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里过夜,其实很简单的。
在没有任何有效的庇护所情况下,刨个坑,把自个缩进去,可以有效减少体温流失。
空气流动是带走体表温度的最大敌人。
有条件的在弄个行军毛毯,保暖袋,帐篷一类的。
另外这个坑可以作为简单的散兵坑。
一方面可以隐藏自己,一方面扒坑里随时反击前来追击的敌人。
这都是在日本和追击的警察斗智斗勇,结合淞沪前线学习出来的最优选择。
生火,那是万万不可以的。
火等于暴露目标,会有极大的风险。
人可比大自然的威胁大多了。
至少野兽最多撕咬,人可能悄咪咪的摸上来,拿刀抹脖子,甚至开枪杀人。
王默言刚刚想要入睡,没想到之前的那伙人又回来了。
“老兵、老兵。”
王默言生气的说道:“喊魂呢?赶紧滚!”
正宗的国粹,自己人。
黑暗中,一群人露出发臭的牙齿。
那是他们为数不多的笑容。
有人开始生火。
王默言急忙警告道:“你疯了,这是要告诉日本人,我们在哪吗?”
其中一个人回答:“没事,这里离村子远的很。”
他们不敢住宿村子。
住宿陌生的村子,搞不好被当成踩点的土匪给嘎了。
也有可能被当成敌对分子。
国人对国人敌对,没毛病。
在民国,国家和民族这个概念,只出现在一部分知识分子脑子中。
大部分农村没有这个概念,甚至无所谓是不是日本人统治。
对于他们来讲,满清,袁大头,什么大帅,又或者这个、那个,或者其它的。
这些高高在上的人和日本人没啥区别。
都是规矩一大堆,税收一大堆,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日军控制地方很简单,就是采用战国时期秦朝发明的那种连坐制度。
几十个日本人控制一座县城没有问题。
百姓集合全部力量,打死这几十个拿枪的日本兵,也没有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后面的事情怎么解决?
这不是打死几十个日本兵,就光复一座县城这么简单的时候。
日军事后报复,军队可以撤退,百姓可没办法撤退。
日军可比国军残忍百倍,报复起来毫无人性。
屠杀都是整个村子都屠掉的那种。
没有人能承担这种后果。
所以几万人的老百姓,也只能被这种高压政策给压住,不敢反抗。
不是中国老百姓很温顺,而是他们清楚的知道,蚂蚁和大象的区别。
对抗当权者,从来不是底层人民的出路。
闹革命的人,也不是真正的底层。
而是中层阶级,引导工人阶级,其次在引导农民阶级,掀起的革命。
第二天,王默言和游击队大部队汇合到了一起。
游击队一共有二十几人,3支步枪。
大部分都是普通老百姓模样,还有拿着木刺当武器。
红缨枪没有,毕竟头需要金属,还不如削尖略微碳化的木刺来的更加实惠。
游击队中有8个孩子,外加5个穷学生。
“老兵,请你帮个忙,把这几个孩子和学生带到后方去。”
王默言最烦这种拖家带口的行动。
“你们干嘛不自己送他们去?”
游击队队长无奈的回答:“我们是新四军。”
卧槽!
新四军就长这样的?
你们这丢了枪,就一个农民吧。
“不是说新四军也有军服吗?你们的军服呢?”
队长回答:“哪有那么多衣服,也就发了一千来套。都紧着总部了。再说了,你们国军也没有人手一件衣服吧。”
王默言不敢说话,确实在淞沪会战期间,第20军就是破破烂烂的形象。
貌似他保安团的待遇似乎还不错。
两套军服,一把新枪,这都是标配。
对了,还有军饷。
虽然是地方保安团,但比起正规军还正规。
毕竟是某人的老家部队,待遇杠杠的。
再看看对方的枪支,三支枪,三种口径。
天哪,这事情怎么做到的?
队长看他摸着自己的枪,自豪的介绍起来。
“这枪叫英七七,顶好的枪。你瞧,这拉栓特别顺畅。这是我在赣南作战的时候,缴获的。就是子弹没了。还有这个军刺,一扎一个眼。”
王默言把三八大盖送给他,还有两个弹盒,累计57发子弹。
队长倒是爱惜的不行。
三八大盖,这可是好枪。
日军的钢材工艺好过国军,所以三八式步枪看起来特别优美。
王默言撇撇嘴,开始尝试拉动手里的这把英七七。
其实这还是一把p14步枪,就英七七步枪打美国子弹口径版本。
细微的差距,肉眼还真的不好分辨出来。
美国版本的枪管会小一点点。
所以7.7毫米子弹是没办法给它使用的。
实际上这把枪打的是.3006子弹。
类似的问题就是79步枪。
随着金属工艺升级,改造后的新汉阳造,也能承受新式火药的爆炸威力。
但是枪支口径问题,会导致使用79尖弹,供弹困难。
汉阳造和中正式都是79口径。
实际上中正式的子弹稍微大一点点。
如果直接给汉阳造升级尖弹,这会导致很多时候士兵把捷克式的子弹和汉阳造搞混。
两款子弹大概有0.07个毫米的差距。
估计没有多少人能摸索的出来。
能硬塞进去,但是风险很大。
最终汉阳造尖弹计划不了了之。
抗战胜利后,倒是有一部分汉阳造被改造成中正式的同款口径。
毕竟就是对枪管二次加工,扩大口径,不算太困难。
王默言尝试拉动枪栓。
总感觉会卡一下,毛线顺畅,这是有故障了好吧。
他开始拿出背包里头的东西,手动拆卸了起来。
队长到时看的稀奇:“你这背包里,和小仓库差不多了。”
“等等,这个不能拆。”
王默言回答:“这是枪支保养必备的。”
说完,他就把步枪外壳,还有枪栓完全分解了。
一般的拆解,基本上拉开枪栓,拿通条清理一下,或者那布擦擦看就好了。
哪有他这样把枪栓都拆分的。
其它成员倒是看的稀奇,总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拆卸,保养,重装。
果然,弄掉里马的沙土后,在摸低啊润滑油,就顺畅了很多。
王默言又掏出一小盒子弹,重新给步枪装填上。
队长震惊了:“你怎么有这种子弹?”
王默言解释:“18军和20军接收过一部分英国枪,我有子弹有什么稀奇的。”
“另外,这虽然是英国枪,打的却是美国的.3006子弹。这种子弹稍微比英国人的子弹小一点点。”
涨知识了。
队长则是默默的记录了一下,这人在18和20军待过。
也就是,他是参加过淞沪战场的老兵,难怪...
这是个人才,要是能把他拉到队伍里就好了。
很可惜,政委这时候不在。
否则他那种文化人,应该能说动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