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怎么会如此.”

此时,钦天监内,一名身穿青袍的官员冲出官署,提着官袍前摆快速跑向院子里的一处高台,胸前的绣着白鹇的补子不断律动。

他一边跑,一边不是抬头看向天空,而在他身后,陆陆续续有官员跑出。

上了高台,他就急不可耐的开口问道:“怎么回事,今日有日食,为何没有推算出来。”

此时高台上,三个青袍官员正站在浑象仪前不知所措,听到来人的诘问却是张口结舌,不知道该怎么说。

“杨灵官,你来说。”

“监正大人,今日天空异相,我也不知该如何解释。”

“怎么会推算不出来?”

“监正大人,自古天象难测,从古到今许多都无法预测”

在监正和灵台郎对话的功夫,身后的人也陆陆续续到来。

“保章正,天象可记录了?”

看两个五官灵台郎都解释不清楚原因,钦天监监正把目光转向旁边站立的一人问道,他是钦天监五官保章正,专事记录天象,而先前所问的五官灵台郎则是专门观测天象的官员。

那保章郎捧着手里的记录念道:“嘉靖四十年二月辛卯,朔日食,是日微阴。”

“咚咚.咚.”

正说话间,远处西苑方向隐隐传来阵阵鼓声。

“陛下在击鼓救日。”

身后人群中有人用颤颤巍巍的口气说道。

随着西苑鼓声的响起,整个京城各处城楼和鼓楼里,守卫的官兵马上按照规矩跟随敲响了大鼓,一时间整个京城鼓声隆隆。

“完了完了完了.”

已经有人被吓傻了,只知道嘴里不停念叨着“完了”俩字。

古人比较迷信,而且天人感应学说随着儒家的不断发展壮大,深入人心,所以在他们看来日食的发生代表的是老天爷示警天子。

明太祖朱元璋曾说:“吾自起兵以来,凡有所为,意向始萌,天必垂象示之,其兆先见,故常加儆省,不敢逸豫。”

将政治活动与天象联系起来是历代帝王强调统治合法性的重要手段,帝王对“天垂象,现吉凶“的深信体现在天文历法机构的设立和对天文历法工作的重视。

为此,朱元璋还专门颁布了救日月礼,规定了发生日食的时候官员们应该怎么去救助日月。

在救日月礼上,朱元璋以高规格礼乐来进行救护,并且佐以文武百官恭敬的救护礼节,这些都说明了朱元璋对于“日食”和“月食”现象发生的看重。

对于日月食的救护逐渐制度化和复杂化,从最开始的面对日月蚀,到天子敲鼓来吓退天狗再到皇帝需要穿常服,不能再正殿居住等,都可以看出封建王朝对于日月食的看重。

日月食的测算主要依靠钦天监这样的机构,而由于历法的偏差,经常会导致钦天监在测算日月食的具体时间时出现偏差,所以很多钦天监的官员会因为测量时间的失误而获罪,这也可以看出古代王朝对于日月食现象的看重。

如景泰元年正月辛卯发生了月食,但是由于钦天监的官员预测时间比实际发生时间晚,被皇帝关进了大狱。

而这次的日食则是完全没有推算到,想到可能遭遇到的处罚,此时高台上众人无不瑟瑟发抖。

一半是在高台上被寒风吹的,一半则是被吓的。

钦天监是明代的天文历法机构,执掌天文占卜、制定历法、推算节气、择日堪舆、报时等事务。

明朝钦天监的前身是太史监,太史监设立于元至正十六年,次年改监为院。

明朝建立后,继承元朝的机构设置,于洪武元年改太史院为司天监,后改名钦天监,形成钦天监下辖天文、漏刻、大统历、回回历四科的格局,“掌天文、定历数、占侯、推步之事”。

就在这个时候,刚刚还在发呆的监正猛然间抬头看向天空,高挂天穹的红日虽然大部被遮掩,可并未完全被掩去,而此时,监正隐隐感觉似乎天色正在逐渐由暗转明。

“日食是不是要结束了?”

监正用颤抖的声音问道。

“好像亮了。”

“是亮了。”

在七嘴八舌中,监正猛然想到什么,随即抢过五官保章正手里记录天象的册子不禁念叨起来:“朔日食,是日微阴.是日微阴”

随着日食现象的逐渐消失,天空重新恢复了光明,太阳依旧高挂天穹之上,短暂间慌乱的京城也恢复了秩序。

此时西苑鼓楼上,嘉靖皇帝把手中的鼓槌往黄锦身上一抛,双手一挥衣袖,背着手气呼呼的下了鼓楼,黄锦双手捧着鼓槌紧紧跟在皇帝身后。

“马上派人去钦天监,朕要解释。”

今日的日食事发突然,之前完全没有得到钦天监的示警,相应的救护仪式根本就没有准备。

日食发生后,嘉靖皇帝才慌忙冲出寝宫来到这里,此时心中火气升腾。

“派人快马把王今、刘文斌、蓝道行他们都给朕请来,快去。”

边走,嘉靖皇帝一边吩咐道,同时自己也在脑海中思索着,这日食到底是怎么回事,最近朕有做错什么吗?

猛然间,嘉靖皇帝忽然站定,抬头看向天空,嘴里喃喃道:“难道朕遵从祖制不对,不该是裕王吗?”

嘉靖皇帝的低语让他身后紧紧跟随而来的黄锦就是眼皮子直跳,他一直跟在嘉靖皇帝身边,对宫里宫外的事儿自然一清二楚,皇帝嘴里念叨的话他也听明白了。

换谁做皇储,其实和他关系真的不大,他都多大年纪了,六十的人了,比嘉靖皇帝还年长几岁,又能再活多久?

可是他更清楚,若不是裕王接位,天下的文官都会集体反对,到时候的情形可能比当今刚刚登基时候还要复杂。

嘉靖皇帝回到永寿宫里,黄锦则是被打发出来办事。

出了宫门,黄锦就把陈矩等几个近侍招过来,“你们马上出宫,去请蓝仙长、王仙长、刘”

嘉靖皇帝要他去请方士入宫,肯定是要为今日的日食进行占卜,所以黄锦第一时间就派出内侍太监去请人。

安排好每个人的差事儿后,就把人都打发出去,不过在陈矩转身要离开时,忽然听到黄锦喊道:“陈矩,你等下,我还有事儿要交代。”

陈矩转身,等其他人都离开后,黄锦才低声快速说道:“出宫以后你马上去裕王府给魏广德送信,今日日食,皇爷担心是上天示警裕王,让他们尽快想出办法。”

“上天示警.裕王”

陈矩听到黄锦的话,惊讶的合不拢嘴。

“陛下遵祖制选择裕王继位,但是这节骨眼上出现了日食,皇爷现在有点摇摆”

黄锦快速解释了下,“快去,让他们自己想办法。”

对于此事,黄锦是有心无力。

他可以为裕王提供帮助,但却也不会忤逆皇帝,给裕王府提前通风报信就算是他唯一能做的了。

“是。”

陈矩得了差,马上叫上两个内侍就出了西苑,不过处了西苑大门后却吩咐两个内侍去请方士,自己直接下了车。

陈矩一路小跑跑出宫墙范围后,才在大街上雇了一乘小轿,也没问价钱,直接就对轿夫说道:“去十王府大街,快点。”

黄锦给的消息可谓石破天惊,搞不好到手的鸭子就飞走了,现在也只能尽快把消息通知裕王,请裕王府诸人想想办法稳定局势。

好在嘉靖皇帝信任的这些方士们,许多都住在城外道观里,他们为了维持高人形象,大多表现出厌倦世间烟火,只是偶尔因为皇帝召唤才会进城呆上一段时间。

说起来,陈矩还有时间抢在方士们入宫前把消息传递过去,想点办法。

此时,陈矩脑海里唯一的法子就是拿银子,请那些方士帮忙说话了,说好话,想办法开脱今日日食事件,搞的他都来不及先去请示干爹。

因为陈矩很清楚,干爹的心思应该和黄锦是一样的,不希望嘉靖皇帝一大把年纪了还和文官集团来一场大乱斗。

“黄公公应该也是这么想的吧。”

坐在轿子里,陈矩低声自言自语。

小轿穿过长安街很快就拐入十王府大街,陈矩没有让轿夫把他送到裕王府外,而是在街头就下轿,也不敢走大街,穿过几条小巷才绕到裕王府院墙外,斜对面就是裕王府的侧门。

他到这里后,就顺着拴马石寻找,很快就认出魏广德的马车。

“李三。”

看到靠在车把式上眯觉的车夫,这人陈矩认识。

“嗯?谁?”

张三扭头看过来,随即认出来人是陈矩,立马跳下车张嘴就要喊,但是马上被陈矩摆手给打断。

陈矩直接从他身旁穿过,看了看周围才一下子爬上车架钻进车厢,在李三凑过来的时候,陈矩对他说道:“你去王府叫魏广德出来,别提是我,告诉他十万火急。”

陈矩诡异的做法让李三察觉到不同寻常,连忙点头答应下来,急急忙忙的跑向王府侧门。

不多时,车厢里的陈矩就等来了魏广德。

在王府里的时候,李三只说家中有急事,请魏广德出来一趟,他遵守了陈矩的吩咐。

这也不算吃里扒外,陈矩的样子不像是装的,或许真的了不得的大事儿发生。

不过在出了王府后几十步路程上,李三才快速把陈矩在车厢里等他的消息告诉了魏广德。

魏广德此时心里也是一颤,陈矩的表现反常,他也没有多问,李三什么都不知道,还是上车再说。

不过联想到刚才发生的日食事件,虽然他清楚日食、月食是怎样回事,可是也懒得费劲巴拉地去解释。

其实在这年头,古代的一些学者已经发觉了日食、月食现象产生的原因,只是他们也解释不了发生的具体道理,总之在这年头的人看来,似乎一切都是冥冥中自有天意。

所以,这样的发现却没人去深究,往往还会坚定他们认知中的“天人感应”这一说。

等魏广德钻进了车厢,还没开口就听到陈矩小声对他说道:“善贷,大事不好了。”

“大哥,发生什么事儿了,如此惊慌?”

听到陈矩说大事不好的话,魏广德第一反应就是他陈矩在外面收银子的事儿发了。

其实魏广德也知道,陈矩不仅从他这里收银子,也从其他人那里收银子,只是他很有节操,知道那些钱能拿,那些钱不能拿。

当然,背后或许还是高忠的手笔,毕竟陈矩到现在还没有磨练出一副老油条的做派,见微知着,能看穿很多东西。

不过,陈矩虽然也在外面拿钱办事,可都是能钱到事了,倒是和严世番的作风相似,办不成的事儿绝不昧人家银子,口风倒是不错。

不过有小阁老珠玉在前,陈矩的名头自然还不是那么响亮,知道的人并不多。

其实,以前的陈矩就是老实孩子一枚,全都是魏广德给养坏的。

那时候的陈矩仅仅是个内侍,不过就是借着传旨的由头能收过几两银子,几十两就顶天了,那里有像魏广德那样,为了上杆子巴结宫里的太监,少则几百两,多则上千两的送钱。

“先前日食你知道吧。”

听到陈矩的话,魏广德下意识点点头,京城谁会不知道啊,那鼓声那么响。

旋即,魏广德就意识到了什么,之前裕王还在王府里有些坐立不安,就连殷士谵和张居正都是在一边沉默不语。

魏广德也就是因为来自后世,知道一些简单的天文知识才会比较淡定,他并没有意识到日食这样的天文现象对古代政治局势的影响有多大。

魏广德一改先前从容的表情,之前没觉得,现在还不重视就是傻瓜了,他已经猜测出陈矩要说的话,怕是宫里和裕王有关系。

“大哥,有什么话快说吧。”

魏广德不禁开口催促道。

“今日突发日食,陛下当时还在永寿宫.”

接着,陈矩就把日食发生前后,永寿宫里发生的事儿都一一和魏广德进行了讲述,到最后黄公公叫他去请蓝道行、王今等道人进宫,所有事儿都交代清楚,陈矩才说道:“据黄公公说,可能陛下担心今日的日食是上天示警,或许是警示裕王.”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干宋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
UU阅书最新小说: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隋唐:项羽传承天生韩信我,顶级纨绔,太尉直呼宝藏女婿!大晋俏公子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从军赋我四叔是朱元璋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系统:我周天子,天下一统啦哈哈明末人民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明末之天下霸业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救驾之饼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农家那小子古典白话合集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三国:我谋士mvp,刘备躺赢狗三国:穿越成典韦弟弟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大明:世子堂弟太凶猛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穿越架空:小公爷我真的好难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大齐:我正统皇子,你让我去和亲?太子妃逼我和离,我掠夺气运杀穿皇朝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方剂杂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重生水浒之桃花难躲沧澜琉璃录三国之冠军侯穿越古代我手搓AK打天下楚汉,开局收编刘邦带韩信搞事情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穿越五代末年争霸天下:从纨绔开始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我家床底通大明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