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UU阅书 >  隆万盛世 >   第1279章 矛盾

“有矿。”

李如柏双眼放光说道,老哥说了这么多,他也不是笨蛋,自然就想到了。

“哈哈.....”

李如松大笑着点点头,继续说道:“这次你出去,顺便查查附近那里出产宝石,尽快控制那些矿场。

你要知道,大明的那些矿山都是朝廷的,因为需要才会允许开矿,产出也多是朝廷自用。

像宝石矿这种,还没人听人说过。

只要咱们能抢先占下缅甸的宝石矿,还有那些出产金银的矿山,那可不就有源源不断的财富进账。”

“对对对,还得是大哥看的远,我这就带人出去把矿山占了。

指不定还有多少人惦记这些矿山,就云南那边就有不少商人每年都往这边跑几趟,怕是早就在打这些矿山的主意了。”

李如柏这会儿也有些急了,云南那帮坐地户,怕是早就对缅甸的这些资源眼红得紧,只是碍于缅甸有自己的王朝,自己的手伸不进来。

以后,这里成为大明的土地,那帮人肯定要拾掇着沐王府那边想办法过来搞矿的。

谁想要吃独食,肯定绕不开云南的土皇帝沐家。

就算现在缅甸的土皇帝成了他们李家,可也不能和沐王府闹得太难看。

唯一的办法,就是抢在沐家前面把这些矿山搞到手。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就是这个道理。

大明从立国开始,对于开矿的总体政策就是禁矿,因为在朱元璋看来,开矿的利润可比种地高太多了。

要是运行民间开采矿山,那大家都为了利益奔着挖矿去了,谁还会安心种地?

而且,开采矿石许多时候还会损害农田,和他的基本理念相悖。

大明,终究是以农业为本的国度。

最起码,朱元璋是这样想的,所以对于工商业的政策,和禁矿政策一样,都是偏向于保守。

除了开国那段时间因为需要商品流通,短暂支持了一阵子,之后就以户籍的理由开始大肆限制。

只是限制,不是完全禁止。

因为朝廷也需要商人沟通市场,贩运货物满足百姓的基本需要。

对于开矿,一般都是以朝廷为主导,朝廷需要什么就开采什么,并不以获利为主要目的。

民间开矿也多是铁矿为主,生产农耕器具,限制颇多。

当然,虽然朝廷禁止民间私自开矿,但面对矿山的暴力,地方上许多时候都选择阳奉阴违,私下里偷偷开采。

而之后的明朝历代朝廷,也大多支持朱元璋的理念,特别是担心矿工聚集而生出事端来。

明朝时期的矿业和现今的矿业最大不同在于,安全性非常低,矿难风险远高于现今,所以当时从事开采矿业的人普遍被视为豁出性命的亡命之徒。

比如明末辽东乱起,经略熊廷弼就非常排斥招收矿工。

他认为矿徒们穷凶极恶、唯利是图,难以驯化管理成军,还容易惹出祸端。

这点,就和戚继光的理念完全相悖。

戚继光更看重矿工的凶悍脾性,再有相互的协同性,可以让他设计的军阵能够相互协调运转,造成最大的杀伤力。

可以说,各人对此有各人的看法。

戚继光知道矿工凶悍,但都是为了财,所以以利诱之。

而熊廷弼则只看到矿工桀骜难驯,所以就完全排斥他们。

在他眼里,这样的人聚集在一起为了维护利益必然会抱团抵抗朝廷的管理、封禁,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而在历史上,从明初到明末,矿工闹事就屡禁不止,例如正统年间爆发的叶宗留、邓茂七起义就是朝廷为解决财政问题开矿引发的矿工作乱。

此后成化朝、嘉靖朝均为解决财政困境而复开过,但是都因为矿工骚扰而再次禁绝。

所以到了万历朝,官员们总体来说依旧反对开矿,毕竟在他们眼里那就是个容易引发时段的地方,如果禁矿就可以避免这种事情发生。

有这种思想存在,所以他们反对反对开矿也就不难理解了。

至于下面一些地方私自开矿,其实还真多和朝中大臣关系不大,也多是下面人在做。

当然,他们禁矿,还有一个比较敏感的事儿,那就是矿税,说起来也是属于大明朝的工商税。

不管是成化朝还是嘉靖朝,亦或者后来闹出巨大风波的万历朝,朝臣们,特别是南方的朝臣们最敏感的其实就是担心朝廷、皇帝因为矿税而对工商行业打主意,征收工商税。

北方士子稍好,南方士绅经商成风,要是朝廷严格收税,那就会严重损害他们的利益。

反正此时的大明就是这样,朝廷和民间都有开采一些矿山,但是总量有限,能满足自身需要即可,并没有大规模开采各种自然资源。

魏广德当然知道工业发展离不开矿山开采,但他做的更多的还是沟通商贸,通过贸易赚钱。

现在国内的矿产资源还是能保持供需平衡的,所以他是根本就没往开矿这方面去想过。

毕竟,后世开矿引起的环境污染,还有矿山的安全性,他很清楚,所以他对开矿并不十分热衷。

煤老板的传说,他听说过,但那不过是特定时期的产物。

之后几年又有多少人还注意到这个群体,大多都因为各种原因逐渐消失了。

这次稍微注意缅甸,还都是冯保的提议。

在他习惯的思维里,都是在国外募人挖矿,至于污染和安全,跟他有什么关系。

而李如松知道朝廷对于矿山的政策,也就是打算搞个既成事实。

一直都存在的矿山,就算大明管理这片区域,也不能说停就停,说禁就禁。

所以,他有把握让这些缅甸的矿山继续开采,为他们李家赚取源源不断的财富。

李家就在这里,再有京城的支援,根本不怕云南沐家。

大不了分出一部分利益给京城那边的人,反正李家还是有得赚。

“多带些家丁过去,到时候占下矿山就让家丁带人守在那里,别管是谁都不用管。”

李如松继续给兄弟交代道。

以后李家要在大明混下去,京城那边的孝敬怕是还要增加,就从这些矿山的产出里面出好了。

李如松打仗是不怕死,但脑筋还是蛮灵活的,否则也不可能带领明军打那么多胜仗,特别是之后在朝鲜的对倭作战。

那场战争,明军可是没占到兵力优势,也就是火器犀利,外加倭国没有的精锐骑兵,让明军有更多的战法用到倭人头上。

“哥,我这就去调兵。”

有了捞钱的法子,李如柏此刻片刻都等不及了,就想马上动身。

他不是傻子,此时缅甸的现状,若不尽快把这些矿山拿到手里,不说别人偷采偷挖造成的损失,就是矿山里多少总有些库存吧。

要是管事儿的人看着此时缅甸的混乱,心生贪念之下会不会监守自盗,也不好说。

“出去小心点,现在缅甸那些残兵败将还没有全部臣服。”

看着小弟跃跃欲试的样子,李如松还是提醒道。

搞钱重要,可自家兄弟的命更重要。

他可不想因为一些身外之物,就让兄弟身临险境。

当然,支走李如柏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不想留他在东吁城里,一天到晚想着那批贡品。

早晚会出事儿。

看着李如柏出门,李如松又扳着手指算了算,清单应该已经到老爹手里了吧,也不知道自家老爹看着清单上的东西,会不会也想兄弟那样眼热。

想想感觉不会,老爹眼光还是有的,那些钱能贪,那些不能贪,他心里其实清楚的很。

正如他所想,京城文书发出去几天时间,他就受到了第一次缴获财宝的清单。

十多箱宝石玉器,还有几十万两金银,除此以外还有大量用黄金白银和黄铜制造的精美器物要上交京城。

看到清单,李成梁就已经挪不开眼了。

这笔财富太大的。

就是那十多箱宝石玉器,至少也是十几、二十万两银子,还有近五十万两黄金白银,这得是多少钱呐。

官做到总兵,每年经手的银子也不少,可是也没这么多。

“咚。”

李成梁的手狠狠砸到桌子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留在东吁城里的财宝有这么多,那水师到底从城里带走多少财富,简直不敢相信。

从一起送来的缅甸东吁王朝账本上看,国库里收获也是不大,金银储备不多,缅甸也是以收取实物赋税为主,南方许多仓库里堆积着大量粮食。

但是那东西他才看不上眼,还是白花花金灿灿的东西可爱。

儿子的信,李成梁也看了,于是他马上亲笔写了一封信,让儿子派人把十六箱财宝和几十万两金银先押送阿瓦城,之后走陆路尽快运回国内。

至于那些仓库里的东西,走陆路太麻烦,李成梁倾向于走海路。

不过最好还是上报京城,由那里定夺。

“八十万斤铜料,啧啧,这缅甸铜怎么这么多!”

看着清单最后那些看似不值钱的东西,李成梁又看到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可惜,都已经被水师清点过了,还上了货物清单,他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好吧,大明铜料主要产地就是云南,一年产铜也不过十五万斤,俞大猷直接在东吁城抄到八十万斤铜料,又是差不多二十万两银子的价值。

这还只是一城,虽然是缅甸的王城。

李成梁一路走来,也从缅甸那些城池里搜刮到不少钱财,黄金白银都有,还有许多用黄铜制造的器具。

大明缺铜料,所以才在云南官营采铜,也就是官府在云南开采铜矿,弥补朝廷对铜料的需求。

貌似这缅甸和云南一样,盛产这个东西啊。

李成梁不会对清单上的财货打主意,可一样对开采这些东西的矿山感兴趣的很。

占下一个,就能持久下金蛋。

而李成梁在考虑这个事儿的时候,沐昌祚也正在紧锣密鼓派出手下抢占他所知道的缅甸那些大矿。

只不过和李成梁、李如松他们不同,沐昌祚的目标可就要明确的多,而且还有商人给他们带路。

其中缅甸的银矿、铜矿,主要集中在缅北掸邦东部高原的铅-锌-银矿带中,该矿带向北延伸到中国云南省,向南延伸到泰国,全长2000多公里,是缅甸最主要的矿厂带。

而后世知名的缅甸玉石矿,也是主要存在于缅甸北部克钦邦的帕甘地区。

而缅甸的金矿则位于缅甸中部,如中北部的实皆地区,就是缅甸的主要金矿地区。

除此外,缅甸的宝石矿也多存在于缅甸中部的抹谷地区和东部的勐秀地区。

不过沐昌祚知道,金矿和宝石矿现在还在缅甸残余军队控制之下,暂时还把手伸不过去,所以他现在主要就是对缅甸北部的银矿和玉石矿动手。

至于铜矿,虽然也很有价值,可毕竟没有玉石值钱。

而且,大明之后要以银本位制,实际上已经开始体现在官方文书里。

各地申报府库,都是一律折银,而不再是按照什么“贯”为单位,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于是,李成梁和沐昌祚一边开始调动明军主力不断进攻缅甸中部,要将残余缅军彻底消灭,而另一面,左都督李成梁和黔国公沐昌祚也开始围绕缅甸矿山开始明争暗斗。

沐昌祚胜在消息灵通,很多时候都比李成梁快上一步。

而李成梁则占着权利更大的优势,即便慢了一些,但只要他强行索要,沐昌祚很多时候也很被动。

虽然沐昌祚招来不少黔国公府人的人负责看守矿山,但是李成梁不讲武德,直接用军令,以换防的名义强行占为己有。

这招用出来,就让沐昌祚很是难受。

不给,李成梁就以违抗军令的名义出兵围剿。

毕竟,此刻李成梁手底下的兵,许多来自四川、贵州和广西,可不是他沐昌祚手底下的云南兵。

他们对黔国公府也就那么个意思,并不会真看在眼里。

几个矿山的争夺,很快就让这些军头回过味来,这是两个主帅在抢夺资源。

对此,这些军头们除了眼热也没办法,他们参与分杯羹的资格都没有。

好在李成梁对他们很是大方,之前查抄的不少财货,甚至抢占矿山获得的矿产,也都大方的分一份给他们。

但也仅限于这些东西,想要矿山,那是不可能的。

仅仅十天不到的时间里,李成梁和沐昌祚原本“合作良好”的关系就分崩离析。

李成梁重用的都是西南其他几省的将领,云南的都丢给沐昌祚自己招呼,反正也指挥不动。

只要沐昌祚不扯后腿,李成梁就不去管他。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干宋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
UU阅书最新小说: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锦书难托:乱世情殇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隋唐:项羽传承天生韩信我,顶级纨绔,太尉直呼宝藏女婿!大晋俏公子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从军赋我四叔是朱元璋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系统:我周天子,天下一统啦哈哈明末人民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明末之天下霸业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救驾之饼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农家那小子古典白话合集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三国:我谋士mvp,刘备躺赢狗三国:穿越成典韦弟弟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大明:世子堂弟太凶猛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穿越架空:小公爷我真的好难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大齐:我正统皇子,你让我去和亲?太子妃逼我和离,我掠夺气运杀穿皇朝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方剂杂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重生水浒之桃花难躲沧澜琉璃录三国之冠军侯穿越古代我手搓AK打天下楚汉,开局收编刘邦带韩信搞事情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穿越五代末年争霸天下:从纨绔开始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