下达到了极点,都欲杀王渊而后快。

于是,御营的将士就在王渊上朝的地方埋伏起来,等王渊一到,乱军一哄而上,把王渊从轿子里揪出来,一顿拳打脚踢,边打边骂他误国殃民,贪鄙无能,死有余辜,最后刘正彦更是一刀就把王渊的脑袋给砍了下来。

这事一下子就闹大了。

苗傅和刘正彦其实就是两个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大老粗,根本没有什么政治远见,也没有什么野心,他们杀了王渊以后,就准备带领御营的将士去抢王渊的家,分王渊的财宝和美人。

可就在这时候,苗傅和刘正彦手下有谋略的人就跟他们说,将军不可如此,咱们先别忙着抢东西,王渊之所以得到皇帝信任,是因为王渊交结内侍,咱们得进宫把宦官都杀尽了,才能斩草除根,否则,将来这些宦官在皇帝面前说咱们坏话,皇帝一怒,肯定会报复咱们的。

苗傅和刘正彦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马上就带兵进宫诛杀宦官。

苗傅和刘正彦带兵杀到宫门口时,朱胜非闻听行宫有变,赶紧带领一些他能调集到的地方部队和衙役匆忙入宫护驾。

但是,苗傅和刘正彦所率领的全都是御营的将士,这些人原本是赵构身边负责保卫赵构安全的军队,属于目前兴元府最能打的军队,哪是朱胜非带来的这些杂牌部队能抵挡的?

一看根本就打不过,朱胜非和西宋小朝廷的文武大臣只能将还在寻医问药的赵构给请了出来。

苗傅和刘正彦带领军队一直杀到了行宫的宫门口,赵构才得知自己的御营亲兵发生兵变了,他们斩杀了帮他掌管御营的王渊。

赵构万万没想到,李存没有派人来捉他,他反倒是被自己的亲军给瓮中捉鳖了。

实在没地方可跑的赵构,只能听信朱胜非的,登上城门楼上问苗傅和刘正彦:“爱卿所欲为何?”

苗傅说:“苗傅不负国,止为天下除害。”

赵构一听,苗傅和刘正彦不想造反,只是想为天下除害才杀了王渊,赶紧说:“王渊既已伏诛,二位将军可否退兵?”

刘正彦说:“王渊虽已伏诛,然内侍省押班康履还在,我等不能再叫彼辈误国误君矣。”

赵构一听苗傅和刘正彦想要杀康履,非常不忍心。

——康履是赵构当康王时,甚至是在赵构小时候就跟在赵构身边的内侍,赵构因此跟康履的感情极深。

也正是因为如此,康履等宦官才能仗着赵构的宠爱,骄奢作乱,引起许多人的不满。

朱胜非见事情都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赵构还舍不得一个勾结重臣的宦官,不禁急了。

但朱胜非很有城府,他并没有亲自劝导赵构,而是看了赵构身边的其他宦官一眼,意思是康履死了,你们不就有机会上来了?

这个时候,有那急于出头的宦官便对赵构说:“陛下身边又非康履一人。”

赵构被逼无奈,只得默许朱胜非将康履给交出去。

于是朱胜非下令,快把康履送下城去。

康履被绑下城以后,刘正彦冲上去,一刀就把康履拦腰斩为两截。

眼见自己最宠爱的内侍眨眼间就被乱军给杀掉了,赵构实在不忍再看这血腥的场面,便将双眼一闭。

杀了王渊又杀了康履,让苗傅和刘正彦既痛快,又感觉少了点什么。

苗傅和刘正彦商量了一下,然后对赵构说:“王渊遇敌不战,误国殃民,只因与康履结交,竟得枢密使这样一品高职;我等立功甚多,却仅得团练使五品小官,陛下恁地,不是有功不赏,偏听偏信吗?”

赵构一看,就知道苗傅和刘正彦好对付。

你们两个不就是嫌官小吗?

于是赵构就问苗傅和刘正彦:“你二人想当甚么官?”

苗傅和刘正彦琢磨了半天,说那把王渊的官给我们吧。

赵构听完,立马下令,升苗傅和刘正彦为御营都统制和副都统制,其他参与兵变的人全都有封赏。

苗傅、刘正彦等人得偿所愿,立即眉开眼笑。

由此不难看出,苗傅、刘正彦等人实在是胸无远略,也没有多大抱负——如果他们真要造反,就应该挟天子以令诸侯将全国兵权掌握在手,号令天下才对,可这两个糊涂蛋,都这个时候了,竟然还想着给赵构当亲卫头领,可见二人到底是什么成色。

苗傅和刘正彦得了王渊的官以后,就心满意足,然后就准备让手下的人散去。

可是苗傅和刘正彦他们糊涂,不代表他们手下没有明白人。

这时,一个叫吴湛的中军统制赶紧拦住准备下令的苗傅和刘正彦,然后吴湛不着痕迹的看了赵构一眼,意思是,咱们杀了赵构的宠臣,又逼赵构给咱们封官,已经彻底把赵构给得罪死了,这个皇帝咱们不能留啊。

苗傅和刘正彦这才心想:“对啊,赵构要还是皇帝,那我二人这御营都统和副都统岂能做安稳了,赵构这是在跟我二人玩缓兵之计呢?!”

于是,苗傅和刘正彦立即反悔,然后对赵构说:“陛下帝位来路不正,渊圣归来,当何以处之?不如退位让贤罢。”

渊圣就是赵桓。

赵构即位之后,给赵桓上徽号为“孝慈渊圣皇帝”。

苗傅、刘正彦等人问赵构,如果赵宋王朝真正的皇帝赵桓回来了,伱怎么办?

赵构当即就呆立在那儿不发一言了。

别说赵佶、赵桓都还在世,就是真正的太子赵谌都还在世。

按照这个时代的法理制度,赵构的这个皇位就是来路不正,算不得正朔。

因此,面对苗傅、刘正彦等人对于赵构皇位正统性的质疑,赵构一下子就无言以对了。

就在双方僵持的时候,有人提出一个主意,说不如让赵构的儿子元懿太子赵旉继位?

苗傅和刘正彦一听,这敢情好,说不准将来他们哥俩还能混个摄政王当当。

可赵旉才三岁,而且还是虚岁,别说治理国家,就是上朝都不可能。

苗傅、刘正彦等人一商量,便说这好办,就叫赵旉的母亲潘贤妃做太后,由潘贤妃垂帘听政好了。

事已至此,赵构只好派内侍去叫潘贤妃过来。

此时正值冬季,天气寒冷,无遮无挡的城楼上,更是寒风凛冽,赵构匆忙赶来见这些乱军,也没来得及披件披风什么的,此刻他衣衫单薄,腹内空虚,再加上心里又气又怕,不禁开始瑟瑟发抖。

事出紧急,内侍们也没来得及带皇帝日用的东西,城门楼上只有一把竹椅子。

赵构这时也顾不了那么多,就在竹椅上坐下等潘贤妃前来。

大冷天,坐竹椅子,让赵构那本来就已经废了的身体,变得彻底没救了。

而潘贤妃一个深宫妇人,哪里经历过这样的事,她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办?也不想去见苗傅、刘正彦等叛军,所以就一直在那拖延时间。

可赵构有旨,关键,潘贤妃要是不去见苗傅、刘正彦等叛军,苗傅、刘正彦等叛军肯定会派人进宫来“请”潘贤妃。

没办法,潘贤妃只能抱着赵旉也登上了城门楼。

苗傅和刘正彦于是就对潘贤妃说:“国家有难,二圣未回,陛下不思进取,宠信奸佞,故而我等建议陛下退位,由皇妃辅佐皇太子垂帘听政。”

潘贤妃哪敢答应?

潘贤妃说:“官家刚刚弱冠之年,春秋正盛,叫官家去做太上皇,叫一两岁孩童做皇帝,你等觉得可合适?历朝历代安有此例?且我一妇道人家,哪里懂治理国家,此事万万不能,还望二位将军还政于陛下,我从中作保,叫官家不追究二位将军叛乱之责,你看如何?”

苗傅和刘正彦哪管这些,他们说:“末将行武出身,不懂历史,只知打仗,只懂拿刀说话,皇妃只管说愿不愿做这太后即可?”

见苗傅、刘正彦等人杀气腾腾的样子,赵旉又被吓得嚎啕大哭,潘贤妃也只能是答应下来。

于是,赵构就被囚禁在一座破寺庙中,苗傅、刘正彦等人立赵旉为傀儡皇帝,潘太后垂帘听政,改元“明受”。

此时,赵构被废,西宋小朝廷明面上的掌权之人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少妇和一个不到三岁的娃娃,实际上是两个什么都不懂的愣头青丘八,刚刚才建立没多久的西宋小朝廷似乎就要走到了尽头……

……

……

求月票!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干宋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
UU阅书最新小说: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大奸臣当道寒光剑气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天命储君扫天下权征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我本农民,谁把我踢出来【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锦书难托:乱世情殇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隋唐:项羽传承天生韩信我,顶级纨绔,太尉直呼宝藏女婿!大晋俏公子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从军赋我四叔是朱元璋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系统:我周天子,天下一统啦哈哈明末人民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明末之天下霸业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救驾之饼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农家那小子古典白话合集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三国:我谋士mvp,刘备躺赢狗三国:穿越成典韦弟弟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大明:世子堂弟太凶猛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穿越架空:小公爷我真的好难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大齐:我正统皇子,你让我去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