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师在淞沪会战表现十分亮眼,被军部多次表扬。
这奖励的法币可有不少。
当然以师为单位,自然大头都在师部。
参谋长总共收集了大约两万多的法币,还有两百大洋。
“团长,都在这里了。留下一点吧,要不然伙食费都不够了。”
哪知道刘团长直接拿着钱就跑了。
留下一脸懵逼的参谋长。
毕竟这个参谋长是后来的,没有和王默言打过交道。
刘团长可是知道的,王默言开口了,表示步枪已经到了。
这是他们在淞沪会战期间的默契。
三团团部。
刘团长急匆匆的赶来,还大声嚷嚷着:“老王,老王,枪在哪呢?”
王默言感觉脑壳疼,这好像听着他像是隔壁老王一样。
“别催,别催。在这里呢,先给三百支。”
刘团长二话不说,直接把钱给他。
“给你。我去看枪了。”
清一色的p14步枪。
其实很多人把m1917步枪叫恩菲尔德No.3步枪,是不太对的。
m1917步枪,在二战中曾经大量装备驻印军部队。
那是美国人用恩菲尔德No.3步枪仿造的步枪。
仿造么,只能说大致相同,细节上是有区别的。
m1917步枪属于给美国人自己制造的步枪,是打.3006子弹。
而p14步枪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打英制口径子弹,给自己的殖民军用。
一种是打美制口径子弹,给一战欧洲的美国士兵使用。
谁让美国人早期生产的步枪质量太差呢。
美军的军备体系完善,那是到二战才慢慢形成的。
总之在二战前夕,美国陆军的武器,大部分是极其拉胯的存在。
看m1加兰德步枪就知道了。
装填方式采用是的19世纪末,主流的漏夹供弹方式。
说白了,就是和早期的汉阳造供弹方式一模一样。
后面才改成采用桥夹供弹。
至于漏夹的坑爹之处有两个。
一个是这个铜片夹变形或者没有,就没办法装填子弹。
别看早期的大八粒“叮”的一声听起来很爽,真正打的战斗激烈,这个漏夹都不知道废哪去了。
第二个就是你不打完整个漏夹的子弹,就没办法二次装填。
美国大兵能做的,就是一口气打完八发子弹,然后重新装填一个漏夹待命。
美军工业体系虽然完善了,但是很多方面的理念其实是远远落后欧洲的。
好在美国强大的后勤保障系统,掩盖住了这些缺点。
毕竟区区子弹,完全浪费的起。
日本人知道了,那是羡慕加嫉妒。
王默言在租界买到的,都是美制口径子弹。
因为美国在菲律宾有军工厂,可以就地生产子弹。
而英国人最近的军工厂是在印度。
所以亚洲地区,出售的p14多为美制口径。
也可以偶尔发射一下英七七子弹。
炸膛概率不高,就是容易卡子弹。
当然也有可能是一战结束以后,英国人抠门,就直接运到亚洲,封到了库存里面了。
回头拍拍灰,在转卖给国军。
其实他想卖给日军来着,可是日军买了意大利的步枪。
后者是30年代的新枪,比p14步枪高级一点点。
刘团长尝试摆弄了几下,非常满意。
“回头改改,加个刺刀卡座。”
王默言提议道:“把你这倒腾一下,回头给我做军械维修库得了。我给你改”
刘团长二话不说,表示同意。
三团的团部地理位置极好。
北依衢江,南靠铁路,交通补给非常方便。
王默言有想法在这里办个兵工厂。
像黄省长那样放在深山老林里,注定产能很有限。
你物资都运不上去,还谈什么产能?
另外,只要这边兵工厂产能上来了,第三战区司令部就不得不重视这个地方。
那时候,他必须要把苏北的主力部队调动回来。
说不准还能避免和北上的新四军发生冲突。
参谋长本来是高度警惕这个王团附。
见他整体鼓捣什么旧枪支,就没有继续关注了。
不来夺权就好。
先帝创业未半,中途花光预算。
这对于王默言来讲,这是不存在的问题,预算有的是。
唯一头疼的,就是人才太少了。
传说中的26师,300支步枪就完成全员换装备,还有富余。
可见他们的损失是极大的。
说是一个团,其实就剩下一个连左右。
现在这里堆积的就是各种奇奇怪怪的步枪,都是需要修理的。
专业维修枪支的机床并没有,只能拿其它机器改改。
有些是从日本的轧钢厂顺来的,有些则是纺织厂一类偷来的维修设备。
这要是有个专业一点的化学大佬就好了。
好在刘团长比较支持,选了几个有经验的士兵,来帮忙搭起了架子。
很快,军械库就开展起维修的业务。
枪支保养,收费5-10法币。
枪支维修,收费5-50法币。
这样多少能回笼一点资金,总不可能什么都要自己掏钱吧。
另外军械库还经营枪支回收业务和改造业务。
至于维修对象,地方乡绅,友军部队,保安团等等都可以。
豫中的土匪多如牛毛。
其实江南各地的地方乡绅武装势力也多如牛毛。
他们也就比土匪的名字好听一点点,偶尔也会做一做土匪的职业。
这些人文化和技术有限,不懂得维修枪支。
故障了也没有办法。
有个能维修武器的地方,也是挺好的。
至于改造业务,主要针对友军那些乱七八糟的型号枪支。
就是把小口径的步枪尽可能的加工成毛瑟步枪子弹的口径。
统一步枪子弹口径,就按汉阳造改就好了。
这个其实不算太难,难的是加工膛线。
好在上峰听说这事后,调来了两个专家,帮忙组装钩状车刀。
这东西就是给步枪枪管反复钩划,一点一点的把枪管材料勾出来。
王默言一听有专家来了,连忙特批了一部分粮食。
他没办法保障大部分人的伙食,养十几个军械库的技术员还是可以的。
毕竟还有7年的时间。
刘团长一听有好吃的,立马来蹭饭。
“老王,老王,哥哥我可是穷的吃不起饭了,你可得管饭。”
王默言满头黑线,团部的7个成员,全来了。
这为了一口吃的,连脸都不要了。
“团长,今天可是手下留情,这点肉,我可是招待贵客的。”
刘团长当即打包票:“明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