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傍晚时分,夕阳缓缓地往西边落去。
不多时,夜幕悄然降临,长安城城池的轮廓
在月光和星辰下变得柔和而神秘。
主街道两旁的灯笼高高挂起。
橘红色的灯光映照在青石板街上,形成一串串温暖的光带。
指引着归人和行人的脚步。
城门处的守卫披着斗篷,拿着火把。
他们的身影在城墙上跃动,交叉巡逻着。
古老的城门缓缓关闭,发出沉重的吱呀声。
城内的坊市依旧繁忙,许多店铺和摊贩还在营业。
人们的谈笑声和叫卖声此起彼伏,混合着食物的香味和炊烟的气息。
在曲江池附近,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或赏月、或听曲、或吟诗。
湖面上轻舟摇曳,船上悬挂的灯笼散发出柔和的光,映在水面上形成层层叠叠的倒影。
******
皇城被深沉的黑暗笼罩,巍峨的宫殿在月光下显得更加庄严。
宫墙上的琉璃瓦在微弱的光线下泛着微光,青石板路上散发出淡淡的寒意。
灯笼的光辉从高大的宫门处透出,映射在古老的石阶上,仿佛把夜色染成了温暖的金黄。
皇城内的花园静谧如水,桂花的香气在夜风中若隐若现。
枝头的花朵在月色下显得格外洁白。
湖面上轻轻荡漾的波纹反射着星光,偶尔有夜鸟的低鸣打破了寂静的夜空。
禁卫军们的身影庄严而肃穆,步伐稳重地巡视着每一个角落。
远处的锣声缓缓响起,回荡在夜空中,为这夜晚增添了一丝神秘的宁静。
......
皇宫内,文帝坐在御书房里。
他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奏折,心中升起一股烦躁之意。
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忙于处理国家大事。
每天都要批阅无数的奏折,忙得不可开交。
而且皇后回陇右省亲迟迟未归,枕边无人。
此刻他却感到一丝孤独和寂寞。
想到这,文帝不由得想起了杨昭
自从上次皇宫大封官,他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了。
文帝心里明白,自己的孙子并不是不想来看望自己。
只是因为如今杨广身为征南元帅,手握重兵。
而杨昭作为他的儿子,自然需要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频繁地出入宫廷,可能会引起东宫的不满和猜疑。
想到这里,文帝不禁叹了口气。
他想起了自己的大儿子杨勇,心中充满了悔恨。
当年他为了稳定朝纲,立长子杨勇为太子。
但现在看来,这或许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自从杨勇成为太子后,父子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
甚至在一些事情上产生了隔阂。
文帝作为开国之皇,从乱世中杀出一条血路。
他深知氏族的危害,登基之后,不断地打压。
杨勇身为一国太子,为了太子的位子和至高权力。
毫不犹豫地投向了氏族的怀抱,与他们勾结在一起。
氏族为了讨好杨勇,给他出谋划策。
让他做出了许多荒唐的事情。
这些事情让文帝感到无比的失望和痛心。
现在的太子根本不是小时候的模样。
骄奢淫逸,为非作歹,滥用民夫。
草菅人命,铺张浪费,不知命苦。
对几位弟弟忌惮无比,暗中派人打压。
想到这里,文帝心中怒火燃烧。
他起身在御案上重重地一拍:
“这些氏族!居然敢让太子做下如此恶事!”
文帝内心愤恨,一想起几大氏族的狼子野心。
他内心起了杀意,不由得握紧了手中的笔。
文帝眼中锋芒闪现,思潮起伏:
要不是当年关东几大氏族联合文官,
加上关陇氏族在旁边煽风点火。
朕根本就不会立杨勇为太子,
而是会立皇二子杨广为太子。
就是担心关东几大氏族会和关陇氏族联合在一起。
为了拆散他们的联手,朕才勉强同意立杨勇为太子。
但太子正位东宫后,皇二子杨广为了避嫌。
千里迢迢去边关掌军,对战突厥和草原联军。
他的王爷之位是一场又一场的胜仗换来的。
即使是这样,那些御史还在不断地弹劾他
不像皇太子杨勇,端坐在东宫,饮酒作乐。
难事永远不上,遇到捞好处的事情,跑的比谁都快。
想罢,文帝越发想念孙子——魏侯杨昭。
他对英勇善战、风度翩翩的皇二子是亏欠的。
也对活泼机智、办事得力的皇孙杨昭是亏欠的
......
烛光摇曳,映照着文帝沉思的面容。
他坐于御案前,手中拿着一封泛黄的奏折。
奏折中记录着杨昭的种种事迹。
文帝目光穿透雕花的窗棂,望向远方。
心中满是魏侯杨昭的身影。
自小便显露出过人的才智。
凡是御书阁内的典籍,看过一遍。
杨昭过目不忘地给背了出来。
更难得的是他有一颗善良纯真的心。
当年杨昭刚学会走路时。
便摇摇晃晃地跑到他的脚边,
小手紧紧拽着他的龙袍,
仰头用那稚嫩的声音叫他“皇爷爷”。
无论是在御花园中追逐嬉戏。
还是在书房里一同探讨古籍经典。
那些欢快的时光都铭刻在文帝的心中。
而且,孙子幼年远赴山东学艺数载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吃尽苦头却从未怨言;
回到长安后,又时常为他老人家分忧解难;
更是主持新军操练,试图分化那些氏族势力
......
文帝思绪万千,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
他和杨昭一起在皇宫的亭台楼阁间游玩,
一起品味着御膳房精心准备的糕点。
一起聆听着宫中的乐声
一起审阅朝廷的奏章。
一起南巡北顾,在草原上骑马。
在宫廷内品味美酒,畅快商谈
.......
然而,这么美好的画面只存在文帝的心中。
如今,他却只能面对空荡荡的宫殿,
心中涌起无尽的怅惘:
我的好皇孙,祖父对不起你啊
......
叹罢,文帝看着手上的书简,
想起近日来小氏族谋反一案。
他内心沉思,暗中传诏:
“来人呐,传金蛇卫统领文风进殿!”
话落,殿门外的守卫匆忙去传。
须臾后,文风身穿黑衣,外罩黑袍,
脚步匆忙地走进殿内,拱手而言:
“不知圣上,连夜急招微臣。
有什么要事,吩咐微臣?”
话落,文帝眉间一松,含笑地看着他,道:
“文卿,朕思念皇孙魏侯。
不知他近日来过的可好。
想要让他入宫和朕一叙。”
“一来可解朕对晚辈的思念。
二来朕想听他对氏族的看法。”
说罢,文帝垂眉凝眸,看着文风,沉声道:
“朕命你亲自去魏侯府接魏侯进宫。
切记,不可走漏风声,让东宫知晓!”
文风听闻,凛然抱拳,肃然地道:
“微臣文风接旨,
谨遵圣上之命!”
话音刚落,文风拱手而拜,辞别文帝转身出殿。
其后,他带着几名金蛇卫,拿着夜行令疾步出宫城。
出了宫城后,文风环视四周,看清方向。
他带着人沿街东行,径直朝魏侯府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