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戴高帽
经历了短暂的劳改教育后,王麻子的流氓习气一点都没有收敛。
充分验证了想要狗不吃屎真的很难。
王麻子嘴里叼着过滤嘴,单手插兜,走路摇头晃屁股,一副“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的嚣张样子。
王一帆眉头微皱:
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
这货两手空空,眼神带刺,肯定不是拜寿而来。
准没憋什么好屁。
郭氏在村里为人和善,德高望重,尤其是儿子当上局长以后,威望更是达到鼎峰。
王麻子皮笑肉不笑的跟郭氏打招呼:
“大娘,吃饭呢?”
“嗯,你吃了没?”
“吃了,吃的窝窝头,菜里没有一滴油。”
郭氏沉默了,闷头吃饭,不再言语。
李玄武同学知道这个王麻子属于地头蛇中带头大哥一类,自己可没有捉蛇打七寸的本领,很识趣的闭上嘴巴。
王二毛童言无忌,看着王麻子一脸的苍蝇屎,好奇道:
“叔叔,你脸上怎么那么多芝麻?”
一旁的王重羽语重心长道:
“二毛啊,人每做一件坏事,老天爷就会在他的脸上种一粒芝麻……。”
二毛饶有兴致的数了起来:
“一,二……。”
王一帆制止了王二毛,“歉意”道:
“麻子叔,小孩子不懂事,莫怪。
其实,麻子脸未尝不是一种时尚美,t台上的超模就有不少麻子脸。
记得有一首诗就是赞美麻子的。
雨打沙滩后,风吹旧窗前,美名曰天花,累人半世愁。”
出奇的,王麻子没有恼怒,反而竖起大拇指:
“好诗。
不愧在城里上过学。
就是不一样,见过识广,既然这样,那你就帮麻子叔再参考一下。
麻子叔的赌场,游戏厅,网吧都没了,连老婆也没了。
你再给麻子叔介绍个营生,要不,麻子叔真就饿死了。”
这就是一条毒蛇,看样子真盯上自己了。
“麻子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你可以做王麻子剪刀,开王麻子香油磨坊……。
凭劳动挣钱,挣的钱干净,花起来舒坦,睡觉也踏实。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嗯,理不错,不过,乡下还有个理,那就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打人一拳,就要防人一脚。”
忽然,王重羽冲地上抬着狗脸,伸着舌头等吃的大黑怒道:
“都吃饭呢,你在这舔着狗脸干啥呢?
影不影响食欲?
一点眼力劲没有,还不快滚回你的狗窝?”
大黑满腹委屈,夹着尾巴,灰溜溜的回了狗窝。
王重羽的指桑骂槐,王麻子哪能听不明白?
冲王重羽意味深长的笑笑,转身朝着门外走去……。
出了郭氏的小院,王麻子来到花姐小卖部,掏出两张百元大钞,往柜台上一放,霸气道:
“花姐,一条好烟,两坛好酒,剩下的给你当小费”
“白给的俺不要,俺爹说要凭劳动挣钱。”
王麻子一愣,小声嘀咕道:
“跟那个瘪犊子一个吊样。
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
三叔公是村里辈分最长,岁数最大的一个。
三叔公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视族规如生命。
即使自己的家人犯了族规,也会铁面无私,毫不留情。
据说,三叔公的大闺女年轻的时候,跟邻村的一个书生暗生情愫。
三叔公却嫌弃书生家里一穷二白,呵斥大闺女与书生断绝来往。
三叔公的大闺女寻死觅活无果后,暗中与书生约定私奔。
还没跑出靠山镇,就被村民追了回来。
三叔公勃然大怒。
按照族规,把闺女游街示众,不知被哪个围观的吃瓜群众往肚子上踢了一脚。
不一会,裤管流红,才知道怀了书生的孩子,一条生命就这样没了。
书生被浸猪笼,三天后,患上伤寒,无人医治而死。
三叔公的大闺女知道后,投河自尽。
三叔公的婆娘,整日以泪洗面,眼睛都哭瞎了,不久,郁郁而终。
三叔公把希望寄托在其余三个儿女身上。
省吃俭用供他们读书,三个孩子也很争气,陆续考上高等院校。
一门三学子,三叔公感觉很有面子,逢人就炫耀: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祖上蒙阴,光宗耀祖啊!”
慢慢的,三叔公就不提这些了,因为,三个儿女相继留在了大城市后,就再也没回来。
三叔公又抛出了读书无用论:
“百无一用是书生,女子无德便是才。”
慢慢的,触犯族规的事情也渐渐没有了。
时光荏苒。那个猪笼变得锈迹斑斑,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面目了。
而三叔公也慢慢变老了,但身体还算硬朗,耳不聋眼不花,只是走路需要拐杖,而且身子佝偻近九十度。
每逢村里有婚丧嫁娶之事,就是三叔公最荣耀的时刻:
主持仪式。
坐最尊贵的酒桌吃席。
其余时候,夏日乘凉,冬日晒阳,就是三叔公的全部。
三叔公经常眼神迷离,似乎在怀念以前风光无限的日子,似乎在又怀念远在异乡的三个儿女。
父母在,子不远游。
这三个饱读诗书的儿女,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一个老人最大的悲哀不是无儿无女,而是儿孙满堂,却无人赡养。
别的长辈吃过晚饭,逗引逗引孙子,和老伴散散步,享受天伦之乐其乐融融。
三叔公却只能一个人发呆,望着院子里的那个猪笼子发呆:
如今的年轻人为何没有了怵逆族规的血性?
正自发呆之际,王麻子来了,一条烟,两瓶酒,顿时让三叔公眉开眼笑。
“三叔公,身体咋样?”
“好着嘞,来看俺这个糟老头子就算有心了,还带啥东西嘞?”
王麻子从兜里拿出两根烟,递给三叔公一根,掏出打火机点上,又点燃自己嘴巴里的烟。
“三叔公,话可不能这么说呀。
您老是族长,德高望重,为了族里的事情,辛苦操劳了一辈子。
当晚辈的,带点东西来看看您老人家,那还不应该?
人呢,不能失了礼仪,坏了规矩。
是不是这个理,三叔公?”
顿时,三叔公对这个,人见人骂,狗见狗躲的王麻子陡生好感:
“嗯,言之有理,像你这么懂事的年轻族人,不多了。”
“三叔公,可咱族里有人就不懂事。
做些伤风败俗的时不说,背地里还说您的坏话。”
三叔公一听,苍老的脸上青筋暴出,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