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同一时间,巴尔卡什湖东岸,阿特劳沙漠腹地,某空军基地。

说是空军基地,停在跑道旁边的全都是海军航空兵的舰载机,最为抢眼的是绰号“大熊猫”的“战-9B”重型舰载战斗机。

严格说来,“战-9”才是第三代战斗机的开山之作。

帝国空军在为“战-11”的发动机发愁的时候,帝国海军抢先吃螃蟹,采购与列装了配备成熟发动机的“战-9A”。

不是说帝国海军不在乎发动机的好坏,而是受形势所迫。

跟空军比,海军更需要一种性能先进的战斗机,应付日益突出的空中威胁,特别是那些能够携带数枚,甚至十几枚重型反舰导弹,用现代化的通信系统组织起来,能够以2马赫速度发起突击的轰炸机群。

换句话说,帝国海军急切的需要一种性能先进的截击机。

这个要求,在“战-9”的气动布局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帝国的4种第三代战斗机当中,仅“战-9”采用在第二代战斗机上普遍使用,而现在看是利大于弊的可变后掠翼布局。

即便放眼全球,也就只有2种第三代战斗机采用可变后掠翼布局。

有趣的是,两种都是舰载战斗机。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海军的战术需求与空军的存在巨大差距,因此适合空军的战斗机未必就适合海军。

在具体性能上,“战-9”更加像是远程截击机。

虽然最大飞行速度只有2.3马赫,比空军的“战-11”低,甚至不如“战-10A”,但是在换上大推力发动机之后,“战-9”具备有限的超音速巡航能力,能够以2.0马赫的速度冲刺飞行600千米。

关键还有,“战-9”的主战武器是射程达到了150千米的远程空空导弹。

依靠平板缝隙火控雷达,“战-9”最多能同时对6架敌机开火。

此外,依靠可变后掠翼,“战-9”拥有第三代重型战斗机中,最为突出的盘旋性能,也就是水平机动性能。

如果说“战-9A”受发动机的限制,性能还存在缺陷,换上新式发动机的“战-9B”就肯定是当今最好的重型战斗机之一。

在去年的联合对抗演习当中,首次参演的“战-9B”就一雪前耻,在与“战-11”进行的单机格斗对抗比赛当中,取得了19胜1平0负的傲人成绩,并狠狠的教训了帝国空军的飞行员。

只是,“战-9B”也不是尽善尽美。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可靠性与可维护性差,且运作费用高得离谱。

就算帝国海军一直大力宣扬“战-9”的战斗力,也没有否认,“战-9”是一种贵得让帝国海军都感到承受不起的战斗机。

此外,就是欠缺多用途性能。

因为帝国海军拥有专用的舰载攻击机,数量还不少,所以不存在要让战斗机执行打击任务的需要。

要说的话,“战-9”才是货真价实的“纯种”战斗机。

只是,复杂的结构,超标的重量,使“战-9”没办法像“战-10”与“战-11”那样,通过增加专用设备来获得对地打击能力,从而在不对机体进行太大改动的情况下,发展成多用途战斗机。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才在“战-9”服役之后,采购了“战-12”多用途舰载战斗机。

“战-12”是帝国第四种,同样是最后一种第三代战斗机。在“战-10A”已经大规模服役的那年,即新历134年才正式立项,6年之后才获得海军采购合同,第一批在新历142年交付。

等“战-12”形成战斗力,其他3种第三代战斗机都已挑起了大梁。

迫使帝国海军退而求其次的,并不是“战-9”太昂贵。

要往根本上讲,催生“战-12”的其实是新的攻击战术,以及新战术对作战飞机提出的要求。

简单的说,“战-12”不是用来填补“战-9”数量不足产生的空缺,而是取代性能已经落后的“攻”系列舰载机。

编入“战”系列是因为更容易获得拨款。

在“战-12”之前,帝国海军拥有大小两种舰载攻击机,即40吨级的“攻-5”重型攻击机与15吨级的“攻-6”轻型攻击机。

严格说来,“攻-6”其实是用来补充“攻-5”的缩水版。

主要就是,“攻-5”实在太大了,如果按5个中队编排,就会导致舰载机的搭载数量大幅度减少。

关键就是,“战-9”同样是40吨级的舰载机。

正是如此,在帝国海军的超级航母上,一般搭载3个重攻中队加2个轻攻中队,大型航母则恰好相反。

即便如此,都对舰载航空兵联队的编制体系提出了挑战。

满编状态之下,超级航母都只能搭载3个中队,总共24架“战-9B”,而大型航母还要减少几架。

不管怎么编排,只要还是这些舰载机,就肯定存在战斗机不足或攻击机不够的问题。

这2种攻击机,其实都是传统舰载机,主要使用非制导弹药,以超低空投弹的方式执行轰炸任务。

显然,在现代化的防空体系面前,传统舰载攻击机基本没有活路。

为此,就需要一种能够使用新式弹药的舰载攻击机。

正是根据这些需求才有了“战-12”多用途战斗机。

挂上对空弹药,“战-12”就是一种性能稍微差一些,但是能配合“战-9”作战,填补舰队防空网漏洞的战斗机。

使用精确制导弹药,“战-12”是一种比“攻-6”先进了许多的攻击机。

其实,在各主要性能上,“战-12”都全面超越“攻-6”,就算遭到非议的航程,都能够通过空中加油弥补。

此外,在作战灵活性上,“战-12”也远超“攻-5”。

正是如此,“战-12”服役之后取替的就是“攻-6”。

在通常配置下,一支舰载机航空兵联队拥有4个或者5个“战-12”中队,且只有1个中队兼职防空。

可惜的是,“战-12”的产量严重不足。

不是产能不够,是经费不足。

迄今为止,帝国海军的15个舰载机航空联队当中,只有9个联队获得了“战-12”,且换装率都不到50%。

也就是说,在所有的舰载机航空联队里面,都有“攻-6”在发挥余热。

至于“攻-5”,暂时还无法替代。

准确的说,用来替代“攻-5”的“攻X”项目还在推进当中,连原型机都没有,量产更加是遥遥无期。

“战-12”没有取代“攻-5”,不止是载弹量的问题,还跟作战半径有很大关系。

站在帝国海军的立场上,肯定不会用作战半径不足1000千米的“战-12”取代作战半径达到了2000千米的“攻-5”。

如果没有“攻-5”,只剩下“战-12”,帝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就得冒着遭到饱和打击的巨大风险靠近敌国本土,在近岸海域作战。数十年以来,帝国海军所做的努力,无一例外的都是为了远离敌国本土。

其实,这也是帝国海军偏爱重型攻击机与重型战斗机的关键原因。

“攻-5”不但拥有2000千米的最大作战半径,还拥有高达13吨的最大载弹量,几乎就是一架小型轰炸机。

关键还有,依靠伙伴式空中加油,“攻-5”能在不依靠空军的情况下,执行超远程轰炸任务。

这个能力,确保了海军航空兵的独立地位。

在机场上,就有几个中队的“战-12”、“攻-5”与“攻-6”。

海军的其他舰载机,比如说“巡-4B”反潜巡逻机,“指-6C”舰载预警机、“运-6B”舰载运输机、“直-8F”反潜直升机,因为没有安排参与即将举行的联合演习,所以并没有转移过来。

只是,部署在该基地的,不仅仅是海军的作战飞机。

靠近机库那边,整齐的停放着十多架隶属于陆军航空兵的武装直升机。

最抢眼的是4架在3年前才服役,去年形成战斗力,首次参与军事演习的“直-10”重型武装直升机。

虽然不像海军的舰载机那么威武,但是这些武装直升机绝对是陆军航空兵的命根子。

其实,陆航拥有的也只有直升机。

按当年的“分家协议”,所有长翅膀,能够飞的装备都属于空军,陆军后来就利用了这一点。

直升机用的是旋翼,而不是机翼,因此不在“长了翅膀”的装备里面。

正是如此,在波伊战争期间,帝国陆军才以直升机为基础组建陆军航空兵,而且借战争需要,让陆航发展壮大。

在那场战争中,帝国陆军投入了上万架直升机,损失也极为惨重,超过了5000架!

正是如此,波伊战争又被称之为“直升机的战争”。

也就是在这场战争当中,为打击地面目标而生的武装直升机粉墨登场,并且展现出极为强悍的战斗力。

此外,随着机载反坦克导弹问世,帝国陆军航空兵发现,武装直升机是最理想的反装甲平台。

在前几年的联合演习中,陆航的武装直升机都扮演了坦克杀手的角色。

按陆军航空兵做的统计,1架专用武装直升机能够抵消20多辆主战坦克,作战效费比极为惊人。

当然,这个数据肯定有很多水分。

为了获得研制采购武装直升机的拨款,陆航肯定得夸大武装直升机的价值,特别是帝国高层最关心的反装甲作战的效率。

西陆集团部署在骆沙民主共和国的大约5万辆主战坦克,一直是帝国高层,也是8亿帝国军民挥之不去的梦魇!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帝国陆军在波伊战争结束之后,启动了“直-10”的研制工程。

严格说来,“直-10”才是帝国陆军的第一种专用武装直升机,而之前与陆战队联合研制的“直-7”其实是在“直-4”通用直升机的基础上,由局部改进而来的武装直升机,保留了通用直升机的基本结构。

与“直-7”比,“直-10”最为显着的特征,就是针对反坦克作战,全面加强攻击能力与生存性能。

为此,“直-10”由被陆军称之为“飞行坦克”。

当然,其官方名称为“黑旋风”。

“飞行坦克”的绰号绝不是浪得虚名。

在驾驶舱,发动机舱与后机身的油箱区域,全都用陶瓷复合装甲包裹,能够抵抗30毫米高爆弹与20毫米穿甲弹,而且驾驶舱挡风玻璃的厚度达到20毫米,能够挡住15毫米高射机枪的子弹。

此外,五叶主旋翼采用抗损结构,在任何一片桨叶中弹之后,能继续飞行15分钟。

全部5个主要油箱,采用自封闭结构。

干式减速器能在被击穿,润滑油完全流失的情况下,能继续工作30分钟以上。

后三点式起落架的两个主起落架,为高行程抗冲击结构,在坠落速度达到每秒15米的情况之下,依然能为飞行员提供不低于50%的生存概率。

当然,与惊人的生存力相比,“直-10”的打击能力更加强大。

不是说“直-10”能携带比“直-7”更多,或者更加先进的武器,而是依靠各种先进设备获得的更强大的突防性能。

依靠装在机鼻上的光电探测设备,第三代热成像仪,“直-10”能够在夜间,以及复杂气象条件下,在离地面不到20米的高度上,使用反坦克导弹,对10千米以内的地面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此外,依靠先进的电子设备,“直-10”能在树梢高度以每小时250千米的速度飞行。

这个高度,让“直-10”能够避开几乎所有的防空雷达,而且较低的速度使其不会被预警机盯上。

在前几年的联合演习中,陆航的武装直升机就展现出强大的突击能力。

只是受本身的性能限制,由武装直升机执行突防任务一直就只是设想。

直到“直-10”的到来,这个设想才具有变成现实的可能性。

具体怎么实现,还需要在演习中摸索总结。

这个时候,基地的指挥中心里面,相关探讨已经进行了几个小时。争论的焦点,也就是哪个兵种,或者说哪种作战平台,更适合执打第一枪的突防任务,也就是在开战之后打掉敌人的防空结点。

通常是整个防空系统中,关联程度最低的一座对空搜索警戒雷达。

在战术层面上,只要能够在敌人的防空网上打开一个突破口,就能够让战斗机与轰炸机长驱直入,对敌后方的目标,比如空军基地与指挥中心,还有防空阵地与通信机构等高价值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只要能够瘫痪敌人的防空与指挥系统,夺取制空权就将事半功倍!

可问题是,这一套战术,仍然停留在设想当中,除了有限的军事演习,从来没有在实战中获得过验证。

显然,理论上行得通的,在实践中未必行得通。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龙魂特种兵老子扶贫三年,这是大秦?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大唐皇长孙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穿越枭雄食王传逍遥初唐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宋之天才鬼医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交手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宋将门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天幕:带三国英豪征服地球龙珠之牧神传说
UU阅书最新小说: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魂穿袁绍,开局月下追郭嘉!墨影奇局无限:升维之路权倾天下,从被流放开始开局送我去和亲,奉天靖难你又后悔了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我家成大明朱棣一家的物流中转站逍遥紫衣侯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世子无双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我何时可以回去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三国异术:发明开启乱世新局屠遍天下,我乃大明第一杀神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被逐出家门从破冰捞鱼开始皇姐你怀孕,关臣弟我什么事?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穿越战国之周天子姬卓逆世而起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请,卸甲!骑砍明末:从刷满面板开始穿越盛唐:我在贞观搅风云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启禀陛下,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大秦我不是奸商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逆天!傻王布局逃京,皇帝傻眼了初唐瓜怂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故事连连看魂穿之打造盛世被赶出侯府假世子靠科举逆袭权臣三国:开局截胡关羽,割据地盘偷听女主吃瓜,竟躺成千古仁帝?穿越我是胡亥红楼:无双武力,我一人镇天下幽默风趣解读陈士铎医学全书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开局皇帝:我爆杀五万大军!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综武,绑定系统从秦王宫开始签到臭山贼,朕怀孕了