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凤兰也不逗两个小家伙。
直接道“还有两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章,技术创新奖。”
说完后,停顿了一会儿后又道“本来应该由好些领导一起,再上台给颁奖的,想到你们俩年纪还太小,所以组织上决定私底下给。”
姜妧妧跟傅时安都淡定的点点头,对于这件事,两个人其实都不怎么关心。
姜妧妧道“今晚早点睡吧,其实我明天就想出去逛逛了,妈妈,附近有大的百货商店吗?”
苏凤兰点点头“有的,明天带你们去看看衣服。”
“好啊,妈妈。”
苏凤兰笑了笑道“先去楼下后院提点水好好洗一下吧,看你们俩都累的不轻。”
“嗯。”
洗过澡,两人早早的就回了房间,各自上床睡了。
第二天,姜妧妧一觉睡到八点,才神清气爽的从床上爬了起来。
苏凤兰已经起来了,此时正安静的靠在窗户边上看书。
见她起来,脸上露出了笑容“终于起来了,隔壁房间安安七点起来的,一直都在等你。”
姜妧妧下了床,伸了个懒腰后道“妈妈,你们吃早饭了吗?”
苏风兰兰摇摇头“没有,都在等你。”
姜妧妧点点头,穿好自己的衣服,对着苏凤兰道“走吧,妈妈,我下楼去洗漱。”
苏凤兰把手里的书放下,站起来身来跟着出了房间。
收拾好后,几人一起吃过早饭,便出门了。
由苏凤兰带头,四个人走了二十分钟才到地方。
看着面前五层楼的百货商店,姜妧妧暗自点头,确实要比小县城的强上不少。
进了里面,人流量一般,今天也不是节假日,大部分的人都在工作。
人少也正常。
这样也好,姜妧妧几人都能随便逛。
不用被人流挤来挤去的,还担心自己想买的东西都被买完了。
傅时安兴致勃勃的跟在姜妧妧身后到处看着。
一楼分为好几个区域,苏凤兰在后面道“安安,妧妧,我们先去楼上吧,从楼上往下逛。”
姜妧妧点点头“好啊。”
傅时安则是乖乖的道“好的。”
小李走在三人身后,两大两小直接上了四楼。
五楼是员工工作的地方,内部人员才能上去。
四楼卖的是一些贵重物品。
像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电视机,冰箱洗衣机之类的贵重物品。
东西都不多,尤其是冰箱跟洗衣机的区域,都只有一两台。
姜妧妧特别好奇现在的冰箱的配置。
率先就拉着安安走了过去。
苏凤兰跟小李都在后面跟着。
卖冰箱的是一位二十来岁的姑娘,此时正坐在柜台里面嗑着瓜子。
见到过来的两个小孩子,眼里闪过一丝惊艳。
她在这里已经工作好几年了。
还很少看到这么标致的两个小孩。
穿的也还不错,家里条件肯定不差。
看看身后跟着的两个同志也就明白了。
姜妧妧跟傅时安这次来江城穿的都是从京市寄到小县城的衣服。
质量还有款式什么的,肯定是差不到哪里去。
苏凤兰则是自己长得好看,即使衣服这个时期的衣服款式都一般。
那也挡不住她满身的气质。
虽然已经三十来岁。
也将近七年没干过重活,常常就是做点饭,姜国强在家里还会主动帮忙。
衣服只要姜国强有时间,都是他洗。
工作也是在县文化馆,轻松是真轻松,重活也是没有的。
只是常常往乡下跑,吹了不少风。
但是家里不差钱,像是雪花膏跟宫灯杏仁蜜身体乳,平时也没少买。
苏凤兰对自己那是舍得的很。
就算她偶尔快用完了,忘了添置,也有姜国强私底下特意买回来,给她制造一个小惊喜。
这些不提。
因为家里条件在这里,苏凤兰打扮的也不差。
售货员的态度还是可以的。
她笑呵呵的道“小朋友,我这里是卖冰箱的柜台。”
姜妧妧点点头,嘴上甜甜的道“我知道的,姐姐,你长得可真好看。”
年轻的售货员被姜妧妧夸的不好意思。
但是心里有甜滋滋的,任谁被长相好看的小妹妹夸好看,心里的开心的很吧。
她说话的语气更和缓了“小妹妹,你长得也很漂亮。”
姜妧妧笑的一脸灿烂“姐姐,你现在卖的冰箱是什么牌子的啊,能不能跟我讲一讲都有什么功能。”
售货员闲着也是闲着,跟姜妧妧聊会天打发时间也不错,她笑着道“这个啊,
我身后不远的这台,是京市雪花冰箱厂生产出来的单开门冰箱,我们经理说的是五六年的时候研制成功,当然,买它不仅要冰箱票,一台还得一千八百块。”
说完这个话,售货员比了个手势,脸上也是艳羡得很。
这个年代,有冰箱的都是最上层的领导家庭,或者大医院。
像她们这类普通人,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姜妧妧点点头,心里知道了个大概。
也不知道学习系统里面有没有各类的发展历史,等她晚上回去后好好询问一下。
又仔细的看了会儿外观啥的。
等苏凤兰到了,姜妧妧走在前面带头,把四楼所有的地方全部逛了一遍。
最后她才抬起头看向苏凤兰道“妈妈,下楼吧。”
苏凤兰知道妧妧是在了解这时期的各种东西。
等到她说下楼,没忍住开口道“妧妧,接下来要研究什么?不然我买台黑白电视吧?”
姜妧妧摇摇头道“不用,对面裴外公家里不是有一台,我们自己家里没必要。”
“那要不买个冰箱?“
姜妧妧又摇摇头,一脸看傻子的表情,看着自家亲妈道“不用,买些需要的配件,其余的,我可以自己研究。”
苏凤兰见状点点头,不吭声了,既然妧妧有想法,那就随她吧。
在家里有事找她爸爸跟裴外公都成。
她看这两人都乐意帮妧妧做点什么。
只要开口,就没有不同意的。
当然,要是妧妧有需求,自己能帮上忙,肯定也是在所不辞的。
一行四人来到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