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UU阅书 >  隆万盛世 >   第936章 御麦

“调走傅侍郎,户部里反对的声音就小了,只要郭侍郎坚持,海运漕米一事在户部就不会有阻碍。”

到这个时候,王国光还把他当三岁小孩子一般糊弄,信誓旦旦对魏广德说道。

魏广德心里其实是有气的,甚至都想甩手不管此事了。

他自认为在当前的局势下,支持漕粮海运是正确的,不仅可以为朝廷节省下大量的运输耗费,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开黄河水患的影响,保证南米及时运抵京师,稳定北地。

何况,魏广德也不是要废弃漕运,只是让商船走运河,收取的水关闸费维护运河通畅,两岸河工也有活路,不至于为了活命就揭竿而起。

而且,魏广德自认为已经让步,那就是大部分漕粮还是走运河,只是维持海上航道,运送少部分漕粮。

就是这样利国利民的政策,杨博、王国光一党都还希望从自己这里获得利益,不得不让魏广德重新思考山西帮和南方,尤其是苏杭、扬州一带大商人之间的关系。

不过要给大明执行百多年的海禁政策松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只能慢慢来。

来自后世的他知道,开海对国家的意义,不仅可以提升经济,更是可以正眼看世界,打破国家的封闭。

大明朝是一个开放的王朝,并不是满清那样固步自封,还是愿意吸纳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技术。

实际上,若是大明朝能够延续百年,或许趁着西方工业革命的浪潮,也能很顺利的发展起来。

魏广德对自己来到这里的任务只盯了三个,一个是开海,让大明朝融入这个时代的国际秩序,成为东方秩序的制定者。

西方的事儿,以当下的交通运输和通讯条件来说,太过遥远,根本顾不过来。

至于学习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那样满世界圈占殖民地,还是洗洗睡吧。

大明朝自身问题都那么多,都顾不过来,你还想着对外打出去抢地盘,就身边的文官唾沫星子都能喷死他。

至于第二个,那就是找到所谓支撑“康乾盛世”的根,也就是红薯,这玩意儿产量巨大,正是因为那个时代国内大范围种植红薯,让民间不至于饿死人,才会让那百多年的时间里天下太平,被歌颂为所谓的“盛世”。

除了相对明末吃不起饭,那个“红薯盛世”倒也勉强能称为“盛世”。

既然来到这里,魏广德自然希望早点找到那个东西,辣椒都已经有了,想来红薯和玉米,应该也快出现了。

魏广德之前可没少让人关注红薯和玉米,一个是好种植,据说只要栽下去就很容易存活,而且产量大,而玉米则是适合在山区和干旱条件下生长,实在是明末最好的粮食作物。

只不过魏广德终究不是研究历史的老学究,并不知道他在寻找的东西,其实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生长着,还被当做观赏植物,就如同当初的辣椒一样。

因为魏广德的干预,现在江西和南京等地已经出现了成片的辣椒地,魏广德也早已解决了口腹之欲。

实际上,魏广德第三个任务,自然是想要自己在这一世过的好,安逸享受的小目标是早就完成了。

现在的他吃得好睡得好,强过现在绝大部分明人的生活水平,已经是最顶级的生活质量了。

当然,在魏广德看来,貌似还是没有后世普通百姓的生活条件好,盖因为当前的技术水平就这个样子。

魏广德最终还是答应了王国光的要求,由他提议傅颐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掌院事,只为了一步步完成大明开海的目标。

虽然傅颐如愿以偿的去了南京都察院,担任右都御史,掌控了南京都察院,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名字已经在魏广德的小本本上记了一笔,注定他一辈子的仕途也就到头了,魏广德是绝对不会允许他再进一步的,哪怕为此和张居正、王国光撕破脸。

日子一天天过去,朝政在张居正、魏广德等人的辅助下有条不紊的进行。

这天没有朝会,是小皇帝朱翊钧上课的日子。

按照礼部排出的课表,魏广德早上先去内阁看了下,处理了几份奏疏,就迈步走出值房。

出了内阁大门,魏广德直接向北面的文华殿走去。

内阁的位置和文华殿相距并不远,半盏茶都不到,魏广德已经走到了文华殿外。

在文华殿门口,魏广德喊住门口值守的内侍问道:“陛下可曾到来?”

“回魏阁老,陛下刚刚已经到了,正在里面吃早点。”

内侍被魏广德叫住,马上恭敬答道。

魏广德点点头,这才迈步进入文华殿。

而此时已经坐在文华殿里面南而坐的小皇帝朱翊钧正打着哈欠,显然并没有睡醒。

这一幕被走到门口的魏广德看到眼里,等他迈步进入文华殿的时候,小皇帝瞬间精神起来,疲惫尽散,马上正襟危坐。

魏广德进殿后先向小皇帝行礼,礼毕起身后不等小皇帝朱翊钧开口,他就已经朗声问道:“陛下昨晚何时休息的,为何事才进殿时,看到陛下哈欠连天。”

“这......魏师傅,昨晚......”

朱翊钧忽然被魏广德问话,顿时有些语塞,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魏阁老,昨日何雒文何讲官给皇爷布置抄习课业比较重,皇爷抄到很晚才完成。”

一边的近侍太监这会儿开口替小皇帝解释道。

魏广德也懒得问太监的名字,而是看着朱翊钧道:‘想来白日时,陛下又贪玩了吧,否则讲官所布置作业,断不会影响到陛下休息。’

这时代,日讲官给皇帝布置的作业,无非就是背诵或者抄习圣贤之书,或者皇明祖训,要说多那也绝对不会很多。

如果小皇帝真的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影响到休息,那只能说肯定是贪玩耽误了做作业的时间。

“陛下,当初先帝在时,你可有先帝可以遮风挡雨,所以那些年你在宫里很逍遥自在。

可是现在形势不同了,你已经登基成为皇帝,即便年岁再轻,也是皇帝,天下之主,就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你现在年龄小,自然暂时不用如此,但也得好好学习,为将来亲政打下基础才是。”

魏广德接下来也不做其他,就按照早就商议好的内容给小皇帝朱翊钧上课。

小皇帝的课业是内阁三人和吏部尚书陆树声一起定下来的,教的东西因为不用科举,所以也和私塾教书不同。

私塾教书一是为了让学生识字,而则是为了应对科举,所以四书五经都要求学习,这样看到八股文出题才能对的上来。

而皇帝这个职业很特殊,是传承制,不用科举就能掌权。

当然,类似的还有军职,比如世袭百户、千户和指挥,这些也都是到了年岁就可以掌权。

从权利的角度上说,世袭军职似乎比世袭爵位还要好,因为有实权,而爵位没有实权,得看袭爵人和皇帝的远近亲疏,才由皇帝安排官职。

小皇帝朱翊钧的课程,主要是学习《大学》和《尚书》,按照安排,应该是先读《大学》十遍,次读《尚书》十遍,然后就是讲官各随进讲。

这个,其实不是张居正、魏广德定下来的,而是参考了当初英宗皇帝的学习课程。

魏广德修的是《尚书》,倒是和了给小皇帝讲课的要求。

不过《尚书》这本书,是四书五经里最麻烦的一本书,所选之人甚少,字数虽少,却因为需要极强的记忆力,而让人望而却步。

《尚书》所用词汇十分古老,行文习惯也与今天差异极大,基于此,一般人不会去读。

《尚书》是汉代的叫法,以前就叫《书》,作为记言体史书,《尚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官方档案文献资料之一,最初有多少篇,不知道,相传是由孔子删削整理出来的。

秦始皇焚书坑儒,禁绝《诗》《书》、诸子百家着作的流传学习。

济南人伏生是秦博士,焚书令下,他把《尚书》藏在墙壁之中,后来的战乱中,伏生四处流亡。直到汉初,社会安定下来,他回去找书,已经损坏十多篇,只剩二十九篇了。

把《尚书》背下来可不容易,离开文字,就算伏生这样的学者,也无法让全书复原,只好用剩下的二十九篇在山东教书。

汉代通行文字是隶书,伏生之前藏起来的书是用秦篆或者古籀文字写的。

因此,伏生教书时,得把古文字翻译成“今文”,汉代立五经博士,就是用今文《尚书》做教材。

《尚书》的理解有多难?

用国学大师梁启超的话说就是,看《尚书》若是不看注释就看不懂。

《尚书·盘庚》里有这么一句话:“迪高后丕乃崇降弗祥。”

是不是有一种“每一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就不知什么意思”的感觉?

但看看注释就很容易明白,“迪”是语气助词,没有意义。

“高后”是高祖、先祖的意思。

“丕乃”是于是、就的意思。

“崇”是重大的意思。

“弗祥”是不祥、罪罚的意思。

素衣连在一起,意思是说“先祖于是就会重重地降下灾祸”。

尽管如此,《尚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经典之一,记载了上古时代的政治、军事、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记录了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政治制度。

《尚书》的内容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宗教制度、军事制度、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它记录了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尚书》中的《甘誓》、《汤誓》、《盘庚》等篇章是研究上古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重要文献。

另外,《尚书》中也包含了一些哲学思想,例如《咸有一德》篇中体现了儒家的道德思想,认为人应该遵守道德规范,追求道德完善。

《洪范》篇中则阐述了儒家的天命观,认为天命是神圣的,人应该顺应天命。

总的来说,《尚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军事、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具有重要价值。

既然这么重要,晦涩难懂的《尚书》也就成了皇帝的必修教材,自汉代起就是每个帝王需要学习的知识。

讲读毕,小皇帝进暖阁休憩,司礼监将各衙门章奏进上御览,魏广德就在旁伺候。

若是其他讲官,这时候是要去西厢房休息等待的。

今日是魏广德讲课,所以他要在一边,小皇帝若有所咨问,他就可以将本中事情一一明白敷奏,庶皇上睿明日开,国家政务久之自然练熟。

览本后,小皇帝还要在正字官辅导下习字,皇帝的书法水平不要求很高,但也不能太差。

临近午饭时间,魏广德还要讲《资治通鉴》节要,按之前讲官已讲略过,接着后面的说,将前代兴亡事实直解明白。

到这个时候,朱翊钧上午的课程才算结束,下午没有安排课程,不过往常讲官会布置作业,比如熟背什么文章或者习字多少篇。

魏广德正要告退之时,小皇帝忽然笑嘻嘻对他说道:“师傅,今日朕就不回宫了,就在这儿吃午饭,魏师傅也一起陪着朕吧。

御膳房昨儿进了一道菜,初吃虽然甘平,但是再吃就有另一种味道。”

“那臣谢过陛下。”

听到小皇帝赐宴,魏广德倒没什么,御膳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吃,也就那样,还不如外面大酒楼的招牌菜。

不过小皇帝既然有心,魏广德也不会驳了他的意思,欣然接受。

魏广德把先前小皇帝练字的纸张收起来,这是要带回内阁的。

这些纸张按顺序放好,久了才能知道皇帝书法进展情况,前后有个比较。

不过,在宴席上,魏广德看到其中一道菜的时候,不由双眼瞪大,来不及招呼小皇帝就已经拿起筷子夹起来,反复打量。

“魏师傅,没见过这东西吧。”

御座上的小皇帝嘚瑟的话语响起,魏广德才反应过来,适才貌似孟浪了。

“陛下,这是何物?”

魏广德虽然已经知道,但还是佯装不知问道。

“这东西叫御麦,就种在西苑,前段时间成熟,所以让御膳房做出来。”

小皇帝很高兴魏广德不认识,于是给他科普道。

“宫里一直有这东西?”

魏广德狐疑问道。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干宋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
UU阅书最新小说: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隋唐:项羽传承天生韩信我,顶级纨绔,太尉直呼宝藏女婿!大晋俏公子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从军赋我四叔是朱元璋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系统:我周天子,天下一统啦哈哈明末人民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明末之天下霸业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救驾之饼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农家那小子古典白话合集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三国:我谋士mvp,刘备躺赢狗三国:穿越成典韦弟弟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大明:世子堂弟太凶猛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穿越架空:小公爷我真的好难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大齐:我正统皇子,你让我去和亲?太子妃逼我和离,我掠夺气运杀穿皇朝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方剂杂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重生水浒之桃花难躲沧澜琉璃录三国之冠军侯穿越古代我手搓AK打天下楚汉,开局收编刘邦带韩信搞事情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穿越五代末年争霸天下:从纨绔开始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我家床底通大明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