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一月的时候还好,上个月除服后,就开始在宫里挑选美人,让孟冲这些人帮着张罗,李公公劝了几次还被陛下责罚了。

另外皇爷还很喜欢小玩意儿,都是滕祥和孟冲采买的,之前想要采买珠宝的事儿也是他们出的主意,就是内库银子不多了,想从朝廷那边拿点银子花。”

陈矩叹口气说道。

以前没在裕王府不觉得,现在裕王做了皇帝他才发现,和嘉靖皇帝比起来,隆庆皇帝的德性真不是差了一星半点。

“这么说来,陛下进宫后不久就开始沉迷美色了?”

魏广德这会儿已经紧皱眉头起来,他也没想到裕王到隆庆皇帝身份的转变,也让他整个人都彻底变了,有些陌生。

以前做裕王的时候也好色,可还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现在呢?

他不得想到去南京的老太监梁钿,还真应了那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他们都没有看出来,可人家早早的就发现了,还很果断的退出了这个漩涡。

陈矩这时候低着头,也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对于魏广德的问话,还是沉默比较好。

“皇后呢?皇后就没和皇上说点什么?”

魏广德记得陈王妃是个很知书达理的人,面对皇帝现在的情况,不应该坐视不理才对。

“娘娘劝说过了,不过没什么效果,皇爷有段时间没去坤宁宫了。”

谁知道陈矩很直接的就说道。仟仟尛哾

陛下不去坤宁宫,不去皇后那里休息,那还能去哪儿?

魏广德一下子坐直身子,这个时候是真的惊讶起来了。

其实早前在王府的时候,陈王妃就劝过隆庆皇帝不要纵欲过度伤了身子,那时候不知道是不是上面还有个皇帝老子在,貌似还是比较听劝的。

现在是真的翻身了,谁的话也听不进去了。

“陛下处理奏疏的时候你在不在?”

“你问这个做什么?”

面对魏广德连续追问,陈矩吃惊的问道。

“你先告诉我陛下是怎么批奏疏的。”

魏广德不可能告诉陈矩,他想知道外廷对皇帝的影响到底还有多大。

之前的隆庆皇帝可是很听他们这些人的话,不是说一味的听信,而是会思考,然后才做出决定。

现在皇帝明显变了,魏广德也要及时掌握皇帝现在的状态,这样下次上奏疏或者谈事的时候他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进行交谈。

“皇爷批阅奏疏和先帝没有太大不同,如果一定说有的话,那就是除了针对王府旧人的奏疏,一般都会选择用内阁的票拟。”

“什么意思?你是说陛下批阅奏疏大多还是同意内阁的票拟,只是奏疏涉及高拱等王府人,才会有自己的主张?”

“是的,高阁老怕是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弹劾他的奏疏。”

“为何会如此?”

“六科的弹劾,若是想在朝廷上制作一定声势才会走通政使司,否则是直接送司礼监交皇爷手里的。”

“这个我知道,我是诧异科道为何会集火攻击高拱,高拱之前也没有做什么对不起科道的事儿啊。”

魏广德说到这里也陷入回忆,他想要知道科道和高拱恩怨的开端在哪里,自己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啧啧.善贷啊,你莫不是忘了严世番当年所说‘尝谓天下才,惟己与陆炳、杨博为三’的话了吧?”

陈矩讶然笑道。

“三才子?”

严世番说的天下三大才子的话,他当然听人说过,就是他自己和陆炳还有杨博,如今二人已去,只剩下杨博一人还在朝中。

吏部尚书,可是自己的顶头上司。

“你是说杨博和科道之间?”

魏广德似乎想起来是有这么回事,那还是去年嘉靖皇帝在位的时候,科道有段时间也和现在类似,逮着杨博咬,就是不断弹劾。

而事件的起因,则是因为京察过后,科道发现当年被贬黜之人甚多,但偏偏没有一个山西籍官员。

自然而然,他们想到了主持此次京察的官员杨博,他就是山西人。

“当时,身为吏科给事中的胡应嘉也参与了弹劾杨博,后来的事儿你应该也知道吧。”

起个头,陈矩就不再说下去了。

魏广德当然知道这事儿,内阁看实在闹得厉害,就由高拱出来说和。

而当时高拱怎么说的胡应嘉,那自然是胡应嘉他们最大的失误,做为吏科,他们在京察的时候本就应该是监督作用,可是他们没有做到,所以才出现这样的事儿。

胡应嘉还能怎么说?

如果杨博真的利用京察徇私舞弊,包庇山西官员的话,那么他们吏科自然难辞其咎。

只能说这个时候的胡应嘉有点得意忘形,忘记了此事别人可以弹劾,唯独吏科不能掺和。

因为高拱的话,科道对杨博的弹劾到此结束,估计高拱也没有想到,他会因此被六科的人给记恨上吧。

“而且,内阁之前的情况,朝野都在盛传,高拱恃才傲物,刚愎自用,对推荐他入阁的徐阁老全无半点恭敬之意,反而处处为难,凡事有所忤,必与自己强争”

陈矩还待再说,魏广德已经摆摆手。

那些私底下的话他当然听人说过,这也是裕王府人许多也对高拱不满的原因。

“这么说,徐阁老已经聚集了一大帮看不惯高拱的人了,他们这是打算直接把高拱搞倒哇。”

陈矩能说出这话,想必知道的,看出来的人更多。

就算朝中和高拱素无瓜葛的人,这个时候怕也会跳出来在高拱身上踩上两脚,希望能引起首辅徐阶的关注,或许自己有机会飞黄腾达。

至于为什么现在只是科道在弹劾,而没有其他人参与此事,应该还是摸不透隆庆皇帝的心思,所以还按兵不动。

只是一旦反高拱成为朝野共识,成为政治正确的时候,怕也没多少人还会顾忌皇帝的感受了。

胡应嘉这次的行动,应该是和徐阶暗中达成某些协议,有徐阶在幕后推动吧。

魏广德心里这么想。

不过高拱以后进晚辈身份却负气凌人,如此不知好歹,也着实令人不可忍受。

陈矩难得从宫里出来一趟,和魏广德很快就坐在酒席间开怀畅饮起来,醉了直接被魏府下人送入客房休息。

不过魏广德因为感受到压力,所以并未直接回后院休息,而是又一个人坐进书房里思考起来。

想的,自然是高拱倒台后朝廷的局势又会如何?

白天的时候他就有这个猜测,虽然吃不准此事背后是否有徐阶的参与,可是就目前来看,魏广德宁愿相信徐胡二人应该是达成了交易的。

若是高拱真的被挤兑走了,内阁剩五人,徐阶和张居正肯定是一派的,其他三人各成一派。

陈以勤肯定向着皇帝,李春芳就是个摆设,处事优柔寡断,只会循规蹈矩,郭朴呢?

有高拱在,郭朴还可以和高拱联合对抗徐阶。

高拱倒台,郭朴大概率也只能夹着尾巴。

好吧,有陈以勤、张居正在内阁,想来自己的日子应该还是很好过的。

魏广德现在也只能这么想了,显然在他内心里不认为高拱能躲得过徐阶的谋划。

此役,高拱必败无疑。

按照陈矩所说,南京的弹劾奏疏隆庆皇帝并未驳回,全部留中,都懒得拿回去让人看了。

如此,倒是有点息事宁人的味道。

至于高拱,隆庆皇帝自然不会让他在家里歇着。

第二天就下诏让高拱回内阁当差,好言宽慰,对弹劾之事只字不提。

不过这个时候嘉靖皇帝发引渐近,朝中官员也都被此事吸引,似乎暂时把弹劾之事放下。

书稿交接完毕,校录馆众人也各自分道扬镳,返回各自衙门。

魏广德第一次到吏部报道,紧接着迎接他的就是斋戒。

太常寺已经行文六部及在京各衙门,文武百官宿于本衙门,致斋三日,京城内外禁屠宰至葬毕止,禁音乐至祔庙止。

三日后又是连续两天哭临,魏广德都是随大流,现在还只是开始,之后他这个三品文官还要跟着去永陵。

发引前在京官员全部都要到场,那真是声势浩大,甚至远超大朝会的规模。

十一日启程,十七日到永陵,全部仪式完成已经是二十二日的事了,可以说整个三月有大半个月的时间,朝廷都在围绕世宗肃皇帝下葬运转。

跟着去永陵的,只有朝中五品以上文官和四品以上武官,大部分官员都还是留在京城里,至少还能保证朝廷最基本的运转。

当然,正事也耽误不少。

世宗肃皇帝下葬后,朝廷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终于可以重新回到正轨了。

魏广德这段时间也开始学习吏部的运作模式,对于低品级官员,大多是下面人根据考察选定,最后呈文交到他手里,而对于五六品官员,则大多要吏部主官们讨论后才能决定。

相比之前在校录馆的差事,无疑现在的日子是轻松了许多。

和杨博接触多了,又能看到许多吏部公文,魏广德也逐渐认同了那帮科道最初的话,杨博确实偏袒了山西官员。

不过这都是过去式,现在杨博处事上也注意了许多,自然不会再闹出去年那样大的事。

对这些动作,魏广德只是冷眼旁观,在心里暗暗记上一笔。

经过这两年的风浪,魏广德可不会再想之前那样得过且过,发现的把柄他都会单独记下保存,以备来日可以随时拿得出来。

当然,前提是他和杨博闹崩的情况下。

转眼到了四月,隆庆皇帝讲经的日子。

之前皇帝已经下达经筵事赐之敕,曰:朕惟帝王修齐治平之道具在经史,然必讲明之,无疑,庶几推,行之有效,肆我祖宗列圣法.

御经筵,命尔希忠阶知经筵事,春芳朴拱以勤居正同知经筵事,詹事府掌府事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赵贞吉,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魏广德,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掌院事潘晟,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殷士儋.

对于隆庆朝的第一次经筵,虽然是时隔多年后的再次开讲,但实际上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不过就是为了向天下传达一个皇帝博学好问的形象。

只不过让魏广德意想不到的事,在经筵后隆庆皇帝赐宴于会极门,并赐知经筵同知、经筵侍班大臣及进讲展书执事等官员的宴席上,就在他眼前又发生了精彩的一幕。

席间,高拱当面向徐阶发难道:“近来,下官常常夜不能寐,按剑而起,想起陛下登极以来这几个月间徐公您的所作所为,心气难平。

先帝在位时,徐公拟写了无数的青词,向先帝邀宠献媚。

先帝甫一晏驾,公立刻转变态度,拟定《遗诏》以诋毁其斎蘸之事。

我记得,那些事情不都是你支持的吗?

现在,公又广结言路,势必要驱逐裕邸旧臣的下官,这些事真亏你做得出来啊!”

听闻高拱居然在御宴上说出这样的话来,当时就让旁边的李春芳、陈以勤等人面色难看起来。

内阁里的争斗,按照惯例也只会在内阁里进行,就算做些小动作也绝对不会在这样大庭广众之下说起。

魏广德也皱眉看着那边侃侃而谈的高拱,不明白这是喝醉了还是怎滴,居然翻起当年斋醮之事来。

被这样尖锐地指责,徐阶沉吟良久,方才徐徐作答:“高公这样讲话,可是大误。

公说我广结言路,可是言路人多口杂,岂是那么容易操纵的,又怎能唆使他们攻击你?

果真那样容易,我能结好言路,难道你就不能了?

至于遗诏的事,我并非背叛先帝,实在是为了先帝的身后声名考虑,以先帝名义示恩天下,本是出于好意。

高公指责我曾经为先帝写青词以媚之,这确实是我的过错。

但是,你难道不记得了,当你还在礼部做事的时候,先帝曾拿着一件密函问我:‘高拱上疏,希望为斎蘸事宜效劳,要不要批准他?’

这封信函,现在还在我手里呢。”

确实,高拱其实也是做青词的高手,曾多次得到嘉靖皇帝的赏赐。

魏广德把两位阁老的对话听在耳中,只能心里感叹,高拱应该是被徐阶逼到绝路上了,才会如此不智,在公开场合说出“驱逐裕邸旧臣”的话来。

想来,六科的弹劾还在继续,只不过没有被朝廷公开。

想到这里,魏广德心里就是一突,他现在有点怀疑欧阳一敬是否也上奏弹劾而没有事前告知他了。

这老小子可是有前科的,虽然也是形势所迫。

(本章完)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干宋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
UU阅书最新小说: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隋唐:项羽传承天生韩信我,顶级纨绔,太尉直呼宝藏女婿!大晋俏公子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从军赋我四叔是朱元璋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系统:我周天子,天下一统啦哈哈明末人民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明末之天下霸业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救驾之饼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农家那小子古典白话合集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三国:我谋士mvp,刘备躺赢狗三国:穿越成典韦弟弟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大明:世子堂弟太凶猛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穿越架空:小公爷我真的好难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大齐:我正统皇子,你让我去和亲?太子妃逼我和离,我掠夺气运杀穿皇朝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方剂杂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重生水浒之桃花难躲沧澜琉璃录三国之冠军侯穿越古代我手搓AK打天下楚汉,开局收编刘邦带韩信搞事情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穿越五代末年争霸天下:从纨绔开始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我家床底通大明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